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切口感染预防的效果观察
2022-12-20通讯作者刘淑凤赵玲玲
杨 絮 邵 兵(通讯作者) 刘淑凤 赵玲玲
(北部战区总医院,辽宁 沈阳 111000)
全膝关节置换术作为当前临床手术治疗中比较常见的手术类型之一,主要用于骨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以及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治疗,是一种针对髋关节置换术实施中比较有效的手术方式,深受临床与患者青睐[1]。但是,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手术操作难度大、创伤明显等,患者存在一定的术后切口感染风险,轻度感染将会对膝关节功能造成影响,不利于改善患者预后;而重度感染多需要进行2次手术治疗,移除膝关节假体,导致患者身心负担严重加重,极易出现负面情绪[2]。因此在围术期需要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通过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以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为患者的健康安全提供保障。在该术实施过程中,需要给予患者科学的护理指导,手术室护理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将其应用到患者护理过程中,能够满足患者护理需求,对患者术后预后管理有一定帮助[2]。尤其是在患者术后切口感染控制和预防上,更是具有显著优势,所以这种情况下,能够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3-4]。另外,手术室是医疗机构的特殊场所,护理工作内容复杂,不但具有系统性的特点,同时对各项操作的规范性、专业性有较高的要求,对手术效果及手术的顺利进行有直接影响,因此做好手术室护理干预工作十分必要。本次研究分析对象选择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实施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100例患者,对手术室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实施观察,尤其分析预防切口感染的作用,结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实施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护理模式的选择不同,观察组(50例)予以手术室护理,对照组(50例)予以传统护理。观察组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23-79岁,年龄均数为(55.25±1.63)岁;疾病类型:骨关节炎18例,创伤性关节炎20例,痛风性关节炎12例。对照组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24-80岁,年龄均数为(55.56±1.97)岁;疾病类型:骨关节炎17例,创伤性关节炎21例,痛风性关节炎12例。2组患者基本资料实施统计学处理,差异性并不显著,P〉0.05,有可比性。(1)纳入标准: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相关检查诊断明确;参与研究患者临床资料完整;患者和家属知情本次研究,在知情同意书签字。(2)排除标准:非自愿参与本研究;患有严重精神障碍、沟通困难者不予以纳入。
2 方法:对照组予以传统护理指导。主要包含健康教育、心理干预、抗生素用药指导等方面。观察组予以手术室护理。具体如下:(1)术前护理干预。①健康教育:护理人员术前认真查看患者病例信息,了解其情况,协助其完成相关检查,进行健康教育,为其讲解疾病、手术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②心理干预:患者多对手术存在恐惧、紧张心理,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做好沟通工作,为患者讲解疾病、手术相关知识,缓解其负面情绪,同时为患者介绍主治医师及手术室护理人员,提高其依从性,帮助其树立治疗信心。③手术室环境护理:在手术之前,应该对手术室环境进行科学的护理指导,对手术器械及环境进行消毒,保持室内的干净整洁。术前对手术台、无影灯相关设备、仪器进行清洁消毒处理,对患者进行皮肤及麻醉处理时,对手术室温湿度进行合理控制,通常情况下,温度保持在26℃左右,手术开始时将温度控制在22℃-24℃,湿度需要保持在50%-60%,医护人员进入手术室前需要更换衣物。手术器械的准备,结合患者手术需求,在手术器械准备工作开展中,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即做好止血装置、敷料、人工假体、耗材以及灭菌等操作处置。并且对外来手术器械进行检查和消毒,确保在患者手术过程中,能够为患者提供手术护理指导。如果手术过程中需要采用外来器械,需要在供应室进行水洗、酶洗、高压灭菌,确保其安全性。术前安排专人对手术所需无菌器械包情况进行检查,认真检查灭菌假体的规格是否齐全,检查其有效性、包装完整性以及合格性。④术前常规皮肤消毒:使用消毒剂前,对患者皮肤状况进行评估,清除手术部位的污物、皮屑等;与外科医生积极配合,采用安全有效的消毒产品。⑤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患者进入手术室时,护理人员遵循医嘱给予其适量抗生素,保证在开皮前120分钟内。(2)手术过程护理。在手术过程护理指导过程中,应该做好患者的手术体征监测,给予患者补液处置,且在患者手术过程中要做好保温护理,因为手术时间较长,为了避免患者因低体温导致应激反应或凝血机制障碍,需要做好保温措施。对非患处遮盖毛毯,保持室内温度在26℃-28℃,湿度维持在70%左右,输液前需要对液体进行加热,同时安抚患者情绪,做好麻醉用药指导,做好呼吸道温湿度护理,确保其处于稳定水平,以此为患者手术实施提供帮助。护理人员术前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加强与手术医生的沟通,提高手术配合默契度,手术过程中尽量减少创面暴露的时间,缩短切口止血时间,避免患者切口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为细菌侵入与繁殖创造条件。