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ANCA相关性血管炎合并膜性肾病伴亚急性肾小管间质损伤1例

2022-12-20胡文慧居红格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2年10期
关键词:血管炎肾小管毛细血管

胡文慧,张 伟,2,居红格,2

(1.包头医学院,内蒙古包头 014040;2.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

相关性血管炎(associated vasculitis ,AAV)是一组血清中检测到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 ,ANCA)为特点的系统性血管炎,主要累及肺和肾脏,病理特点为小血管全层的炎症、坏死、伴或不伴肉芽肿形成[1]。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 ,MN)则是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二者同时发生的案例较少,易被忽略而延误治疗。笔者通过报道1例AAV合并MN伴亚急性肾小管间质损伤案例并查阅相关文献,旨在学习此类疾病的临床病理表现及用药指南,为医务人员的诊疗提供相关证据并制定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1 临床资料

1.1基本病史 患者女性,46岁,主诉血肌酐高1个月,于2021年10月7日以“肾功能不全”收入我院。病史:患者1个月前体检无明显诱因发现血肌酐高(163 μmol/L),偶有尿中泡沫增多,后就诊于包钢医院,查24 h尿蛋白定量3.06 g,白蛋白36 g/L,ANA 1∶160(+),PANCA+(1∶32),MPO+,抗SSA抗体+,抗RO-52抗体+;肾脏彩超示双肾实质质地轻度改变,血红蛋白98 g/L,未系统治疗,自动出院。患者自病发以来精神状态一般,食欲一般,睡眠良好,大小便正常,体力情况良好,体重无明显变化。既往史:否认肝炎、结核、疟疾病史,否认高血压、心脏病史,否认糖尿病、脑血管疾病、精神病史,否认手术、外伤、输血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1.2查体 体温36.5 ℃,脉搏8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0/80 mmHg,发育正常,营养良好,正常面容,表情自如,自主体位,神志清楚,合作;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正常,心浊音界正常,心率80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无心包摩擦音;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啰音,无胸膜摩擦音;腹平坦,无腹壁静脉曲张,腹部柔软,无压痛、反跳痛,腹部无包块;肝脾未触及,Murphy氏征阴性,肾脏无叩击痛,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3次/min;双下肢不肿。

1.3辅助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4.85×109/L, 红细胞3.51×1012/L↓, 血红蛋白111 g/L↓,血小板317×109/L;(2)肝功:白蛋白44.6 g/L, 谷丙转氨酶13 U/L, 谷草转氨酶18 U/L, 肌酸激酶44 U/L, 肌酸激酶同工酶9.9 U/L, 尿素10.5 mmol/L↑,肌酐159 umol/L↑,尿酸354 umol/L,二氧化碳20.5 mmol/L,葡萄糖5.0 mmol/L,钾4.26 mmol/L,钠140.0 mmol/L,氯107.5 mmol/L,钙2.44 mmol/L,磷1.33 mmol/L,镁0.86 mmol/L;(3)甲功三项:促甲状腺激素测定0.30 mIU/L↓,游离三碘甲状原氨酸2.34 pg/mL,游离甲状腺素18.09 pmol/L;(4)甲状旁腺激素测定:103.30 pg/mL↑。入院第2天行尿液相差分析:尿蛋白定性+++,RBC数满视野/(40×10),尿RBC约30 %大小均一,形态基本正常;约70 %RBC大小不等,变形呈面包圈、靶形、虫蛀、花环、影子细胞;尿本周蛋白定性检查为阴性,血κ-轻链8.47 g/L,血λ-轻链7.12 g/L, 尿κ-轻链17.60 mg/dL↑,尿λ-轻链714.60 mg/dL↑,血清游离轻链比值1.19。

