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识图谱的中医药健康旅游研究热点及趋势分析
2022-12-17荆巧玉邰蕾蕾
荆巧玉,邰蕾蕾
(安徽中医药大学 医药经济管理学院,安徽 合肥 230012)
一、引言
中医药健康旅游作为中医药健康服务业与旅游业融合的新业态[1],是中医药健康服务业的延伸和传统旅游业的扩展[2]。自2014年,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首次明确提出“发挥中医药优势,形成一批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产品”后,中医药健康旅游逐渐进入了公众的视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积极促进健康与养老、旅游、健身休闲融合,开启了中医药健康旅游的良好局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健康观念的转变,人民对健康服务的需求日益迫切。同时,伴随着中医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显著疗效,中医药的服务能力和特色优势进一步彰显,公众对于中医药的认知度和接受度显著提升,中医药健康旅游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但是,目前中医药健康旅游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模式比较粗放,融合状态不佳,缺乏特色性与针对性[3]。尽管有部分学者从不同的研究切入点对中医药健康旅游研究进行了回顾与展望[4-5],但鲜有文章从定量分析的角度对中医药健康旅游的研究态势进行归纳整理。基于此,本文试图利用CiteSpace软件对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有关中医药健康旅游的文献进行回顾,并绘制出中医药健康旅游知识图谱,通过对该领域研究热点和趋势的分析,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二、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本文检索文献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以“中医药”AND“健康旅游”为主题进行检索,时间设置为2011-2021年,共得到原始样本文献407篇。对检索结果进行反复检查、整理,删除不相关条目,选中期刊论文、硕士论文等,剔除会议论文等相关性低的条目,共得到文献数量314篇。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的可视化分析软件为CiteSpace,版本为CiteSpace V.5.8.R3.32-bit。该软件通过关键词共现、机构分布、作者合作、聚类分析等可视化功能,利用图谱中展现出某个学科或其所在的学科领域在某阶段的发展趋势与方向[6]。本文通过CiteSpace对296篇文献进行统计,创建发文作者与机构共现图谱、关键词聚类、突现等图谱探析中医药健康旅游研究热点与前沿。由于CiteSpace软件获得的被引文献关键词之间存在相似或密切的关系,因此本文适当地合并和去除了聚类、共被引的文献关键词,使得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的研究现状和热点、发展趋势得到更好的体现。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发文量及发文时间统计分析
2011-2021年中医药健康旅游的发文量,整体呈增长趋势。2013年以前,有关中医药健康旅游的研究进展缓慢。从2013年开始,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7],为中医药健康旅游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相关研究开始呈上升趋势,发文量在2014年以后有小幅提升;2016年,国家提出建设一批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和中医药健康旅游综合体,发文量有了大幅提升,在2019年达到高峰,表明国家政策对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研究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尽管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展了对中医药健康旅游的研究,但是从历年发文量来看,中医药健康旅游的相关研究仍然处于“小众”领域。
(二)核心作者统计分析
文献核心作者的可视化分析图谱如图1所示,得出网络密度是0.0348,节点97个,连线162条。节点的连线代表着合作状况,一般说来,连线越多,协作程度越紧密[8]。由此可知目前国内中医药健康旅游的研究者大多数都呈分散状态,还未形成较为密切的合作关系。从共现频次来看,排在第一位的作者是汪淑敏,共现次数为5次。从合作网络来说,根据图谱大致可以把研究者分成三类,第一类是汪淑敏、甘棋文、赵维婷等为代表的具有孤立节点的研究者;第二类是以孙源源、陈广、姚东明等为代表的具有单一的节点连线研究者,表明他们双方已具有合作关系;第三类是以黄凯、俞双燕、于冬冬等为代表的具有三个以上节点连线的研究者,表示已形成了规模略小的研究团队,暂未形成以大规模的研究团队。从合作强度来看,中医药健康旅游的研究团队内部联系密切,外部之间联系几乎为零,团队与团队之间联系强度非常薄弱,长期来看不利于中医药健康旅游研究的可持续发展。
