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育时空观念,提升历史思维
——初中生历史时空观念的培养策略探究

2022-12-21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吴凤金

亚太教育 2022年19期
关键词:时空观念知识点

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 吴凤金

时空观念是学生学习初中历史课程需具备的核心素养之一。就时空观念的特点来看,其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对历史事件更清晰的认知,更能在强化学生历史意识、培养学生历史素养的同时,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历史学习方法。为了使初中学生在成长和学习过程中,逐步具备发现和探索事物本质的能力,亦为确保初中历史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教师有必要着重对学生时空观念进行培养,围绕历史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对时间和空间的理解,使学生能够依托时空观念建立历史内容之间的联系,以此提高学生历史学习水平。

一、培养初中生历史时空观念的意义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初中生历史时空观念的目的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深化学生对历史事件和时间的记忆,使其能够掌握不同时间下的历史更迭;其次,促进学生对重大事件地理位置的掌握,可以通过地图明确历史事件的具体顺序以及具体情况。

以往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忽略对学生时空观念的培养,这直接影响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吸收,导致学生出现历史事件和时间混淆的问题。培养学生时空观念,更有助于学生开展历史学习活动,使学生立足于宏观角度分析历史发展的具体进程。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认为学习历史、提高历史成绩最为有效的方式便是加深对历史内容的记忆,但强化知识记忆拥有多种方式,如若学生只能以反复背诵、反复记忆的方法参与学习,不仅会增加学习压力,还会直接影响最终的学习效果。历史时空观念可以真正让学生立足宏观角度,形成对历史事件和历史进程的深度思考,在强化学生知识点记忆的同时,帮助学生整理事件关系。也就是说,时空观念更在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而并非只是浅显的背诵。此外,虽然初中历史主要教学内容围绕一些历史事件、人物和时间点,但历史学科无法真正脱离地理,如若学生仅注重对历史知识的吸收而忽略对地理位置的掌握,也并不能真正达到学习目标。在学习历史知识时,学生需要对不同时段历史事件发生的具体地理位置形成一定了解,如此才能进一步唤醒对事件背景、形成原因等知识的记忆。时空观念有助于学生树立历史事件时间轴,更能让学生掌握事件的具体位置,减少学生出现历史事件、时间以及位置的混淆情况。同时,强化学生时空观念还能在某种程度上唤醒学生学习欲望。历史课程所涉及的重点难点较多,虽然许多历史事件所带有的新颖性能够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欲望,可一旦涉及高强度学习和大量背诵内容,便会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强硬的教学方式只会导致学生出现叛逆心理。培养学生时空观念,可以让学生站在时间和空间的角度分析历史事件,简化历史学习难度,保障教学活动多元化开展。另外,时空观念可以深化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记忆,帮助学生掌握记忆时间段的技巧,减少学生学习任务,减轻学生学习压力,将带有抽象性的历史知识文字以更直观的方式呈现,唤醒学生学习欲望。

二、初中生历史时空观念的培养策略

(一)灵活运用地图,打好时空基础

以往初中历史教学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希望能够通过历史教学和学习,实现历史成绩的提高。受这种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学生长期处于“灌输式”教学模式下,不仅影响历史思维的形成,还在无形之中增加了学习压力,限制了学生对历史知识内容的灵活掌握。学习历史知识仅仅依托死记硬背的方式远远不够,学生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具备鉴别和识记的能力,可以自主将带有真实性且重要的历史内容融入时间和空间结构中,并独立运用图表或是文字等方式形成对历史时间的融合表达。也就是说,培养学生历史时空观念的前提是引导学生逐步具备鉴别和识记能力,如此才能真正助力学生在初中历史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分析初中历史教学内容可以发现,其中涉及许多我国甚至是世界历史的内容,这些历史内容都属于地理空间范围内,也更多地呈现于多幅地图中。如果学生正处于学习世界史的阶段,那么在学习期间就需要掌握不同国家所处区域,具体呈现于哪个大洲,显示于我国的具体方位,这些内容都属于学生在历史学习阶段需要掌握的重点。中国史亦是如此,甚至与世界史相比,中国史所设计的地图更为细致。为促进学生时空观念的形成,亦为使学生能够逐步形成时空观念,立足于地图的角度学会具体的辨析方法,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可以自主观察地图的机会,帮助学生掌握地图的运用方式,深化学生对地图的印象,使学生能够逐步做到心中有图,以此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为学生时空观念的形成打好基础。

