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非情人节的历史考证
2022-02-15刘忠良
刘忠良
(攀枝花学院 图书馆,四川 攀枝花 61700)
一、引言
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的“七夕节”。近年来,中国民间社会流行七夕节是中国情人节的说法,一些学者也著文论证七夕节就是中国情人节,很多商家打着情人节的旗号在七夕节开展商业营销。笔者在中国知网CNKI上先用“七夕”作为篇名进行查询,然后用“情人节”作为篇名在结果中查询,得到88条结果。其中,明确反对七夕节是中国情人节这种观点的只有7篇文章,就七夕节和情人节进行比较研究的有11篇文章,剩下都是支持或认同七夕节就是中国情人节,当然其中有一些是商家的营销文章。在万方数据库进行同样的查询,得到的结果大致相同,只是反对七夕节是中国情人节的文章更少。
由此看来,不管是在民间社会、还是在学术界或者在商界,都有不少人认可是七夕节就是中国情人节的观点。商人用情人节概念包装七夕节来获取利益,这是无可厚非,但学术不能人云亦云。如果说七夕节就是情人节,那么以下几个条件缺一不可:第一,七夕节起源于爱情、爱情传说或情人之间的故事;第二,七夕节的民俗活动必须以爱情生活或情人之间的互动为主;第三,称七夕节为情人节有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有助于文化自信。
笔者认为,说七夕节就是情人节,理论上既不成立,实践上也没有价值。用七夕情人节的概念来对抗西方情人节,本意是为了回应西方文化冲击、复兴传统文化,但实际上,是对西方文化的模仿,是对中国七夕节内涵的削减和窄化,是一种文化不自信的表现。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历史考证来论证说明。
二、从七夕节的起源和牵牛织女之得名分析
如果说七夕节就是情人节,那么七夕节必须起源于爱情、爱情传说或情人之间的故事。梳理七夕节的起源,当然离不开牛郎织女的传说。事实上,人们之所以认为七夕节就情人节,通常也是因为不加思考理所当然地认为七夕节起源于牛郎织女之间的爱情故事。中国民间社会也都相信或认为七夕节源于牛郎织女的爱情传说,牛郎织女之间的爱情故事是七夕的主题。但实际并非如此。
历史上,七夕节和牛郎织女的传说是纠缠在一起的;但通过考证,透过历史的迷雾,我们发现,七夕节的意义和牵牛织女两星名的出现都只是时令转换,即标志着七月、秋天的开始。
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随着人们对天文、时令的认识和农业、纺织技术的产生,就出现了带有农耕文明和家庭手工业文明象征的两个星宿的名称——牵牛星和织女星的有关记载。在古代典籍中,织女和牵牛首次同时出现见于《诗经·小雅·大东》:“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皖彼牵牛,不以服箱。”[1]328
当然,在这里,这首诗只讲述了织女没有织布,牵牛不拉车;他们之间没有任何故事,更没有爱情,反而是一首讽刺诗;这首诗中,只是把牵牛织女两星与农业耕织生活相联系;也没有牵牛织女与七夕关联的线索。那么,我们怎么理解在西周时期,这两颗星星就获得了织女和牵牛的名称了。又怎么解释以后出现的牛郎织女的传说呢?