图1 我国中医药健康旅游研究的核心作者与合作图谱
(三)发文机构统计分析
我国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的研究机构可视化图谱如图2所示,得出网络密度是0.0952,节点42个,连线82条。节点大小表示研究机构发文量多少,线条代表机构间的合作关系与强度[9]。由此可知,当前有关中医药健康旅游研究的机构较少,相互间的合作比较少,合作关系也不密切。相关文献的研究区域以江西、安徽、北京、江苏等地区较多,表明个案研究主要集中于中医药健康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此外,通过文献统计发现,个案研究机构包括江西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在内的几所高校均为我国中医药的高校,表明中医药健康旅游的学术研究同中医药文化传承的氛围密切相关,中医药健康旅游个案区域的研究程度同中医药发展程度正相关。
图2 我国中医药健康旅游发文机构共现知识图谱
总体而言,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研究的机构以东部地区的高校居多,已有的合作多集中于同一高校内或同一地域范围内,相互间的合作网络稀疏,跨区域和跨单位的较少。这或许是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研究成果中核心以上期刊数量较少的主要原因,因为合作机构的缺乏不能形成优势互补,不利于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等的深化,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质量研究成果的产生。
四、研究热点与前沿分析
(一)研究热点分析
1.关键词频次和中心度分析
关键词频次和中心度是衡量主题重要性的重要指标,可以用来分析中医药健康旅游研究的热点和前沿[10]。如表1所示,排名前十的高频关键词主要有中医药、健康旅游、养生旅游、健康产业、发展、产业发展等,这与下文图3关键词聚类图谱分析高度吻合;中心度排名前十的高频关键词主要有中医药、健康旅游、健康产业、养生旅游、中医医院、产业融合等。其中“中医药”的频次高达65,中心性为0.40,“健康旅游”的频次高达48,中心性为0.18,表明中医药与健康旅游研究十分密切,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价值。由此可以推测,当前中医药健康旅游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健康旅游、养生旅游、产业融合、以及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发展路径等几个方面。
表1 2011—2021年我国中医药健康旅游高频关键词频次及中心度
2.关键词共现及聚类图谱分析
通过CiteSpace自动聚类,得到可视化的关键词聚类视图(图3)。一般常用Q值、MEAN(Q,S)值来衡量效果。其中Q值为0.9341>0.3,表明网络结构显著,MEAN(Q,S)为0.9659>0.5,说明研究结构较好,聚类是具有效率且令人信服的[11]。其中聚类字体大小与效应成正比,字体越大,说明效应越好,关键词越多[12]。从图3可以看出,主要有8个聚类,前五聚类是#0健康旅游、#1健康产业、#2养生旅游、#3中医药健康服务、#4对策。从关键词的聚类可以看出,这些关键词聚类主要强调两部分,其一强调健康,如健康产业、中医药健康服务、大健康;其二强调旅游,如养生旅游、全域旅游等。这再次表明,中医药健康与旅游研究十分密切,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图中各节点、连线密切相连,呈现出多层次网络状趋势,说明中医药健康旅游方兴未艾,其主题与领域不断深化与拓展,通过对关键词聚类图谱的3个主要聚类进行分析,进一步洞察研究热点。
图3 我国中医药健康旅游关键词聚类图谱
(1)区域健康旅游发展路径探究
健康旅游一般包括保健旅游、医疗旅游、养生旅游、美容旅游等类型[13]。从研究背景来看,健康旅游的研究主要发生在健康中国[14-15]、一带一路[16-17]、疫情防控常态化[18-19]等时代背景下;从研究方法来看,主要采用SWOT分析[20-21]、PEST分析[22]等定性研究方法;从研究内容上来看,健康旅游研究主要聚焦于旅游资源及产品的开发[23]、旅游模式及策略的探索[24-25]、区域健康旅游产业的现状分析[26]等。夏全[27]根据产业融合理论对中医药健康旅游这一融合产业进行系统性研究,探究了上饶市中医药旅游发展的具体路径。邓梧希[28]运用RMP分析理论,对比广东省,提出了广西特色的产品开发线路。曹婷婷[29]、赵希勇[30]则从政策导向出发,认为中医药健康旅游是健康旅游的特色研究领域,中医药健康旅游的多元价值值得人民关注与挖掘。
(2)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通俗来说,健康产业是与健康直接或间接相关的生产和服务领域的新兴产业[31]。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也被认为是与中医药、健康、旅游直接或间接相关的生产和服务领域的产业。通过可视化分析发现,其研究的关注点集中于发展状况[32]、产业融合策略研究[33]、产业竞争力实现[34]等。
(3)养生旅游、医疗旅游为主题的“中医药+旅游”的研究
