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鸿沟视角下国内信息贫困问题研究
2022-12-18陈宵嘉
陈宵嘉 杨 梅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20世纪60年代开始,信息资源分化等问题成为重大社会问题而被社会各界广泛关注。20世纪70年代,美国传播学者蒂奇诺等人在进行一系列实证研究后提出了“知识沟”理论这一假说。他们认为,随着社会经济与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社会信息总量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比社会经济地位低的人更容易使用传播媒介获取信息,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将表现出日趋扩大的态势[1]。1999年,美国国家远程通信和信息管理局在《在网络中落伍:定义数字鸿沟》中,正式给出了数字鸿沟的定义:在全球数字化进程中,不同国家、地区、行业、企业、社区之间,由于对信息、网络技术的拥有程度、应用程度及创新能力的差别而造成的信息落差及贫富进一步两极分化的趋势。
不仅是在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也由于多种原因社会各类鸿沟相继出现,由知识鸿沟或数字鸿沟所引出的信息贫困问题也开始被社会各界所重视。通过对相关文献与数据的梳理发现,我国现存的数字鸿沟与信息贫困问题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我国与世界之间的数字鸿沟;二是国内各地区之间的数字鸿沟;三是国内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
1 我国数字鸿沟问题概述
1.1 我国与世界的数字鸿沟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发布的数据,截至2021年3月31日,全球互联网用户已经超过50亿,欧洲地区互联网技术比较成熟,北美地区的互联网普及率高达93.9%。而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互联网普及率为73.0%。由以上数据可知,中国互联网普及率落后于欧美。
在移动互联网方面,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参与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皮尤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全球使用移动设备的人口约有50亿。在受调查的37个国家中,韩国的智能手机普及率高达94%,居世界第一位,第二和第三分别是以色列和澳大利亚,美国和大部分西欧与北欧国家的智能手机平均普及率超过70%,而中国智能手机普及率仅为68%。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虽然我国互联网科技已经取得重大突破,但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国家之间的数字鸿沟依然存在,信息贫困问题不容忽视。
1.2 国内各地区之间的数字鸿沟
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国内各地区的互联网普及率与应用水平也呈现出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根据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21年中国互联网IPv4持有量前3位的省份分别是北京、广东、浙江,IPv4持有量最少的三个省份则是宁夏、青海、西藏,由此也可以看出,我国互联网普及率存在地区之间的不平衡现象。与前几年的数据相比,虽然互联网普及率最高的省份与最低的省份之间的差距在逐渐缩小,但是差距仍然较大。从地区来看,华东地区的发展水平远高于国内其他地区,西北、西南地区的互联网发展水平与华东、华南地区的互联网发展水平仍然有较大差距,这与国内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是一致的。由此可见,经济发展水平落后是制约互联网发展的重要因素。除此之外,地区之间不可避免会存在的教育、人才、科技、基础设施等资源分布不平衡的问题,这也是影响各地区互联网发展的重要原因。
1.3 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
中国信息贫困的另一大表现就在于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农村网民规模为2.84亿,占整体网民的27.6%;城镇网民规模为7.48亿,占整体网民的72.4%。在互联网普及率方面,农村地区的普及率为57.6%,而城镇地区的普及率为81.3%,虽然在整体网民规模和互联网普及率方面,城乡之间的差距呈现缩小的趋势,但由于城乡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水平、教育水平等诸多方面存在一定差距,互联网发展水平的城乡差距在一段时间内会持续存在。
在关注网民规模和互联网普及率持续增长的同时,也需要给予社会中的非网民群体足够的重视。从第49次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可以看到,我国非网民规模为3.82亿,其中农村地区的非网民占比为54.9%。由此可见,非网民仍以农村居民为主。其中,不懂电脑或网络、受文化水平限制、没有电脑等上网设备是非网民群体不使用网络的重要原因。数据显示,因不懂电脑或网络而不能上网的非网民占比高达48.4%,因对网络不感兴趣和没时间上网而不使用网络的非网民占比分别为10%、7.2%。2020年,我国顺利完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国内所有的贫困村全部脱贫摘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大大提高,但是在关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不应忘记对农村居民媒介素养的培养。
2 数字鸿沟与信息贫困的成因
2.1 外部因素
从客观条件来看,信息环境落后是造成信息贫困的主要原因。首先,我国部分农村地区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特殊,交通与沟通不便,这是导致数字鸿沟和信息贫困出现的客观原因。其次,农村地区信息贫困的重要原因在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这制约了农村地区对信息产品的消费,缺乏消费也就没有足够的动力来维持信息产品的生产。信息传播设施的落后也制约了农村信息资源的生产与传播,这导致农村地区可接触和可利用的信息产品种类单一、内容单调、资源量少,加剧了信息贫困[3]。
2.2 内部因素
