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背景下高校文学类课程育人实践的探索与反思
2022-02-15李娜
李 娜
(西昌学院 文化传媒学院,四川 西昌 615013)
一、引言
近年来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教育,直接影响和改变了高校的学科建设以及课程体系设置,很多的综合性院校在应用转型办学特色的驱使下,更多的是强调与学生就业有直接关系的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实践实训的锻炼,出现了不重视甚至是忽视学生文学文化素养提升的情况,《大学语文》从公共必修课沦为公共选修课甚至取消,其它文学类课程也大量萎缩。这一行为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和长远影响是什么?什么是文学类课程?高校开设文学类课程的必要性是什么?国家为什么要实施“文理交叉”“学科融合”的新文科教育?当前人才培养的要求,赋予文学类课程以什么样的新任务、新要求?文学类课程在综合性院校中扮演着什么角色、存在着什么样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如何提升文学类课程育人成效?本文试图讨论并回答这些问题。
二、主要概念和问题的厘清
(一)文学类课程刍议
根据目前综合性院校课程设置的实际,我们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来探讨什么是文学类课程。从狭义上看,我国现行学科门类的确定是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在最近两次修订中确认的。一次是2011年,颁布修订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规定我国学科门类分为:哲学、法学、经济学、文学、教育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军事学、艺术学共计13个学科门类。第二次是2021年,两部委再次印发通知,决定设置“交叉学科”门类,成为我国最新增加的学科门类,至此我国共有14个学科门类。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艺术学、新闻传播学成为了文学门类下设的四个一级学科,每一个学科下面由若干的课程构成,这是文学类专业学生必修的课程体系。从广义上看,文学类课程是对人类精神文明世界艺术的展示,它的载体是语言,以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童话、寓言等不同体裁形式呈现,它能有效培养个体的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培养人的思考能力、眼界胸襟、道德情操等,从而实现从审美的途径提升人的生存层次。目前综合性院校开设的《大学语文》《写作》以及各类以文学、文化、艺术为底色的各类选修课程皆是广义上的文学类课程。本文主要是从广义的角度对文学类课程的育人情况进行探讨。
(二)新文科背景
新文科是相对于传统的文科而言而有的一个概念。传统意义上文科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定义。广义上的文科指的是人文社会科学,是以政治、经济、文化等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狭义上的文科指的是高中阶段文理分科时选择的科目。当前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了应对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导致的日益复杂化综合化的社会问题,亟需现代从业者具有跨学科专业的知识能力,因此专业重组、文理交叉应运而生、必然而成。2020年11月,教育部新文科工作组召开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并发布《新文科建设宣言》,研究部署了新时期高等教育文科教育创新发展的举措,对如何推进新文科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强调了新文科建设的必然性,即要进一步打破各学科之间的专业壁垒,推动实现文科专业之间深度融通,文科与理工农医的交叉融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赋能新时代的文科教育。在具体做法上要求各高校新文科建设要着力抓住课程这一最基础最核心的关键环节,在教育教学内容的更新融入上下功夫,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最新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引入课堂、写入教材,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鼓励支持高校开设跨学科跨专业新兴交叉课程、实践教学课程,培养学生的跨领域知识融通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文学类课程开设的必要性