养生旅游、医疗旅游是从健康旅游中派生出来的,是健康旅游的子区域。国内关于养生旅游、医疗旅游的研究主要涉及旅游开发研究[35]、特色小镇建设路径[36]、产业发展策略[33-34]等。中医药养生旅游是“中医药+旅游+健康+养生”催生的旅游新业态。除了健康旅游的主题外,医疗旅游也是重要的主题之一,它的出现和发展反映了人们不断增长的旅游需求,与我国丰富的中医药资源和深厚的中医药文化传承密不可分,为中医药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37]。未来,随着产业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产业边界将变得越来越模糊,越来越多业态将会与中医药产生联系,形成新的中医药+旅游融合。
3.关键词演进分析
(1)2011—2016年以前是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研究的起步期,主要以中医药健康服务的描述性研究为主。这一时期出现的热点关键词数量和文献数量较少,研究内容多聚焦在中医治未病的作用以及对中医药健康服务的拓展,如关键词“健康服务”和“中医药”。自2013年,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后,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成为相关学者研究的重点,并在下一阶段形成旅游发展的多领域研究。
(2)2016—2017年是中医药健康旅游研究的发展期。随着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的增加,在此期间出现的文献数量和热点关键词数量开始增多,发文量逐渐增加。研究内容上,一方面关注传统中医药文化同健康旅游的结合,另一方面,关注中医药健康旅游在实践中发展的路径及对策的研究,在这一时期专业的现状分析方法被应用于中医药健康旅游中,如SWOT分析、PEST分析。
(3)2018—2021年是中医药健康旅游在时代背景下创新发展研究的活跃期。为响应“健康中国”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战略,“中医药+健康旅游”也被纳入政策视野。该时期中医药健康旅游的发展受到重视,并开始向管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不同学科拓展。同时,该时期的关注点开始从传统中医药健康旅游的物质资源转向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更加关注“互联网+中医药健康旅游”的创新发展,人才培养也被提上发展日程;更加注重文化特质,开始对“中医药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进行广泛研究。由此可见,中医药健康旅游在实践中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其研究视角不断拓宽。
(二)研究前沿分析
突现词分析通常展现了某一时间段频繁出现的热词,可以用来对不同时段研究趋势进行解读[10]。如图4所示,突现强度最大的是“大健康”(强度=2.17),近两年突现频度最大的则是“人才培养”与“乡村旅游”。从关键词突现的持续时间来看,研究的时间普遍较短,大多数为两年。从关键词突现的内容来看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与时代背景密切相连,具有一定的时代性,譬如“大健康”“健康中国”“互联网+”等。结合前文,本文总结出当前中医药健康旅游的研究前沿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
图4 我国中医药健康旅游关键词突现图谱
1.区域中医药健康旅游高质量发展
“健康中国”“亳州”是2016—2021年出现的2大突现词。“健康中国”出现在2018-2021年,是10个热点突现词中持续时间最长的一个,词汇热度高达1.09。《“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要发展健康服务新业态,积极促进健康与养老、旅游、健身休闲融合。“亳州”作为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的重点示范基地,其突现期出现在2017—2018年,词汇热度居高不下。除亳州以外,结合可视化图谱与发文量,中医药健康旅游研究的热点区域还有江苏省、江西省、吉林省、云南省、海南省等区域,区域中医药健康旅游研究发文量实现了从个位数到双位数的突破,由此可见,区域中医药健康旅游的研究热度风靡云蒸。
2.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融合研究
“大健康”“文化节”“对策”是2016—2017年的TOP3突现词,词汇热度分别为2.17、1.07、1.07,其中“大健康”虽然突现的持续时间不长,但是词汇热度最高。在《中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建议中提到,要深化大健康理念,推进大健康产业基地的建设,由此可见未来中医药健康旅游的相关研究仍将与其密切相关。“文化节”则与我国文旅融合宏观背景密切相关,“中医药文化+健康旅游”的融合发展现状、对策与路径的研究吸引了国内众多学者的关注,也因此发现了产业间融合相通的诸多困境与出路。“人才培养”“乡村旅游”的突现期为2019—2021年,突现热度分别为1.35、1.07。复合型人才的缺乏是制约中医健康旅游整体发展的瓶颈之一,为克服人才短缺的难题,促进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兴起了关于研究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人才培养机制体制的研究热潮。乡村振兴背景下健康产业与农业的融合日益加强,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给予了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新的启示,一批批乡村康养旅游示范区、康养小镇拔地而起。这说明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融合的总体趋势稳态优良,挑战与机遇并存。
