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传播下的人物报道策略探析

2022-12-16刘一平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20期
关键词:共情

摘要:随着社会传播进入数字化阶段,平凡人物正在宏大叙事之外博得越来越多的关注。B站视频《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一天播放量超过1600万次,一夜之间刷爆朋友圈。一些以讲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与故事为主要内容的微信公众号也在流量市场上收获受众持久的关注与点赞。面对有限的流量池,为什么平凡人的故事能屡屡戳中人心,让受众自发评论、转发?文章研究认为,普罗大众为数字时代的传播带来了平民化视角,提高了平凡人物的社会可见度;平凡人物故事因其接近性与贴近性更容易引发用户的情感共鸣,也契合数字用户通过情感投射获取传播经验的倾向性。在当下,平凡人物故事的兴起不仅是对传统典型人物报道的补充,还启示同样面临流量激烈竞争的传统主流媒体必须正视受众需求,坚守新闻专业主义之下的共情表达。

关键词:数字传播;平民视角;共情;投射;人物报道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20-0137-03

“一夜醒来,二舅刷屏”。B站视频《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于2022年7月25日早上8时发布,“通过质朴的画面、动人的解说,记录下二舅苦难而饱满的一生”,一天播放量超过1600万次,一个月后B站播放量超过4000万次、微博话题阅读量高达10.6亿次,成为现象级爆款视频,而主角只是一位生活在偏远山区、身体残疾的老人。一些微信公众号如《人物》等也纷纷开始讲述普通人的时代故事,成为流量市场上引人注目的存在。

一、平民视角:“人人都是传播者”提升了平凡人物的社会可见度

平凡人物成为内容生产者关注的对象,是社会进入数字传播时代的必然发展趋势。虽然人类的传播史几乎与人类历史同样悠久,但在数字传播出现之前,普通人很少在我国传播实践中受到关注,这一方面是因为新闻信息由职业化的传统主流媒体发布,按照传统新闻学的概念,“普通人”只有做了“不普通的事”才是新闻;另一方面在于我国的人物报道历来以典型报道为主,虽然不同时期的典型人物随着时代变迁有着不同的时代烙印,报道模式也在改变,但作为我国特有的一种报道形式,典型报道承担的社会宣传教化功能一直没有改变,因此平凡人物很少进入传统媒体的报道视野。

在數字传播时代,新媒介技术使传播门槛不断降低,视频拍摄手段的社会化普及更使传播脱离了文字书写等的“枷锁”,社会表达的门槛几乎为零,传统的传播壁垒被打破了,“传播”不再是主流媒体才能拥有的权利。越来越多的普通人走向前台,他们将互联网嵌入日常生活,成为主动的内容提供者和信息发布者。

比如“二舅”短视频作者“衣戈猜想”在B站的简介是知名科普UP主,30多岁,之前当过历史网课老师和高中老师,“擅长把枯燥晦涩的知识说得生动有趣”。而他只是B站上众多普通上传者中的一员。根据B站2022年5月31日发布的《2021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该站UP主中虽然也有名师学者,但绝大多数是自媒体创业者,在2021年第四季度该站月均活跃UP主达到304万人次,月均投稿量突破1000万次。

“泛众化传播”下,普罗大众成为网络空间的叙事主体,他们生而平凡但形形色色,身份庞杂而多元,使传播内容也呈现高度的开放性。他们脱离了以往主流传统媒体职业化的精英视角和宏大叙事的语境,充分利用语言、历史、文化、传统、职业等各种在地资源,把“传播”作为日常的生活方式,从平民视角出发创造话语,在内容上既追逐社会热点,又自觉关注个体境遇与日常经验,展现工地生活、乡野田园中的真实自我,展现朴素和谐的平凡生活,特别是短视频多以第一人称“我”为中心,使普通人的叙事主体性更加鲜明。

他们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真实自我和生活状态与更广泛的社会交流互动,从整体上提升了平凡人的社会可见度[1]。以往在主流媒体上难以呈现的平凡人的故事大举进入大众的视野,尽管这种呈现方式可能是私人化、碎片化或者情感化的。但互联网从问世起就带有平民属性,数字传播媒介则让这种平民特质更为深刻。

二、情感关联:受众对平凡人物的故事产生共情

美国“新新闻主义”旗手之一汤姆·沃尔夫曾说,“最能吸引和振奋读者的是情感而非事实,这是大部分故事最终的内核”。在数字传播时代,用户的个体需求放大了情感在文化生产过程的重要性,新闻信息消费很大程度上体现为一种情感消费。有学者指出,共情传播与共识传播已经成为传播实践的双翼,能够增强传播内容的凝聚力与影响力。也有研究发现,用户在接收数字新闻的过程中经历了情感唤醒、情感表达、情感规制三个交互发生的环节,“情感”成为解释新闻运作机制的关键要素[2]。

