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中国舞剧的传承与创新

2022-12-21刘璐太原理工大学

艺术品鉴 2022年30期
关键词:舞剧舞蹈创作

刘璐(太原理工大学)

近年来,我国舞剧表演市场出现了一片欣欣向荣之景,一些新创作的舞剧更是“一票难求”,一些经典舞蹈片段在网络上被各种网络平台进行大量传播,吸引了更多的观众进入剧场观看。这也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中国舞剧艺术多年的深厚积淀与高效的探索。扎根于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以热烈的现实社会,用身体和情节来影响观众,使其精彩的舞剧作品层出不穷,是中国舞台艺术的一大特色,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经验是很有价值的。

一、中国舞剧创作的崛起与繁荣

1949 年到改革开放之前,可以说是中国舞剧的一个试验性的萌芽时期,其主要的艺术创造是对国外芭蕾的传承与发展。改革开放之后,由于文艺发展,我国大量的舞剧表演开始兴起,舞剧艺术的范围和表现题材也随之扩大,中国舞剧艺术在不断地吸取与借鉴中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丝路花雨》 《文成公主》 《铜雀伎》 《阿诗玛》 《丝海箫音》 《繁漪》等,这些都是当时的代表作品。中国舞剧中有另一种类型的舞剧作品,即声势浩大的乐舞史诗。新世纪以后,在国内也出现了大量的仿古音乐舞蹈。其中包括《唐·长安乐舞》 《编钟乐舞》 《仿唐乐舞》。从目前14 个“精品工程”中出现的舞蹈剧目中可以看出,当前舞剧正处于蓬勃发展之中。

二、中国当代舞剧创作的缺失

最杰出的艺术家可以把过去,现在和未来结合起来。别林斯基在他的《一八一四年的俄国文学》一书中说,在社会生活中,有一种“永恒的生命和永恒的发展的现象”,它给我们的启示是,必须从历史的高度去理解表现对象过去的含义,从根本上去理解表现对象的当下和将来的含义。一是中国当代舞剧艺术的创造与真实的主题联系不多。当今的时代,能够体现出时代精神的经典作品少之又少,人们在新时代的创作中也看不到多少思想的光芒。许多编导学者尝试利用历史、神话、民间故事、历史文学作品等来反映社会生活,但效果往往很差。舞剧创作既要从历史层次上把握表现对象的过去含义,又要从根本上掌握表现对象的现实意义和未来意义。近年来,舞剧创作已有数百部,其中以古典题材为主题,与真实生活相去甚远,虚构的情节过多。原因在于,传统的舞剧在创作时,通常会给人以无限的想象力,这给了创作者更广阔的发挥空间,而当代题材的作品更容易引发观众的怀疑。现代我国各种艺术思想的大量涌现,使得艺术家的生活节奏、文化习惯、艺术视野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对艺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和二三十年以前的舞蹈工作者所面对的现实生活有着天壤之别,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可以与时代和生活脱节。事实上,不仅是舞剧,各种舞蹈创作都有与真实的生活相分离的趋势。在各种国家舞蹈比赛上,大部分的作品都是以古典题材为主题的,无一例外。即使是少数民族的舞蹈,与真实的生活也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原生态”的舞蹈,其实也是一种迎合大众需求的运作方式,纯粹是一种商业形式,而少数民族艺术的核心则逐渐被稀释。二是中国当代舞剧的叙述方式过于直接。主角把自己的一切都说了出来,倾诉了自己的感情,填补了一切的空间空白,让观众没有了自己想象的空间。因而,创作出来的艺术形象大都是一个单一的意象,很难有多种意象。在叙述的形式上,多采用了一段独白,表现出一种自我对话的状态,在舞台空间中缺少对话,比如角色与演员之间的对话、演员与导演之间的对话、编者与听众之间的对话。所以,观众只能听见一个人的声音,建构的剧场环境是封闭状态的,结局是完成形式的,而表现出来的思维,也就像直线和平面那样,缺乏丰富性和开放性。三是中国当代舞剧的表现形式缺少个性化。这也是舞剧作品缺少个性、塑造平庸的根本原因。现代一些舞剧编导不用心去挑选或锻造舞蹈动作语言,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无意识地模仿一个个的模式化身体,致使现代中国舞剧的创造就像是“刀光剑影不见人”。在运用每个动作时,要注意到每个个体的独特性,并考虑行动的本质和产生的最初含义,战胜动作语言的单调,寻找生活的根基,为创作艺术语言提供源源不断的活力。