手术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及症状表现,如果发生异常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对症处理。(3)术后护理指导。主要从麻醉苏醒,疼痛干预、饮食干预、心理护理、康复锻炼等方面着手,在患者手术结束后将其推回病房,等待患者苏醒,期间应该严格对其生命体征实施监测,做好相关数据的记录。加强对患者病情的观察,增加病房巡视次数,严密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指标的变化情况。同时需要加强对术肢的看护,观察其颜色是否正常,观察患者是否存在深静脉血栓等不良症状,如果存在呼吸乏力等异常症状,需要及时告知主治医师,进行对症处理。患者清醒后2小时便可口服碳水化合物饮料,30-60ml/h。术后6-8小时早中晚口服短肽型营养液,配合3次软食/普食。术后第1天至患者出院,加强对患者的饮食干预。通过对患者体质量、活动强度、恢复情况等计算每天所需总热量及蛋白需要量,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遵循少食多餐、清淡饮食的原则,避免食用辛辣、生冷等刺激性较强食物。且应该给予患者镇痛护理指导,帮助患者降低疼痛感知能力,从而提高患者的疼痛护理指导水平。在健康教育以及心理护理指导过程中,应该从术后护理的注意事项分析着手,帮助患者正确认识术后护理,提高术后护理干预指导能力,在心理支持上给予患者科学的指导,提高心理支持力度,确保在患者护理指导中,可以满足其护理需求,进而提升护理质量。术后48小时内采用镇痛泵进行镇痛干预,48小时后将镇痛泵拔除,全面评估患者疼痛程度,针对疼痛程度较轻患者,通过注意力转移法、音乐疗法等缓解其注意力,缓解其疼痛症状;针对疼痛症状严重患者,采用药物进行镇痛,同时辅以局部冰敷。待患者麻醉苏醒后,指导其进行踝泵运动,每组20-30次;术后1天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运动锻炼,主要包括等长收缩训练、直腿抬高训练等;术后2天指导患者进行体位转移训练、床边膝关节屈伸训练等,康复锻炼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结合患者恢复情况逐渐开展下床站立和行走训练。
3 观察指标:(1)切口感染率=切口感染例数/总例数×100.00%。(2)护理满意度对比。利用测评量表(护理满意度)实施统计,护理人员将调查问卷向家属及患者进行发放,然后对患者的评价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其中,十分满意的评分标准为85-100分;满意的评分标准为65-85分;而不满意的评分标准则以低于65分为主。其中,总满意度=(十分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00%。(3)护理指标。主要从住院时间、首次下地时间和疼痛评分对比,其中,住院时间和首次下地时间对比中,以分组统计为主,做好组内数据的统计和分析,然后进行数据求和,计算均值。而疼痛依据VAS视觉模拟疼痛量表实施评估,分为以下几部分:0分表示没有疼痛,1-3分表示轻度疼痛,4-6分表示中度疼痛,7-9分重度疼痛,需要给予患者及时的止痛,10分无法忍受,患者疼痛难忍。(4)采用自制护理质量调查表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价。主要评估内容为专业技能操作、护理服务态度、麻醉护理服务,每项满分为10分,分数越高说明护理质量越佳。
4 统计学处理:选择SPSS19.0统计学软件,数据中t对计量数据)实施检验,x2对计数数据(n,%)实施检验,统计学意义以P〈0.05为判定标准,表明比较差异性显著。
5 结果
5.1 2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对比:2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为4.00%,低于对照组术后切口感染率的18.00%。见表1。
表1 2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对比(n,%)
5.2 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2组护理总满意度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2.00%。见表2。
表2 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n,%)
5.3 2组患者护理指标对比:2组各项护理指标比较差异显著,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时间、首次下地时间及疼痛评分上都要好于对照组。见表3。
表3 2组患者护理指标对比s,分)
表3 2组患者护理指标对比s,分)
组别例数住院时间(d)首次下地时间(d)疼痛评分观察组50 8.63±3.32 4.21±1.01 2.36±0.25对照组50 12.25±2.65 6.21±1.04 4.52±0.36 t - 6.026 9.755 34.848 P - 〈0.001 〈0.001 〈0.001
5.4 2组患者护理质量对比:观察组专业技能操作评分为(9.02±0.51)分,护理服务态度评分为(8.83±0.19)分,麻醉护理服务评分为(9.10±0.23)分;对照组专业技能操作评分为(7.13±0.71)分,护理服务态度评分为(7.05±0.34)分,麻醉护理服务评分为(7.25±0.41)分,观察组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讨 论
