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2-12-17徐春梅
徐春梅
(濉溪县第二中学,安徽 淮北 235100)
古诗词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占据的比重非常大,而且也是高考语文的考查重点,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既要引导其学习文化基础知识、开展古诗词鉴赏活动,又要注重挖掘诗词主旨,让学生从中汲取精神养料,同时使之发自内心地喜爱古诗词,自觉储备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主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精神。为此,语文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来改良教学方案和流程,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呈现丰富直观的学习内容,并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从而把握诗词形式、领悟诗词内涵,同时掌握更多传统文化知识,促进其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一、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优势
(一)丰富教学资源,开阔学生视野
古诗词属于传统文学作品,其遣词造句方法与当前的语言表达方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且教材中选用的古诗词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是某个历史阶段下,诗词作者根据个人经历有感而发创作出来的作品,因此要想真正理解古诗词,并从中获取想要的信息,就不能只依靠教材所展示的有限内容,还要通过拓展和补充进行辅助解读。信息技术虽然是一种技术,但其可以集中各种资源,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教学所需的素材,因此将其应用到古诗词教学中,可以为学生补充诗词写作背景、展示作者的生平经历,还可以补充与诗词有关的写作技巧、方法等,便于学生鉴赏和分析,以此开阔其视野、丰富其眼界,使他们更为准确、全面地把握诗词内涵,并从中挖掘丰富的传统文化信息,以此提升教学质量[1]。
(二)优化教学形式,强化学生能力
通过使用信息技术,高中语文教师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包括直观、生动、立体地呈现教学内容以及搭建平台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还可以引导学生在线上学习、互动,或是与各种先进的教学模式整合起来呈现全新的教学形式,让学生更为高效地学习和探索。在此期间,学生不仅能够储备更多文学知识、传统文化知识,还可以锻炼其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并促使他们不断推陈出新,在解读古诗词的基础上完善自身的价值取向,从而推动其综合素质的发展。此外,教师还可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搜索与古诗词相关的内容,在拓展学生知识体系的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知识收集能力。
(三)减轻师生负担,提升课堂效率
通过应用信息技术,高中语文教师可以根据需求随时为学生展示他们需要的学习内容,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化抽象为直观,还可以通过人机互动的形式增加“导”和“学”的比重,让学生朝着明确的方向迈进,通过有针对性的探究更加高效地获取信息。之后在教师的提示和帮助下及时反思和完善个人知识体系,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的学习负担都比较少,但课堂教学效率却会得到稳定提升。例如,教师在预习阶段,可利用网络渠道向学生发放导学案,让学生按照导学案开展课前预习活动。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为学生预习活动的开展提供明确指引,提高学生课前预习效率,还可帮助学生了解课文重难点,提高课堂听讲的针对性。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导学案完成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与教学侧重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二、新时代背景下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
(一)古诗词教学资源有限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数量是有限的,但是高考语文试卷中考核的不仅是课内古诗词,因此,学生除了学习教材中的诗词外,还要注重学习课外诗词。然而从实际来看,高中阶段的学生很少有时间去学习课外古诗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常因课时有限而不补充课外古诗词,即便是练习过程中遇到了,也常常一笔带过,不做详细剖析。长此以往,高中学生的古诗词知识面会越发狭窄,而且学生能够储备的古诗词资源也会不断缩减,这不仅不利于该模块教学质量的提升,也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2]。此外,教师在课堂中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仅局限于优美画面的呈现,并未带领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寻找古诗词教学资源,信息技术价值并未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对于学科知识的认知也仅能停留于教材中,难以拓展学生的知识体系。
(二)受应试教育理念影响
目前,新高考制度已经推行,但受人才选拔模式的影响,教师、家长和学生依然比较看重的是考试成绩,认为只有考高分才是最重要的。受这种功利化思想的影响,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依然会将提升学生考试技能和分数作为主要目标,因此在指导学生学习古诗词时,会出现“审题大于审美”的问题,即多数学生能够掌握解答古诗词问题的“套路”,即便面对不同的诗词,也可以给出相应的答案,取得一定的分数。但这些都偏重于技巧方面,比较浅显,真正对古诗词外在美和内在美的感知却是远远不够的。如此一来,古诗词的美育功能就无法真正发挥,学生只能学到皮毛,却无法在学习中充实个人的精神世界。此外,由于教师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影响,在教学过程中仅注重语文学科知识的传授,却并未关注多样化教学内容的呈现,使得学生无法体会课文内容深远的意境,而大部分教师由于教学时间紧迫并未花费一定的时间用于课件的制作上,使教师设计的古诗词教学活动难以体现诗词应有的美感,学生很难体会作者蕴含在诗词中的深刻情感。而通过信息技术的方式,教师或可自己制作课件,或可在网上精心挑选下载课件,都是帮助学生体会古诗词深远意境的不错手段,但部分教师对此却并未形成清晰的认知。
(三)传统文化渗透力度不够
古诗词作为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不仅是一种优秀的文学作品,也是不同历史阶段人民生活的反映,更是诗词作者高洁品格、高雅情趣的外在表现,因此在指导高中学生学习古诗词时,语文教师要注重引导他们挖掘其中的传统文化,通过有效渗透提升教学过程的“诗意”,促进学生思想的发展。然而,目前仍有许多高中语文教师不重视挖掘古诗词中的传统文化,即便挖掘了,也仅是停留在比较浅显的层面,缺乏深度和广度,所以学生很难真正在学习古诗词过程中受到传统文化的教育,导致该项教学工作的文化气息相对薄弱,也不利于学生内在素养的发展与提高。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通过引入信息技术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自己乐于接受的方式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寻找传统文化与信息技术之间的契合点,深入挖掘古诗词背后的深厚意蕴,提高教学效率。