“二舅”视频火爆出圈后,围绕内容真实性以及反映的立场与价值观等出现了不同的声音。但抛开这些纷杂的观点,仅就传播现象而言,“二舅”视频迅速传播,其内容激发了强烈的社会情感共鸣。视频通过作者之口,讲述身体残疾的二舅不仅性格乐观,而且是村里的免费修理工,并以66岁的年纪赡养88岁的老母亲,作者认为“二舅的庄敬自强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而“精神内耗”首先就是一个心理词汇。

该视频有超过6万条评论,如“看着看着想起我的父亲”“我的大舅也是这样”“让我想起来农村的家人,我从头哭到尾”等。共鸣同样产生于没有乡村生活经历的人,视频作者说,“印象最深刻的是十七八岁的学生,在疯狂地转到朋友圈,并把二舅的故事投射到了自己考研失败、自己的容貌焦虑和其他焦虑上,这是我没想到的,也是印象最深刻的。据我了解,他们大部分人在城里长大,很少有在农村长期生活的经历,没想到能引起这样的共情”[3]。

从评论可见,“二舅”视频精准戳中了时代的情绪,戳中了一大批在时代大潮中感到遗憾、迷茫、焦虑、蹉跎和沉沦的人,尤其是B站的用户基本盘——年轻人(月均活跃用户2亿多人次,其中35岁及以下用户占比超过86%),在用户与内容之间产生了巨大的情感连接。在农村长大的年轻人到大城市工作,对视频作者回到乡村后的直观感受感同身受,00后则把二舅的遭遇投射到自己考学失败或是容貌焦虑上。在不确定性笼罩的当下,这则视频折射出内耗、投射、焦虑等多种社会群体心理,可谓求取到了“时代情绪”的最大公约数,它与人们的情感同频共振,受众从中获得精神上的抚慰,这本身就具有疗愈的性质。

这种情感上的接近性、效果上的疗愈性打破了身份与时空的隔阂,“共情”与“投射”也许是平凡人的故事在广大受众中引发的最常见的情感体验,毕竟“在这个平凡的世界上,充满了我们这些平凡的人”。“二舅”视频引发共情并非唯一媒介情感样本。近几年,许多属于心理学的词汇高度流行于社交媒体,已成为一种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

比如微信公众号《人物》,今年其大多数文章以普通人为叙事主角,每篇阅读量几乎在发表当天就迅速突破10万次,留言区成了类似树洞的存在,很多读者在这里写下自己的经历与故事,“共情”“共鸣”“温暖”则是评论中经常出现的高频词,有的评论获得的点赞数甚至高达七八千。

情感上的贴近决定了平凡人物故事具有围观价值,留言评论区则提供了围观的现场,这是一个开放的互动空间,对平凡人物故事的共情与投射,驱动着受众去找到一个情感的出口、去“表达点什么”,虽然像是自说自话地与原文“对话”,但评论本身也会获得其他受众的围观,进而构成与其他受众的互动,热门留言获得的点赞数甚至会超过原文点赞数。

近年许多研究也表明,来自网民的评论可能比文章本身对读者的看法影响更大。这种高度的互动使受众为原故事增添了更强的可信性与可见信,原故事中的个体经历也就被扩大到更广的社会层面,强化了民间的共同经历和声音。

这些自主抒发与表达的个体声音属于微观层面,然而背后有着更深刻的现实因素,他们会如此认同原文中的平凡人物故事,把别人的经历和故事投射到自己的现实遭遇,归根结底在于平凡人物的经历所引起的反应都源自个人对生活的感悟。当受众的情感之弦被触动,他们对原文不吝点赞、评论与转发。平凡人物的故事屡屡刷屏,其与用户深刻的情感连接也许就是最主要的“流量密码”。

三、消解权威:平凡人物的故事更值得被看见

平凡人的故事引爆网络,这一现象并非只发生于自媒体。2022年1月17日,杭州日报全媒体同步推出的副刊纪实作品《我们的天才儿子》,通过父亲之口讲述患有躁郁症的翻译家金晓宇及家人的动人故事,引发了龙卷风般的传播效应,到次日下午便全网刷屏、阅读过亿,成为现象级作品。

平凡人物故事屡屡引爆各大社交媒体平台,说明小人物的故事需要被看见、也值得被看见。其为用户带来的心理与情感上的接近性使传播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也显示出平凡人物故事具有的不可替代的社会价值。在充满不确定的社会,从平凡的人身上看到同样的经历与困惑,看别人是如何活在当下,如何选择与自洽,怎样与生活和解……这种体验本身就有一定的疗愈功能,既启迪了人生的更多可能,又传递了人间的温暖与慰藉,让观者获得继续前行的鼓舞与动力。高度的互动性提供了便利的情感出口,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为表达提供了安全性,相比高尚的典型或者遥远的名人,身份相近的普通人的经历与感悟更容易让受众产生认同。包括传统主流媒体在内的内容提供者应具有人本关怀,及时捕捉普通人的需求,并在人物报道中体现这种关怀。

