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红书APP的“信息茧房”现象与“破茧”之道

2022-12-16施柳梅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20期
关键词:信息茧房

摘要: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日新月异,在带来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同时,也使年轻人陷于“信息茧房”之中。文章以年轻人热衷使用的互联网应用——小红书为例,首先从用户选择性接触同质化内容的角度梳理“信息茧房”现象,再从用户认知闭合需求、平台算法推荐和个体终端化生存三个层面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指出“信息茧房”现象将会导致个体认知局限,使人沦为消费主义数字劳工,并使社会形成极化现象加剧、智能鸿沟不断扩大的不利局面。最后,文章提出年轻人数字化时代的“破茧”之道:用户提升数据素养,培养系统思维方式;平台改进算法技术,赋能信息社会建设;政府加大引导和监管力度,加强网络文明建设。

关键词:“信息茧房”;小红书APP;年轻用户;“破茧”;认知需求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20-0076-03

小红书APP(下文简称“小红书”)采用“社区+电商”的新型生态模式,目前已成为最受年轻人喜欢的新型网络社区代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月,小红书用户月活数已突破2亿,其中72%为18~30岁的年轻用户,在各头部APP中,小红书活跃用户的增速明显处于领先地位。但随着用户的不断增多,使用频率的提高,“信息茧房”现象开始出现。

2006年,美国学者凯斯·桑斯坦在其著作《信息乌托邦:众人如何生产知识》中提出了“信息茧房”这一概念。他认为,“人们在互联网领域常常会习惯性地被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所吸引,从而将自己桎梏于蚕茧一般的‘茧房中,对所处的信息环境失去完整的判断”[1]。而一些APP越来越智能的算法精准推荐更是加剧了这一现象,用户在沉浸、忘我的上瘾体验中,信息逐渐闭塞,认知逐渐局限。

一、小红书APP的“信息茧房”现象

(一)信息过载时代,小红书用户囿于自我兴趣,选择性接触同质化的内容

100个用户打开小红书,可能会出现100个不同的主页。这是因为信息过载时代,注意力稀缺,主动权在手的用户,会选择体验感更好、更懂自己的个性化、智能化信息平台。在这样的平台上,用户通常会选择与自己兴趣相关、立场一致的信息进行浏览,而自己不感兴趣的信息往往一划而过或者直接无视。小红书会根据用户的浏览记录生成用户画像,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长此以往,用户对外界世界不再关注,而沉浸在这种个性化、同质化的信息中不可自拔,形成“信息茧房”现象。

(二)小红书APP社区属性加剧“圈子化现象”与“回音室效应”

小红书在诞生之初,就以“标记你的生活”作为社区口号,鼓励分享多样化的生活场景,并以其友好、平等的社区氛围赢得了众多年轻用户的青睐。用户在选择性接触感兴趣内容的基础上,通过点赞、评论、转发、关注等行为与他人进行深入交流,并在一次次的互动中建立情感链接,从而形成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圈子,而“圈子化现象”其实是群体“信息茧房”的外在表现。有的时候,用户会在小红书上刷到“请大数据把我推送给……”的笔记,这类笔记的内容如果恰好与用户的兴趣相符,用户会感觉找到了知音,殊不知找到的可能只是“回音”。因为在小红书这样的网络空间里,用户的所见所闻都与自身的选择密切相关,在封闭的小圈子形成“回音室效应”[2]。小红书的社区属性增强了用户黏性,但与此同时,日益加剧的“圈子化现象”和“回音室效应”也必须得到重视。

二、小红书APP的“信息茧房”形成因素

(一)用户的认知闭合需求是“信息茧房”形成的根本原因

阿里·克鲁格兰斯基(Arie Kruglanski)认为,“人有认知闭合需求(need for cognitive closure),也即认知的安全感,只有获得认知上的自洽和闭环,才能有心理上的安全感”[3]。在信息呈指数级增长的今天,外部的信息刺激不断挑战个体的认知极限,为了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个体势必会选择性地接受信息,形成认知闭环。

95后年轻人受教育程度高,对自主权、话语权的要求很高。相较于真实社交环境,相较微博、微信、抖音等其他网络社交平台,小红书作为一个以年轻用户为主的虚拟社区,不存在真实社会的社交压力和社会规范约束,因此可以从自身兴趣和需要出发,对信息进行自主选择、自由表达、自行设定兴趣点,由此形成“信息茧房”。例如,一个年轻女孩的父亲突发重病后,她在“七小珺爱自由”的公众号中写下“小红书之于我从‘记录美好生活变为‘感受人间疾苦”,这充分表明“信息茧房”在用户认知需求的改变中悄然形成。

