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农村信用社财管战略的影响及应对措施探讨

2022-12-17孟晓婷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2年21期
关键词:信用社市场化信用

孟晓婷

(罗源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福建 福州 350600)

一、利率市场化及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的概念

(一)利率市场化的概念

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经营融资的利率水平由市场供求来决定。它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利率市场化实施之后,金融机构具有利率的决策权,金融机构基于自身资金运营状况以及央行基准利率,通过主动调节利率的方式来最终确定自身利率,在进一步以货币市场形成的利率作为中介,并结合市场供求情况来对自身存款以及贷款的利率体系进行构建。

(二)农村信用社的概念

农村信用社是指基于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通过社员入股、民主管理为社员提供金融服务的县级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在依法享受民事权利的同时,也承担着债务责任,主要是以全部资产进行债务责任承担。农村信用社根据国家法律和金融政策采取金融渠道来对农村闲散资金进行筹集、调节、组织,目的是为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

(三)农场信用社财务管理的概念

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是指农村信用社在实际运营过程中,计划、决策、组织、控制各类经济业务活动的一个总称。在利率市场化大环境下,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的内容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主要包括预算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成本费用管理、利润分配管理等。

二、利率市场化对农村信用社财务战略的影响

(一)有利于农村信用社金融业务的创新

在利率市场化大环境下,随着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存款和贷款利息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为了能够吸引更多的客户占领更大份额的市场,农村信用社必须对自身金融业务产品进行创新,寻找效益增长点和盈利点,形成新型经营管理模式,更好地与市场供求关系相适应。

(二)有利于农村信用社对净息差的管控

随着利率市场化不断推进,一方面,农村信用社可以通过风险分析、客户贡献度等对存贷款客户实行个性化利率;另一方面,农村信用社在资金营运时根据自己的资金盈余情况决定买卖价格,在进行成本核算的基础上,灵活调整利率水平,利率自主决定空间进一步加大。在拥有自主定价权的同时,建立以头寸控制、成本控制、风险控制、期限匹配的资金约束机制,有利于培养农村信用社的成本—效益观念。以往银行业稳定的净息差格局被打破,农村信用社可以以经济价值获取为核心,采取一定措施,对资产负债管理以及金融产品定价进行强化,进而加大对农村信用社净息差的管控力度,提升农村信用社盈利水平。

(三)有利于农村信用社筹资成本的降低

现阶段,我国已经开始全面推行利率市场化,在这一大趋势下,贷款利率和债券利率都会受到市场的影响,再加上相关部门对于利率市场化监督力度的不断加大,金融机构投入的成本要求更多的收益。同时,也需要对风险变化的反应更加灵活,不同级别信用状况的客户获得的评价也会逐渐拉大差距,导致筹集资金的投入也会不一样。虽然一些农村信用社金融服务产品相较于一些其他类型的商业银行机构来说,存在着单一性,但是,由于受到服务群体等特殊因素的影响,其金融服务存在着谨慎性,在信用评估上可以取得一定的优势。这种信用评估优势的形成,可以吸引银行间债券市场和同业市场,使其在投资上具有一定的倾向性,进而使农村信用社获得一定的筹资优势,通过筹集资金的投入和支出的减少,还促进其市场竞争能力的提升。

三、利率市场化改革大环境下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战略存在的问题

(一)数据分析及决策功能不完善

一些地区的农村信用社存在数据分析不完善的情况,囿于技术和人才因素,这些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战略制定过程中,数据分析缺乏科学性、全面性,不能够对金融市场利率趋势进行系统技术分析,难以为后续产品的创新以及财务管理工作提供一定有效数据支撑。同时,还有一些地区的农村信用社对于投资决策的可操作性关注度不够,并没有充分考虑到政治、经济、法律以及文化都各类因素的影响,所制定出的决策不能够满足市场供需需求,导致一些业务和服务内容难以创造预期经济效益,不利于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对于利率风险考虑不周全

