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姚县蚕茧生产模式调查
2022-12-17孙茜,李燕
孙 茜,李 燕
(大姚县蚕桑站,云南 大姚 675400)
大姚县位于云南省北部偏西,楚雄州西北部,气候类型属低纬度北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干湿季分明,冬季少严寒,夏季酷暑短,立体气候较为明显。年平均气温15.6℃,无霜期307 d,降水量796.5 mm。日照充足,光热资源丰富。蚕桑产业发展规划区域的海拔为1600~2000 m,年平均气温15℃,年降水量796.8 mm,年平均日照时数2468 h,均能满足蚕桑生产所需降水500 mm以上,年≥10℃的有效积温2600℃以上的气候条件。热量条件好、昼夜温差大,年温差小,春季回暖快,桑树发芽早,雨少干燥蚕病少,有利于春蚕饲养,夏季无持续高温,全年可养蚕4次以上。地理环境气候非常适宜于生产优质桑、茧,养蚕早、上市早、时间差突出,茧丝长,解舒率高,缫折低。是世界级的优质茧丝基地。
1 蚕桑生产情况
1.1 全县蚕桑生产情况
大姚县是全省10个发展桑园10万亩(6667 hm2)以上的核心基地县之一,是全国25个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综合试验站示范点及云南省5个区域推广站之一。目前,全县有7个乡(镇)54个村委会535个村民小组8876户农户养蚕,累计桑园面积达5850 hm2,年饲养蚕种6万盒以上,生产鲜茧2700 t左右,鲜茧收入1.3亿元以上。
1.2 桑园分布情况
全县7个乡(镇)54个村委会535个村民小组,有桑户11485户,栽桑养蚕乡(镇)中,桑园规模面积1200~2067 hm2的乡(镇)有3个,占全县桑园面积的90.7%;投产桑园面积3387 hm2,其中:高产桑园面积1000 hm2,中低产桑园2387面积hm2。
1.3 主推品种情况
桑树品种以农桑8号、农桑12号、农桑14号、女桑为主;家蚕品种以菁松×皓月、781×7532、苏红×明草为主,良种覆盖率达99%以上。
1.4 树型养成情况
大姚县桑园栽植方式为单垄条栽,全年养蚕4次,春季占25%、夏占季20%、秋季占35%、晚秋季占20%。树型养成采用低干有拳式模式,每株留拳4~5个,1月上中旬(小寒节令)封梢,4月下旬至5月初(立夏节前5 d)完成夏伐;新桑园摘芯分杈,老桑园(田桑)春蚕二眠期推广桑树摘芯增产。
1.5 蚕桑综合利用情况
为进一步提高桑园产出率,连续5年春季在低海拔地区石羊镇大中、白石谷、柳树塘、土枧槽、岔河等村委会新植连片水田桑园,实施桑树-黄豆立体示范种植,辐射带动全县新植桑园立体种植167 hm2,积极探索有利于提高蚕农单位土地面积内产出率,增加蚕农经济效益。分别对好、中、差田块进行5点取样实地测产,桑园鲜豆荚带杆产量2865~6720 kg·hm-2,产值10020~23520元·hm-2(平均市场价3.5元·kg-1);鲜豆荚单产2145~3630 kg·hm-2,产值10725~18120元·hm-2(平均市场价5元·kg-1);云南七彩丝绸有限公司年生产真丝绸面料100万m,实现产值6000万元,吸纳劳动力转移就业人员50余人。
1.6 桑园病虫害防控情况
大姚县常年发生且危害较重的桑树病虫害有桑树褐斑病、朱砂叶螨、桑瘿蚊、桑粉虱。利用国家蚕桑体系和省农业专项项目平台,实施桑园绿色防控,每2.7 hm2安装太阳能杀虫灯1台,悬挂诱虫板450片·hm-2;结合桑树病虫害野外定点测报数据、蚕农常年养蚕累积的经验、天气预报等,及时发布桑树病虫情报,组织冬季桑园虫害联防统治。
2 蚕茧生产情况
2.1 蚕茧生产技术
推广“蚕桑良种+小蚕共育(打孔膜覆盖叠式蚕台育)+地火垄+大蚕省力化蚕台育+优良蔟具上蔟”;强化“养蚕3项核心技术(100%小蚕共育、100%统一消毒、100%纸板方格蔟上蔟)”;强力推广小蚕使用叠式蚕台、自动加温补湿器,大蚕应用省力化蚕台育、斜面条桑育、大蚕地桑育和使用优良蔟具纸板方格蔟上蔟。
2.2 蚕茧生产情况