从社会层面来看,文学类课程在民族精神传递、传统文化传承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文化自信、民族认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个体层面来看,文学类课程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健全人格的养成,文化修养的提高,审美能力的提升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传统农业文明时代的古典教育中,我们的教育是文史经哲不分家的,形成了交叉融合的大文学教育,孕育了灿烂的古代文化。近代以来对文学语言类教育的重要性仍然极为重视,清政府于1904年颁布了“癸卯学制”,这是由国家颁布的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系统学制,学制把个体25至26年的修业年限分为三段共七级,在规定各级各类学堂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的同时,强调不论那个阶段的学堂教学都不得废弃中国文辞的学习,要以中国经史文学的学习为基础,为学生日后的成才“各适实用”打好基础。[2]仅以《大学语文》来看,在上个世纪的三四十年代它叫“大一国文”,它是非中文专业的学生重要的文学类学习课程,是国民母语教育体系中的高阶阶段,也是实现文学类课程功能的最重要载体。新中国成立后,一度受苏联模式影响,大学语文课程被取消。1978年,匡亚明、苏步青、徐中玉等教育家、大学教授,提出在高校中恢复大学语文课程的倡导,得到教育部的支持,至此各个高校又开始逐步恢复大学语文课程。1996年,国家教委明确大学语文的课程性质:“大学语文课,是普通高校中面向文(汉语言文学专业除外)、理、工、农、医、财经、政法、外语、艺术、教育等各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素质教育课程。”[1]2006年《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高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大学语文与高等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一起成为了教育部的质量工程的立项项目。鉴于大学语文的重要性,刘庆华教授在其《大学语文的学科定位及文化功能探析》一文中,认为大学语文既包含了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艺术学四个一级学科中的有关内容,但又不是其中的任何一个学科可以涵盖的,从大学语文教材的选编情况、功能特点来看应该独立成为一个一级学科。事实上,现代学校教育中,任何以母语作为教学语言的学科,都需要语文作为基础,甚至连外国语言学科也不例外,可见文学类课程的重要性。
三、当前综合性高校文学类课程存在的普遍问题
(一)文学类课程缺失的外在表现
当前大学生语文素质、文学素养呈明显下降趋势,现在大学生普遍性存在专业课没有学好,专业素质不高,工作质量不高等问题。其实,这些都只是外在的表现,社会和用人单位把人才质量和职业素质问题全归于大学阶段专业课程学习的不扎实,只是看到了“病状”没有找到“病灶”。这在认识上存在两方面的偏差,一方面,我们需要知道大学的学习只是人才培养其中的一个阶段,但不是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很多专业素养的提升需要在社会实践阶段完成。另一方面,虽然人才质量的外在表现是专业素质不过硬,但内在原因却是文化素养的欠缺,可以看到文学素养的降低正在反噬专业水平。我们在中小学阶段的《语文》课程学习中,主要解决的“听、说、读、写”等基本的语言运用技能,以及从“字、词、句、章”等文章结构层面去解决应用技术层面的东西,更多的是实现文学类学习的工具性需求。而大学文学类课程的学习更多是从思想层面去认识,是思想、思维的训练,是人文素养的培养,解决的是文学类学习的审美性需求。
(二)文学类课程存在的普遍问题
1.思想认识上的欠缺
认识上“无用论”与功利主义思想导致从学校管理层面到师生个人层面均不重视文学类课程的安排与学习。学生认为文学类课程只是属于素质提升类课程无法量化考核学习的好坏,或者是考核的好坏不会影响毕业、影响找工作,只是一门工具课程只要达到基本的要求就行了,同时文学类课程学习在个人职业方面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也没有特别突出的优势,因此没有必要浪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很多人都把非专业课的阅读,看成是“不务正业”,也就是说在专业课学习之外的文学类课程的学习既不能带来直接的升学效益,也不能直接的为职业工作搭桥铺路,因而普遍不受重视。对文学类课程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了对其课程作用、内容确定、课程安排、课程体系设置、教材编写等环节连锁效应式的整体软瘫。
2.课程目标定位的含混
在课程的设置上,很多高校没有站在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高度来推进安排文学类课程,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的理念还未融入到课程设置的目标和定位中。以就业为导向课程设置,必然导致强化专业课程的安排,轻视弱化素质教育课程。正因如此,目前很多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高校,也仅是把这门课程作为大学本科阶段8个学期中一个学期的课程。但是人文素养的培育形成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素质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著名的文艺理论家、学者,第五版《大学语文》主编徐中玉老先生认为:“不能要求上了一个学期大学语文,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语言表达、写作能力、人文素养、道德情操,都有一个渐进的过程。”[3]
