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德育中若干概念的辨析

2022-12-17李辉云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22年12期
关键词:教育惩戒心理问题立德树人

摘要:在德育过程中,一线老师难免有“吃力不讨好”“学生不领情”,甚至“无能为力”的感受。这个时候,老师有必要静下心来想一想,厘清德育过程中的几个概念:爱心与爱能、动机合理与手段合理、做了工作与做通工作、心理问题与道德问题、教育惩罚与教育惩戒、赢了学生与赢得学生、知与行,这样才能避免走入误区,提升德育智慧。

关键词:学生德育  教育惩戒  立德树人  心理问题

引用格式:李辉云.学生德育中若干概念的辨析[J].教学与管理,2022(34):40-43.

一线老师在德育过程中,总有一些时候会觉得“吃力不讨好”,自己花了很大的精力,但学生似乎不领情,没有起到应有的育人效果,甚至感觉“无能为力”。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有必要思考和分析德育过程中的几对概念。

一、爱心与爱能

当我们问老师,你有爱心吗?你爱学生吗?几乎所有的老师都会给出肯定的回答。可是,当我们去问学生,老师爱你吗?老师关心你吗?得到的肯定回答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老师说“我是一个充满爱心的老师”,强调的是你个人的、单方面的爱心。单方面的爱心如果對方感觉不到,那叫“单相思”;单方面的爱心如果对方不喜欢或者不接受,那叫“强迫”,有可能适得其反。

北京师范大学顾明远教授经常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1],而不是“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一字之差,天壤之别。有爱心是单方面的,而有爱强调的是双方的“爱”的产生和感受。有老师肯定会问,我那么有爱心,那么爱他,为什么就没有产生“爱”呢?这是因为,“爱”是个技术活,有爱心不等于有爱能——爱的能力。

比如说,班里有个学生被人打了,走到你的面前说:“老师,我被人打了。”你第一直觉会怎么回应呢?我相信可能有很多老师第一直觉就会问:“谁打的?为什么打?打哪了?有没有受伤?谁先动的手?”这就是我们老师处理学生问题的时候最常规的回应方式。从教育的程序来讲,没有问题。但从德育、育人的角度来讲有没有遗憾呢?想想看,一个学生被人打了,走到你的面前说“老师我被人打了”,此时此刻,他最需要的是什么?他被人打了之后,又委屈、又难过、又伤心,最需要的首先是你的关心和爱,是要能实实在在感受到的“爱”,所以这个时候你抱抱他,或者问问他痛不痛,或者如果受伤了,马上带他去医院,远比冰冷的理性的追问让人感觉更“有爱”。上述举例中追问的重点是关心事件本身,依章办事,而教育的重点则是关心人,关心学生的感受,关心他的健康成长。长此以往处理问题,学生会认为老师压根不在乎我这个人,只是摆平这个事儿而已,学生的心将慢慢离老师越来越远。学生的心一旦离你远了,老师的德育就不好做了,无论怎么做效果都不会理想。

那老师如何爱学生呢?关键是准确识别学生的需要。不同学段、不同性别、不同性格学生在不同情况下的情感需要是不同的,老师要善于寻找与学生的情感共鸣点,产生共情,爱就油然而生了。老师并不缺乏爱孩子的那颗心,普遍缺乏的是驾驭爱的能力,就是所谓的爱能。

德育是个走心的工作,良好的、有爱的师生关系是德育有效的前提,是实施德育的优质土壤。只有这样,德育才能入脑、入心,才能从“知不知”走向“信不信”。由此可见,德育是师生双方用“爱”相互成全的事业。

二、动机合理与手段合理

如果问学生,你最讨厌、最反感老师说哪些话?“老师这样做都是为了你好”一定榜上有名。老师也觉得很委屈,我是从他的角度去为他考虑呀,为了他,我把心都掏出来了,他怎么能讨厌、反感呢?为什么?因为这句话的潜台词是:这样做你可能不喜欢、不愿意、不接受,但老师认为这样做对你有好处,是爱你才这样做的。换言之,“都是为了你好”是动机,“老师这样做”是手段。这句话的逻辑是:因为老师的出发点、动机是合理的,所以老师采用这样的方式、手段也是合理的,因此,你应该接受和服从。静下心来想想,这句话是有严重逻辑错误的,因为动机的合理性永远不能够证明手段的合理性。

俗话说:“爱孩子是母鸡都知道的事情。”这说的是动机,但如何去爱,却要讲究方法。首先,爱不是强制,爱不是压迫。回想我们作为老师,有多少次在重复着“我是为了学生好”这样尴尬的动机,打着“为学生好”的幌子,做了多少学生不接受的、低效甚至无效的德育。其次,爱的手段一定要合理、合法,要考虑学生的实际和需要,采用学生能接受的方法。