从造成城乡之间数字鸿沟与信息贫困的内部原因来看,其首要问题就在于农村地区整体居民缺乏信息意识与媒介素养。受多种条件制约,我国农村地区教育资源匮乏,农民整体的文化程度相对较低,且没有经过科学系统的信息技术培训,信息获取能力有限,这也就决定了部分农民在获取、利用、创造信息等方面的能力与城镇居民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从而导致数字鸿沟和信息贫困问题的产生。
除农民自身的信息素养外,其落后的思想观念也是信息贫困产生的原因之一。我国有着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几千年的自然经济使人们形成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观念,这种观念给农民带来稳定生活的同时,也使他们接受新事物较慢,缺乏主动获取信息、主动创造信息的意识,这也加剧了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和信息贫困问题。
2.3 其他因素
除上述信息环境的外部原因和农民自身的内部原因外,造成信息贫困与数字鸿沟的原因还有很多。例如:部分农村地区信息化建设人才匮乏,导致信息传播渠道不畅、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差、信息量少,甚至是信息失实等,这严重制约了农村的信息化建设;农村地区信息管理体制不健全,缺乏信息管理经验,各部门对信息资源缺乏科学有效的整合,重复建设和投资浪费现象较为常见;信息化基础设施落后和信息技术欠缺也是阻碍农民获取并利用信息,以及造成信息资源利用效率低、农村信息贫困的重要原因。
3 弥合数字鸿沟和解决信息贫困问题的新路径
面对数字鸿沟和信息贫困问题,各国政府纷纷采取各种措施来解决。美国政府在2000年发表了《从数字鸿沟走向数字化机遇》的报告,旨在通过政府与各行业的密切合作和共同努力,改善网络基础设施,普及计算机网络知识。在亚洲,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制定与实施了一系列政策应对已经到来的数字鸿沟问题,我国也对数字鸿沟和信息贫困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4]。但解决数字鸿沟问题,不能一刀切地认为只要改善信息基础设施或者增加信息资源就足够了。为更好地解决数字鸿沟与信息贫困问题,笔者认为应该在信息贫困地区采取相应措施。
3.1 基层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大力推进农业数字化发展
信息贫困地区的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难度系数高,需要多部门协调合作,对多方资源进行科学调配的工作。为提高信息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地方政府可依托当地的特色和优势资源,提出适合当地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大力宣传国家颁布的优惠政策,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大力推进农业数字化发展。农业数字化包括农业要素的数字化和农业生产过程的数字化。农业要素的数字化,即用新兴农业技术武装农民、用智能化工具改造农业工具;农业生产过程的数字化,则是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的方方面面,实现农业生产的智能化。
3.2 加强信息贫困地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信息贫困地区,尤其是农村,数字经济发展和信息化建设的一大制约因素就是信息化人才不足,因此解决农村信息化专业人才匮乏问题是加快农村信息化进程、助力农村地区摆脱数字信息贫困的基础性工程之一。首先,要广泛招纳各方面人才,尤其是与农业信息科技相关的创新型人才,建立一支专业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信息化建设队伍。其次,要向农民普及信息技术相关知识,开展适合农村和农民的讲座、培训会,以提高农民自身获取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再次,应对现有的人才队伍进行培训,提高团队成员的素质和能力[5]。
3.3 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推动城乡信息一体化建设
信息贫困地区基础设施不足是导致信息贫困和数字鸿沟的客观原因。目前,农村等地区信息化基础设施覆盖率不高,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无法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因此,在对农村进行数字化和信息化建设时,首先要联合通信企业和其他企业,扩大农村网络覆盖面,提高网络运行速度,以便农民能够享有更优质的信息资源。其次,还应加大资金补贴和投入力度,吸纳更多城市资金投资,利用好城市对农村的反哺作用,拓宽投融资渠道,在保障社会效益的同时,增加投资企业经济效益,推动城乡信息一体化建设。除此之外,涉农部门还应针对农村地区,与软件开发商合作,开发研制一些功能完备、操作简单、维护便捷的信息服务软件,做到科学有效地整合“三农”信息资源,打通信息的“最后一公里”。
3.4 培养农民信息意识,提高其信息获取和转化能力
要想弥合数字鸿沟,摆脱信息贫困的窘境,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培育农民的信息意识。首先,可以通过举办主题教育、科技宣讲等培训会的方式,向农民普及和解读党和国家针对“三农”(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颁布的优惠政策,使其能够深入了解信息化和数字化带来的便利和成果,刺激农民的学习欲望。同时,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支持下,实施数字乡村发展战略,培育农民与时俱进的创新思维。在农民信息意识得以强化的前提下,组织专业人才团队,搭建数字化教育平台,带领农民学习数字化耕作和管理技术,提高农民获取有用信息并将其转化利用的能力,切实提升农民的信息素质和信息技能[6]。
4 结语
随着信息科技和数字化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信息总量在不断增加,但信息总量的增加并不代表信息质量的提升,也并不代表信息贫困问题得到疏解,只有提高民众信息素养才是信息脱贫的关键。当然,影响信息脱贫的因素有很多,信息富裕和信息贫困总是相对的,信息富裕人口和信息贫困人口是客观存在的,数字鸿沟现象也难以立即得到解决,因此信息贫困研究对我国的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以文献梳理和理论探究为主,尚缺乏相关的实证研究,后续还需进行针对性的实证探究,充实数字鸿沟和信息贫困的研究内容,以期对弥合国内数字鸿沟和解决信息贫困问题有所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