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切口感染中的作用研究
2022-12-16李腾
李 腾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手术室(江苏 南京 211100)
全膝关节置换是骨性关节炎以及风湿性关节炎等膝关节疾病患者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治疗方式,效果较为显著[1]。但临床实践表明,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治疗的患者术后容易发生切口感染以及其他一系列并发症,会给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身心健康造成严重不良影响,还会影响临床治疗效果,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因此还需给予患者护理干预[2]。目前临床上针对全膝关节置换患者的护理主要以手术室护理为主。为了探究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切口感染中的作用,本研究选取70例行全膝关节置换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常规护理与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后切口感染中的作用,旨在为减少术后感染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21年7月-2022年7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手术室行全膝关节置换患者70例,纳入标准:①均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②自愿加入研究且积极配合治疗;③具备自主沟通能力且意识思维清楚;④对研究内容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认知功能障碍以及精神疾病者;②中途退出研究或拒绝配合治疗者;③合并全身慢性系统疾病者;④临床资料与个人信息残缺不全者。7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每组各35例,其中常规组中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龄48~79岁,平均(60.45±1.25)岁,研究组中男性21例,女性14例,年龄49~80岁,平均(60.36±1.18)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手术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项研究取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1.2方法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护理人员按照全膝关节置换的护理要求与规定为患者提供常规护理服务:物品准备、器械准备、无菌操作、体位摆放等。研究组采用手术室护理干预,其主要内容如下:①术前护理:手术前,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术前访视,并协助患者做好各项术前检查,确认患者符合手术要求。术前访视期间,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对于存在焦虑、紧张、不安以及恐惧等负性情绪的患者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同时护理人员还需为其介绍全膝关节置换的知识,加强患者对于这种手术方式的了解,着重为患者介绍全膝关节置换的优势与作用,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及恐惧感。②术中护理:手术正式开始前,护理人员要仔细核对患者信息以及手术类型,同时对于无菌用品以及手术所需器械与仪器进行仔细检查,确保其处于工作状态。护理人员还需对手术环境进行干预,将其温湿度调整至适宜状态,以免患者手术期间出现术中低体温以及寒战等不良情况。尽量减少患者非必要的皮肤暴露,对于裸露皮肤可以使用毛毯进行覆盖。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需与手术医生以及麻醉医生进行良好配合,及时且规范地为医生传递手术所需器械,并通过无接触的方式传递假体,促进患者手术顺利完成,确保手术安全。③术后护理:手术完成后,护理人员需将患者安全转移至病房,待患者苏醒后第一时间告知患者手术结果。与此同时,护理人员还需对患者的饮食、用药以及生活进行指导,对其不良习惯加以纠正。给予患者康复训练指导,为患者制定康复训练计划,并要求患者按计划积极开展康复训练。
1.3评价标准①比较两组间切口感染发生率:统计两组全膝关节置换患者的切口感染发生情况,切口感染发生率=切口感染患者例数/总例数×100%[3]。②比较两组自我管理能力:主要包括护理前后的躯体活动管理、社会心理管理、饮食管理以及症状管理等,得分越高说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越强[4]。③比较两组下肢运动功能重建指标:主要包括护理前后的跌倒指数(FI)、最大步行速度(MWS)以及移动能力(TUGT)等[5]。④比较两组步态效能:主要包括护理前后改良步态效能评分(mGES)、坐站转换时间(STS)、步频、标准化步幅以及患足支撑时间比等[6]。
2 结果
2.1切口感染发生率比较研究组切口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200,P<0.05),见表1。
表1 两组切口感染发生率比较[n=35,n(%)]
2.2两组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比较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在饮食、症状、躯体活动和社会心理等4项评分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饮食、症状、躯体活动和社会心理等4项评分高于护理前(P<0.05),干预后组间比较,研究组饮食、症状、躯体活动和社会心理等4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比较
2.3两组干预前后下肢运动功能重建指标比较干预前两组TUGT、MWS和FI评分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TUGT、MWS和F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下肢运动功能重建指标比较
2.4两组干预前后步态效能比较干预前两组mGES评分、STS、步频、标准化步幅以及患足支撑时间比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mGES评分、步频、标准化步幅以及患足支撑时间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ST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干预前后步态效能比较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重,各种疾病也呈频发趋势,其中常见的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痛风性关节炎等一系列膝关节疾病的发病率也呈逐年增长趋势,这些疾病的频发会导致患者出现关节疼痛以及运动功能障碍,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7]。目前临床上针对这类膝关节疾病患者的治疗主要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8]。但临床实践表明[9]仍有部分患者会出现术后切口感染以及切口延迟愈合等并发症,从而影响患者的预后恢复以及临床治疗效果。为了降低患者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还需给予患者护理干预。
针对全膝关节置换患者的常规护理内容单一,操作具有机械性以及模式固定等局限性,影响了临床护理效果,特别是在预防患者发生术后切口感染方面,效果十分有限[10]。手术室护理干预属于一种科学性与全面性较高的护理模式,可以对手术室环境进行优化,对术前准备进行强化,对手术流程进行规范,确保手术期间遵循无菌操作的手术原则,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保暖护理等干预来降低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确保手术安全[11]。手术室护理干预中包含术前护理、术中护理以及术后护理等内容,其中术前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经过心理护理后可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从而为后续的护理服务提供有效保障。本组结果显示,采用手术室护理干预的研究组切口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200,P<0.05),说明手术护理干预可有效确保患者的手术安全,防止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风险,有效降低了切口感染率。
本组结果还显示,干预后组间比较,研究组饮食、症状、躯体活动和社会心理等4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TUGT、MWS和F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mGES评分、步频、标准化步幅以及患足支撑时间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ST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手术护理干预通过术后护理可对患者不良的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加以纠正,结合用药指导可以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巩固,结合康复训练指导可以有效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将这些护理措施进行联合应用则可以有效预防患者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的风险。
综上所述,手术室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全膝关节置换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并提升患者的步态效能以及下肢运动功能重建指标,对于预防术后切口感染具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