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性化服务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及改善患者的情绪分析

2022-12-16胡茜研张媛媛

婚育与健康 2022年21期
关键词:心理情绪血糖控制满意度

胡茜研 张媛媛

【摘要】目的:分析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采取人性化服务的应用效果,以及对于患者心理情绪的改善作用。方法:对于我院罹患糖尿病患者予以抽取,共80例,抽取时间段为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期间,以所采取的护理方式的不同作规范的分组处理,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人性化服务,比较两组的血糖改善情况、心理情绪评分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的血糖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的SAS及S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及SDS评分均呈更低数据显示(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服务用于糖尿病患者,能够有效降低其血糖水平,改善心理状态,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关键词】糖尿病;心理情绪;血糖控制;满意度

Application of humanized service in diabetes nursing and analysis of improving patients emotion

HU Xiyan, ZHANG Yuanyuan

Zhouzhi United Hospital, Xi an, Shaanxi 710499,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humanized service in the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diabetes and its effect on the improvement of patients psychological mood. Methods: A total of 80 patients with diabetes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The extraction time was from October 2018 to October 2019.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nursing methods,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humanized service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nursing.The improvement of blood glucose,psychological and emotional scores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blood glucose levels in the two groups before nursing(P>0.05),after nursing,the fasting blood glucose and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AS and SDS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nursing(P>0.05),while SAS and SDS scores were low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nursing(P<0.05);The patient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Humanized service for diabetic patients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ir blood glucose level,improve their psychological state,and enhance the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with nursing services.

【Key Words】Diabetes mellitus; Psychological emotion; Blood glucose control; Satisfaction

糖尿病是臨床常见的代谢性疾病,该疾病治疗周期长,许多患者需要终身服用降糖药,才能有效对病情进行控制,若血糖控制效果不佳,则可能对机体各大脏器官功能产生损害,甚至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危害。对于糖尿病患者,若仅采用单一的药物进行控制,很难达到较好的效果,通常需要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来促进治疗效果,以有效维持患者的正常生活和机体健康。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于我院罹患糖尿病患者予以抽取,共80例,抽取时间段为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期间,以所采取的护理方式的不同作规范的分组处理,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38~70岁,平均年龄(52.54±4.35)岁;观察组,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39~72岁,平均年龄(52.74±4.66)岁。所有患者均确诊为糖尿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两组一般资料观察呈均衡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告知患者药物的正确用法及作用,叮嘱其合理饮食,严格控制热量和糖类的摄入,每天对血糖水平进行监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人性化服务,具体措施如下。

1.2.1 心理情绪护理 对于糖尿病患者,有效的心理疏导措施非常重要。由于多数患者年龄较大,长期接受治疗,且治疗费用较高,导致很多患者的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都比较大,所以,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心理情绪,给予对症的疏导措施。在护理过程中,多给予患者关心和鼓励,了解其各方面的诉求,尽可能给予满足。对于其不懂的方面耐心解答,消除其心中的疑问,使其能够客观认识自身病情,进而缓解患者心中的焦虑情绪。护理人员在与患者交流时,要面带微笑,切不可出现不耐烦等不良表现,要不断鼓励患者保持愉悦的心态。同时要使其意识到自身的心理状态,对于病情的影响,使其能够自觉地对自身情绪进行调节。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对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进行改善,使其心理状态保持健康和稳定,从而促使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诊疗措施。

1.2.2 饮食控制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健康科学的饮食是控制血糖非常重要的途径。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饮食习惯有全面了解,在此基础上,为其制定科学且具有个体化特点的饮食方案,帮助其对血糖进行更好的控制。每天要测量患者的血糖水平,对于患者每天热量的摄入也要严格控制,其一日三餐应当遵循少盐、低脂、低糖原则,需要叮嘱患者,多进食富含粗纤维的食物,并确保饮食结构合理,合理摄取营养成分。

1.2.3 生活护理 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多饮多食多尿情况,所以护理人员需要叮嘱患者,对于内裤做到勤换洗,每晚用温水对阴部进行清洗,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对于室内环境,要做到每天通风,保持良好的空气质量。多参与户外锻炼,经常做一些有氧运动,以有效增强机体免疫力。对于体重也要进行合理控制,避免营养不良,但也不可过度摄取营养。此外,护理人员需要叮嘱患者严格按照医嘱用药,且不可随意对药物的用量进行改变。