古人之所以关注天上的星星,既源于人们对自然星象的崇拜,更主要的是因为夜空中的星星具有授时功能。即人们通过观察星星在夜空中位置的变化来记录农时。织女星和牵牛星是作为七月和秋天的标志之星而受到关注。
先说织女。关于七夕节所在的农历七月,《夏小正》中说:“七月,汉案户。……初昏,织女正东乡。”[2]《夏小正》是一篇华夏历史上最古老的时间知识文献。《夏小正》星象记事的年代是公元前2000年以前,即古史的夏代[3]。“汉”即银河,一年之中,银河在夜空中的走向根据时间的不同而有变化;古人就可以根据银河的走向不同来判断时节。《夏小正》时代居于北半球的古人们的房屋应该是坐北朝南,门户对南方;当银河从南到北横挂夜空,银河的下端正好对着门户的时候,古人就知道,夏去秋来,七月到了,秋天到了。这就是“七月,汉案户”的意思。织女星在银河的西边,由一大二小三颗星星组成三角形,其中织女一星在北方高纬度夜空中是最亮的一颗星星,一年当中很多时间都能看见[4];织女星的方位变化是古代观象授时的依据之一。在《夏小正》星象记事的时代,当某个黄昏,织女星升到天顶最高点,正处在人们的头顶上,由两颗较小较暗星星组成的开口朝向正东时,人们就知道七月到了,这就是所谓“七月……初昏,织女正东乡”。即“织女初昏正东乡”的星象就标志着进入了七月、进入了秋季月序,而首次出现这样星象的时间就可以看做是七月的第一天。
星象对于古人的意义,主要在于观象授时。那么《夏小正》“七月……初昏,织女正东乡”的时间意义是什么呢?简单说来,在男耕女织的古代,当人们观察到出现了“织女初昏正东乡”的星象时,织女们就要开始纺线织布、准备寒衣了。银河边的这颗星星被命名为织女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的。换句话说,织女星之所以得名,正是因为其指示出人们该纺线织布的授时功能。《诗经·豳风·七月》说“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也是这个意思。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如果要九月授衣,那么就必须八月裁衣,七月织布。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这个场景:在七月的夜晚,古代勤劳的织女们在织女星光的照耀下,吟唱着诗歌纺线织布……就这样,夜空中那颗照耀着人间织女们劳作的星星,被赋予织女的名称、被遥想成为人间织女们的保护神和寄托心愿的所在[4],这是很自然的事情。
《诗经·豳风·七月》还说:“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如我床下。”[1]211从七月开始,蟋蟀在野外自在歌唱,因为蟋蟀歌声陪伴着织女们的劳作一起兴歇,因此蟋蟀就获得了促织的雅号。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证明了七月是织女们纺纱织布的月份,从而说明了织女星得名之缘由。
再说牵牛。牵牛之名,与织女一起出现于《诗经》,但未见于《夏小正》。我们知道,《诗经》我国汉族文学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多年的诗歌,约成书于春秋中期。由此可以推断《夏小正》的成书年代,可以推到西周,或更远一点,甚至是殷商。因此,《夏小正》星象记事的年代也就更远、是根据物候和星象确定时令的观象授时的时代[3]。所以七月和织女星的关系,是一个观象授时的关系:初昏织女正东向,是标志秋季开始、七月开始、织女们开始织布的日子。由于这个时候没有成文历法,不可能是一个确定而具体的日子,而只能根据星象和物候大致确定。也因为没有成文历法和数字纪日,显然这个时候还没有七夕的概念。既然没有七夕的概念,当然织女星和七夕也就没有关联,而只是和七月月序关联在一起。但是从后世七夕节主要习俗为祭拜织女乞巧来分析,我们可以很自然而合理地推断出来结论:远古时代织女星作为七月之星,是秋天开始织女们开始纺线织布的时间标志;这个时候虽然没有七夕节的概念,但后世七夕节肯定滥觞于此。
那么牵牛之得名又跟时令有什么关系呢?前文已叙,“织女正东乡”的意思是指由织女星两颗较暗的星星形成的开口朝东敞开。织女星在银河的西边,在银河的东岸,则是与女织女星相对的牵牛星。古时候的人们只要抬头看去,夜空中银河直贯南北、织女星高悬天顶、牵牛织女两星相映成辉,一目了然,所以牵牛星自然也就得到了人们的注意。后世七夕之夜牛郎和织女会天河的故事,显然是从这种天象演绎而来的。
