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举制度废除:过程、原因及影响探讨

2022-12-17◎徐

今古文创 2022年43期
关键词:科举制科举制度清政府

◎徐 云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广东 广州 510420)

科举制在我国历经了长时间的发展,作为文人考试和选官的制度,帮助唐、宋、明等朝代和清朝早中期的统治者稳固政权、维护社会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因缺乏革新等原因积累了大量的弊端,最终清朝末年,由于清廷的统治受到各种变革的强烈冲击,不得不彻底废除科举制,科举制废除的同时,新的教育模式也在快速成长,最终对当时的社会变革及中国未来的发展产生了多元、深远的影响。

一、科举制度废除过程的概述

中国科举制度创建于隋唐时期,最终废除于清末时期,历经一千多年的发展与变迁。作为稳固的选官制度,为知识人入仕提供了重要途径,也为唐、宋、明、清等多个朝代筛选出了大量的各类人才,为相应朝代巩固封建政权提供了重要支持。但在清末时期,由于清廷统治出现严重的危机,加之洋务运动、西学传播等因素的影响,这一时期的科举制度由于不能适应复杂的时局,最终被废除,并被学堂制度逐渐取代。具体而言,科举制度的废除经历了以下三个过程。

(一)对科举内容进行多样调整

清末时期洋务运动不断发展,许多西洋学术传入中国,因此科举考试的内容不断被调整,对一些被怀疑诟病的内容进行了修枝剪叶,并逐渐增加了自然科学、经济科等考试内容,在康有为等人的建议下,八股也逐渐被废除,改为策论、实务等命题,以适应当时人才培养的需求。总体而言,这一时期的科举制度在许多力量的推动下进行着多样的改革,但由于清王朝统治力量的不断衰弱,科举制也不可避免地经历着不断衰败的过程。

(二)科举制重回旧制,再经历多样革新

然而,科举制度在经历了许多革新后,由于戊戌变法的彻底失败,1901年,清朝实际统治者慈禧太后下令科举考试的全部考试以旧制度执行,这使得清末之前的所有科举改革成果化为乌有,在这一新政实施后,各地区大臣纷纷上奏,认为科举制度应当进行改革,此后经济科等之前的改革内容也得到恢复,1904年,清政府出台《奏定学堂章程》,这标志着策论逐渐取代旧制度之下的科举考试内容,但科举制度并未被彻底废除。总体而言,这一时期清政府的统治力量进一步衰弱,加之科举制度的反复改革,旧制度下的科举制度所存在问题更为凸显,而改革的成果尚不能满足当时复杂政治环境下的人才需求。

(三)科举制度被彻底废除

1905年,慈禧太后下达诏书,宣布科举制度自1906年正式废除。1905年,袁世凯、张之洞、赵尔巽、周馥、岑春煊等人联合上奏,以科举制度阻碍学堂教育为由,请求立刻废除科举考试,清政府当即准奏。1906年开始,乡会试被全面的停止,清政府派学务大臣到各州县办理学堂。这标志着,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科举制被彻底废除,被学校教育、学堂选官的制度全面替代。

二、科举制度废除原因的探究

科举制度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指导思想的选官制度,该制度的存在,帮助封建统治者有效地维护自身的统治地位,因其存在的时间非常长,且不断被完善,因此逐渐构成了中国的社会思维模式,联系着中国传统的社会动力与政治动力,时至今日依然在许多方面对中国的发展产生着多元影响。总体而言,清末政府的统治地位面临着西方文化、军事力量的多重冲击,且由于自身统治的腐败和不作为,封建制度积累的大量社会问题在这一时期集中性地爆发,科举制度不可避免地被废除。具体而言,科举制度被废除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科举制度积弊过多

科举制度在清朝前中期并未得到合理的改革,清末科举制度依然以八股取士为本质,导致该制度到了清末积弊日深。科举制度到了清末已经丧失了活力,因此社会中因选官制度淤积的弊端也不会发生改变。具体而言,唐、宋、明都对科举制度进行了革新,如唐宋时期进士科主考诗赋,到了宋神宗时期,诗赋被经义替代,到了明代,经义考试内容又被革新,以《四书》《五经》文句为题,并规定了文章格式,即八股文,清代的科举制度承袭明代,清初短暂地出现了荐举方式,康熙等帝王统治时期,也对科考内容进行了革新,但最终重回旧制度,纵观整个清代的选官历史,科举制并未得到大幅度、有效的革新,且任官时十分重视人才的选取途径,存在“凡异途出身之人,不得以正印官用”的严格规则,而八股取士的方式也十分严厉,对答卷内容、字迹等均有严格规定。