1.4病理诊断 经皮肾穿刺活检。免疫荧光:6个肾小球,IgG(+~++)、IgM(+)、C3 (+~++)、C1q(+)、κ链(+++)、λ链(+++);毛细血管袢颗粒状沉积(图1),IgA(-)、FRA(-)。光镜:送检肾穿刺组织包括肾皮质及髓质,可见25个肾小球,其中1个肾小球缺血性硬化,其余肾小球系膜细胞和基质轻度节段性增生,基底膜轻度增厚,上皮下、基底膜内、内皮下、系膜区可见少量嗜复红蛋白沉积,可见毛细血管袢节段纤维素样坏死,局灶足细胞增生,3个小细胞性新月体,2个小细胞纤维性新月体,3个细胞性新月体,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及颗粒变性,多灶状萎缩,少量红细胞管型,肾间质多灶状淋巴-单核细胞浸润伴轻度纤维化,小动脉管壁明显增厚,管腔狭窄(图2-5)。电镜:检测到1个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明显空泡变性,个别管腔内可见红细胞聚集,节段性内皮细胞增生,毛细血管开放,肾小囊壁层增厚、分层,壁层细胞空泡变性,无明显增生;基底膜轻度不规则增厚,厚度300~800 nm;脏层上皮细胞肿胀、空泡变性,足突弥漫融合;系膜细胞和基质增生;上皮下、基底膜内、内皮下、系膜区电子致密物沉积;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部分肾小管基底膜增厚,上皮细胞脱落;肾间质水肿伴少量炎症细胞浸润;个别毛细血管管腔内见红细胞聚集(图6)。诊断 ANCA相关性血管炎合并膜性肾病伴亚急性肾小管间质损伤。

图1 A-F 免疫复合物呈细颗粒沉积于毛细血管袢 (免疫荧光×200)

图2 肾小球(HE染色×40)

图3 小细胞性新月体形成(PAS染色×400)

图4 蓝色箭头示钉突形成,黑色箭头示小细胞性新月体形成,绿色箭头示基底膜空泡变性(Masson染色+PASM染色×400)

图5 毛细血管袢嗜复红蛋白沉积(Masson染色×400)

图6 A-B电镜 基底膜不规则增厚,内皮下电子致密物沉积(×5000)

1.5诊治经过 患者血肌酐高病史>1个月,血常规明确存在贫血,完善肾脏彩超明确双肾实质质地轻度改变,且存在基础疾病高血压,故考虑慢性肾脏病可能性大。患者无发热、恶心、呕吐、腹泻容量不足等肾前性因素;既往无特殊药物口服史,不考虑药物加重肾脏损害;患者无尿量明显减少,无中断尿,不考虑肾后梗阻所致肾脏加重。患者无皮肤瘀点、瘀斑,无光过敏,无球结膜充血水肿,无关节疼痛、骨痛,无听力、视力下降,无口干、牙齿片状脱落,完善抗核抗体、ANCA除外继发性肾病,患者感染指标、传染指标阴性。初步诊断:(1)肾功能不全原因待查;(2)肾性贫血可能。治疗上降尿蛋白、保护肾功能对症治疗。随后加做PANCA+,MPO+,诊断考虑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小血管炎肾损害,加用糖皮质激素甲泼尼龙40 mg。患者住院期间,多次发现血压升高150/100 mmHg,后行肾穿刺活检术,病理结合临床最终诊断: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小血管炎肾损害、AAV合并MN伴亚急性肾小管间质损伤、慢性肾脏病3期、肾性贫血、高血压2级。继续原有激素40 mg静点,复查肾功能、24小时尿蛋白定量,加用环磷酰胺50 mg/次,每日2次。经治疗,患者病情平稳,蛋白尿由治疗前3.06 g/24h下降到治疗后的2.26 g/24h,肌酐由163 μmol/L降至119 μmol/L。肾功能明显好转,后康复出院,嘱患者院外避免劳累、感染,避免肾毒性药物的使用,正规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口服,2周后门诊随诊。

2 讨论

MN是中老年人常见肾脏病理类型,是典型的免疫复合物沉积所致肾炎,免疫荧光显示IgG和C3特征性颗粒状沉积。此患者上皮下、基底膜内、内皮下、系膜区均颗粒状沉积免疫复合物IgG,而AAV多致寡免疫复合物型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该患者无肺部疾病,无免疫系统疾病,临床无特异性表现,只初始血肌酐升高,最终通过血液检查、肾穿刺活检结合临床症状确诊。此病例同时合并肾间质多灶状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轻度纤维化,小动脉管壁明显增厚,管腔狭窄。

