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颅脑外伤术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行高压氧治疗的效果及护理措施
2022-12-20徐晓娟
徐晓娟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7)
颅脑外伤是外科常见意外损伤性疾病,目前交通运输较为发达,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导致颅脑外伤的发病率不断攀升。颅脑损伤的发生,可导致极高的神经损伤风险,可导致肢体功能障碍及失语、吞咽障碍等致残风险,严重的颅脑外伤,还会导致严重的死亡率。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经颅内血肿清除术或者开颅手术治疗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情况,容易导致其完全丧失或者部分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给自身家庭及社会都造成了严重的心理负担。既往临床采用颅脑外伤后高压氧治疗,通过发挥其降低颅内压,提升脑部供氧量及消除脑水肿的功效,可保证患者尽快从昏迷中清醒过来,还能够降低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本次研究通过对高压氧治疗的机理进行分析,并分析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出现肢体功能障碍的原因,进行了高压氧综合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介入治疗[1]。通过在高压氧治疗过程中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保证患者能够足疗程、安全的治疗,避免不良反应发生,提升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现将本院2019年10月-2021年9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术后以高压氧治疗患者70例纳入研究样本,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研究样本选取本院2019年10月-2021年9月收治的重型颅脑外伤手术治疗后采取高压氧治疗患者70例,以入院顺序分组。观察组:男女比19:16;年龄18-72岁,平均为(51.3±4.7)岁;疾病类型:蛛网膜下腔出血12例、颅脑骨折13例、脑挫裂伤10例。对照组:男女比20:15;年龄20-74岁,平均为(52.0±4.2)岁;疾病类型:蛛网膜下腔出血11例、颅脑骨折12例、脑挫裂伤12例。分组资料录入统计学软件,P〉0.05。(1)纳入标准: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对重型颅脑损伤的诊断标准;采取颅脑CT或MRI等确诊;符合手术治疗指征;术后均采取高压氧治疗;本研究经患者及家属同意。(2)排除标准:辅助检查中有严重器官、系统组织病变者;既往脑部手术史者;恶性肿瘤疾病者。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2 方法:治疗: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进行止血、抗炎以及营养支持等处理,均进行颅内血肿清除术或开颅减压术治疗。患者均在术后3-5天内进行病情评估,患者病情稳定的,开展高压氧治疗。选择YC220014型高压氧舱,压缩空气并逐步加压。指导患者戴硅胶面罩吸氧,如有严重昏迷以及身体机能差的患者,需要协助其进行鼻塞吸氧及头颈罩吸氧。于稳压状态下吸纯氧30分钟,休息10分钟后,再吸氧30分钟。吸氧完毕后,缓慢减压出舱。每天进行1次高压氧治疗。连续治疗10次为1疗程,共治疗3疗程。护理:对照组采取高压氧治疗期间的常规护理,患者入院后进行病情评估及生命体征监护。对患者就高压氧治疗的注意事项及准备措施进行讲解,引导患者进入高压氧舱中,做好患者高压氧治疗期间的安全防护及治疗后的注意事项及恢复指导。观察组采取高压氧治疗期间的针对性护理。(1)健康教育。讲解与重型颅脑外伤有关的知识,介绍手术治疗情况。讲解高压氧治疗的机理,以及患者需要注意的情况。告知患者高压氧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及配合方法。告知患者进入高压氧舱中会有一定的不适感,以保证患者能够提前做好心理准备,提前适应。(2)并并发症的预防。高压氧舱治疗过程中,有发生氧中毒、气压伤以及减压综合征等情况。护理人员需要提前讲解并发症发生原因,告知患者如何配合预防。指导患者学习正确的吞咽动作,不要长时间屏气,防止出现气压伤。护理过程中,严格把握高压氧指征,熟练进行加压及减压操作,防止氧中毒情况发生。