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的税收风险及其防控策略探讨
2022-12-17刘帅
刘 帅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路桥工程技术分公司 财务管理部,安徽 马鞍山 243000)
一、前言
企业税收风险的识别、防范、控制和管理是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是合理合法地规避税收风险,降低成本,追求超额利润,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信用水平,维护良好的企业形象。由于建筑施工企业业务范围广、业务内容复杂、税务风险相对较高(章文菁,2022),如何实施税收风险管理,达到减税增效的目的,优化资源配置,已成为建筑施工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
二、建筑施工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面临的税务风险
(一)承包工程阶段的税收风险
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往往把承揽更多的项目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盲目追求承包工程中标。对工程建设的相关税种认识不够,这违背了成本效益最优化原则,会带来一定的税务风险。企业如果不能充分考虑项目的具体情况和项目实施地所涉及的具体税收环境和政策,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合同签订后税务风险显著增加。
(二)合同签订阶段的税收风险
1.合同内容不明确导致的税收风险
由于合同双方纳税身份、税率、发票类型、发票交付期限和业务类型等问题约定不明确,可能导致税务风险。鉴于承包商向服务提供商租赁生产设备,并要求出租人配备操作员作为示例,承包商必须要求服务提供商提供建筑工程类别的发票。如果合同规定不明确,经济交易业务与发票内容不一致,承包商可能面临发票不合规带来的税务风险,导致增值税进项税不能抵扣、企业所得税不能进行相关抵扣等问题。如果签订合同时的税率调整未明确包含在合同条款中,因税率调整引起的货物或服务价格的变化可能会导致双方之间的争议,将增加施工企业的施工成本。
2.供应商选择不合理导致的税收风险
增值税纳税人可以分为两种,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在“营改增”实施前,企业缴纳的税款不包括进项税额的抵扣。因此,只要发票合理、合法、合规,一般纳税人或小纳税人取得的发票均可以在所得税前扣除,且不影响企业税负。但是在“营改增”实施后,如果供应商选择不当,企业将无法抵扣增值税,增加企业税负,导致税收筹划目标出现偏离,影响最终的经营成果。
3.“四流”内容不一致带来的税收风险
与营业税的征管相比,税务部门对增值税的征管更加仔细、严格。企业在签订合同时,切实要保证“四流的一致性”,换句话说,就是合同内容、货物实交、发票开具、资金拨付的内容方向必须保持一致,保证业务发生的真实交易,防范和减少发票虚开的问题和风险。部分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思维仍没有从原有的企业营业税制下转变过来,在签订承包合同时未在合同条款里明确“四流一致性”的内容,导致合同在执行过程出现差异,增加了税负,加大了四流不同步带来的税收风险。
4.劳务分包用工合同不恰当带来的税收风险
一般情况下,建筑施工企业主要分为两种形式的分包队伍,专业分包队伍和劳务分包队伍。有建筑施工资质的专业分包企业,通常可以做到合同、货物、发票、资金的一致,一般不存在涉税风险。实施“营改增”以后,税务部门重点关注的涉税风险点就是那些劳务施工队伍,主要是因为实施了税制改革后,这些队伍无法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而且,施工现场临时用工的工资单无法在税前予以扣除,这也进一步加大了涉税风险。
(三)会计核算阶段的税收风险
1.会计原始票据不合规导致的税收风险
部分工程项目施工地点距离城市中心较远,项目的日常开支如房屋租赁费、水电费、食堂采购食材等事项,通常存在不要求或者难以要求开具发票的现象。一定程度上与原始会计凭证的合规性相悖,可能导致建筑施工企业在企业所得税最终汇算清缴时增加应纳税所得额,增加企业的税收负担。
2.会计核算工作日益复杂而产生的税收风险