1.2.4 细节护理 在患者住院过程中,护理人员也需要注重细节方面的护理,在输液期间,需要注意患者手部的温度和输液的温度,以免患者出现不适感。输液结束后,护理人员应当在患者的注射部位及时敷上纱布,并告知其如何保护血管,以及输液后的一些注意事项,以尽可能提升其舒适度。应当根据患者实际的病情状况以及身体状况,为其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根据其血糖水平来确定胰岛素的使用剂量以及使用时间,需要注意的是,老年糖尿病患者不应对其饮食进行过度限制。

1.3 观察指标

1.3.1 心理情绪评分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焦虑情况,分界值为50分,50分以上,分值越高表示焦虑情绪越严重;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抑郁情况,分界值为53分,53分以上,分值越高表示抑郁情绪越严重。

1.3.2 患者满意度 在对护理满意度展开评定工作时,依托自制调查问卷开展,包括非常满意级别、基本满意级别、不满意级别3项,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级别人数+基本满意级别人数)/总患者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結果

2.1 两组血糖改善情况比较

护理前,两组的血糖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心理情绪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的SAS及S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及SDS评分均呈更低数据显示(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 讨论

糖尿病在临床较为常见,这种疾病极易引起其他并发症,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出现这种病症后,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以对病情进行有效控制,如此才能有效确保机体健康不受影响。在临床治疗中,主要通过胰岛素对患者血糖进行控制,但是由于患者普遍病程较长,且需要长期用药治疗,这就导致许多患者用药依从性变差,加之受到多项因素的影响,导致最终血糖控制效果较差,对临床治疗效果产生影响[1]。人性化服务的宗旨是以人为本,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方式,在这种模式下,患者更容易感到舒适,更愿意配合临床治疗计划。这种护理模式更注重患者心理、饮食、细节等方面的护理干预,在护理过程中,患者可以获得全面的护理服务,可以放心且安心地接受治疗,而且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关系也更为和谐。这是因为人性化服务始终将患者放在首位,护理人员处处关爱患者,给予患者强大的情感支持[2]。这种护理模式的护理质量更高,对于临床疗效的促进效果也更明显,便于护理人员对治疗过程中潜在的问题进行及时发现,有效减少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此外,由于在人性化护理服务中,护理人员始终以患者为中心,能够及时为患者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最大限度上满足了患者的各种需求,因此,患者及家属对于这种服务模式的满意度更高。在此过程中,护理人员能够积极主动与患者沟通,及时了解其身心状况,能够将基础护理做到位,且能够及时给予患者护理指导,这极大提升了护理质量。人性化服务模式促使护理工作向人性化方向发展,体现了护理服务的个性化和人性化特点,且充分体现了人本理念[3]。同时,在这种护理模式中,每个环节的护理工作均可以涉及到人性化护理,这就对护理人员的整体护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要保持优雅的举止,整洁的仪表,关爱患者,为患者考虑,在每一处护理细节上体现人文关怀。这样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也会不断提升,且护理人员能从中获得自豪感,这会鼓励其在工作中更积极地为患者提供服务,从而有效维护和谐的护患关系。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前,两组的血糖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的SAS及S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及SDS评分均呈更低数据显示(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人性化服务用于糖尿病患者,有助于对患者血糖进行有效控制,缓解其不良的心理情绪,且更容易获得患者的满意。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可以广泛采取人性化服务模式。

参考文献

[1] 陈怡,李芝.糖尿病护理过程中加用人性化服务效果观察[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8,39(6):661-662.

[2] 刘文杰,钱辉.人性化服务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6):214-215.

[3] 张冬平,郭晓红,孙翔.人性化服务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9):249-250.

猜你喜欢

心理情绪血糖控制满意度
多感谢,生活满意度高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体育锻炼对成都市老年人心理情绪的影响初探
语言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大学英语教学探索
心理干预在习惯性流产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浅谈心理情绪在歌唱中的作用
中医特色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临床价值
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治疗中的疗效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