五、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本文采用CiteSpace软件对2011-2021年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收录的中医药健康旅游相关论文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中医药健康旅游的热点与趋势。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从发文量与发文时间看,中医药健康旅游的发文量有明显的政策导向,整体呈上升趋势;发文时间主要集中于2016—2019年,其中以2019年的60篇居高,中医药健康旅游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从发文作者看,目前国内中医药健康旅游的研究者之间联系比较薄弱,形成了以俞双燕、黄凯、尚菲菲等在列的核心作者。从发文机构看,中医药健康旅游的研究机构以在华东地区的高校居多,其中以江西中医药大学发文最多,高校间的合作多集中内部,跨区域和跨单位的较少,机构合作强度不大。从研究热点与前沿来说,中医药健康旅游先后经历了研究起步、发展、活跃三个阶段,研究热点聚焦于区域健康旅游发展路径探究,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发展研究,养生旅游、医疗旅游为主题的中医药健康旅游研究;研究前沿则落脚于区域中医药健康旅游高质量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融合研究。
(二)研究展望
近年来,国家关于中医药政策逐年增加,中医药健康服务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渐具规模,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中医药健康旅游业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未来中医药健康旅游研究将可能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加强中医药健康旅游理论和实践研究。中医药健康旅游的研究仍以个案分析为主,缺乏对问题的整体性探讨,相应的理论知识总结不足,实践路径稍显单一,亟需完善认知理论体系,构建具有针对性的发展模式。近年来,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医药、旅游业与其他行业的进一步融合,切入中医药健康旅游的研究点会更加宽泛。在后疫情时代,未来更多的研究将会聚焦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中医药健康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着眼于“健康中国战略”,促进医养结合,壮大健康新业态、新模式;立足于“两山理论”、产业融合、康养休闲发展理念,回应国家政策需求,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中医药和乡村旅游深度融合,强化理论研究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拓展中医药健康旅游理论和实践探索的深度和广度。
第二,创新中医药健康旅游的研究方法。在研究方法上,中医药健康旅游现有研究中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均有涉及,但主要以定性分析为主,涉及定量分析的文献不多,主要用因子分析来评价竞争力,缺乏实证分析。同时,现阶段研究的学科范围比较狭窄,学科融合的程度相对局限,缺乏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今后应注重融合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实现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如结构方程模型、fsQCA、耦合协调模型等研究方法,为实现中医药健康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现实指导。
第三,探索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的发展路径。目前,中医药健康旅游的热点越来越多样化,研究领域正逐步向多学科拓展。相关研究集中在五个关键领域:健康旅游、中医药健康产业、中医药服务、康养旅游、中医药文化,从现状的考察到策略的探索,初步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研究体系。而中医药健康旅游作为尚处于起步阶段的新兴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发展空间,未来应重视分析本区域内的生态资源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融合当地特色的中医药历史风情、文化内涵,探索合纵与连横相结合的开发思路,扩展中医药健康旅游的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