三、当代中国舞剧的传承与创新存在的问题

(一)本民族文化自觉创新意识仍待加强

中国现代舞剧的产生和发展都是对西方国家的舞剧形式的借鉴和参考。虽然中国舞剧已经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同化和吸收,但它仍然有许多西方舞剧的痕迹。从舞剧体系与角色模式、舞剧创作理念到舞曲形式、身体语言等方面都是以西方舞剧的叙述形式为主。所以,中国舞剧的创作呼唤着寻找一种与中华民族息息相关的、具有自身意识的发展途径,从而挖掘出中国的民族特色。所以,对于中国当代舞剧的发展,国家文化的自我意识的革新,既是对中国传统和现实的认可,也是中国舞剧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

(二)现实题材的缺乏

从中国新时代舞剧创作的编导作品来看,中国的当代舞剧大多以历史和神话为题材,改编历史著作或民间神话,其作品大多与现代社会相分离,神话色彩占绝大多数。尽管其核心理念为歌颂善与美,却缺少与现代社会的生活模式与内涵的契合。在当今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更要求中国舞剧的发展与普通观众的审美情趣相结合,内容体现出与时代特点、与现实相结合的艺术表现。

四、当代中国舞剧的传承与创新的策略

(一)活化传统,彰显中国舞剧的民族特色

在中国舞剧发展过程中,创造地利用传统的舞蹈资源。中国古典舞蹈讲究“形神劲律” “圆流周转”,它蕴含着中国传统的哲理与审美观念。中国民间舞种因其种类繁多、形式多样而具有丰富的形式,舞蹈的形体和编排具有非常丰富的资源。挖掘中国传统舞蹈的精华,总结规律,激活传统是展示中国舞剧的一种独特的民族特色,是中国舞剧创作发展的一个主要源泉。

舞剧《醒·狮》以具有岭南民族风情的“醒狮”为载体。该剧多次采用了舞狮特有的左右弓步、金鸡独立等动作,融合了中国传统舞蹈的“形神劲律”,使“醒狮”成为舞台上的一员,具有舞台化和性格化,更好地为角色的塑造做出贡献。创作者还把高台上“采青”的醒狮演出,变成了一种纵向的空间安排,使男女主人公在“抢青”的过程中改变空间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岭南醒狮“武舞结合”的艺术特色。舞蹈《永不消逝的电波》中的“渔光曲”,融合了中国传统舞蹈的体态,上海街头的生活氛围;舞蹈《敦煌》中的“飞天”舞蹈部分,将敦煌舞蹈中的经典动作“三道弯”转化为一种松紧挺拔的芭蕾舞。这些舞蹈片段融合了中国舞蹈特有的魅力,同时融合了民族美学和当代意蕴,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了大量的网络直播,受到了广大青年观众的欢迎。

中国舞蹈既吸取了戏曲、杂技等传统的形体语言,又从其他的艺术形式上进行了借鉴,比如国画、文物、诗词等。《宝莲灯》是我国首出的民族舞剧,它在舞蹈中融入了戏剧的身段,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丝路花雨》被称为中国民族舞剧的一个新的转折点,它把敦煌壁画上的舞者曼妙的舞姿、娴熟的手势、动人的眼神和优雅的风度完美地诠释了出来。《铜雀伎》以汉画像石为素材,20 余个舞曲片断都是从古代的文物中再现的,将汉文化的魅力融入舞蹈动作中,将其独具特色的魅力展现出来。2021 年的巡回演出的《只此青绿》通过展卷、问篆、唱丝、寻石、练笔、淬墨、入画等不同的舞蹈形式,充分展示了《千里江山图》中人物的风采。

(二)博采众长,拓展舞剧艺术的表达空间

人们普遍认识到,舞蹈艺术存在“长于抒情,拙于叙事”的特点,而同时兼顾“跳好舞”与“讲好故事”这两个层面,是舞剧创作人员所面临的一个难题。因此,中国舞剧创作人员在主题、叙事、舞台技术等各层面上,都充分发挥了中国舞剧独特的优势。