在高压氧治疗期间,需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恶心、肢体麻木以及肌肉痉挛等情况,如有,则很有可能发生氧中毒。需要减压以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在舱压表指示值恢复到0后再指导患者出舱。避免紧急降压引发减压综合征。(3)高压氧治疗期间的护理。进舱前,告知患者可能会出现耳鸣、耳痛以及耳胀等症状,需要指导患者进行咽鼓管开张训练,目的是调节中耳内外压力,防止耳膜压伤。对于意识清醒的患者来说,在训练中,需要进行张口以及吞咽和捏鼻、鼓气等动作训练。意识不清醒的患者,需要协助其将头抬起,进行喉结刺激,使患者产生反射性吞咽动作。有吞咽表现的患者,可喂食少量温开水。在加压过程中,需要督促患者调整咽鼓管动作(昏迷患者,在观察到有痛苦表情或者抓耳动作时,需要降低加压速度),同时在舱外合理控制加压速度,以保证患者对高压氧治疗耐受。在稳压阶段,可适当给患者佩戴吸氧面罩。出舱后观察患者身体情况及心理状态。指导患者充分休息,合理补充营养,以提升机体免疫力及抵抗力。(4)导管观察。对于气管切开患者,在进入高压氧舱前,需要将气囊内气体抽出,将适量生理盐水注入。目的是保证加压及减压过程中,气囊不会出现过度压缩或者膨胀情况,避免气囊破裂或者造成气管压迫。(5)呼吸道护理,需要保证定时清理患者口内分泌物,昏迷患者还应将其头摆放后偏向一侧,目的是避免呕吐引发呼吸道阻塞导致的窒息。气管切开以及痰多的患者,还需要在高压氧治疗前30分钟,采用吸痰或者超声雾化方式促进痰液排出。高压氧治疗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面色及呼吸频率。加压过程中,由于空气阻力增加,患者会出现呼吸急促或者呛咳等情况,甚至有导致痰液自气管内喷出情况。观察到此情景后,需要停止加压,做好呼吸频率监护。患者恢复症状后,可再继续治疗。(6)心理护理。患者遭受重型颅脑损伤及手术治疗后,心理压力较大,情绪较为脆弱。在开展高压氧治疗前,患者对治疗知识了解较少,就会出现恐慌及烦躁等情绪,不利于顺利开展高压氧治疗。护理人员需要做好治疗前的健康教育,并充分关注患者对高压氧治疗的疑问,以专业的知识做好解答,告知高压氧治疗在颅脑损伤术后肢体障碍患者中应用的确切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以保证患者能够充分信任护理人员,做到治疗依从。告知患者治疗前需要做的事及不能做的事,确保患者安心,降低其盲目无助感。尤其是要告知患者穿纯棉衣物,避免穿着尼龙及化纤等会产生静电衣物。还要将打火机以及手机、火柴等交给护理人员保管。治疗过程中,还需要使用对讲对患者进行鼓励及支持,告知治疗的安全性及规范性,询问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感受,告知患者保持平稳的心境,安心接受治疗。(7)病情监护。高压氧治疗过程中,需要准确的评估适应证及禁忌证,避免有禁忌证的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在护理评估中,张力性气胸、活动性出血以及自发性气胸未控制者,或者合并恶性肿瘤疾病者,不能入舱治疗。携带各种管道患者,需将各种管道固定好后,将胸腔引流管闭合,开放导尿管及引流管等。在护理过程中,发现患者有躁动情况的,需要做好四肢制动,再入舱治疗。气管切开患者,需要将呼吸道内分泌物清理后再治疗。在病情监护过程中,需要通过对讲系统及监视系统及时了解患者不适反应,指导患者如何通过咽鼓管开张及吞咽减轻不适症状,定期询问患者感受及舒适度,进行吸氧流量及压力调整,以提升患者舒适度。做好急救药品的配备,一旦出现出血、呼吸急促以及皮肤紫绀等情况时,做好紧急处理。在患者不适症状改善后,再次进行高压氧治疗评估,继续治疗。在患者出舱后,需要询问患者是否有不适感,并指导患者休息片刻后,再观察有无不适症状。(8)颅脑损伤的对症处理。损伤中合并肢体骨折的,需要做好患肢固定;存在软组织挫伤者,需要避免受伤部位受压;诱发癫痫发作的患者,还需要适量使用镇静剂,并要求家属24小时陪护;昏迷患者,需要将其头偏向一侧,以防止呕吐引发的窒息情况。(9)营养支持。在手术后及高压氧治疗期间,需要指导患者家属做好患者营养饮食供应,主要是保证高蛋白、高热量食物摄入。不能进口进食的,需要采取静脉营养、肠内营养支持。通过调节饮食结构,避免低蛋白血症发生,提升患者机体免疫力,并促使受损的神经功能恢复,促使患者肢体功能恢复。
3 观察指标:干预前后,进行相关指标评估[2]。(1)干预效果:呕吐、头痛等颅脑损伤症状消失,患者恢复神志及意识,生活能够自理为完全恢复;呕吐、头痛等颅脑损伤症状明显缓解,患者神志及意识基本恢复,生活上需要他人辅助为基本恢复;上述指标均未见改善,甚至病情恶化,患者失去生活自理能力为未恢复。将完全恢复与基本恢复患者比例计入总恢复率。(2)神经功能:采取卒中量表(NIHSS)评估,总评分42分,分数越高,神经功能恢复越差。(3)肢体功能:以简明Fugl-Meyer量表(FMA)评估,对患者上肢功能进行评估,总评分66分,对患者下肢功能进行评估,总评分34分,评分与肢体功能成正比。(4)生活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前者以Barthel指数评估,后者以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估,总评分均为100分,分数与指标成正比。