从1993年发现至今,AAV与MN同时发生的案例仍属少见,组合机制尚不明确。在动物模型中证实,ANCA本身无直接损伤肾小球的能力,但是当感染等因素导致中性粒细胞脱颗粒,整合到毛细血管壁并释放多种蛋白水解酶,可能是导致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受损的原因之一[2]。与此同时,中性粒细胞死亡时形成的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也对血管内皮细胞造成伤害,还可激活补体旁路途径,这与疾病的活动性相关[3]。C3在肾脏沉积与毛细血管增生具有相关性,是肾脏预后不良的指标之一[3]。髓过氧化物酶(MPO)和蛋白酶3(PR3)作为ANCA的两种主要抗原,多出现在AAV血清中,又以MPO型常见,本例为MPO阳性。通过双重免疫荧光和免疫电镜检查,发现AAV伴MN的患者基底膜内共同存在MPO和IgG,推测激活的中性粒细胞释放的MPO可能与肾小球细胞在基底膜结合,从而诱导免疫复合物沉积[4]。Kanahara 等[4]认为免疫复合物在MN初始阶段已在原位形成,随后被ANCA阳性中性粒细胞释放的溶酶体破坏。禹丹等[5]提示MN和AAV的同时发生可能只是偶然的,因为它们在病理上没有关系,一起发生的频率也太低。此外,M型磷脂酶A2受体(PLA2R)为特发性MN的典型抗原,而AAV合并MN的PLA2R沉积率低于特发性MN。特发性MN有典型IgG4沉积,而AAV合并MN以IgG2、IgG3沉积为主,因此考虑两种疾病发生机制有一定相关性。此病例没有进行PLA2R及IgG分型检查。

肾小管间质损伤多发生在肾小球和血管损伤后,多为继发性。本例患者肾小管间质损伤需与MN及药物所致损伤相鉴别。该患者在入我院治疗前未系统性服用药物,故排除药物损伤肾功能致间质损伤;单纯MN以肾小球损伤显著,肾小管间质损伤率低,而在AAV肾病中多数患者伴肾小管间质损伤,因此考虑为血管损伤后的继发事件[6]。董蕾等[7]认为肾小管间质损伤与其周围毛细血管内皮细胞CD34部分丢失有关。谷胱甘肽转移酶、肾脏损伤分子-1(KIM-1)和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等是肾小管间质损伤的主要标志物;血肌酐、尿素氮的水平,尿液中的一些蛋白质,例如α1微球蛋白和尿β2微球蛋白均与间质损伤程度相关[8]。表皮生长因子(EGF)作为肾小管的主要营养因子,是肾小管间质损伤的特异性标志物。在AAV中,尿中EGF降低与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及患者预后相关。此外,补体途径选择性标志物Bb和补体调节蛋白CD46也与肾小管萎缩程度相关[6]。因此,Bulanov等[6]认为肾小管间质萎缩和/或纤维化,是不良预后的指标之一。

本病目前无标准治疗方案,多以新月体性肾炎治疗为主,经学习相关资料发现多个指南推荐使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 CTX)方案,必要时行血浆置换,经积极治疗后,仍有部分患者病情继续恶化、治愈率较低。有研究[9]显示血浆置换对本病的短期疗效好、长期疗效无明显优势。预后不仅取决于AAV本身,还取决于肾脏损害程度和靶向药物的副作用,肌酐水平愈高则预后越差。鉴于CYC一定的毒副作用,利妥昔单抗(Rituximab, RTX)在AAV的治疗中获得了有力的循证医学支持,并被纳入现行指南,在合并肾损伤患者中,RTX方案更具有优势。同时,补体C5a受体抑制剂作为新型生物制剂,有望成为最有前景的治疗药物[10]。

3 结论

AAV致不同类型肾炎病例报道常见,病情进展快,预后差,但是合并MN者少见,目前发病机制仍不明确。本例患者无其他系统疾病临床症状,易被忽略。作者报道此病例,希望为临床医务工作者提供相关医学证据,为制定更有效的诊断及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血管炎肾小管毛细血管
血管炎的分类及ICD-10编码探讨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扩张型毛细血管的发生率、眼底影像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90锶-90钇敷贴器治疗单纯性毛细血管瘤的护理体会
肾小管疾病能治好吗?
视黄醇结合蛋白在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清及尿液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合并肾损害的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患者临床资料分析
ANCA相关性血管炎到底是什么病
维生素E对抗环磷酰胺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毒性作用
细胞因子在慢性肾缺血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
老年ANCA相关性血管炎2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