三、做了工作与做通工作

老师常说:现在学生的思想工作越来越难做了,学生的“道理”一套一套的,就是听不进老师讲的道理。比如以下案例场景:老师:“醒醒,自习课睡觉会影响你的学习。”学生:“学校哪条规定说自习课不能睡觉了?”又比如:班主任:“你为什么今天不扫宿舍,不知道按班规要罚扫吗?”学生:“我忘了,罚扫无所谓。”感觉就是鸡同鸭讲,甚至学生还可能觉得自己很有道理,明显这个思想工作没有做通。

为什么老师这次的讲道理无效呢?一个重要原因是老师和学生讲的道理不在同一个频道上。很多时候,我们跟学生讲道理讲不通,不在于你讲的有没有道理,也不在于他反驳你的有没有道理,而在于你讲的那个道理和他反驳你的道理压根不在同一个频道上。为了确保德育有效,老师必须根据不同学段、不同性别、不同性格等特点的学生进行调频,在一个频道上讲道理,引起学生的心理共鸣,这样才可能做通学生的思想工作。

那学生有几个频道呢?科尔伯格的学生德育发展理论分为三个水平六阶段,即前习俗水平:阶段一以惩罚与服从为定向,阶段二以行为的功用和相互满足需要为准则;习俗水平:阶段三以人际和谐为准,也称为好孩子取向,阶段四以法律和秩序为准则;后习俗水平:阶段五以法定的社会契约为准则,阶段六以普遍的伦理原则为准则[2]。

那怎样和学生讲道理呢?在以上前一案例中,学生说“学校哪条规定说自习课不能睡觉了”,是从“以法律和秩序为准则”频道上反驳,那么老师就可以从《中小学生守则》第二条“好学多问肯钻研,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发表见解,乐于科学探索,养成阅读习惯”的角度切入,或从其他校纪校规的角度找出依据,谈为什么要遵守纪律,如何遵守纪律。而在后一案例中学生说“我忘了,罚扫无所谓”,说明该学生的德育发展不在上述阶段一(以惩罚与服从为定向),而有可能在阶段三(以人际和谐为准,也称为好孩子取向)。如果这样,班主任讲道理的重点要放在:如果不扫宿舍,宿舍不干净不舒服或者被扣分,会影响到舍友,舍友可能会对你有想法、有意见,会破坏你与舍友长期形成的珍贵的友谊。如此,或许学生就能听进去,而且也会更珍惜宿舍友谊。

显然,老师了解了学生德育发展水平特点,把讲道理调到与学生在同一个频道上,是做通学生思想工作的重要前提。

四、心理问题与道德问题

我们去医院找医生看病,最不希望的是医生误诊。同样,在德育过程中,老师也要特别警惕出现误诊,其中比较容易出现的是把心理问题和道德问题混为一谈,造成误诊,甚至出现心理问题道德化或道德问题心理化的严重偏差。

心理问题是由人内在精神因素和大脑中枢神经控制系统所引发的问题,严格来说,心理问题无褒贬、善恶之分,心理问题的发生是客观存在的,是一个客观事实,不是道德问题。同时,心理问题会间接改变人的性格、世界观及情绪等,这也就导致老师可能一不小心把心理问题误诊为道德问题。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调整人和人之间、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原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问题是指是否遵守规范的问题,是有好与坏、善与恶的是非问题,是价值观问题。

心理问题和道德问题的处理方法明显不同。心理问题主要是疏导,严重者还要到专业心理医院治疗或者进行专业心理咨询。而道德问题主要是引导,引导学生转变错误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进而改变不合社会规范的错误行为。比如,青春期叛逆是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青少年为了维护自尊,对他方的要求表现出相反的态度、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是独立自主心理诉求的表现。对于这种态度和言行,老師不要轻易给学生戴上与老师做对、不尊重老师、道德败坏等道德的“高帽”,更不能轻易贴上“坏孩子”的标签。而是应该给学生足够的理解、宽容,足够的关心、关爱,慢慢疏导,一段时间之后叛逆期往往会顺利度过。如果把青春期叛逆心理问题误诊为道德问题,然后不断对学生进行说教,甚至教训、惩戒学生,往往会激化矛盾,问题更难以得到解决。比如,男女生交往过密,是青春期发育的正常心理,有些老师在处理这个问题的时候,会用道德绑架的方式批评学生,其效果往往事倍功半,甚至会出现极端的情况。再比如,一个高中生偷偷把舍友的手机扔到厕所里,事发后家长一直辩解孩子不是故意的,是贪玩不懂事,企图用心理问题躲避赔偿和学校的惩戒。排除特殊心理疾病的可能性,这明显是道德问题,是价值观问题,是人性恶的表现,是社会道德规范所不容的,理应受到学校规章制度的惩戒,进而加强引导,使其转变价值观念,提高道德水平。