如教师在开展“探寻新航路”一课教学期间,需为学生呈现四位航海家的航行路线图,而合理解析航行路线、研究航行成果也属于本堂课程教学重点之一。但许多学生所积累的地理知识储备较少,很容易在学习过程中出现混淆航行成果和路线的情况,此时,教师需采用正确的引导方式,组织学生探究地图内容,强化学生地图辨识能力。如教师可先让学生分析历史时空,找到其中存在的特点和规律,在掌握具体的时空要素后,借助地图所呈现的内容获取有效信息。许多学生对历史知识存在刻板印象,认为反复记忆历史事件和时间便能掌握历史时空观念,但此部分教学知识点光是依托背诵不足以达成学习目标,学生需要在灵活多变的问题中应用所学知识,找到历史规律解决实际问题,这也是锻炼学生自主思考能力最为有效的举措之一。虽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探查时空概念属于初中历史教学重点内容,但教师在此期间也应发挥引导的责任,适当对学生提出问题指引,强调学习重点,让学生持续朝着正确的学习方向前行。

(二)明确学习方向,学会时空区分

虽然许多历史教师在教学中明白时空观念对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重要性,也在实际教学中适当培养学生时空观念,但许多学生知识储备不足,并且历史学习水平相对薄弱,仅凭借口头讲述很容易导致学生对时空概念产生混淆问题。这就需要教师结合地图内容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直观印象,强化学生对历史内容的记忆,使学生能够在掌握时空特点的同时,灵活运用其概念,为接下来初中历史课程的开展打好基础。如教师在开展“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课程知识点教学时,可先借助地图帮助学生对三大战役的时空要素进行明确,使学生能够自主将三场战役对应至具体的解放地区。实际过程中,教师可先为学生展示“三大战役形势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图内容,在地图中准确找到战役爆发的具体位置,梳理战役出现的具体时间和顺序。通过地图观察和知识点学习,学生很容易便能找到辽沈、淮海以及平津战役的爆发地点分别在东北、长江中下游以北以及华北地区,也能在学习中逐步掌握时空规律。

此外,在开展世界史的课程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应用地图明确不同国家的具体位置,以便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点的进一步掌握,实现学生历史素养的提升。如教师在开展“第二次世界大战”课程教学期间,可先基于教材内容组织学生分析:“‘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是诺曼底登陆的意义,为什么会强调这是欧洲的第二战场?”在问题提出后,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思考和讨论时间,引导学生在思考中发现,对抗德国的主战地为东部的苏联,但盟军登陆地点却在德国西部的法国诺曼底,这一情况使德国不得不处于东西两个方向的夹击中。借助地图所呈现的内容,不仅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历史知识内涵,还有助于学生时空观念的形成,真正将历史课程教学落到实处。

(三)创设历史情境,深化知识理解

素质教育的推进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需立足于学生角度,基于学生实际情况完善教学策略。因此,教师需打破单一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为主,使学生逐步具备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达到对学生历史思维的锻炼,实现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率的双提高。基于提高学生时空观念的教学目标,教师可通过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讲述历史主要事件,以此优化历史教学氛围,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历史教学情境中实现对历史事件的深层次思考,从而达到加深学生对知识点印象,强化学生历史事件记忆的目的。如教师在开展“长征”“郑和下西洋”等课程教学过程中需明确,这些历史知识点都具有共同特点,即过程描述相对具体并且涵盖多个史实,而这也是导致学生出现时空混淆的教学难点之一。为在迎合学生成长特点的情况下,达到对学生时空观念的培养,教师可为学生营造历史情境,组织学生根据地图和历史事件所呈现的内容逐一叙述本课程知识点,以此促进学生对时空要素的进一步掌握。如在讲解“长征”知识点时,教师可带领学生开展角色扮演游戏,为学生提出学习任务:“同学们,如果你是名小导游,需要带领游客踏入长征之旅,你会怎么向游客介绍?”为使学生能够重视角色扮演游戏并形成深度学习模式,教师可提出游戏开展要求:首先,必须准确叙述长征事件;其次,介绍事件的时间节点;最后,考查哪位学生所介绍的内容更具逻辑性,符合时间点要求。这种方式不仅通过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让学生为完成角色扮演要求,学习“长征”历史知识,在深化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合理梳理事件时间点的同时,解决死记硬背所引起的学习问题,真正让学生在游戏和学习中掌握事件时空要素,促进学生时空观念的形成。