先解释牵牛。牵牛未见于《夏小正》,但却出现于《月令》之中。在《月令》时代的中国古代天文学体系中,是根据每天黄昏或黎明出现于正南方的星象(即昏旦中星)来了解时序季节推移的。《月令》记载每个月的昏旦中星就是这个意思。《月令》记载:“仲秋之月……昏牵牛中”[5]522。就是说仲秋八月的黄昏中星就叫牵牛。这里要插入一个解释说明:《月令》中的牵牛不是银河边上与织女星相对的牵牛星,而是更远更南方的二十八宿中的牛宿。这个很好理解,在远古时代,与织女星相对、只隔一条银河的牵牛星,也是一颗很亮的星星,自然会受到人们的特别关注;此即《诗经·小雅·大东》中的牵牛。而二十八宿中的牛宿亮度较低,在远古时间也不太会被人注意到,只是随着天文学的发展,二十八宿系统的建立,人们在原来牵牛星的南边临近赤道的地方找到了牛宿,取代了原先的牵牛,而原先的牵牛星则被重新命名为河鼓。这是为了便于观察,因为原来的牵牛星位置在比较靠北,而牛宿则比较靠南。因为所以《史记·天官书》说:“牵牛为牺牲,其北河鼓”[6]。
先是银河边上的这颗星星被命名为牵牛,后来牛宿取而代之被称为牵牛;那么可以肯定牵牛有着一以贯之的意义。否则大可以把银河边上的这颗星星继续叫做牵牛,而把后来发现的牛宿叫另外一个名字。那么为什么叫牵牛呢?《史记·天官书》说“牵牛为牺牲”是什么意思呢?牺牲是指在祭典上宰杀献神的牲畜。其中牛、羊为大牺。“牵牛为牺牲”的意思就是牵牛星象征牺牲。
银河边上的牵牛星为什么会象征牺牲呢?根据《汉书·律历志》的说法:“织女之纪,指牵牛之初,以纪日月,故曰星纪。”[7]星纪以织女星为标志,从星纪来说,七月初一具有星纪岁首的意义,这是“星回岁终”新旧更替的时节;祈年、祈福、祈子的习俗一直是后世七夕的核心之一,可以反证远古七月初一曾经是岁首新年。既然是新年岁首,秋天又是丰收的季节,那么新年祭祀典礼、丰收祭祀典礼上需要牺牲也就是必须的。牵牛星最早命名可能就来源于此。与织女星作为七月织布之星相对,牵牛星则作为牺牲之星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从《诗经》上同时出现牵牛织女之名来看,牵牛星命名之时间即使比织女星晚一点、也不会相去太远。
随着历法的改变,岁末祭祀典礼移到腊月;随着社会的发展,对牺牲的要求也更加严格。于是就有了合格的牺牲的需要。也就是说,在献祭牺牲之前,要对牺牲进行检查,看是否合格。那么通过什么方法和标志来确定视牲时间呢?仲秋八月——牲畜饲养周期中的一个重要的时间点——牲畜的体格已基本长成,是可以检视牺牲是否合格的时候了。这就是《月令》所记:“是月也,乃明宰祝循行。牺牲,视全具……”[5]524。《史记·天官书》的星名体系是政治星官名称体系,要晚于观象授时的星名。当然随着二十八宿系统的建立,此时用较南边牵牛之名的牛宿作为八月黄昏中星、作为视牲之月的标志星就成为可能了。但可以肯定,此时牛宿被命名为牵牛,原因与观象授时时代银河边上的牵牛一样,即作为视牺之星而得名。
但是,刚才我们已经说到,《史记·天官书》的星名体系是政治星官名称体系,在民间不一定被老百姓所接受。民间百姓可能还是用观象授时的星名。在民间,织女星是秋天开始、织女们开始纺线织布的七月纺织之星,时间过去一个月后的黄昏,织女星离开头顶向西滑落,银河东岸与织女相对的另一颗明星,作为八月牺牲之星,紧随其后升上天顶,有可能仍然被称为牵牛。
当然,我们这么说是有理由的。理由就是民间牛郎织女爱情故事和传说的出现。即因为织女在河西,牵牛在河东的这种特殊的位置关系以及分别作为七月之星和八月之星的时序星象的时间关系,古人在夜晚从地上仰望天空,看到的就好像牵牛在追着织女跑,但永远追不上,就好像两者之间隔着咫尺天涯的时空距离,人们就很容易把人间的爱情悲剧拟人化投射到天上的星星上,这是牛郎织女爱情故事出现的基础。
通过以上梳理,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牵牛织女之得名,原本与爱情无关,而是古代天文学观象授时的反映。织女是七月纺织之星,标志着此时织女们该纺线织布、准备寒衣了;牵牛是八月视牲之星,标志着此时宰祝该循行牺牲了。牵牛织女两者时间不同,在开始彼此之间也没有关联,只有时序关系。后世七夕节主要源于织女星是七月纺织之星这一观象授时关系,织女是主角,牵牛是配角。
三、从牛郎织女故事与七夕节的融合历史来分析