4 统计学分析:数据录入SPSS20.0软件,计量资料呈正态分布的表达形式为),组间比较以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以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表达形式为(n,%),组间比较以卡方(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 结果
5.1 2组患者干预效果对比:观察组总恢复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干预效果对比(n,%)
5.2 2组患者神经功能对比:组间干预前神经功能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干预后NIHSS评分降低,且低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2组患者神经功能对比分)
表2 2组患者神经功能对比分)
组别 例数 NIHSS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 35 24.0±4.0 10.7±3.0对照组 35 23.7±3.7 15.6±3.4 t - 0.326 6.393 P-0.746 0.000
5.3 2组患者肢体功能对比:组间干预前肢体功能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干预后上肢功能、下肢功能均提升,且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肢体功能对比,分)
表3 2组患者肢体功能对比,分)
组别 例数 上肢功能 下肢功能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35 28.8±2.8 56.0±4.3 15.6±2.2 35.7±4.1对照组35 29.2±3.0 40.0±3.2 16.2±2.4 30.4±2.8 t - 0.577 17.660 1.090 6.315 P - 0.566 0.000 0.279 0.000
5.4 2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对比:组间干预前生活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干预后Barthel指数、SF-36评分均提升,且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对比,分)
表4 2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对比,分)
组别 例数 Barthel指数 SF-36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35 40.2±2.7 78.4±4.2 52.8±3.0 87.1±3.3对照组35 40.7±3.1 67.7±3.7 53.0±2.8 80.1±3.7 t - 0.720 11.309 0.288 8.353 P - 0.474 0.000 0.774 0.000
讨 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危急,且病情在短时间内发生变化,疾病并发症较多,可造成极高的死亡率。重型颅脑外伤对患者血脑屏障的破坏作用,会导致其出现脑组织缺氧及缺血情况,会引发脑细胞水肿及肿胀情况。颅内缺氧及缺血会导致颅内压持续升高,导致脑疝发生[3]。颅脑外伤后患者发生肢体功能障碍的情况较多,需要进行有效的干预。
高压氧治疗是重型颅脑外伤术后肢体功能障碍的常用治疗方式,通过吸入纯氧治疗,利于改善脑组织代谢,改善缺氧、缺血情况,促使颅内压力降低,从而改善脑水肿情况[4]。高压氧治疗的机理,是通过改善细胞组织氧代谢能力,提升其利用度,从而促使血管收缩,促使组织水肿减轻。其在应用过程中,可促使血氧含量大幅度增加,可纠正脑缺氧状态,可保证脑神经细胞能量正常供应。脑损伤后,患者机体组织内缺氧及缺血情况,会导致无氧代谢增加,因而神经细胞功能障碍。而神经功能损伤引发继发性脑损害是肢体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5]。高压氧治疗有利于改善血氧分压,可提升血氧含量,抑制无氧代谢。通过提升血氧弥散度及改善有效弥散距离,降低脑组织缺氧程度。通过高压氧治疗,能够改善脑水肿,可降低颅内压,原因在于可刺激血管平滑肌,抑制二氧化碳分压,可促使血管收缩,降低脑部血流量,降低耗氧量,从而发挥降低颅内压的效果。研究也显示,高压氧治疗利于促使血管通透性恢复正常。