随着“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建筑施工企业中会计人员涉及的增值税会计核算科目业务越来越多(潘琴,2020)。“应付增值税”科目下就涉及11个辅助科目,如进项税额、销项税额、转出多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等。这对财务人员的会计核算工作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财务人员对会计政策和税收政策认识不够充分,会计核算不规范,很容易科目混淆,使企业在会计核算处理层面面临税收风险。
3.费用支出事项科目设置不完整、账务记载不恰当导致的税收风险
在施工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施工企业可能会遇到需要建设临时生产生活设施的情况。根据企业所得税的有关规定,临时设施应当按照固定资产摊销原则,如房屋、建筑物等,将原值作出摊销。但是,在实际经营中,施工企业往往将这些成本随意汇总到某一个科目直接做一次性摊销,造成企业所得税缴纳的调整。
(四)获取发票和发票管理阶段的税收风险
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施工地点相对分散,一方面,大多数施工项目没有专门的税收管理岗。一些职能部门的业务经办人员对发票管理意识不强,不能及时传递发票,并按照规定完善保存发票(金萍,2021)。如果发票毁损不能抵扣的,应当向发票所在国税务机关报告,并处以罚款,同时影响纳税人的声誉和信用等级评价。另一方面,由于施工区域相对分散,材料通常在当地采购,施工过程中材料种类多、建设投入大、施工单位多、员工流动性高、施工周期长等特征,使项目施工过程复杂性更高且产业链延长。而且这些很难获得完整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许多材料供应商都是小规模纳税人或个人,他们无法提供可抵扣的增值税专用发票,部分建筑施工企业也无法全部收到增值税专用发票(柳琪,2021),导致进项税额抵扣不足,加剧了企业税负。目前,部分工程项目总承包方的资金收支存在错配,一些项目工程尾款需满足交工、竣工、审计等环节,下游分包商无法及时回收资金,主观上拖欠开具发票(李情,2021),也导致进项税额不够抵扣,最终导致建筑企业缴纳更多税款。
(五)挂靠工程分包单位带来的税收风险
一些分包单位承接施工项目时,选择挂靠单位与承包商签订施工合同,这主要是因为本身该分包单位没有建筑施工资质。建筑施工的最终质量直接关系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所以,我国对建筑施工的质量有非常严格的规范要求,明令禁止不具备建筑施工资质的施工企业不仅没有资格参加招标,更不得参与项目施工。这种为了获得分包项目而采用挂靠的方法的单位,在“营改增”政策实施后将面临较大的税收风险。
(六)部分存量资产无法进行进项税额抵扣的税务风险
理论上来说,建筑施工企业的某些存量资产,如建筑企业在日常施工中需要用到的大型设备和可重复使用的材料,在持续使用的过程中,应当折算为企业的产值,参与到销项税项目中。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设备可以抵扣进项税额,但折算为企业产值的那部分无法取得税票,这就使得税制改革后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出现不匹配的情况,而且这种情况在当今很多建筑施工企业中是普遍存在的,使得企业的纳税额大幅增加。
三、建筑施工企业加强税务风险管控的策略
(一)提高企业风险防控意识
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到加强税务风险防范措施的必要性(李宏艳,2022),从思想层面,要正确认识完善税收风险防控工作的需要,建筑施工企业的生产、经营、施工等环节与税收风险的防控息息相关,加大企业文化建设的落实力度,将风险防控理念融入日常经营和文化管理工作中,引导员工形成税收风险预防习惯。加强日常业务和文化渗透中对税务风险管理的意识和培训,为财税业务人员提供定期培训课程。可以委托税务中介机构或聘请教师对企业财税业务工作人员进行税务政策法规培训,提高企业财税人员的知识水平,贯彻风险防范的理念,培训内部员工更有效地防范和应对税务风险。建立税务风险评估机制,引入税务管理,鼓励全体员工更加关注税务风险,引入奖惩制度。重点引进专业的税务人才,充实税务人才储备,提高税务人员的整体业务水平,通过建立税收风险防范体系来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二)建立税务风险防控管理体系