3.课程体系完善上的欠缺
大学文学类课程有两类,一类是以大学语文为代表的通识教育必修课,还有一类是以各个具体知识内容为核心的大量选修课。但是各高校多多少少均存在不重视文学类课程开设的问题,只是将它作为学生专业课程的延伸和拓展,作为完成国家规定的软任务,没有真正建立起科学有效的课程体系,未能真正从系统的角度去思考和构建大学语文、现代汉语、应用写作、演讲与口才、文学欣赏以及各类其它文学类选修课程之间的关系,因而导致这些课程的开设缺乏整体性、规范性,课程之间也缺乏科学有机的联系,为专业课程服务的目标更是无从谈起了。同时,选修课程都流于形式,有的课程太过小众没人选,有的课程学生想上却“抢”不到,有的“金课”因为教师考核认真,导致学生不愿意选,有的“水课”却因为容易过关,而被学生挤破了门槛。这些问题都是由于文学类课程缺乏系统性的统筹规划以及过程监控体系、考核评价体系造成。
4.师资队伍的参差不齐
很多综合性院校在开设文学类课程时由于缺乏专业教师,像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这类课程往往由其它非专业教师兼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双向被迫现象,一方面教师上这类课程只是为了填补课时量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学生上这类课程也只是为了得到必要的学分。有的高校在人员不足的情况下,很多非专业的老师都来上大学语文或其它文学类课程,导致了文学类课程谁都可以上,但又谁都上不好的情况。还有很多选修课教师由于科研工作、专业课程讲授甚至行政工作的要求,在文学课程的钻研上很难保证时间和精力,使得课程难以保证质量,进入了教师不想教教得不好,学生不想学学得不好的恶性循环。
四、文学类课程育人成效提升思考
(一)转变观念重视文学类课程
从历史的回顾和现实的需求两方面重新评估文学类课程在现代高素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正视其无可取代的重要性。回顾既往,可以看到在中国古代,语文是“立国”之器。现代大学兴起后,文学类课程教育在现代大学教育中所占比例同样非常重,从清末“经史子集”的“四部之学”到民国时期的“理、工、农、医、文、法、商”的“七科之学”,不仅文科各专业开设“中国文学”,理工科大学各专业也都开设了“中国文学”课程。新中国成立前“国文”则是所有专业的基础课。观照当前,新技术革命与产业革命引发的生产力变革,国家发展对全面型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需要,个体终身发展的需要都无不彰显着文学类课程的基础性和重要性。
从国家层面来看,要做好政策引导,建立相应的制度,进一步规范和约束学校的办学行为,把文学类课程的学习纳入大学本科阶段的全过程学习,相关部门要建立督导检查制度,对高校开设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将课程开设情况作定期通报并纳入对高校绩效拨款考核指标,切实保障文学类课程开齐开足开好。从学校层面来看,应高度重视文学类课程的开设,着力建立健全文学类课程运行保障的体制机制,制定相关文件对文学类课程的目标任务、课时保障、师资队伍建设规范、激励考核措施等进行进一步的明确,调动教师、学生对文学类课程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给文学类课程的发展做好“搭梁立柱”保障。从教师层面来看,要转变文学类课程只是专业课程配角的观念,增强教学工作的能动性,切实提升教学质量。从学生层面来看,要摈弃学习上的功利主义观念,纠正学好专业课程就行的短视行为,从全面发展素质提升终身受益的角度,重新认识、重新学习文学类课程。
(二)明确课程目标、特点和定位
对文学类课程开设的必要性、怎样开设以及课程与学生能力的培养之间的关系展开深入细致的研究,进一步明晰大学文学类课程教育的特点。大学文学类课程不仅是表达和叙述技巧的学习,不只是读后感式的“阅读与欣赏”,更重要的是个体思想、性格、格局、气度、视野、修养的提升,是为个体终身学习以及进入社会开始职业生涯作的最根本、最基础的准备,并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多个角度,重构文学类课程的清晰目标,以目标为导向打造适应当前要求,满足人文性、审美性、工具性、基础性相统一的文学类课程体系。[4]
首先是要根据课程特点,构建恰当合理的文学类课程教材编写范式。一方面要坚持经典作品与民间作品相结合的原则,在展现古今中外大家大作的基础上,同时对民间人文现象作一定的呈现,使学生从中了解国家意愿、民众心声,以提升和丰富人文精神。另一方面是要注重知识性与应用性相适性的原则,按照学生需求导向,适当强化各种应用文体的写作训练,一定程度上把面向社会招聘、招考的申论写作等纳入课程,以增强课程的应用性和对学生的吸引力。其次课程编排应注意点面结合,做到既有精读作品的详细解读,也有泛读作品的拓展延伸,既有课内课文内容的突出,又有课外阅读的延伸。要注意编录古今中外各种形式的文学精品,让学生对古今中外各种形式的文学作品有一个面上的整体性了解。同时还要注意入选作品与高中阶段文学学习的衔接和深化,既要考虑到更高层次的学习需要,也要考虑学生实际的接受能力和学习压力,做到恰如其分。