又如,在“丝绸之路”教学过程中可以发现,本课程所涉及的路线包含多个地区及地点,学生历史思维尚未形成完全,很容易在学习中出现混淆的情况。以往教师在教学期间,为明确学生本课程要点,会通过灌输“河西走廊”“西域”等知识点的方式,试图强化学生对知识的印象,虽然在课堂中学生也许会记住这些地点知识,但在学习新知识点后较容易出现遗忘问题。为保障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亦为让学生在灵活教学模式下,切实掌握知识要点,将更清晰的历史地点和地区知识传达给学生,教师在本课程教学时,可先带领学生明确几个不同地点的古今名称,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很快可以明确地区及地点。随后,教师可为学生展示地图,并询问学生:“同学们,假设我们现在处于汉朝,并且丝绸之路已经开通,此时你作为商人会如何将商品售卖至欧洲?具体的路线又是什么?”在问题提出后,学生需要基于教材所述内容,围绕地图中地点的呈现方式,对张骞出使西域的路线加以整理,并结合所学,在地图中标注出自己研究的丝绸之路路线并呈现于课堂。以往教学过程中,教师常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许多教师认为基于学生过多自主学习不足以达成强化学生时空观念、提高学生历史学习水平的目的。但此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需要由学生自主思考后形成,而教师也在最恰当的时机对学生形成正确引导,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为保障教学活动有序开展,在学生处于自主学习状态时,教师需观察学生学习状态,必要情况下对学生形成正确指导,以保证自主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使学生能够凭借自身学习能力树立良好的时空观念。

(四)梳理历史脉络,强化逻辑能力

在初中历史教学期间,为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进一步吸收,帮助学生形成正确时空观念,教师可采用引导学生绘制历史时间轴和简图的方式,深化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印象,组织学生在绘制的同时掌握不同事件的具体方位,以此打破反复背诵事件和时间的单一学习方式,使学生能够形成基于历史事件下的时空体系,形成对历史知识点更直观的认识。历史教学内容中包含许多事件和时间,绘制时间轴对这些事件和时间加以整理,也有助于学生历史知识结构的创建,使学生更清晰不同事件在不同时间下的逻辑关系。

如在开展“中国近代史”相关课程教学时,教师则可应用绘制时间轴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不同专题,组织学生将专题中设计的琐碎内容加以整理,并以更为完整的方式呈现,以此清晰学生脑海中的历史知识脉络,减少学生出现知识点混淆的情况。又如在进行“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课程教学期间,为明确学生具体的绘制方式,教师可先针对本课程内容,绘制文化昌盛时期至清明文化下的时间轴,而后根据文化特点和具体的时期将时间轴以表格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同时,在课上教学时,教师还需以举例的方式对明清文化进行重点讲述,在学生已经对课程形成初步印象并在脑海中呈现一系列时间轴后,教师再让学生自主完成时间表制作,具体范围从隋朝至清明文化即可。为达成多元化的教学目标,教师还可组织学生根据正确时间表的呈现方式,挖掘更全面的历史知识元素,搜集一些名人事件或是文化艺术等,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形成更深刻的认知。

培养学生历史时空观念的意义在于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实现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所以,光是提升学生时空观念远远不够,教师还需引导学生利用时空观念解决历史问题。许多历史问题中并未对学生提供具体事件出现的时间或地点,在解析此类问题时,如若学生能够掌握时空观念,了解史实之间的关系,也能够通过自身逻辑能力解决历史问题。如许多学生在面对史实排序问题时,无法掌握历史事件的出现时间,这种情况也直接影响了学生对历史问题的判断。就学生学习情况来看,虽然许多学生无法掌握事件的具体时间,但可以大致明确时间范围。为实现针对性教学,教师应基于学生学习情况,引导学生根据史实大致范围开展问题解析,运用时空观念找到问题答案,根据已知条件分析不同事件蕴含的历史元素,以此整理逻辑顺序,实现对时空观念的灵活运用。

对于初中生而言,培养时空观念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历史课程学习中,在简化学习难度的同时,增强学生对历史事件和时间的记忆。为提高历史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历史学习水平,教师有必要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时空观念的培养,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地图,掌握历史事件的逻辑关系,通过情境教学、绘制历史时间轴等教学方式,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能够逐步具备区分和运用时空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梳理历史脉络,建立历史知识结构,实现对历史知识的全面掌握。

猜你喜欢

时空观念知识点
维生素的新观念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镜中的时空穿梭
玩一次时空大“穿越”
健康观念治疗
关于G20 的知识点
即兴表演的观念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