所以,老师在处理学生问题时,不能随意扩大成年人道德评价上的优越性,动辄就批评学生思想有问题、道德有问题。面对成长中学生的心理问题,老师应该守住一个基本底线,就是不要给学生的心理问题轻易戴上一个道德的高帽。

五、教育惩罚与教育惩戒

2021年3月1日《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实施,回应了社会对教育热点问题的关切,第一次以部门规章形式对教育惩戒作出规定。规定教育惩戒是“学校、老师基于教育目的,对违规违纪学生进行管理、训导或者以规定方式予以矫治,促使学生引以为戒、认识和改正错误的教育行为”,明确教育惩戒是一种教育方式,不等于教育惩罚,更不等于教育体罚,强调了教育惩戒的育人属性。教育惩戒着力于“心”,追求事前的“警戒不犯”,是由内而外的心性改变,强调心怀敬畏而有所不为[3]。教育惩罚着手于“行”,更针对事后的“罚其应得”,由外而内的行为矫正,侧重于事后整治,为错误付出代价。

教育惩罚是简单直接诉诸言行的“粗活”,教育惩戒则是守护和改变心灵的“细活”。教育惩罚追求管理学意义上的效率——短平快,迅速消除或者矫正行为,一罚了事,事后不管。教育惩戒更多的是教育意义上的追求成长,持续跟进,改变学生思想和心性,解决学生的问题。教育惩戒,“惩戒”是手段,“教育”才是目的。比如,某同学纪律好、成绩也好,从来没有迟到、旷课现象,今天第一次旷课了,肯定有“万不得已”的原因,老师绝不应该是一句“按班规处理,扫地一天”就算问题解决。而是应该问清楚背后原因,如果是偶发状况,适当教育即可;如果有家庭等其他原因或许还要及时伸出援手帮一把。同时,教育惩戒在不同的学段、不同类型问题上也要差异化运用,老师要依据事件情境、学生个体的具体情况采取恰当的教育手段。

教育惩戒本质上是他律,最终目的是导向学生自律。所以,教育惩戒中,老师要手中有尺、眼中有光、心中有爱,教育惩戒最大的温度是引导学生自律,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是“治未病”。教育惩戒的最高境界是实现没有惩戒的教育[4]。

六、赢了学生与赢得学生

有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产生疑惑:我那么努力,每天到校最早,回家最晚,我管纪律全年级最严,发现学生违纪严惩不贷,见家长次数最多,班级成绩也不错,学生对我“服服帖帖”,为了学生,我是呕心沥血了,但学生还说不喜欢我,我感觉“很受伤”!为什么会这样?这可能与德育工作方式有关。德育工作者不应是冰冷的“法官”或纪律执行者,而应该是温暖的关怀者和思想引领者。德育工作不是用成年人的思想、道德优势或者老师的权威去压制学生,也不是简单地用各种规章制度去约束、控制学生,然后让学生不敢越雷池一步,最后老师“大获全胜,赢了学生”。

德育的本质是关系影响,是老师基于一定关系对学生产生的道德影响[5],所以德育工作其实是一个灵魂影响另一个灵魂,一个思想影响另一个思想,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良好德育的前提是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推动德育的良好发展,两者相互促进。那么如何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推动德育发展呢?老师在处理学生事情的时候,一开始就不要扎到事情本身上,而是要把学生的感受摆在首位。老师首先应该回应的是学生的感受,一旦学生知道你对他的感受理解之后,才能够体会到你的眼里是有他这个人的。在这种情况下,他的整个世界才会向你开放,敞开胸怀与老师沟通,这个时候的德育工作才可能事半功倍,产生良好效果。因此,良好的德育方式不是“赢了学生”,而是“赢得学生”。