以平民视角聚焦平凡人物的故事,对传统媒体及其典型人物报道是一种有力的补充。人是生活的主体,典型报道对社会功能建构和主流价值观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加上对平凡个体记忆的表达分享,二者共同构成一幅社会全景生态图。

如果传播者只关心重要人物、英雄、名人等,不去关心平凡的人,这种单向构筑与呈现的社会图景就存在缺陷,所讲述的时代就失去了立体感。平凡人的故事让平凡的我们与大时代有了更紧密的关联,无数个人的记录汇集,才是整个时代的表达,也使典型报道建构的单向拼图变得完整。

平凡人物在数字传播时代被更多地“看见”,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传统主流媒体思考如何更好地呈现“典型形象”。后现代社会观念日益多元、权威消解,一味追求精英人物或者典型人物的宏大叙事,已经不能必然吸引受众的注意,加上传统媒体也无法像以前那样在传播市场唯我独大,必须努力适应媒介环境的变化,与各种自媒体、信息发布者及超级数字平台展开影响力与注意力的竞争,体验着同样的流量焦虑。

因此传统主流媒体都已俯下曾经传播精英的身段,向数字平台靠拢,时刻紧跟平台热点设置自己的媒介议程,并尝试改变传统的内容呈现习惯以博得市场青睐。人物报道如何在“可接受性”与“易理解性”上下功夫,如何让典型人物回归到常人的普通性,成为传统媒体在当下必须解决的问题。

传播内容中情感因素的强势凸显打破了与新闻客观性原则之间的边界。这种从“客观”转向“情感”本身是数字媒体环境“培育”的结果:一方面,数字媒体用户较传统受众更倾向于以情感投射的方式获取传播经验,这反过来促使内容生产者将满足用户的情感需求而非信息需求作为首要的生产目标;另一方面,新闻实践主体和传播手段高度多元化,消解了原本具有标准化特征的一般性新闻产品规范,鼓励大量形式“另类”、情感更为细腻的新闻样态的流行,这又进一步促进了用户与新闻文本的情感互动。

因此,情感因素也日益成为新闻行动者的驱动因素[4]。高质量且传播力强的报道始终将“情感”视为核心生产要素,对于人物报道更是如此。无论是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报道人物时,关注受众的心理情感机制、拉近双方的心理距离,对于实现情感连接、使报道获得良好传播效果而言不失为一种创新策略。

要意识到,“人人都是传播者”带来的海量信息在稀释各平台上的专业内容,但这并不意味着社会对专业性需求的降低。相反,海量信息的篩选、判断与解读更需要专业眼光。围绕“二舅”所产生的争议也在提醒我们,当新闻传播从职业行为变成一种文化现象、当传播的内容与情感高度关联,面对后真相时代出现的新的表达方式和越来越多的非逻辑、非理性成分,传播者必须具备某种程度的专业性,去思考如何配置表达方式,如何把握客观性、真实性与情感性的边界。这种专业性以“公共性”为基础,遵从公共价值、服务于公共目标。换言之,职业媒体人仍然要坚守新闻专业主义,并基于人性、事实报道。

四、结语

“采访不仅是对事的还原,也是对人的抵达”,对人物故事的报道更应如此。数字传播时代,平凡人物正在宏大叙事之外博得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的一些故事屡屡戳中人心,成为爆款刷遍全网。因为平凡人物虽然并不处于时代的中心,也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但他们在时代浪潮冲击下努力生活,体验着命运的悲欢与内心的矛盾,无数同样平凡的人从这些故事中看到人性的闪光与时代的烙印,看到无数努力生活的普通人的缩影,激发出强烈的情感共鸣,也具有社会疗愈效果。同时,观念多元的后现代社会,一味追求精英人物或者典型人物的宏大叙事,已经不能必然吸引受众的注意,对平凡人物的关注,是对传统典型报道的有力补充。

参考文献:

[1] 郑雯,施畅,桂勇.“底层主体性时代”:理解中国网络空间的新视域[J].新闻大学,2021(10):16-29.

[2] 喻国明,陈雪娇.中国传媒经济研究2021年文献分析:发展转向与未来趋势[J].全球传媒学刊,2022,9(1):59-72.

[3] 周倩欣.对话《二舅》创作者:我知道会有这样的争议[EB/ OL].南方周末,http://www.infzm.com/contents/231929,2022-07-27.

[4] 常江,何仁亿.物质·情感·网络:数字新闻业的流程再造[J].中国编辑,2022(4):29-35.

作者简介 刘一平,硕士,主任记者,研究方向:新闻传播学。

猜你喜欢

共情
共鸣与共情
共情疲劳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县域教师培训管理中如何实现共情
幼儿共情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人们为什么不想感同身受
变的是载体,不变的是共情——从一则视频新闻的传播看融媒体的变与不变
共情研究的崭新领域
——积极共情
情绪调节策略对抑郁症患者共情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