八股取士暗含统治者强化思想控制的目的,旨在维护自身统治,但八股取士的形式存在严重弊端,如极大限制了应试者的文字运用方式,将存在异己思想的士子完全排除在官场之外,这导致读书人不得不束缚自身思想,并将精力花费在研究范本上,且只能培养出来通晓四书五经但无法实用的士子,当时移世异,这些为官之人无法革故鼎新,不能帮助国家进步、富强。

(二)西洋文化的强力冲击

科举制度以读书为应试的形式具有很大的限制性,这导致中国封建社会的开放性较差,封建政权为巩固权力也难以容忍国民拥有开放的思想,加之长期的闭关锁国,清朝在军事、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相比西方发展轨迹存在巨大的滞后。鸦片战争等战争及相关合约的签订,极大地暴露了清朝缺乏先进的军事力量、科举选拔的人才不懂经济等弱点,这表明科举制度无法适应当时的人才需要。

而西方对中国多方面的侵略,显示了一些西洋文化相比清末的文化具有明显优越性,西方入侵带来了西学的快速传播,这些新奇的文化与中国保守的文化格格不入,加上科举制积弊深重,许多中国士人为抵制西方入侵,开始改变自身的价值取向,吸取西方的一些方法,以“师夷长技以制夷”为核心思想,开始进行多方面的改革,如新建北京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天津武备学堂、天津电报学堂、天津医药馆等目标多样的学校,以培养外交、翻译、军火制造、军事指挥、电讯、医疗等方面的人才;同时,近代学校培养了许多近代人才,此类人才打破了八股取士的社会风气,清廷也通过对近代人才提供了出洋留学、赏给功名等途径,以支持学堂制度、选官制度的改革,但由于新的教育、选官模式不利于封建政权的稳定,因此清廷对科举制的改革进行了一定限制,而接受了西方观念的近代人才在商业、军事等方面进行着多样的改革,因此这一时期清朝的统治力量快速下降,而社会观念快速发生着改变,因此科举被废除在所难免。

(三)社会危机

清末封建政权内忧外患,社会危机逐渐加深且十分复杂。鸦片战争、中法战争、八国联军入侵等战争导致清廷签下了《南京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这些战争、条约导致清廷国库亏空、军事力量大幅衰减,而这些受辱事件更加剧了国内的社会暴动,因此满清政府疲于应对多方面的冲突。虽然在李鸿章等清政府大臣的努力下,清政府开始积极探索救国途径,考虑革新科举,但许多主张依旧停留在革新科举的思路上,清政府也没有即刻废止科举,加之社会动荡的程度日益加深,外患更深,导致清朝已逐渐丧失统治,最终在袁世凯等人的建议下,科举制度不得不被废除。

三、科举制度废除影响的探究

(一)导致清政府失去控制力、公信力

隋唐以来,掌权者用科举等制度来实现以乡绅阶层控制农村的目的。因此,在清廷废除科举制,且国内出现新教育模式和西方文明等多重冲击的情况下,乡绅阶层的统治地位逐渐被改变,农村乡绅主体出现劣质化的蜕变,这使得农村社会秩序逐步崩溃,进而导致农村阶层开始怀疑清政府政权的合理性,社会的上下层联系开始瓦解。

(二)加剧了社会风气的败坏,选官制度更为紊乱

虽然科举制度被彻底废除,但是对文职官员的选拔方式并未得到合理的替代,该制度的废除较为草率,加之学堂制度不完善暴露出的一些问题,新的选官制度也未被完全落实,导致当时的选官制度十分混乱,始终没有形成次序化的、刚性的选官体系,也没有建立合理的选人标准、用人尺度,导致社会风气进一步败坏。

另外,选官制度的混乱和新教育体系的逐渐发展,也导致该时期人才教育出现了很大问题,甚至产生了一些长期的消极影响,这是由于科举在培养官僚人才的同时,也培养了一批经学家、艺术家、文学家、思想家、武学家,而在教育体制革新后,许多传统文化、技艺并未在学堂之上得到传承,因此导致许多传统文化、技艺不断灭绝,现代人难以较好理解、学习和应用这些文化、技能,从文化传承角度而言,是非常大的损失。

(三)导致政局更为动荡

科举不合时宜地被废除,导致清廷的政治统治进一步失序,没有合理的替代性政策、绅权与皇权的失衡等因素,均导致了士绅阶层与其他阶层进行混乱的流动,为军绅结合、军阀政治提供了空间。晚晴时期,士绅阶层快速衰落,带来了许多政治忧患,许多军人阶层人士步入政治中心,但一些军人缺乏政治知识和掌权的能力,没有深邃的发展眼光,依赖武力来实现政治统治,祸国殃民,使得政局更为混乱,也进一步削弱了中国抵御外敌、重建国内社会秩序的能力。