如前文所叙,牛郎织女传说与七夕节是纠缠在一起的。但准确地说应该是:开始,牵牛织女两星与七夕节相关联,但这种关联是一种观象授时关系;并非如后世民间故事认为的那样: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产生了七夕节;相反,是后起的民间传说的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加入到了先有的七夕节,但这不是七夕节的主题;从后世七夕节的习俗来分析,牛郎也只是个配角;只是因为牛郎织女爱情故事是有助于七夕节传承的情感黏合因素,从而在后世不断丰满起来。
前引《诗经·小雅·大东》,可以说明,牵牛织女出现很早,但是只是作为星象之名,反映了农业耕织生活,两者之间没有关联,更没有爱情故事。
牵牛和织女发生情感交集最早的文献记载出现在战国末期秦朝初年,《秦简·日书·甲种》“取妻”忌日:“戊申、己酉,牵牛以取(娶)织女,不果,三弃。”“戊申、巳酉,牵牛以取织女而不果,不出三岁,弃若亡。”[8]239在这里,牵牛娶织女的日子是娶妻的忌日。既然是忌日,就不可能成为情人相会的日子。所以这个时候肯定还没有关于牛郎织女相会日子的记载和传说。而且这个戊申、己酉是几月,并没有记载,既然是干支记日,当然也不可能有数字记日的七月七日之说。
到了秦汉以后,对相隔银河的织女星和牵牛星,人们附会了不少神话传说,产生了许多与之有关的民间故事。比如,《淮南子·佚文》云:“乌雀填河成桥而渡织女”,当然,这里并没有说是在七夕,也没有说是渡天河去与牵牛相会。《史记·天官书》中说:“织女,天女孙也”[6]。据记载,汉武帝命人于京都长安开凿昆明池,并于池的两侧摆放牵牛、织女石像。班固《西都赋》记载:临乎昆明之池,左牵牛而右织女。张衡的《西京赋》也说:乃有昆明灵沼……牵牛立其左,织女处其右。在这里,织女、牵牛两位星神,面面相对,但有没有相会,不得而知。
在汉末《古诗十九首》中,有这样的描写:“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9]这里牵牛和织女之间加入了情感因素,但没有相会的日子。东汉应邵《风俗通义》记载:“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10]9这里有了织女七夕渡河,但也还没有说渡河是与牛郎相会。
总之,在三国以前,没有牛郎织女在七夕相会的明确记载。
曹植在《九咏》诗注里首次提到了两人为夫妇,并且在七月七日相会。但学术界对于注解者是否曹植是有争议的。从现有材料来看,最早说到牛郎织女七夕相会的可靠记载不晚于西晋。《初学记》引晋人傅玄(217—278)《拟天问》曰:“七月七日,牵牛织女会天河”[11]。这在其他很多古籍里也都有引用。
从公元前2000年《夏小正》的“七月……初昏,织女正东乡”开始、西周《诗经·小雅·大东》里的织女和牵牛到西晋时期才开始在七夕相会,时间至少已经过去了2000多年。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牛郎和织女的故事才发展完备。南朝梁武帝之时,殷芸在《小说》里写下了牛郎织女传说的第一个完整版本:“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容貌不暇整。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紝。天帝怒,责令归河东,但使一年一度会。”[10]10南朝梁人宗懔《荆楚岁时记》明确记载:“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12]56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得出两点结论:第一,牛郎织女故事非起源于爱情,爱情故事是后来才加入的。第二,牛郎织女相会的情节,是在七夕节既有之后才渐次出现的。第三,牛郎织女故事开始与七夕无关,后来才融入到七夕的。也就是说,就算是后来加入了爱情故事的牛郎织女故事传说开始和七夕也是没有关联,只是在后来才融合到一起。既然牛郎织女传说与七夕节发生联系是在七夕节形成之后,所以它不可能是七夕节的起因。所以认为七夕节源于牛郎织女传说的看法不符合历史事实,是不能成立的。
四、从七夕节的习俗来分析
古人何时开始过七月七、七夕呢?又有哪些习俗?具体来说,是两个问题:第一,古代什么时候开始在七月某个时间开展或进行后世七夕节的那些民俗活动?第二,古代什么时候开始把这些民俗活动固定在七夕?