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大环境下,农村信用社利率风险相对于其他一些大型商业银行来说更大。一方面,由于农村信用社普遍规模较小,所以投资渠道往往难以实现多元化,日常资金营运偏向于同业拆借、债券市场,投资收益率有限。但投资产品的选择会受投资人的偏好影响,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会选择利率较高的产品,增加了资金业务的违约风险。另一方面,在一些农村信用社对于利率风险的重视程度不够,营业网点层面为了短期的经营效益,提高贷款利率而选择资质较差的客户,导致贷款违约风险不断攀升。联社层面没有通过财务管理战略创新,在借贷合同中针对产品价格、赎回、执行权使用相关内容进行优化和完善,以此对利率上下浮动过程中客户流失情况进行制约,使农村信用社面临一定的利率风险。

(三)财务管理模式不健全

现阶段,农村信用社的财务管理工作内容由总部进行安排,并对相关人员的评定和任免进行确定。在这种财务管理模式下存在着一定的弊端,财务人员虽然由总部任免,但其同样需要服从分支机构负责人的直接管理,在实际工作中,数据造假、环境恶化、金融安全等问题难以得到有效控制。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分支机构所存在的财务管理风险并不能够在第一时间反馈到总部,难以为其在利率市场化转型下,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风险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基础信息参考。同时,由于分支机构财务人员对岗位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费用列支等职责,未能重视在信贷审查中发挥实际的作用,也将导致信贷审查中财务人员对利率风险的把控形同虚设。此外,部分农村信用社对于金融产品服务的监督审计力度也不够,不仅审计方式方法存在滞后性,不能够基于农村信用社财务管控的基本规律及其发展方向来选择科学合理的多元化审计方法,无法对财务管理风险进行发掘和反馈,难以适应复杂多变市场局势,不利于财务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

(四)信用评估体系不完善

目前,农村信用社虽然一直都在加大客户精准建档等工作力度,但在执行过程中,存在部分经办人员对建档不够重视,导致重要信用信息缺失或者仅凭客户描述建档,信用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有待考证。在利率市场化大环境下,由于竞争激烈,部分农村信用社分支机构为了能够获取更多的客户,对客户信用评估存在不全面性的情况下,仍然给客户授信,信用评估门槛过低。部分客户的并不能够实现按期还款,一旦出现客户无法定期还款,不仅会对农村信用社资金链造成一定负面影响,而且还有可能导致其产生债务危机,致使农村信用社资产质量大幅度下降。

四、利率市场化改革大环境下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战略的优化建议

(一)强化数据分析,实现财务信息价值以及决策规范性的提升

各地区的农村信用社应当依托省联社的支持,加强大数据分析相关系统建设事宜的投入力度,重视技术和人才的引进。从技术角度出发,农村信用社有必要运用先进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对金融市场利率趋势进行系统技术分析,多角度收集与研究精准的经济参数,避免经验判断及主观臆断情况的发生。同时,农村信用社还应当积极反馈自身对于系统功能的需求,及时将数据分析功能需求反馈给省联社,促进系统功能的优化升级,实现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战略制定过程中数据分析的科学性、全面性,为财务管理战略决策的制定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实现产品创新发展,与时俱进。同时,农村信用社还应当时刻关注投资决策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在决策制定过程中要进行科学性论证分析,充分考虑到政治、经济、法律以及文化都各类因素对于财务管理战略决策实施的影响,使决策内容能够满足市场供需需求,为预期经济效益的达成提供一定保障。

(二)加强资产负债管理,构建科学合理的利率风险控制机制

各地区的农村信用社应当加强资产负债管理,构建科学、合理的利率风险控制机制,有效利用现有的资产负债管理工具,加强资金成本核算。在资产端,一方面,加强分析资金头寸预估的能力,通过以往数据分析,合理匡算预留头寸,充分利用闲置资金进行投资,提高资金营运收入。另一方面,总部层面应加强贷款产品利率管理,通过量化指标与弹性指标相结合的形式,合理控制客户的贷款规模与利率。同时,还应当加大对利率风险的重视程度,不仅要能够通过财务管理战略创新在借贷合同中针对产品价格、赎回、执行权使用相关内容进行优化和完善,来对利率上下浮动过程中客户流失情况进行制约,而且还应当不断完善规章制度,在借贷款项的主动权掌握在农村信用社手中的同时,避免出现人情利率以及政策性漏洞情况的发生,促进农村信用社利率市场化转型过程中实现平稳过渡,实现持续稳健发展。在负债端,一方面通过制定管理制度,合理控制存款利率风险;另一方面通过合理匡算成本,结合绩效考核工具引导员工优化存款结构,通过资产负债结构的管理,合理地平衡存贷款价格与市场竞争的关系。