同样的主题,同样的故事,在不同的年代里,创作者常常会在创作过程中留下各自的印记。赋予新的内容,体现出新的时代精神,使其原本的题材和情节变得更加鲜活。比如《草原英雄小姐妹》,就有一部经典的同名动漫和电影在前,怎么能有创意呢?创建者把整部舞剧分成了上下两个部分。第一节课,是今天的学生在教室里与龙梅、玉荣相识,草原英雄小姐妹所处的历史和时代氛围使小朋友觉得很新鲜;第二节课,学生被草原小姐妹的英雄事迹所感动、鼓舞后,学校内外都产生了巨大的改变。舞蹈将两代人的思想在“课堂”中进行了一次碰撞,一个老故事重新被唤醒,而在新的历史背景中,它的献身精神的阐释方式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舞剧既是形体艺术,又是叙述艺术。从20世纪50年代民族舞蹈《盗仙草》 《碧莲池畔》 《刘海戏蟾》,到首部民族舞剧《宝莲灯》的问世,再到具有广泛而深远影响的舞剧等,都是借用戏曲、神话、电影、民族歌剧等艺术文本来进行创作,为叙事创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20 世纪80 年代《玉卿嫂》 《阿诗玛》等舞蹈作品打破了以往的传统线性叙述方式,以心理活动为主线进行叙述。进入新世纪后,如《雷和雨》 《梦红楼》等舞剧,突破了《雷雨》 《红楼梦》等经典作品的剧情发展形势,使得原本已熟知的作品“陌生化”,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趣味。他们通过对戏曲等舞台叙述的学习或借助影片的蒙太奇叙述,或者从小说等文艺作品中“取经”,使中国舞剧的叙述方法得到了多角度的发展。

中国舞剧的创作在吸取和借鉴当代艺术的同时,也根植于深厚的传统艺术土壤。结合中国舞蹈和传统的武术元素,在芭蕾舞剧的基础和特点之上,创造出一种富有中国风格的舞蹈形式,充分展示了中国芭蕾舞特有的艺术特征,并在世界舞台上得到了普遍的认同与欣赏。《大红灯笼高高挂》吸收了京剧中的水袖元素,从而使“足尖艺术”的芭蕾舞蹈更加丰富多彩,更加精细,巧妙地传递着角色内心的微妙变化。在这个舞剧的表演中总体表现的是中国审美和中国特色,深受国际观众的喜爱。中国芭蕾舞剧的民族化创作,不但使中国的叙述更具表现的空间,而且也为国际舞剧的创作和发展积累了宝贵的中国经验。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艺术和技术的相互碰撞和交融,激发了无数的灵感和创意,给中国舞剧注入了全新的生机。《永不消逝的电波》采用了新颖的移动条屏景片,将光影效果与影像进行结合,将舞台进行了分段、重组,从而在一个画面中呈现出多个维度的并行叙事。在同一时间内,不仅表现了主角在传达情报过程中遭到特工的拦截,同时也说明了敌我双方的情况,更加增加了间谍活动的紧张气氛。舞美、灯光、视频技术的发展使舞剧的叙述速度更快、内容更稠密、表现层次更丰富、更具代入感和沉浸感,也更符合当下年轻人的审美喜好。随着虚拟现实技术和增强现实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运用,对舞剧创作模式、表演方式和观众的感受都有很大的冲击。在新技术、新形式、新创作模式面前,必须合理运用,通过吸收、借鉴、消化和创新来释放新的舞剧艺术潜能,使其更具吸引力,从而进一步丰富和提升观众的审美体验。

(三)深入生活挖掘舞剧精品

一出佳作,必须经过生命孕育、艺术滋养、创作和打磨,才能以其优美的形式和精美的意象,在不知不觉中发挥着“以崇高的灵魂、卓越的作品来激励人们”的角色。现代舞剧创作必须坚持“三贴近”,把深入生活、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作为长期创作的追求方向。在继承传统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向民众学习,创作贴近群众、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舞剧作品,歌颂时代精神,弘扬主旋律,当代舞人以所获得的精神武器之强劲、文化遗产之丰厚,以及所面临的时代之伟大,为历代舞者所望尘莫及,必须抵制“背向生活、面向自我”的情况,战胜在借鉴中被生吞、摒弃盲目地迎合庸俗之风,肩负着开创新时期舞剧艺术的历史重任。