(四)国内社会风气进行多元转变

虽然清廷统治力的逐渐削弱导致各阶层势力无序流动,一些掌权者缺乏深谋远虑的手段导致社会风气弱化,但科举废除后,清朝政府准备立宪,使得许多州县的社会士绅与学堂毕业生联合,通过组织农会、创办教育会等方式开始自治,这有利于近代教育和文化的推广,女子缠足等封建文化逐渐被废除,而这类运动推动了许多地区的社会风气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五)推动了封建统治的覆灭

晚清新政,以教育体制的改革为核心内容,但科举制被彻底废除,使得许多封建士子丧失了其原本的人生目标,被迫断绝了自己的仕途梦想,加上封建士子没有其他方面的谋生技能,导致其面临生存危机,封建士子在有限且动荡的社会中寻求生路,主要有弃笔从戎、从商、出国留学等方式,大批士子发展方向的转变,使得以科举为手段来巩固政权的封建统治秩序面临着巨大且复杂的冲击,如学习西方知识的士子在接触并接受西方思潮后,意识到封建制度十分腐朽、落后,因此走上革命、立宪的道路,如滔滔洪流反击着清政府统治下的封建社会,如陈炯明等人士,在西洋文化的影响下开始了对抗清朝政府的活动。可见,这一时期,由于科举制被废除,国内各政治阶层开始了更为戏剧性、更为紊乱的变化,许多士子从支持封建政权的行列转向破除封建社会、打倒清政府的阵列,清政府对此始料未及,或未料及废除科举制会造成如此复杂的政治影响,清政府一定程度上成了封建制度的掘墓人,对之后中国的进步起到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六)推动了新教育体制的发展

废除科举制的同时,清廷等多方力量开始主动或被迫地进行着新型教育体制的建设,对中国近代的多种良性改革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如学堂教育培养了大批的有志之士,在之后的抗日战争等活动中发光发热,对中国文化的优化产生了深远且积极的影响。而新型教育在内容上的革新,也打破了以儒学治国的政治格局,自然科学、美术、历史、地理及许多工科学科得到发展,四书五经等内容被散文、诗歌等文学内容逐渐取代,培养了大批的科技、工业精英和知识分子,为之后的抗战和新中国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人才基础,为之后中国教育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许多经验。

同时,西方科学不仅在学堂上备受推崇,也通过书籍、报刊等途径在社会上广泛传播,这对于改善人才的知识结构、实操技能有很大的帮助,也意味着中国的教育在向着人才多元化培养的方向前进,学子们有了更多元的专业选择,不再局限于入仕这一特定的发展方向,女子学堂的兴起,也帮助女性学子在更多领域发挥才能,这对于促进社会多元化、男女平等等也具有深刻的影响。

另外,新体制因逐渐摒弃了传统思想中的一些糟粕,也使得新教育体制塑造出更多价值观多元、品性优良的学子,即保留了勤奋、忠孝等传统思想,也吸收了平等博爱等新时代精神。

(七)推动了民族救亡运动

清末国民受日俄等战争及相关条约的刺激,掀起了出国留学、民族救亡等运动热潮,相关资料显示,1904年,新式学堂在校学生为92万人,1909年,新学堂在校学生156万人,这期间约有12万人出国留学。而这些新知识分子以这期间的学习,感悟到了当时民族危机的严重性,然后投身于挽救国民、挽救中国的运动中,如提出了军事救国、科学救国、实业救国等口号,并参与近代各类政治、军事活动中,尤其五四新文化等运动前后,诞生了李大钊等在政治、军事、实业等方面具有巨大贡献的代表性人物,从而推动中国摆脱封建统治,阻止西方列强入侵,进而走向独立和社会主义道路。

四、结语

综上所述,科举制度的废除经历了复杂的过程,但由于清王朝统治力的衰落、西洋文化冲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废除科举制是必然发生的,而基于当时中国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时局,科举制的废除产生了很多恶性影响。而从长远角度来看,科举制的废除不仅是必然的,而且有利于中国人民推翻清王朝及封建制度,逐渐形成新的社会体系,对于抗战救国等事业也发挥着长远且积极的影响。对科举制废除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反思和研究,对今后中国教育的改革也起着积极影响,在革新教育制度时,应考虑新制度对各利益群体的冲击,结合社会发展,合理地摒弃和保留相关内容,才能助力社会稳步、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科举制科举制度清政府
古代的考试
“科举”
科举制度的起始与结束
新军:清政府的掘墓人
卢汉铁路筹款问题探析
质疑是打开智慧宝库的金钥匙
晚清科举制度变革考
甲午战争后清政府第一次政治大借款的意图与困境
谁害了孔乙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