(三)建立健全财务管理模式,加强金融监督

农村信用社应加强财务管理模式的建设,在预算管理、绩效考核等制度制定时,总部各部门根据业务发展目标预先匡算费用,下达指导意见,各分支机构结合自身实际上报计划数及考核意见,总部各部门结合上报情况及发展目标,最终下达任务形成事前预算;后期根据实际业务发展按月或者按季考核执行情况、分析原因、动态调整方案。通过这种上下结合、过程评价的方式,有效地实现事前预算、事中控制、事后监督的功能,提高员工的参与度,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与积极性。在人员管理方面,农村信用社应采用引入集中与放权相结合的财务管理模式,集中化管理主要是针对各个分支机构的主要负责人员,放权化财务管理主要是针对各个分支结构的财务管理办事人员。同时,农村信用社还应当加大对金融产品服务的监督审计力度,不仅要基于农村信用社财务管控的基本规律及其发展方向,安排专人采取数据分析、实地考察、市场反馈信息调查等多元化方式,审计金融产品是否与利率市场化转型大环境相匹配,而且还应当引入专业审计机构,开展审计工作并给出权威意见和建议,及时发现农村信用社在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风险点,为做出正确财务管理决策,适应复杂多变市场局势提供一定保障。

(四)尽快建立信用评估体系

加速信用评估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可以使农村信用社更好地适应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大环境,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信用评估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首先,农村信用社应当在现有信用管理组织结构基础之上进行优化,不仅要安排足够的人员负责信用管理各项工作,而且还应当安排专人以日、月、年为单位,对客户信用信息进行及时更新;其次,对于一些以往信用情况不良的问题客户,农村信用社应当安排信用评价人员通过数据分析、走访调查、询问以及以往交易记录分析等方式,对其信用情况进行动态评价;最后,农村信用社应当给予客户信用档案管理工作高度重视,加大现代化档案管理系统的建设力度,综合运用技术来支撑信用档案管理工作,以便于实现对贷款客户动态信息进行反馈,避免在没有对某些客户的信用情况进行仔细调查,不了解客户信息状况的情况下,开展金融业务进而产生大量坏账情况的发生。此外,农村信用社还应当关注自身的资产和负债平衡,要结合市场大环境及国家金融政策,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资产负债平衡情况评估,一旦发现失衡情况要及时对自身金融产品服务内容进行调整,实现发展期和紧缩期资源负债结构的稳定性,避免财务风险的发生。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利率市场化改革大环境下,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服务的一种重要载体,要想更好地适应竞争激烈的金融市场环境,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优化和完善自身的财务管理工作,促进财务管理战略水平的提升。对于现阶段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战略存在的问题,本文着重提出了实现财务信息价值以及决策规范性的提升、构建科学合理的利率风险控制机制、建立健全金融监管方式以及尽快建立信用评估体系等优化建议,希望能够从财务管理战略角度出发,为农村信用社市场竞争优势的形成提供一定的助力。

猜你喜欢

信用社市场化信用
中美信用减值损失模型的比较及启示
新发展阶段农村信用社加强管理会计绩效考核应用研究
工程造价市场化改革下定额的再认识与建议
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 推进资本账户开放
加快信用立法 护航“诚信河南”
信用收缩是否结束
歌剧艺术市场化运作的可行性研究
信用消费有多爽?
以市场化改革做强做优做大“全民财富”——国企改革顶层设计回应六大关切
新时期创新信用社经济管理的方法与手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