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协同创新视角下三亚邮轮港口发展对策研究

2022-12-18李冰晶周莹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22年18期
关键词:三亚市三亚邮轮

李冰晶,周莹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旅游学院,海南 三亚 572000)

1 三亚邮轮港口协同发展的现状

1.1 成立海南省自由贸易港邮轮研究基地

2021年,海南省在三亚市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成立了海南省自由贸易港邮轮研究基地,研究基地由政府、高校、行业相关人员组成,海南自由贸易港邮轮研究基地主要职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围绕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战略目标,开展邮轮产业发展相关问题的理论、实践和政策研究,坚持为海南邮轮产业发展服务、为省委省政府提供决策服务、为邮轮企业发展服务。邮轮研究基地的成立为三亚市邮轮港口的协同发展赋予了新的契机。

1.2 组织开展邮轮港口发展论坛

三亚市对邮轮港口的发展高度重视,海南自贸港邮轮产业创新发展研讨会、邮轮产业发展法治论坛等,为三亚市的邮轮港口发展提供思路,开拓三亚邮轮港口发展的视野。

1.3 制定政策文件

三亚市制定了《三亚中央商务区关于加快邮轮产业发展的实施细则》创新提出邮轮产业链企业开办补助及经营奖励、邮轮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奖励、邮轮文化推广奖励等海南首创,并进一步填补了海南缺乏邮轮产业专项奖补政策的空白,出实招促进邮轮产业集聚,加快推进海南自贸港建设;编制了《三亚邮轮旅游发展专项规划》,对邮轮产业发展进行了定位。

2 三亚邮轮港口协同创新发展的有利条件

2.1 三亚邮轮港口发展强劲

三亚具备邮轮产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和消费潜力。三亚具有热带海滨特色的国际旅游城市,又被称为“东方夏威夷”,拥有海域总面积3 226 km2,海岸线长258.65 km,有大小港湾19 个,主要港口有三亚港、榆林港、南山港、铁炉港、六道港等,主要海湾有三亚湾、海棠湾、亚龙湾、崖州湾、大东海湾、月亮湾等,有大小岛屿40 个,主要岛屿10 个,具备邮轮港口发展的自然资源优势。三亚凤凰岛国际邮轮港拥有中国第一座可停靠8 万吨位邮轮码头,并有良好的岸基配套设施,可一次性接纳约3 000 名游客。但是三亚市邮轮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资源整合不足、发展的合力不够的窘迫局面,需要各部门多维度多方位进行合作,形成协同创新发展的合力。

2.2 良好的政策支持

2015年8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推进邮轮产业发展。培养发展邮轮港口大众消费市场,大力发展邮轮港口装备制造业发展。

2015年10 月《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促进邮轮游艇产业加快发展政策措施的通知》指出建设邮轮母港扶持政策,培育邮轮旅游市场。

2020年6 月《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指出,加快三亚向国际邮轮母港发展,支持建设邮轮旅游试验区,吸引国际邮轮注册。设立游艇产业改革发展创新试验区。

2021年《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针对三亚中央商务区的建设,要重点发展总部经济、金融服务、现代商贸、邮轮游艇等产业,吸引国际化总部企业入驻,加快建设国际邮轮母港,支持建设邮轮旅游试验区。

2021年7 月《海南邮轮港口中资方便旗邮轮海上游航线试点管理方法(试行)》不仅表明上级政府对三亚邮轮港口发展的重视,也给三亚下一步全面深化邮轮港口创新发展、推动三亚港加快向邮轮母港方向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使得十分有必要开展邮轮母港协同创新工作。

3 三亚邮轮港口协同创新存在的问题

3.1 邮轮港口建设没有协同配合导致拆建

2014年,中交建集团投资重组三亚凤凰岛国际邮轮港发展有限公司,在凤凰岛邮轮港口的基础之上,规划建设凤凰岛二期岛屿,倾力打造一座梦幻之岛、邮轮之都、海港之城。凤凰岛二期工程已于2014年4月10日正式开工,计划新建4 个邮轮码头,其中10 万吨泊位1 个、15 万吨泊位2 个和22.5 万吨泊位1 个,按照国际标准新建联检大楼。凤凰岛可同时停靠6~8 艘邮轮,年接待能力达到200 万人次,成为世界一流国际邮轮母港。2019年7月14日至8月14日,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海南省开展了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并于2020年5月9日反馈了督察报告。2021年11月20日,海南省人民政府网站发布《海南省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情况》,披露了多个围填海问题项目整改的最新进展。三亚市凤凰岛二期项目经反复研究论证,明确将项目全部拆除,恢复建设前原状。经三亚市委市政府审议,确定将“三亚凤凰岛二期项目全部拆除,恢复建设前原状。全部拆除后,邮轮母港码头功能另行考虑”作为推荐的凤凰岛二期项目整改拆除技术方案。