2021年,全县饲养蚕种66228盒,生产鲜茧2794 t,蚕农实现蚕茧销售收入1.61亿元,均价57.71元·kg-1,盒种产量43.4 kg,每盒种效益2505元,按投产桑园计,桑园产值93900元·hm-2。国家体系33 hm2示范基地163户蚕农全年饲养蚕种1970盒,生产鲜茧87.3 t,蚕农实现蚕茧销售收入510.5万元,桑园产茧2617.5 kg·hm-2,产值153150元·hm-2,省专项53 hm2绿色防控示范基地427户蚕农全年饲养蚕种2426盒,生产鲜茧106.7 t,蚕农实现蚕茧销售收入619万元,桑园产茧2001 kg·hm-2,产值116085元·hm-2。
2.3 蚕茧综合效益
2.3.1 经济效益
以2021年为例,全县饲养蚕种66228盒,实现产值1.61亿元,8876户养蚕农户户均蚕桑收入18168元,带动全县398户栽桑养蚕户,户均收入11375元。
2.3.2 社会效益
蚕农养蚕收入活跃了城乡市场,增加了工商企业税收,进一步推动了县域经济稳步发展。大姚优质蚕茧生产,提高了蚕桑生产效益,蚕农栽桑养蚕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农村劳动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加快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步伐,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全县直接从事栽桑养蚕的劳动力达到3.1万人,占全县农村劳动力的19%。
2.3.3 生态效益
蚕桑种植区域自然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桑树根系发达,绿叶面积大,水土流失等恶性自然灾害得到有效遏制,对改善生态、净化空气,调节局部小气候起到良好作用,有利于天然林保护和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
3 蚕茧加工情况
3.1 鲜茧干燥
2018年,云南新丝路茧丝绸有限公司因资金链问题退出大姚县蚕桑生产经营,县人民政府引导本地企业云南七彩丝绸有限公司及涉桑乡(镇)合作社收购鲜茧。据统计,全县有3家企业及26户个体工商户收购鲜茧,日处理鲜茧10 t的循环烘茧机6台,土灶22眼,能满足县内鲜茧烘干。
3.2 茧丝加工
自2018年末云南新丝路茧丝绸有限公司因资金链问题退出大姚县蚕桑生产经营后,资产被楚雄州中级法院冻结,招商引资未果,暂无茧丝加工企业。
3.3 丝绸加工
云南七彩丝绸有限公司专业从事真丝绸面料、数码丝绸的生产、销售和鲜茧收购;年生产真丝面料100万m,实现产值6000万元以上。
3.4 蚕丝被加工
全县区域内拥有蚕丝抽茧机11台,年加工鲜茧600 t,生产丝棉75 t,加工蚕丝被近2.5万床。
4 存在问题
4.1 产业间争地矛盾
随着核桃、花椒、蔬菜产业发展,各产业争地矛盾突出,桑园地套种核桃、花椒等经济林果、桑蚕农药中毒、不结茧蚕现象等蚕事新矛盾不断升级,导致部分桑园无法养蚕或是养蚕效益不高,严重影响蚕茧产量和质量。
4.2 养蚕劳动力不足
农村青壮劳动力大量外出打工,管桑、养蚕劳力紧缺,务工费用逐年呈上扬态势,蚕茧生产成本增加。
4.3 科技推广缓慢
县(乡)科技人员老化,老、中、青脱节断档,全县栽桑养蚕点多面广,培训、示范、指导等科技服务不能及时到位,新科技、新措施推广缓慢,乡(镇)、村(组)间科学种养有差距,蚕茧产量潜力未有效发挥。
4.4 蚕茧市场不规范
暂无龙头企业支撑。省内外无证或县内持有鲜茧收购许可的个体商户竞相在许可区域或跨地域走村串户抢收抢购,部分无证小商贩倒买倒卖,对无交通工具运输蚕茧的老弱妇孺以低价、压价、缺斤短两等非常规手段收购蚕茧,从中获取利润,恶意扰乱蚕茧市场,降低蚕茧品质。
5 意见建议
5.1 强化基地建设
以金碧、石羊、新街3个乡(镇)为重点,着力培育大—柳—黎(大中、柳树、黎武)、大—凉—将(大桥、凉桥、将军)2个蚕桑产业经济带,突出“桑园建设、蚕茧生产、市场整治、茧丝加工、综合利用”5个重点,围绕“依靠科技,扩大面积,主攻质量,提高效益、龙头带动”5个核心,县级相关部门挂点涉桑村委会,千方百计支持挂点联系村的蚕桑产业发展,发动干部职工进村入户实行包保责任制,在包保工作中做到包思想动员、包地块落实、包资金筹措、包技术指导;职能部门负责抓规划、抓技术指导、培训、抓检查验收,确保蚕桑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5.2 培育经营主体