(二)平台的算法推送是“信息茧房”形成的技术基础

如今,算法推荐已经成为很多商业平台信息分发的重要途径和方式。截至2021年底,小红书入驻账号已超4300万,月活2亿,每日笔记的曝光量超100亿次,是一个超大的赛博社区。用户在社区中进行信息的生产和交流,平台以看似“贴心”“知心”的方式对信息进行分发和推送,实则是通过算法监测和管理用户的数据,从而更好地匹配内容与目标用户,实现商业利益的最大化。

在小红书目前的页面设计中,视频推荐页以信息瀑布流形式呈现。相较于抖音的单视图模态,小红书的信息以双列多视图模态展示,并且除短视频以外,还有较多内容以图文信息呈现。多视图模态可以在有限的页面中展现更多的内容,方便用户快速选择;同时,用户的选择、浏览、停留等动作也给算法提供了初步的用户反馈。算法系统会对视频或文字进行逐帧扫描,将内容推送给目标用户,而用户每一個点开或划过的动作,以及表达个体强烈偏好的点赞、收藏、转发等行为,都会让算法不断细化评价颗粒度,更加精准地完成对用户喜好的捕捉和计算,进而生成愈来愈个性化的用户画像。

信息过载时代,个性化的信息服务是尊重个体信息权利的一种体现。但当算法技术的运用走入极致,用户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被包裹进个体和平台共同编织的密不透风的“信息茧房”中。

(三)个体的终端化生存是“信息茧房”形成的时代背景

随着5G、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万物开始在“指间互联”,而突如其来的疫情导致的被迫隔离也使人们习惯了“云端相见”。个体越来越依赖手机等终端,“人类社会的连接方式也悄然发生着结构性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依赖(而不是选择性使用)社交终端获取信息,同时也生产信息,并且依赖社交终端从事交往、交流、生产、消费、休闲、游戏、教育等类型的社会活动,即终端化生存”[4]。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2020年5月,人社部将互联网营销师、全媒体运营师、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列为国家认证职业,对越来越多服务于“终端化生存”的各类人员,如小红书的KOL(Key Opinion Leader,即核心意见领袖),在国家层面给予职业身份认同。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万物互联、万物皆媒的信息时代,KOL群体鱼龙混杂,信息质量更是参差不齐。面对不断涌入的碎片化信息,无论用户是主动选择,还是被动裹挟,终端化生存带来的“信息茧房”已然成为一个现实。

三、小红书APP“信息茧房”造成的影响

(一)对个体:信息获取窄化,认知逐渐固化,成为消费主义时代的数字劳工

人的天性是懒惰的,思考是痛苦的。新媒体时代,各种智能运用深谙人的天性,不断提升信息获取的便捷性,只要手指一划,各种让人感兴趣、愉悦的信息映入眼帘,各种异质信息则被隔绝在外。个体在认知闭合需求和算法个性化推送的双重诱导下,会误认为自己接触到的信息具有某种普遍性和全面性,当这种先入为主的错觉与个人潜在的价值观、信念结合后,会加速偏见的形成,使认知逐渐固化。如果长期沉浸在个性化信息需求主导的“信息茧房”中,不仅会导致“作茧自缚”,而且可能成为对环境失去辨别力的井底之蛙,成为困在自己狭隘认知里的“囚徒”。

小红书从分享跨境消费信息起家,活跃在平台上的笔记创作者多为来自一、二线城市的年轻人,他们在多场景下分享自己的生活,而看多了网红、达人光鲜亮丽的生活后,不少用户不由自主地陷入消费主义的陷阱。在进一步去中心化的网络传播格局中,不少年轻人受平台“兴趣玩工、命運自主、情感能量、程序正义与希望劳动”等一系列理念的影响,加入了创作者的行列,并主动同意接受不稳定、无保障与缺乏安全感的创意劳动。但在平台“创意、流水线与计量化、绩效”[5]等管理技术和数据测算对从业者创意劳动的隐蔽控制下,幻想中的流量变现、网红达人梦其实很难实现,人最终沦为资本的数字劳工。

(二)对社会:优质内容减少,极化现象加剧,智能鸿沟不断扩大

信息爆炸时代,注意力稀缺。各平台为了争夺用户注意力,满足用户需求,会推出各种经过流量考验的内容产品,并对相似内容进行流量倾斜。这导致相似内容泛滥,恶俗的内容不断挤占网络空间,优质内容渐渐消失。当下,以人为根基的新媒体文化,会更加重视人的情感和体验。为了激发更多用户的参与,在网络巨头们隐秘诉诸情感的流量操控中,生活在“信息茧房”的用户会自动屏蔽异己群体信息,而强化与自己有情感共鸣的群体认知,不同“茧房”之间的壁垒则日益坚固,从而导致网络群体之间的隔阂日益增大,极化现象不断加剧。