膝骨性关节炎在临床较为常见,是一种以关节软骨退变、骨刺生成、滑膜炎为主要特点的慢性退行性骨关节病症,多发于中老年群体,患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关节畸形、疼痛、活动障碍等,对患者生活及健康造成严重影响[5-6]。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全膝关节置换术逐渐得到终末期膝骨性关节炎治疗的广泛应用,治疗效果理想。但是受到手术创伤、手术周期、无菌操作、创面等因素影响,患者术后存在一定的切口感染发生风险,不利于改善其预后。因此围术期对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十分必要,如何能够促进患者恢复,预防切口感染,也是临床医护工作人员的研究重点。常规护理干预以手术和手术医师为中心,护理的主要目标为帮助手术医师完成手术,护理工作具有一定的被动性和局限性,无法满足患者对医疗护理服务的要求,整体护理效果不理想[7]。通过优化手术操作,强化围术期护理干预,对于减少术后切口感染具有重要意义。手术室护理干预是一项全面、科学的护理模式,贯穿于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全部过程,能够最大程度避免切口暴露,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
手术室护理在临床上应用广泛,是当前临床护理工作开展中比较常用的护理模式之一[8]。在手术室护理干预指导过程中,能够从多个方面着手,帮助患者做好护理指导方案设计,所以这种情况下,能够得到患者的认可[5]。手术室护理相比于传统护理模式,能够具有更为完整的护理方案,可以从环境、准备、预防等多个方面着手,全面落实护理指导方案,提高了患者护理指导有效性,所以能够满足患者的预防护理需求[9]。并且在患者护理指导过程中,能够提高患者护理指导针对性,对患者自身护理工作实施的质量控制有一定保障。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护理指导为例,在患者护理过程中,将手术室护理干预与患者护理结合,提升了患者护理指导水平,得到了患者的认可[10]。本研究证实,在给予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手术护理指导中,以手术室护理干预为主能够满足患者护理需求,提升了患者护理指导水平,使得在手术后患者发生切口感染概率有效降低。(1)比较发生切口感染的概率方面。结果显示2组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概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以4.00%的术后切口感染率,低于对照组14.00%的术后切口感染率。(2)比较护理满意度方面。结果显示2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比对照组患者的82.00%护理总满意度,观察组为96.00%的护理总满意度显著提升。(3)护理指标对比。2组各项护理指标比较差异显著,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时间、首次下地时间及疼痛评分上都要好于对照组。(4)护理质量的对比。观察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都要好于对照组,P〈0.05。这也说明对患者实施全面、有效的手术室护理干预对于减少切口感染,促进术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手术室护理干预贯穿于术前、术中、术后的全部过程,以保证手术效果,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为主要目的,能够为患者提供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提高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对原因进行分析,术前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心理干预等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提高患者对疾病、手术等认知水平,缓解其负面情绪,帮助其树立治疗信心。目前医院骨科手术主要在层流手术室进行,减少室内参与人员以及人员的走动有助于提高手术室整洁效果,减少感染风险,术前通过环境干预能够确保室内环境干净、整洁,温湿度适宜,有助于减少切口感染发生风险;全膝关节置换术所使用器械、仪器结构复杂、精细,因此术前要做好器械准备工作,如敷料、止血装置等,加强对外来器械的检查与消毒,避免器械因素导致切口感染[11];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严密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对症处理,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因为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手术用时较长,因此做好保温措施十分必要,避免患者术中发生低体温进而导致不良反应;手术用时较长也是导致切口感染的主要因素,因此护理人员基于对患者的全面评估,加强与手术医生的交流,术中做好配合工作,提高手术默契度,有助于缩短手术用时,避免切口长时间暴露,同时有助于缩短切口止血时间,降低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术后护理干预也是手术室护理干预的重点,主要包括疼痛干预、饮食干预、心理护理、康复锻炼等内容,术后及时将患者送至病房,严密观察其生命体征情况,进行全面监测,发现异常及时处理,为患者术后安全提供保障;术后结合患者恢复情况为其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确保其每天摄入营养充足,以改善患者机体免疫力与抵抗力;患者术后多存在程度不一的疼痛症状,因此需要做好疼痛干预,可以采用镇痛泵进行干预,针对不同疼痛程度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方法,以缓解疼痛症状;另外,术后早期恢复阶段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进一步减少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促进患者康复。
综上所述,在当前社会发展中患有膝关节障碍的人数越来越多,很多患者在发病之后,应该为其实施科学的护理指导,借助手术室护理可以提高患者护理指导能力,所以能够在临床护理指导中,将该模式与患者护理结合,进而保障在患者护理指导过程中,可以更为有效的展示出患者护理特色,提高患者护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