前文已叙,织女星就是因为其作为七月纺织之星的标志星才被命名的,织女星很有可能就是远古时候织女们命名的。织女们既然把天顶上的这个星星命名为“织女”,视为天上的织女之神,视为地上织女们的保护神;那么,织女们在“织女正东乡”的日子里向织女星礼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并祈福祈愿,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自秦汉以来,在男耕女织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社会里,纺织是妇女们为家庭经济生产中做出贡献的主要手段。这就为“乞巧”习俗的盛行,提供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物质基础。
由此我们可以推断,以“乞巧”为主要内容的七夕风俗在很早以前就出现了;但开始不一定是某个具体而确定的日子,而只是根据星象大致确定;当然在成文历法出现之前,也不可能确定某个具体的日子。那么,后世乞巧习俗什么时候开始固定在七夕呢?
后世七夕节主要习俗的穿针乞巧最早见于东晋文献。葛洪(283—368)《西京杂记》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13]53《西京杂记》既然托名汉代刘歆,那么记载的应该是西汉时代的事情。这个记载肯定不是空穴来风,因为我们前文已推断,织女们在很早以前就拜织女祈求心灵手巧,汉代有这个习俗是很自然的事;但肯定也不可能是七月七日,因为在西汉还是干支纪日,不可能有七月七日的说法。数字纪日直到西汉末年王莽时代开始出现,东汉时才开始流行。这应该是作者把自己生活的时代即东晋时期的七月七日风俗附会到汉代去的。
现存古籍中最早出现七月七日这个日期的,是东汉后期崔寔的《四民月令》“七月”节:“七日遂作曲,及磨。是日也,可合药丸及蜀漆丸,曝经书及衣裳,作干糗,采葸耳也。”[14]55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第一,在东汉时期,七月七日已有这么多相延已久的习俗,说明七月七日已经是个成熟的节日;第二,这些习俗中,有的在后世七夕节仍然流行,如曝经书及衣裳,有的则发生了变化如作曲、合药丸等变成了七夕食品;第三,这里没有七夕乞巧、祭拜织女的记载;那么这里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可能是《四民月令》原文散失,今天看到的只是佚文,原文关于七夕乞巧、祭拜织女的记载散失不见;另一种可能是在东汉时期祭拜织女乞巧的习俗还没有完全融合到七月七日中去。第四,这里没有七月七日牛郎织女相会的描述。
可以肯定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牛郎和织女故事,开始与七夕节俗相互融合,七夕节成为普遍的节日,其活动也日益丰富。如《初学记》引东晋周处《风士记》记载:“七月七曰,其夜洒扫于庭,露施几筵,设酒脯时果,散香粉于河鼓、织女,言此二星神当会。守夜者咸怀私愿,或云:见天汉中有奕拊积白气,有耀五色,以此为征应,见者便拜而愿,乞富乞寿,无子乞子,唯得乞一,不得兼求,三年乃得言之,颇有受其祚者。”[11]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是夕,妇人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鍮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12]59
从上述记载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结论:
第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牛郎织女相会的日期已确定是在七月七日;第二,七夕节的主要习俗是结彩缕、穿七孔针,查看蜘蛛结网,乞巧、乞富、乞寿、乞子等;第三,七夕并没有男女情人相会的习俗。
传说中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为什么确定在七月七日,可能是源于人们对“七”这个数字及重数的崇拜,就像二月初二、三月初三、五月初五、九月初九一样,这个问题不在本文的探讨范围之内。很有意思的是,人们确定牛郎织女在七月七日相会之后,却把他们抛在一边,最多只是祭拜一下织女,然后年轻女子们就去穿针乞巧、祈愿去了。在七夕节的节俗活动中,织女是核心形象;七夕节的主角也只是女子们,并没有男子;更没有天上牛郎织女相会、地上男女情人相会的情节。