通过高压氧治疗后还发现患者脑毛细血管再生及侧枝循环建立情况较为显著,在这样的影响下,脑组织病灶神经功能损伤情况得到明显的抑制[6]。通过高压氧吸入可刺激脑部网状上行系统,促使大脑皮质兴奋,因而有助于患者从昏迷中尽快苏醒。尤其是对于重型颅脑外伤的患者来说,脑内缺血半暗带面积较大,因而处于神经功能低下及抑制状态,采取高压氧吸入可恢复部分神经细胞功能,利于提升中枢神经对患者肢体功能的支配作用。在高压氧治疗过程中,患者对治疗知识不了解,会导致其依从性欠佳。而高压氧治疗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因而在治疗过程中,需要采取专业、全面及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进行辅助[7]。首先,护理人员应充分了解高压氧治疗的机理,并熟知高压氧舱操作技巧,具备专业的高压氧护理技能,具有丰富的高压氧治疗护理经验,熟知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适反应及并发症,以提升警惕性,做好治疗过程中的严密监护[8]。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遵医嘱全程调节舱内压力及供氧量、供氧速度。在入舱前就需要做好加压、稳压以及减压等操作,确保患者吸氧安全。在护理过程中,需要密切注意是否出现氧过敏、氧中毒以及加压综合征等处理,需要进行呼吸道误吸等意外操作。避免操作不当引发的肺部损伤,注意患者血压波动,避免操作不当引发脑梗死及脑出血风险。在高压氧治疗过程中,还需要做好手术患者术后切口部位皮下血肿的观察,防止对切口造成损伤。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问题,需要在护理过程中,充分做好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导[9]。保证患者了解更多的疾病知识及高压氧治疗知识,明确密切配合的重要性。通过吸氧治疗过程中吸痰处理,可避免呼吸道感染情况发生。通过本次对重型颅脑手术后高压氧治疗患者进行护理效果分析发现,观察组总恢复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肢体功能、生活自理能力、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从患者恢复情况及预后结果分析看,采取高压氧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改善脑部缺氧及缺血状态,可促使其中枢神经支配作用恢复,治疗效果显著。在高压氧治疗过程中开展针对性护理,相比常规护理的效果更好。分析原因,在于高压氧治疗具有一定的风险性,需要患者的密切配合及护理人员的规范操作。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向患者详细介绍高压氧操作知识及注意事项,告知治疗流程及何时开展加压、稳压及减压操作,可保证患者有效吸氧[10]。在护理过程中做好患者心理疏导,有助于患者依从,做好各种注意事项配合,从而确保治疗效果[11]。通过舱内护理,可保证及时观察到患者的不适反应及需求,通过对讲系统及监视系统,及时了解患者情况,更利于保证治疗的安全性。通过与患者保持密切沟通及预防性干预,也可避免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利于提升高压氧治疗效果,获得较好的预后。从本次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高压氧治疗的护理中,可以看到,护理人员需要严格掌握高压氧治疗指征,并密切配合医师评估治疗时机。以便尽早通过术后高压氧治疗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在治疗前做好充分、全面的评估,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保证患者充分了解高压氧治疗知识,可做好高压氧舱内护理安全,保证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适反应能够及时捕捉[12]。做好高压氧治疗过程中病情及体征变化观察、并发症预防,可保证患者治疗安全,防止不良事件发生影响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治疗中,高压氧治疗能够发挥较好的改善神经功能及临床症状,促进患者恢复的效果。在高压氧治疗期间,辅以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帮助患者做好治疗前准备,做好治疗过程中的安全监护,确保高压氧治疗效果。还可通过预防脑外伤合并症以及预防高压氧治疗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风险,确保患者治疗效果及安全性。高压氧治疗及针对性护理在重型颅脑外伤手术后实施,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