APP下载

区域性中职电类专业试点下技能抽测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2022-12-21四川省宜宾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亚太教育 2022年19期
关键词:电类专业技能教学质量

四川省宜宾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沈 林

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价一直存在难点与痛点。其难点集中表现在缺乏可以有效实施的模式、策略和措施;其痛点集中表现在无法在全市统一实施中职专业技能课程教学质量监测,进而无法对全市中职学校的教学质量进行全面且有效评估。笔者基于中职教育缺乏统一层面的教学质量监测和评价的现状和问题,以电类专业为试点,建立了区域性中职专业技能抽测的“25”模式,在电类专业试点并付诸中职的其他专业,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一、开展区域性中职专业技能抽测的起源

(一)填补区域内专业技能抽测空白的需要

一直以来,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监测都是一个薄弱环节,尤其是在专业技能课程的教学质量监测方面,缺乏统一抽测,导致各校教学质量监测各自为政。这样一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教育科研部门缺乏对学校、区域性教学质量的横向对比,不利于对区域范围内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水平作出科学的研判。

以笔者所在市为例,对区域范围内中职学校的专业技能抽测曾经难以实施。一是组织层面存在困难。由于区域范围内中职学校开设专业种类繁多,且组织技能监测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严重不够等诸多原因,导致实施专业技能监测不可能像传统的笔试,抑或是像组织区域技能大赛的模式一样,在相同时间且较短周期内,对区域范围内所有中职学校开设的各类专业实施全面覆盖。二是公平实施存在困难。如果采用区域统一命题、各校自行组织监测,可能会由于监测结果关系质量评估结果,在实施监测的过程中存在不够公平的现象。因此,实施区域范围内专业技能抽测这一空白亟需填补。

(二)提升区域内中职学校教学质量的需要

教学质量监测对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通过实施区域范围内专业技能的监测,得到较为准确的抽测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综合研判,就可以诊断出区域范围内各中职学校在实施专业技能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为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的依据,进一步促进各中职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促进区域内中职学校自主诊改的需要

各中职学校实施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其前提是必须对自身办学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同时还要获取能够与区域范围内其他中职学校进行对比的教学质量监测数据,也是不可缺少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由市级层面实施专业技能监测,并将监测数据反馈到各中职学校,是促进各中职学校了解自身专业技能方面教学实施的情况,促进其建立健全自身的目标链和标准链,进而精准实施教学工作的诊断与改进的关键路径。

(四)推进区域内中职教育提质培优的需要

近年来,一方面,随着国家专业教学标准的出台,我市教科所以专业教学标准为蓝本,结合区域实际情况,组织中职学校专业带头人团队制定了市级层面的各专业教学标准,进一步促进了国家标准的落地。另一方面,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教育科研部门不断督促学校在深化“三教”改革、促进产教深度融合的同时,努力做好中高职衔接工作,学生的培养质量在逐年提升,绝大多数的学生都升入本专科院校继续学习,且获得高等院校和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同时,自2009年以来,我市就秉承“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理念,连续组织了13届中职学生技能竞赛,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历年的国家级和省级技能竞赛中,笔者所在的市均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综合成绩在省内名列前茅。由此可见,我市的职业教育水平已经具备发展相对稳定、质量逐年提升的基础。当前,在持续巩固现有办学成果的基础上,做好做实专业技能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估,促进教学质量评估工作全面化、体系化,是持续推进中职教育提质培优工作的必由之路。

二、开展区域性中职专业技能抽测的理论和政策依据

管理学公认“没有绩效考核就等于没有管理”,延用到中等职业教育而言,开展对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监测,反馈中等职业教学过程及其效果,符合管理学的理念。

职业教育已进入提质培优新时期。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为高等职业教育“提高生源质量”的明确要求。为贯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2020年9月,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了《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强化中职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并制定了中等职业学校十门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标准;又于2021年全面修(制)订了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形成了《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着力于职业教育标准化体系的构建和完善。

在职业教育办学质量评估方面,“行动计划”指出要完善职业学校评价制度,把职业道德、职业素养、技术技能水平、就业质量和创业能力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研究制定职业学校办学质量考核办法,建立技能抽查、实习报告、毕业设计抽检等随机性检查制度。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要“大力提升中等职业教育办学质量”“完善职业教育督导评估办法,加强对地方政府履行职业教育职责督导,做好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能力评估和高等职业学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在中等职业教育方面,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引导形成教学内容和监测评价等相互衔接的科学育人体系。此外,2021年全国职教工作大会提出改革职业教育的评价,新修《职业教育法》第四十三条中明确指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行业组织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质量评价体系。”