3.2 邮轮港口协同创新机制尚不健全

2021年,海南省在三亚市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成立了海南省自由贸易港邮轮研究基地,研究基地由政府、高校、行业相关人员组成,邮轮研究基地的成立为三亚市邮轮的发展赋予了新的契机,为加快三亚邮轮学科建设、培养邮轮优秀人才搭建了平台,基地每年开展一次邮轮发展论坛,但相关的协同机制尚未有效构建,邮轮创新机制没有得到很好的培育,邮轮产业的体制机制障碍尚未破除。相关部门对邮轮的标准要求不一样,大学和科研机构着力培养研究型人才,政府主张培养管理型人才,企业则希望培养应用型人才,由于标准不一,在实际操作中难以形成共识,人才的培养协同方面尚未完全形成协同配合。

3.3 邮轮人才队伍没有协同培育

就三亚目前邮轮人才培养的情况来看,三亚学院开设邮轮管理与服务专业,为三亚邮轮相关产业培养人才。但是由于邮轮产业是新兴产业,目前还未形成人才培养的统一的行业标准。三亚市政府和邮轮行业还未真正发挥其作用,这就导致三亚市高校想开展邮轮人才培养而与相关企业之间的协同合作只能依靠自身在工作中和企业之间的交际或是相关人员的介绍进行有限的邮轮人才培养模式,而人才培养的合作也是高校和相关企业双方根据自身利益最大化而进行的。由于缺乏明确的人才培养协同配合机制的指导和制度保障,三亚市高校和企业协同合作不够深入,协同人才培养模式缺乏稳定性和长期性,很难实现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

3.4 邮轮港口协同服务保障能力相对滞后

当前,三亚市涉及邮轮港口管理部门很多,如三亚中央商务局、税务、工信、海关、边检、公安、旅文、交通运输、海事等部门,但尚没有明确的主管部门或牵头管理部门。由于涉及的管理部门其管理权限不一致,有的部门是中央垂直管理、有的部门是市管部门,导致各部门之间管理模式不一,相关的信息不能互联互通,管理上存在交叉和边界模糊不清,难以形成邮轮服务保障和监督管理的协作推进的合力,给邮轮产业发展造成极大的困扰。例如,在邮轮旅游的日常管理监督方面缺乏统筹,处置相关游客投诉问题较为被动;恶劣天气出航机制尚未建立等,限制了邮轮旅游的发展。

4 三亚邮轮港口协同创新的对策

4.1 协同开发三亚邮轮港口资源

强化协同多部门协同联动,在做好港口规划建设的同时,及时请示汇报,避免踏越红线,同时加强部门间的合作,及时消除凤凰岛二期港口拆除带来的不利影响,通过三亚市电视台、三亚市政府微信公众号、三亚各类新闻媒体及时报道拆除的进度,广泛开展三亚邮轮港目的地宣传推介,并于中资或者外资大型邮轮企业开展广泛和深入合作,多元化设计三亚的邮轮旅游航线,提供港澳、三沙、东南亚、北部湾航线,尽可能满足各个层次人员海上旅游的不同需求,实现旅游线路多元化。统计分析旅游线路历年来游客的数量,根据游客选择数量多的目的地,着力设计几个精品特色线路。强化与三亚市的各个景区的协同合作,根据停靠在三亚的邮轮旅客的旅游需求,及时提供相关景点或者购物场所的信息,合理安排邮轮旅客的旅游行程,实现三亚邮轮旅游与三亚市或者海南省全域旅游的协同融合,进一步拓展旅游的消费空间,激发旅游的活力,释放邮轮旅客的消费潜力,增强三亚邮轮旅游吸引力。寻求广泛协同合作,三亚凤凰岛邮轮港口可以和酒店、免税店、大型商超、游乐园等建立广泛旅游协同发展机制,把三亚凤凰岛邮轮港口打造为一个融合旅游观光、娱乐会议、旅居度假等多种旅游功能在内的旅游综合体,如果在实际操作层面有困难,可以根据邮轮旅客历年来的旅游消费倾向,侧重开展其中某一项或者某几项功能的建设,实现邮轮旅客在三亚邮轮停靠的凤凰岛即可享受三亚特色的旅游资源,为三亚邮轮旅游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4.2 建立邮轮港口发展协同联盟机制