所以,这就印证了我们开始提出的观点,七夕节的核心是乞巧,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只不过是有助于七夕传承的情感黏合因素,才丰满起来的。就像我们平时在日常生活找个理由请客吃饭,但是这个理由不是核心,核心是加强交流、联络感情。古代的织女们也是这样,大家找个理由聚在一起,这个理由就是七月七日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但是大家聚在一起的核心是乞巧。然而由此造成一个假象,即好像是因为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才出现了七夕及各种习俗。这大概也是人们把七夕节当做情人节的主要原因,但是这事实上是倒果为因。
后世七夕盛行的各种七夕节俗可以进一步说明这个问题:比如唐代《开元天宝遗事》中有“宫中殡妃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候,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士民之家皆效之”[15]50的记载。
宋代《东京梦华录》“七夕”条记载:“初六、七日晚,贵家多结彩楼于庭,谓之‘乞巧楼’,铺陈磨喝乐、花瓜、酒炙、笔砚、针线,或儿童裁诗,女郎呈巧,焚香列拜,谓之‘乞巧’。妇女望月穿针,或以小蜘蛛安盒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16]152。
清顾禄《清嘉录》“七月”记载:“七夕前,市上已卖巧果……至是,或偕花果、陈香蜡于庭或露台之上,礼拜双星以乞巧。”[17]215
近人胡朴安《中国风俗》也有关于七夕的多条记载,如:
七月七日,妇女乞巧,投针于水,借月影以验工拙。至夕,设瓜果酒脯,祭织女[18]8。
七月七日,曝衣书,家汲井华水贮之,以备酒浆,曰圣水;儿女以花果作供,捕蜘蛛乞巧[18]275。
七夕妇女穿针乞巧,以瓜果祀织女星[18]368。
七月七日,女子设瓜果,祀织女乞巧[18]513。
七月七日,晒水碗于日中,幼女浮针乞巧[18]522。
七夕。幼女陈瓜果,穿针乞巧,至夜分不寐,候盼彩云[18]549。
从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看出,从七夕节产生之日起,直到近代,不管其习俗内容如何变得如何丰富,女子乞巧始终是核心,而且始终没有男女情人相会的习俗和情节;在七夕,女孩们聚在一起,有乞巧,还有乞子、乞富、乞寿等各种祈愿,除此之外,还有晒书、供奉磨碣乐、斗巧等习俗;就是没有思念情人、没有乞愿爱情如意。这样的节日怎么能称为情人节呢?
五、结语
上文我们论述了七夕节是情人节的观点从历史、逻辑上都不能成立,也就是理论上不能成立。那么实践上有没有价值呢?称七夕节为情人节,无非两个目的:文化上,回应西方文化冲击,复兴传统文化。经济上,利用七夕情人节概念,进行促销,形成浪漫经济。经济上的目的不在本文探讨范围之内。那么在文化上,七夕情人节的概念真的有助于传统文化的复兴吗?稍加思考,我们就可以发现,七夕情人节的概念是对外来文化的模仿,不是复兴传统文化,而是一种文化不自信的表现,在实践上没有价值。
第一,我们知道,情人节是西方舶来品,最初源起宗教,反映了西方人追求个人情感自由的个人主义思想,节俗活动的核心是男女表达情感。而七夕节起源于农业耕织生活,反映了中国人追求心灵手巧、为家庭生活承担责任的家庭责任感,参与者主要是女性,节俗活动的核心是乞巧。两者之间甚至没有可比性,根本就是完全不同的节日。七夕节就是七夕节,自有其文化内涵,而不是“情人节”。而且只谈爱情不谈责任的“情人”概念,更非中国人普遍的爱情观。中国人的爱情,不只是浪漫的,更是有生活气,更有家庭责任意识的。所以称七夕节为情人节完全不合适,而且也不是一种好的价值导向。
第二,正因为七夕节自有其文化内涵,所以要复兴中国传统文化,我们要做的是挖掘其文化内涵,采取适合时代特点的方式来传承其文化;而不是简单地把七夕节改称为“七夕情人节”或“中国情人节”。既然西方人没有提出“西方七夕节”的概念,那我们为什么要提出“七夕情人节”或“中国情人节”的概念呢?所以,说七夕情人节或中国情人节,是要用西方情人节的概念来补充七夕节的文化内涵,这反而反映了一种文化的不自信。我们有那么多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七夕节本身有那么多富有文化内涵的习俗,我们完全可以过好自己的节日,通过创造性转化来传承传统节日文化,以达到复兴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