如果将近十年来的舞剧艺术与此前的历史轨迹相比较,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是艺术家们对现实题材重视的程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相关题材创作数量大增,而且完成度很高,赢得了广大观众和业界的好评。对于舞剧来说,现实题材创作面对许多难点,其中最难的莫过于主题立意时怎样面对现实生活中的难题,以及怎样完成符合舞剧特点的叙事任务,怎样解决舞蹈抒情与戏剧性叙事之间的关系。获得文华大奖的舞剧《草原英雄小姐妹》,没有局限于20 世纪60 年代的题材局限,情节设定完全打破时空局限,在老故事里找到了当下的心灵诉说。源自青藏铁路修建工程的文华大奖剧目《天路》,从修路劳作中提取人物心灵冲突,在高原地平线上凸显普通人的精神高峰。上述举例,在舞剧叙事上也多有探索。《草原英雄小姐妹》和前述的《永不消逝的电波》等作品,都特别注意舞剧叙事的创新,打破单一线性叙述逻辑,大量使用时空叠加、心理交错、视角互换等舞剧叙事新模式,由此博得了大量欣赏者的赞誉。

(四)突破舞剧创作动作的程式化

舞剧是以戏剧的舞蹈动作作为起点,而以表演为核心的戏曲,则是人类的意愿和内心的矛盾与冲突的主要体现。通过对戏剧进行艺术表达,并试图突破其固有的艺术形态,从而使得戏剧艺术在舞剧中的地位得以突破。因此,现代舞剧的创作人员必须对此进行深入的探索。《霸王别姬》是一部非常出色的作品,它捕捉了人们耳熟能详的主题,将“鸿门宴、楚汉之争、十面埋伏、四面楚歌、霸王别姬”等情节串联在一起,舞剧中的戏剧性和舞动性之间的隔阂被巧妙地打破,使身体语言和戏剧感情的深度结合,实现“血水相融”。

(五)讲求舞剧创作的叙事技巧

要强化舞剧创作的戏剧性,就需要在艺术和表演的双重叙述中,突破“拙”式的舞蹈叙述,在本事和演事的双重叙事中,寻找戏剧性,化“拙”为叙述的“巧”。戏剧是一种叙述性的艺术,它是通过表演者在舞台上以对应的人物来表现的。追述与叙述是两种不同的叙事形式,这两种形式给观众以不同的戏剧性张力,一种是把注意力集中在故事的结尾上,另一种则是把注意力集中在故事走向结局的过程。富有戏剧化的叙事手法,把重要时期的事件一下子展现出来,创造出一种不确定和紧张的空间状态,并以此来引起观众的关注。

(六)注重舞剧精品的运作模式

市场的运作模式就是主要依靠社会办文化的操作模式。进入21 世纪以后,随着艺术市场本身的完善,舞蹈精品的运作必将与以往不同而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舞蹈精品也将经过市场的检验而成为真正的经典。第一届全国舞台艺术精品项目,《宰相刘罗锅》在全国进行百场演出中,观众非常欢迎,这就说明了好的戏剧是可以在艺术价值和市场效益中达到双赢的。

五、结语

在21 世纪,随着技术的进步,我国的舞剧创作越来越多,同时,也在不断发展与革新。舞剧作为一种独特的民族艺术,既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传统文化遗产,又是一种可以为民族创造经济利益的有效途径。这些舞剧经过了悠久的历史而得以保存,并以其丰富的生活为依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魅力。在传承舞剧的同时需要遵循时代的要求,进行创新和发展,从而不会被时代所抛弃。随着大众的审美和文化品位的改变,舞剧的表现方式也要多元化,这就需要舞剧创作者对传统的文化进行更多的思考。随着时间的推移,创作者要做出一些新的尝试,要意识到,舞剧是一种面向群众的艺术,尤其是在当前影视行业越来越普及的今天,怎么才能抓住观众的注意力,因此,我国舞剧创作者需要顺应时代的潮流,紧紧跟随时代的发展脚步,在不破坏传统民族特色的基础上,进行传承和发展。

猜你喜欢

舞剧舞蹈创作
百科全书舞剧
舞剧《瑞鹤图》剧照
学舞蹈的男孩子
舞蹈课
中央戏剧学院舞剧系首届毕业生毕业演出《向经典舞剧致敬》成功举办
《一墙之隔》创作谈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早春舞动出的“DANCE-OPERA”——现代舞剧《早春二月》观后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