三、设立中职电类专业技能抽测作为试点

笔者所在的区域(市),现有中职学校14所(公办12所、民办2所),开设电类专业的中职学校为11所,绝大多数中职学校均开设电类专业,这从学校数量上保证了实施电类专业技能抽测的可能。历年来,从参加省级和国家级中职学生技能大赛获奖成绩优秀的角度和在职教高考中的表现来看,电类专业是我区域内成绩最好的专业之一。伴随我区域内连续实施了十三届中职学生技能大赛,电类专业是从首届市级技能大赛至今连续实施了技能大赛项目的专业。经过多年的沉淀,电类专业的课程开设越来越规范,并培养了一大批专业教师,从人员力量和经验积累方面为实施技能抽测提供了极大的可能。

近年来,随着国家专业教学标准的出台,我区域内电类专业在落实国家教学标准的过程中逐步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为实施技能抽测提供了方向。

四、区域性中职专业技能抽测模式的内涵

“25”创新模式中,“2”是指市级和学校两个层面,“5”是指两个层面共同实施的五个抽测步骤。市级层面由市教育和体育局作为抽测的行政领导机构,市教科所作为抽测的具体实施单位。学校层面由被抽测的学校构成。五个步骤是指:测试项目确定—测试题目确定—测试学校确定—测试学生确定—测试专家聘请。

在实施技能抽测的探索过程中,由于技能抽测工作无相关可借鉴的经验,曾经一度面临抽测学生人数多、学生技能水平层次不一、实施技能抽测时间战线长等难点。通过探索,创新地提出了学校自行实施学生分类、抽测专家组到校实施、学生分类随机抽取的方式,解决了该难点。

五、区域性中职专业技能抽测模式的实践

(一)技能抽测两个层面的准备

市级层面以学期为单位,在半期之前由市级教研机构起草技能抽测的通知,交市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发文,提前告知区域内中职学校抽测的事宜。抽测工作开始的前一天,由市级教研机构公布抽测项目、抽测学校和专家组名单,并召开抽测专家组会议,明确工作内容和工作纪律,安排抽测工作任务。学校层面,在接到抽测通知以后,将待抽测的学生自主分为A、B、C三类,准备好抽测所需的场地、设备和耗材,在技能抽测专家到校现场抽题以后,开展试卷准备工作,并配合技能专家组实施抽测。

(二)技能抽测的五个实施步骤

一是确定抽测项目。第一步,确定全市抽测项目数量。由市级教育行政部门会同教研部门根据财政经费,安排确定抽测项目数量2—3个。第二步,确定全市抽测项目。由市教科所组织相关人员从相关专业大类中,随机抽选2个作为专业技能抽测的全市测试项目。

二是确定抽测题目。抽测之前,市级教研机构组织由中职、高职和企(行)业人员共同组建的专家组,参考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和市级教学指导意见的内容,适当融入省级职教高考技能测试项目、国家级技能大赛相关内容和企(行)业主流技术项目内容等,建立全市各专业大类的技能抽测题库,并向全市范围内的中职学校公开,促进区域内中职学校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落实国家标准,促进“岗课赛证”融通。抽测的时候,由专家组到校以后从题库中随机抽取一套测试题,作为抽测的具体内容。

三是确定抽测学校。第一步,确定待测学校。由市教科所组织全市中职学校填报抽测调查表。第二步,确定抽测学校。由市教科所组织3名以上职教教研员,在参与抽测的学校中实施无计名随机抽取确定。

四是确定抽测学生。第一步,参测学生分类。由学校将拟参加抽测的学生按平时成绩从高到低分成A、B、C三类,每类学生数约占该专业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第二步,确定测试学生名单。测试开始前30分钟,由技能抽测专家组从学校提供的三类学生名单中,每类随机抽取相等数量的学生作为参加测试的学生。其中,每类学生的抽取人数由技能测试专家组结合抽测学校工位情况和测试项目特点确定。这样做的目的是有效避免对某校抽到的学生不分散的问题,可以保证抽测的公平公正性。