比如“叫家长”,虽然有时候也是教育惩戒的一种方式,但其更多时候应该是家校沟通的一种常见德育方法,符合家校共育理念,是“家庭教育促进法”的要求,目的是家长和学校互相沟通、共同配合促进孩子健康成长。但是,在很多学生心中可不是这样理解的。我曾问学生:“经历了被叫家长后,你对老师有什么看法吗?”学生的理解令人大跌眼镜,“我觉得老师不应该在他还不知道我会改正的时候就叫家长。万一经过这次我就改正了呢!这种事情老师只需要跟我深度沟通,我认识到玩手机的错误和严重性,我自然会改正。所以我觉得老师不近人情,不负责任”,“他都脑补给我加罪了,我和家长就在那听,也没多认真听,单纯在训话,维持他不可动摇的形象罢了”,“叫家长就是老师的很不自信、没有能力的行为。一个老师只有自己教育无方,没有任何方法的时候才会想要叫家长,我觉得一个有担当的老师首先是找方法更好地教育学生而不是找学生的家长来处理”。那么,什么样的“叫家长”会让学生感觉到“老师是为了我好”,愿意接受,心存感恩;什么样的“叫家长”会让学生感觉到“老师是在针对我”,不愿接受,心有“遗恨”。关键是老师要找到与学生的情感共鸣点,与学生有效沟通,进行贴近心扉的教育,让学生信任老师,愿意接受老师和家长的引导。老师不要总想着批评学生,总想着“赢了学生”,千万不可在处理一件又一件事件的过程中,将学生的心越推越远。在对学生进行关心、关怀的时候,其实感受比事件本身还重要,老师要把对学生的关注重点放在情绪体验、情绪诉求、情绪管理上,想办法赢得学生的好感与信任,真正做到“赢得学生”。

七、知与行

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德育为先。那么评价德育的核心指标是什么?是“知行合一”。“知”强调的是学生懂得道德的基本知识,懂得社会生活的道德规范,更进一步是懂得为什么要这样,这是一个内化于心的过程。“行”强调的是在掌握道德知识的基础上,在社会生活中能用适合的、较高的道德标准去约束自己或自覺执行,是外化于行的实践。知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但现实中的德育却有一种“重知轻行”的现象,往往都是在反复告知学生道德要求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要求学生背下来或者考试强化,但现实的德育结果却并非都能如意。因此,当前我国学校德育中的最大痛点是知行不能合一,最大难点是如何做到知行合一。这就要求老师明确德育的根本任务是引导学生在较高的道德水平上实现知行合一。

比如,某学校规定学生离开课室必须关电风扇或关空调,否则要扣分。有一天,小A同学最后离开,没有关风扇或空调,班级被扣分了。班主任问小A错在哪里,他说违反校规。班主任问学校为什么有这个规定,他说因为浪费了电。班主任问他浪费了多少电,等于多少标准煤,他说给他二十分钟,他能算出来。二十分钟后他算出来了,还告诉班主任浪费的电值多少钱,还提出可以十倍“赔偿”。刚开始,班主任有点生气,这不是钱的问题。转念一想,他还是认识到了错误的,只是不深刻。这时,班主任告诉他,浪费电能本质上是浪费资源,是破坏生态环境,是不环保,如果你能用环保的方式“补偿”生态环境,可以接受。第二天一早,小A提出在校内捡矿泉水瓶卖钱十倍“赔偿”电费补偿生态的方案,经过班委会商量,认为可行。接下来一周小A积极在校园内捡矿泉水瓶,还带动了班级多位同学,到后来几乎全班同学都在校园内捡矿泉水瓶。期末考试后,同学们用捡矿泉水瓶的钱买了零食,开了一个简单、开心、有意义的“生态环保”主题的“大食会”。多年以后,同学们说,看到有该关而没关的开关都会情不自禁去关,看到乱扔的矿泉水瓶都会主动捡起放到垃圾桶。在这个案例中,学生违章,班主任没有简单说理或惩戒,而是从知行合一的角度进行德育,取得不错的德育效果。

总之,德育是一个充满智慧的过程,老师要有足够的德育智慧,避开德育的误区,用“爱”和“合理手段”,必要时也可以适当“教育惩戒”,做通工作,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和道德问题,并最终“赢得学生”,引导学生成为适应未来社会的“知行合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李诗,顾明远.没有爱就没有教育[J].中国德育,2018(03):75-78.

[2] 科尔伯格.道德教育的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7.

[3] 蔡辰海.找回惩戒的本意[J].中国德育,2020(06):1.

[4] 朱丽桢.为教育而惩戒:从“惩戒”到“教育惩戒”[J].当代教育科学,2021(04):40-45.

[5] 班建武.师生关系中的伦理张力及教育应对[J].教育科学研究,2016(10):10-14.

*该文为2021年广东省中小学“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专项科研项目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议题式主题班会课研究”(BQW2021MBG018)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教育惩戒心理问题立德树人
学校教育惩戒的法理分析
防治校园欺凌和暴力,要抓住哪些关键点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活动中的有效实施研究
关怀是教育惩戒者必备的伦理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