全面提升企业税收风险防控的实践水平,促进构建完善的一整套风险防控整体体系,是最大限度提高税收风险防控效果的重要途径。
根据建设施工项目的具体任务,建立科学、可行的税务预防控制体系制度方案。在项目管理的各个发展阶段,全面开展和落实税收管理工作,提高精细化税收管理的实效。预防应该是前期的优先事项,监测和控制中期为主,后期是考核与评估。
通过对早期风险的专业识别,确定合适的税前控制方案,总结潜在的税务风险,并采取规避和降低风险的方法应对风险。对中期而言,税收风险的动态监测是基于收集的所有信息、对潜在风险的预测以及根据情况进行监测和预警。后期对科学防控取得成效的单位给予奖励,对不作为、损害企业利益的单位给予处罚。后期评估也是税收风险防控体系的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考虑到税务稽查所涉及的内容统计和价值信息挖掘的不同层次,从复检结果中逐层排除可能的原因,最后通过一一排查,找出最重要的原因,预防和控制后续项目的税务风险。
(三)构建内部信息传递和沟通机制
进一步优化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管理模式,有效整合财税业务,建立健全企业财务管理体系。采用新的技术手段,提高发票票据资料处理速度,特别是在鉴别发票真实性和实际收款进度等工作中,实现企业发票的独立自主管理,不断优化企业风险防控手段,提高税务工作质量,方便税务人员信息查询,提高税务工作效率。
(四)建立企业外部税务风险管理协作机制
除了建立完善的内部税收风险防控体系外,还需要建立外部税收风险管理的协调机制。
第一,建立企业与税务机关的良好关系。加强业务交流互动。要在税务机关的帮助下合理评估管理决策面临的潜在税务风险,实时了解最新的税收政策,为企业与税务机关良好合作,防范和解决施工活动中可能出现的税务风险创造良好的税控环境。
第二,加强与建设单位的积极沟通。做好生产销项税收筹划,降低税收风险,节约企业资金。熟悉施工企业税务问题的相关规定,包括计税方法的选择、开票要求等;梳理项目建设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制定科学的税收管理方案,协调税收管理。
第三,加强与材料商和分包商在税务问题上的沟通和指导。利用专业知识帮助下游供应商、分包商,尤其是小规模纳税人或没有税务管理经验的小型企业纳税人,合理有效地处理税款预缴、发票开具等税务问题,把控进项税的正常征收,降低支出风险。在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应根据供应商的质量标准要求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对于候选供应商,施工企业应进行全面调查,摸清供应商的实际经营情况、信用评级水平和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完善情况,将企业状况良好的供应商纳入高质量供应商数据库里。相反,将综合调查结果表现不佳的供应商纳入供应商黑名单数据库里。选择和管理相对规范的高质量供应商签订合同提供施工所需材料,尽量避免由于供应商自身管理不规范,导致合同条款约定不明确,合同流、货物流、发票流、资金流“四流不一致”给施工企业带来税务风险的情况。
(五)加强税收筹划工作
在选择工程分包商和材料供应商时,建筑施工企业应尽可能选择一般纳税人。如果条件限制,只能选择小规模纳税人,需要对小规模纳税人产品价格和企业实力综合考量,在防范风险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降低项目单位成本,提高运营效率。根据由甲方提供材料和旧项目的税收规定,建筑施工企业可以选择简易的征收方法或一般的税收计算方法来计算和缴纳增值税。财务人员和相关业务人员应根据每个项目的施工构成、策划的成本和毛利做好经营策划工作,综合计算税负,并选择最有利的税收计算方法,以利于企业的效益。由于项目工程组成不同,有时简易计税的税负高于一般计税的税负。对于简易征收的税务计算,该单位的相关部门也要加强内部协同配合,并根据施工合同条款明确发票类型和其他相关内容。
四、结语
建筑施工企业要想实现长期、健康发展,持续完善税务管理体系,不仅要增强税收风险防控能力,还要切实提升企业税务管理水平。建筑施工企业在发展中应充分考虑形势和环境的变化,结合自身的税务工作状况,积极地运用各种税惠政策,探索有效的税务风险管控策略,制订完善的纳税方案。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增强自身税务筹划能力,使税务管理工作得到高效落实,最大限度地提高税收风险防控成效,满足企业的高质量发展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