三、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
(一)运用信息技术补充背景资料,帮助学生挖掘传统文化
要想使学生充分掌握古诗词内涵,并从中挖掘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高中语文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补充式教学,即根据所讲古诗词的内容为学生补充背景资料,辅助学生了解诗词中包含的历史文化知识、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继而提升其学习效率和鉴赏成效,增强传统文化的渗透效果[3]。例如,教师在讲授人教版高一必修二中的古诗《归园田居(其一)》时,可以使用信息技术补充本首诗的写作背景:“陶渊明虽然为官多年,但早就厌倦了官场,非常向往归隐田园的生活。在他41 岁时,最后一次为官,但仅在任80 多天,就不堪忍受官场的尔虞我诈,毅然辞官回家。回归田园之后,他重新获得了自由,然后写了一组诗《归园田居》。”而后,可让学生结合本首诗的写作背景去诵读古诗,品味诗中一词一句的内涵,分析其表达自我的技巧,并了解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即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同时准确把握其形象,并能够联系其当下所处的社会环境进行分析和品味,有利于提升教学效率,同时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掌握更多传统文化知识。
(二)运用信息技术创设生动的情境,引导学生品赏诗词意境
在教学实践中,高中语文教师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创设生动、立体的教学情境,一方面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和探究活动中,另一方面也能为学生提供更加直观的画面,使之获得准确的信息,从而简化其理解过程,同时使之在特定的情境中形成良好的审美意识,对诗词意境有更加深刻的了解,以便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例如,教师在讲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中的《蜀道难》一诗时,可以使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即展示图片或播放视频展示四川地区的景象,着重呈现蜀地的地形、地势、地貌,从而使学生直观地了解蜀地之“险”,再联想到蜀道之“难”,然后结合古诗中的具体语句展开鉴赏,有助于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同时,学生会联系本首诗的写作背景分析意境,即整首诗有着十分强烈的感情色彩,也包含丰富的想象,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了作者的自豪之情、对蜀地景观的赞美之情,既彰显了祖国山河的壮丽,也展示了诗人内心的豪情。由此,学生能更为准确地把握古诗的主旨,并受到作者人格、品质的感染,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且学会掌握更多古诗词的欣赏技巧,了解更多传统文化知识,有助于提升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三)运用信息技术延展课外诗词,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拓展古诗词教学资源,尤其是要重视补充课外古诗词资源,以此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拓展其语文思维,并使之在综合应用中掌握更多的理解和鉴赏古诗词的技巧,同时提高其传统文化素养。例如,教师可以在讲完人教版高一必修四中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一词之后,利用信息技术补充《定风波·暮春漫兴》这首词,然后要求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与技巧进行阅读和分析。在此过程中,学生会了解更多与词牌名有关的知识,也会储备与词的格式、韵律有关的知识信息。同时会把握宋词的流派,有助于使之获得更加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其后,学生会在具体分析中把握词的内涵、主旨,同时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通过实践应用不断强化学生的诗词鉴赏水平[4]。在拓展教学中,学生会积累更多的古诗词素材,有利于充实其文化内核,且能够促使他们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进行鉴赏,不断提高其审美能力,提升其鉴赏水平,体验到古诗词的格律美、内涵美,进而发展他们的传统文化素养。
(四)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引导合作,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高中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古诗词时,也可以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引导其合作,以此提升其课堂参与度,并不断活跃其思维,使之在探究中挖掘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同时掌握更多科学的学习方法,辅助增强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合作学习人教版高一必修四中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一词,并利用信息技术展示明确的学习目标与任务,即:把握词的情感特点,了解词的内容与内涵;品味李清照词的风格特点;分析李清照在作品中直接抒写“恋情”的历史意义;挖掘词中的“人性”美、“诗情”美。据此,学生会开展有针对性的学习活动,在合作中不断挖掘关键信息。同时积极查阅资料、根据学过的知识与方法进行分析,使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对词的意境之美、形式之美产生深刻印象,并准确把握李清照所处的年代特点及其经历对作品风格的影响,从而获得真实的感受。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能够简化教学过程、提升教学趣味、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加高效地掌握所学知识,还可以呈现更加多元的传统文化,使学生在探索中完善个人认知,以便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高中语文教师要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教材中的古诗词为媒介,引导学生在探索中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同时把握分析和鉴赏古诗词的方法与技巧,并透过这些文学素材深挖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元素,真正感受到传统文化的优势和魅力,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和价值观。由此可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他们今后的成长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