在海南热带海洋学院邮轮游艇研究中心的基础上,建立三亚邮轮发展协同创新联盟,协同创新联盟的各成员单位要开展全方位的交流合作,充分整合多方资源进一步激发三亚邮轮人才、邮轮资本、邮轮信息技术和邮轮产业等活力,并制定符合三亚邮轮实际的工作目标,明确参与单位的责任,按照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时间和任务要求,围绕三亚邮轮港口产业发展的重点工作任务,明确具体责任人,并指定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中央商务局或者邮轮企业其中一个部门做好邮轮发展重点难点问题处置进展跟踪分析,定期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及时解决邮轮发展中的突出困难和共性问题,共同推进三亚邮轮港口相关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如果涉及的重大问题难以解决,及时收集问题提交三亚市政府统筹解决。

4.3 强化校企合作培育人才

进一步明确三亚邮轮港口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以问题为导向制定三亚邮轮港人才培养和使用制度,培养邮轮高端管理人才;以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海南省自由贸易港邮轮游艇研究基地建设为契机,充分利用三亚市旅游专业高校资源,针对三亚市邮轮相关产业应用型人才短缺、人才专业结构不合理的实际情况,三亚市协调热带海洋学院、三亚学院、海南航空旅游学院等本地高校,试点开设邮轮课程,重点培养邮轮操纵、营运管理、维护保养、乘务服务、邮轮导游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并通过与外地邮轮企业进行共建合作的方式,使培养的人才进行互动交流,提升人才质量,实现产学研相互融合,全面提升三亚邮轮产业科研能力和人才孵化能力,进一步强化政府、高校、企业之间的协同配合,针对三亚市邮轮设计制造和维护保养人才紧缺的实际情况,强化与国内外具备邮轮生产能力的企业进行合作,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模式培育邮轮高端人才。引进邮轮管理经验丰富的专业管理人才到邮轮研究基地进行学术研讨和工作交流,或者利用海南自由贸易港人才引进的政策,直接引进行业英才参与到邮轮研究基地中参与研究。此外,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合作建立邮轮管理实训基地,增强三亚邮轮人才的管理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分阶段分批次选派人员到国内外开展邮轮管理的学习培训,以点带面实现邮轮管理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跨越式发展。

4.4 协同做好邮轮港口保障服务工作

加强政府、行业主管部门、企业主体、邮轮公司、邮轮代理等五方协同合作。明确五方的职责和责任,强化邮轮公共码头建设,建立健全各方联合协商机制以及行业主管部门的联合执法机制,联合打击侵害邮轮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切实维护邮轮游客的合法权益。建立三亚邮轮旅游和投诉处理服务标准,畅通邮轮游客维护权益的渠道。引导邮轮公司和邮轮代理遵守市场行为和准则,引导游客主动遵守船上礼仪,针对邮轮游客的不良行为,依法依规进行惩戒。加强海关、边防、海事、引航等部门协作,建立健全口岸单位查验随船制度,及时提供邮轮引航服务,完善特殊天气情况下邮轮通行保障机制,不断优化邮轮事务“单一窗口”建设,提升邮轮游客的获得感。统筹协调各部门,推动三亚市水上救助基地建设,就近配置大马力救助拖轮,完善沿海快速救助船、摩托艇、水上飞机等海上救助力量建设,提升邮轮港口服务保障能力。

猜你喜欢

三亚市三亚邮轮
三亚学院艺术学院作品精选
大型邮轮建造中的消防安全风险及对策
An Analysis of Zhuang Language Policy in Guangxi
邮轮经济的“冷”与“热”
跨境电商背景下三亚市服务业总部经济发展路径探讨
三亚市幼儿海洋教育的现状及其问题探讨
三亚市小额信贷业综合改革政策优化研究
被惯坏的三亚
日本农业对三亚现代农业发展的启示
意大利邮轮触礁酿惨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