五是确定抽测专家。在实施技能抽测之前,由市级教研部门组建抽测工作组统筹安排全市抽测工作,并按照抽测的专业下设多个抽测专家组,每个组由4名专家构成,并从中指定1名专家担任抽测组长负责具体的现场测试工作。抽测前一天,由市级教研部门组织对技能专家组进行抽测前的培训及布置抽测的工作任务。培训会议后,专家组随即到校开展抽测工作,时间长度为1—2周。此外,在抽测评分环节,坚持本校专家回避的原则,即该专家不对自己学校的抽测学生进行评分。

六、区域性中职专业技能抽测实施的成效

经过在电类专业开展技能抽测作为试点,并将该模式付诸区域内的所有专业,形成了诸多成果,如建设多门专业技能抽测的试题库(涉及电子类、轻纺类、加工制造类、财经商贸类、土木水利类、旅游服务类、农林牧渔类七个大类),培养了一批专业教师,形成了实施技能抽测的管理办法,构建了评估数据采集的模板和样本,形成了对当年、当学期技能教学的分析报告等。

通过技能抽测工作,近年来区域内中等职业教育质量逐年提升,全市参加省级和国家级中职学生技能大赛均取得优异的成绩,获奖总量名列全川前茅,且获一等奖的数量和比例逐年提高。此外,在职教高考方面,我市成绩也十分显著,如区域内某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2021年职教高考取得了本科上线人数突破30人的优异成绩,2022年市内单个学校的本科上线人数突破260人大关,全部专业本科上线人数约占全川本科指标的20%。

我市实施的以电类专业技能抽测“25”创新模式的技能抽测,已经成为区域内实施技能抽测的有效手段、工作流程和方法,为有效进行评估提供了可靠的支撑。通过逐年优化并持续推进,保障着区域中职专业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具有显著的实践和推广价值。

七、实施区域性技能抽测的体会与反思

(一)是对技能课(过程性)展开监测的有效途径

“25”技能抽测模式解决了专业技能课程教学质量监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如监测专业项目多、监测场次要求多、监测专家要求多、监测操作耗材多、监测操作时间长等,并填补了区域范围内教育主管部门和教研部门对中职学校专业技能教学质量监测的历史空白。同时,为中职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评价的方式(如高考和技能大赛的终结性监测评价)提供了另一种办法和途径,对教学过程实施了评价,起到了及时反馈的作用。

(二)试题难度应难于职教技能高考

技能抽测的试题难度要高于职教高考技能。目前,电类专业职教高考技能考试的试题难度偏低(实践证明及省内高职院校反馈),因此,区域内的技能抽测的试题难度在职教高考考纲的基础上,应适当难于技能高考的试题难度,这样才能更好地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达到训练的效果。

(三)有效规范了中职专业课程的开设

按教育部专业教学标准及市级教学指导意见,在各专业的课程安排上,中职一年级专业课程多为专业基础课程,且各校的教学安排不能严格统一,故在一年级开展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监测效果不明显。经过两年的教学后,各学校各专业的专业技能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已经基本按要求完成,这为实施专业课程应知监测和应会抽测提供了教学进度上的保证,同时可供监测的课程具有更多的选择性。实践证明,专业课程的理论监测宜以中职二年级为对象,专业课程的技能抽测宜以中职三年级为对象,通过技能抽测,有效规范了学校的专业课程开展。

(四)构建了省市校三级联动的教学质量监测机制

市级层面实施教学质量监测(含技能抽测)的学科,是省级层面实施教学质量监测学科的有效补充和完善,校级层面实施教学质量监测的学科,是省市两级层面教学质量监测学科的进一步补充和落实,实现了对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教学质量监测的全覆盖。通过研究与实践,目前我市在区域范围内实施的技能抽测已基本填补教学质量监测评估体系的空白,达到了教学质量监测评估的总体目标,在时间和空间上互为补充,形成了区域性教学质量监测大赛评估的三级联动机制。

综上所述,我市实施的以电类专业技能抽测模式为模板的技能抽测,为开展对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课教学质量进行评估提供了可以有效实施的办法和措施,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色;也是我市作为国家级首批产教融合示范市在中等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层面上的一种创新与改革,为提升我市参加职教高考和省级、国家级中职学生技能大赛中取得优秀成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自研究并实施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受到教育主管部门、参抽学校、学生、家长和社会的良好评价,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应和政策效应,为中职教育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电类专业技能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浅谈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衔接
创业型大学电类实验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不断提高摄影记者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应用型本科电类专业基础课程群建设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以专业技能为核心的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之思
创建校内电类生产实习基地的探索与实践
电类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模具专业技能水平综合测试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