加强产业发展宏观规划布局,进一步打造核心基地乡(镇)和重点村,做到规模连片发展;积极引导做好土地流转、转包承租工作,鼓励蚕桑产业发展“大户”“能人”创办一批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完善“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蚕桑一体化经营模式。加大对蚕桑专业村、组、户的项目资金和科技扶持等措施,培植一批科技水平高、经济效益好的蚕桑专业村、组、户,以示范典型带动栽桑养蚕科技水平整体提高和蚕桑产业提质增效,提升全县栽桑养蚕专业化水平,使蚕桑生产快速驶入“一村一品”的快车道,实现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
5.3 优化管理服务
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鼓励蚕农合作社根据自主自愿原则,与蚕农签订合同,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技术服务,向蚕桑生产环节投入技术和资金支持,扶持栽桑养蚕。健全完善科技推广培训体系,结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调整充实县乡科技推广队伍,加大对全县养蚕能手、蚕桑辅导员及乡村蚕桑科技人员的培训力度,着力培养一批农业科技带头人,拓展农业科技服务领域,提升农业科技服务蚕桑产业发展水平。
5.4 加大招商引资
鼓励通过招商引资、整合资源优势等方式尽快培植蚕桑龙头企业在大姚县落户,引领全县蚕桑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支持和鼓励有实力、讲诚信、有长久发展愿望的蚕桑龙头企业办理蚕种、蚕茧收购营业执照,经营蚕种、兽药、鲜茧收购、技术服务等。县人民政府各年度及早制定下发《蚕桑生产工作意见》,明确县委、县政府的扶持政策和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责任,确保政策能及时兑现,部门能依法履行工作职责,确保年度蚕桑生产目标任务能圆满完成。
5.5 规范蚕茧市场
重点涉桑乡(镇)组织辖区内具备鲜茧收购资质的个体工商户集中进行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引导遵守行业职业道德,相互监督并约束不正当竞争行为,依法依规诚信经营。县蚕桑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加强对国家商务部《桑蚕鲜茧收购技术要求》等桑蚕法律法规的宣传动员力度,引导蚕农和经营主体依法、依规生产及经营,特别是要教育引导蚕农增强质量意识,杜绝短视思维,只顾眼前利益交售毛脚茧、未化蛹茧等低品质蚕茧,影响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对县域内无证收购、走村串户抢购蚕茧商贩先行责任约谈,屡教不改的应重拳出击惩处;县农业农村局组织重点蚕桑乡(镇)引导1~2家蚕农合作社牵头组织鲜茧收购,收购资金由合作社筹措解决,赢亏自负,合作社可寻求有信誉、有资金、有市场的企业进行深度合作,但合作社要有一定收益,确保良性发展。
6 小结
立足大姚县蚕茧茧丝长,解舒率高,缫折低,品质好,能生产优质茧丝基地的资源优势,降低生产成本,规范蚕茧市场,提高蚕茧质量,打通蚕桑产业,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发展通道,发挥“蚕海桑田”建设美丽新农村、人与自然和谐、经济与社会全面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