随着信息技术迈入人工智能时代,每一次人机互动都会被算法分析和监测。困在“信息茧房”中的不同人群,若认知不能升级,在算法的评估和偏见下,贫富、城乡、文化程度、价值观等因素造成的互联网使用差异会进一步将人困在原有的社会结构中,导致智能鸿沟不断扩大。“智能技术自身的快速迭代,包括社会算力的扩张与渗透,技术生态的日益闭环化,以及智能技术向前发展的不可逆性,这一切,都导致了智能时代所造就的‘数字鸿沟呈现出极强的马太效应”。如果更多人被“信息茧房”所束缚,社会共识难以形成,社会圈层会日益固化,终将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

四、数字化时代的“破茧”之道

(一)用户提升数据素养,培养系统思维方式

“信息茧房”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要想破除“信息茧房”的影响,发挥人的内在主动性最为关键,特别是对年轻人来说,更要从自身出发,升级认知方式,改变行为习惯,系统提升数据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系统思维方式。首先,要对个人的数据产生保护意识,尽量降低信息被算法解读、操控的概率;其次,对系统自动推送的信息,应时刻保持警醒,学会“信息节食”;再次,应定期执行“数字斋戒”,隔离碎片化信息,回归经典,重塑认知。要尝试跳出“信息茧房”提供的舒适圈,打破自我封闭,主动跨圈破壁,保持信息的平衡性与及时性。

(二)平台改进算法技术,赋能信息社会建设

早在1996年,尼葛洛庞帝(Negroponte)就预言,“这样一个时代,数据、算法成为决定人们生存方式的重要因素”。识别、抵抗其中的种种风险,除了用户的自觉,各数据应用机构也要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从而赋能信息社会的建设。平台在追求商业价值的过程中,应优化算法推荐,设置自动检测和预警功能,对后台的数据进行分析并设定阈值,致力于打造开放、流动的连接模式,纠正而不是强化社会偏见。2022年5月,小红书上线《社区商业公约》,定期处置存在买卖账号、刷赞等作弊行为的MCN机构。但要真正为社会提供一个平衡、可自净的信息环境,破除“信息茧房”滋生的土壤,还需要平台持续行动。

(三)政府加大引导和监管力度,加强网络文明建设

如今,互联网已经深度融入人们工作、生活的各个领域,数据就是资源,就是生产力。面对扑面而来的数字化浪潮,政府也应当加大引导和监管力度,并加强网络文明建设。2022年1月,国家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发布《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以法律规定的形式规范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活动。教育部发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版)》将“信息科技”落实为独立新科目,从小培养公民的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和信息社会责任,促进数字素养与技能的提升。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51亿,形成了全球最为庞大、生机勃勃的数字社会。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网络平台书写、表达,政府应当建立健全网络文明监管机制,深化网络生态治理,增强青年用户的情感认同,培育网络文化新风尚。毕竟,年轻人是建设国家的栋梁,是未来的希望。

五、结语

随着智能时代各种技术的不断迭代,“信息茧房”现象悄然诞生,并逐渐蔓延。它制约人的认知,引发群体极化,扩大智能鸿沟,阻碍社会发展。在人类数字化生存已然成为现实之际,为了尽量避免“信息茧房”现象造成负面影响,用户、平台及政府要勇于担当、敢于作为,主动打破“信息茧房”,在不断实践中探寻出一条“破茧”之道。

参考文献:

[1] 胡泳.新词探讨:回声室效应[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5,22(6):109-115.

[2] 张涛甫.信息湍流下的传播焦虑与认知失调[J].传媒观察,2022(8):1.

[3] 张宇星.终端化生存 后疫情时代的城市升维[J].时代建筑,2020(4):90-93.

[4] 刘战伟.李嫒嫒,刘蒙之.平台化、数字劳工与短视频创意劳动者:一项劳动控制研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21,28(7):42-58,127.

[5] 杜骏飞.定义“智能鸿沟”[J].当代传播,2020(5):1.

作者简介 施柳梅,硕士,主任编辑,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教育频道节目部副主任,研究方向:广电节目策划与制作。

猜你喜欢

信息茧房
浅析基于算法的个性化信息推送服务
新闻客户端个性化推荐引发的“信息茧房”现象
后真相时代的信息传受方式与应对路径
微时代大学生“信息茧房”效应干预
“信息茧房”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对途径思考
社交媒体时代下新闻产需变化刍议
“信息茧房”禁锢了我们的双眼
“信息茧房”禁锢了我们的双眼(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