(三)建立健全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实现培养目标的直接载体,是保障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文学类课程的安排,应站在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做到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安排。要充分释放文学类选修课程的作用,就必须紧紧围绕素质培养、能力提升这一目标,在深入了解学生知识基础、学习需求的基础上,明确不同的文学类选修课之间的关系,并按照门类顺序优化课程授课先后顺序,建立适应社会需求、适合学生发展、科目齐全的课程矩阵,保障学生享有充足且协调统一的课程资源,确保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有序开展,确保学生知识结构建构合理有效。要注重文学类课程与专业课程学习的关联性,深入推动教育教学内容更新。同时应做好教育教学管理保障,文学类课程应建有独立的教研室或课程组去承担相对专业的管理工作,做好课程的教材建设、过程监控、考核评价等工作,以保障文学类课程的育人成效。
目前,很多高校取消了大学语文等文科类课程,一些还在坚持开设的高校,也仅仅是在大学四年八个学期中一个学期开设,完全忽视了中国文学博大精深、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以彭建民先生主编的《大学语文》(2011年5月第1版)为例,全书共八章,力图做到对中国文化文学呈现的面面俱到,力图在人文性、审美性的基础上兼顾工具性和应用性。因此全书在有限的280页内既有中国现当代诗词、散文、小说、戏剧的阅读与欣赏,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戏剧的阅读与欣赏,又有外国文学的阅读与欣赏,还有普通话语音基础与口语训练、日常应用文写作,看似力尽周全、面面俱到,实际却挂一漏万,对中国文学的博大精深不及万一。如中国现当代小说、戏剧阅读与欣赏一章,仅选了《阿Q正传》(节选)《华威先生》《陈奂生上城》《哦,香雪》《雷雨》(节选),可以看到由于内容篇幅的限制,整个百年中国现当代文学时期的小说戏剧,只选了5篇文章,仅以中短篇小说为主没有更全景式反映时代生活的长篇小说,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作品选择了3篇,新中国成立后的作品选择了2篇,时间停留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近40年的文学作品没有入选。仅以5篇文章要实现让学生掌握小说戏剧的方法,增强学生对小说戏剧的认识和了解,提高学生阅读鉴赏中国现代小说的能力,力求全面反映我国现当代小说和戏剧的面貌和成就的目标,是难以实现的。我们还需要思考《大学语文》与《应用写作》以及其它教师根据自身兴趣或者学生兴趣开设的各类选修课程之间的协调互补性,以期多角度全面性推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亟需我们站在更高的层面,以更宏观的视角来重构文学类课程的教学目标,以系统性连续性的课程安排,真正实现文学类课程人文性、审美性、工具性、基础性相统一的目标要求。
(四)重视师资队伍培养
师资队伍素质是教学目标达成的基础保障。师资队伍水平的高低决定和影响着教学成效的好坏,应该高度重视文学类专业化教师队伍的建设。
首先是要坚持师德至上原则,强化师德师风涵养。教师的言传身教、坐言起行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认知,教师应注重言传与身教的统一性。文学类课程教师在经济社会浪潮中,更应排除干扰,聚焦于育人,自觉做到在教书育人中提升人生的精神境界,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形成高尚的人格力量,在“无言之教”中培养社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次是针对综合性高校普遍缺乏文学类教师问题,学校应该加快引进一批有专业背景、有职业热情、有教学活力的教师,充实师资队伍的数量。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切实提升教学质量。针对一些教学观念落实、教学方式陈旧、知识更新缓慢的老教师,应定期组织教研教改活动,或组织教师参加校内外培训,以提升相关的教学知识和技能,提升课程的育人实效。
五、结语
在国家文理交叉、学科融合的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以应用型为其办学特色的综合性院校亟需改变重专业学习、轻基础拓展,重实践实训、轻素质培养的办学现状。[5]可根据文学类课程目标、特点和定位,在建立健全课程体系、提升师资队伍素质等方面下功夫,以提升文学类课程的育人实效。文学类课程的开设面对的是学生跨学科知识融通能力和应用实践能力提升的需要,面对的是学生精神层面丰富和提升的需要,文学类课程不仅是要让每个大学生都掌握一定的语文技能,为其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更重要的是过文学类课程的学习涵养必要的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怀,使他们成为拥有健全人格,能承担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使命的现代人,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此,应用型高校应高度重视文学类课程的开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