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地理综合题写实性描述解答:原则、路径与微思考

2022-12-16江苏省丹阳市马相伯高级中学侯建成

教育文汇(综合版) 2022年11期
关键词:塔里木河

江苏省丹阳市马相伯高级中学/ 侯建成

素质教育是内涵丰富的全面发展教育。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人生处处皆考场,良好的应试能力是素质教育的应然。高中地理教育教学是全面培养和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高考要求学生在解决具体的地理情境问题时,能够将其必备知识与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之间触类旁通、融会贯通;这既考查学生对同一知识层面、横向的知识运用的交互融合,也包括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不同层面间、纵向的综合运用过程中的融会贯通。通过对地理综合题写实性描述解答技能的培育,引导学生对综合类试题中的图文信息的准确研判、整合解读、融会贯通,以及契合题目指向的答案撰写能力等地理关键能力的培育,这是有效破解地理综合题应试品质瓶颈的战术性、关键性、可行性举措之一。

一、地理综合题写实性描述解答的概念浅释

地理综合题写实性描述解答,就是引导学生通过对综合题中的真实性的地理情境问题的真发现,找到题目中的地理关键词,根据关键词再回到题图中的材料里,结合题目问题指向,将与之密切关联的情境材料对号入座;利用既有的地理默会知识和地理必备知识,围绕具体问题要求进行靶向性的思考和研读;从地理问题“对象或地理事物的整体性、完整性出发”,依照“关键性地理情境(因)+得分点(果)”的格式撰写答案;形成地理综合题回答时的“抓住得分点、得到应得(的)分”的地理关键能力。在应试情境下提高学生地理素养融合力,提升其地理学习的实践力、品质性、自信心,进而树立其励志的进取心、发展的素质观和人生的价值观,成长为对个人发展、对国家建设有用的人。

二、地理综合题写实性描述解答的一般原则与路径

地理高考考核目标与要求中明确要求考生“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表达方式描述地理事物的特征”。这在近年的高考地理试卷中描述类试题也有比较多的体现,以考查考生的地理整体性思维能力,以及必备的地理基本技能等地理关键能力。

(一)地理综合题写实性描述解答的一般原则

地理综合题写实性描述解答的一般原则要求具备完整的地理必备知识体系。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 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的评价目标,应定位在“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状态的测试与考查上。在考试题目的设计上,注重描述学生在特定情境中应达到的具体状态、水平表现,并将其叙写为评价目标。这里的“评价目标”,从微观层面上说,就是学生在回答具体的地理问题时的得分点上的“抓分”能力,即是否达到能够把应该得到的分数、能够得到的分数“写出来”的“笔耕”能级水平;从中观层面上说,即通过对学生日常地理知识的教学引导,使其逐步建构起比较完整的地理知识体系,“学习对地理生活有用的地理”,并学会用地理的思想、地理的方法解决具体的地理问题;从宏观层面上说,就是透过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与回答,所展现出的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水平,以及学生在问题解决时所能够体现的核心价值观,更好地服务国家建设。毕竟“新课标”更突出地理学科的育人价值,强调以人地关系为主线,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其中整体性综合思维是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的重要基础,也是理解地理学科人地观念的重要思维工具,以及具备从整体性看问题的视角解决地理问题的关键能力。因此,要能够真正地实现地理综合题写实性描述解答,首先要引导学生形成属于他们自己的、比较完整的地理知识体系,并能够灵活地运用于地理实战中。

(二)地理综合题写实性描述解答的一般路径

要实现地理综合题写实性描述解答技能战术水平的真正提高,就要引导学生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通过系统的地理知识学习,树立正确的地理学习整体思想观念;按照“关键性地理情境(因)+得分点(果)”的综合题写实性描述解答整体性原则,逐步形成属于学生自己的、比较完整的、科学适用的地理必备知识体系;并能够在一次又一次的地理应试实战“对话”中逐渐地破茧蝶化为“抓分狙击手”,实现地理关键能力的整体性品质提升。

例1:塔里木河是我国第一大内陆河流,是一个封闭的内陆水循环河流,下图为该河不同河段在20 世纪的流量变化示意图(图1)。

图1 塔里木河不同河段在20 世纪的流量变化示意图

请根据图文材料,分析塔里木河流量的变化可能会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

[解析]根据试题情境材料,本题主要考查自然环境整体性的有关内容,而自然地理要素主要包括气候(包括水循环)、地形、土壤、水文、生物等诸影响要素,并且在这些自然地理要素中,如果某一个或某些要素发生变化,势必会导致其他要素也跟着发生改变,尤其是在地理环境相对脆弱的地区表现得更加明显。

要解答这道题目,其一般的解题程序是:

首先,采用语文学科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引导找出这个问题需要解答的关键词。通过“断句”法,学生可以发现这道题目的关键词有“塔里木河”“流量变化”“引发”“生态环境问题”。

其次,结合思想政治学科中的“主要矛盾”“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哲学思想等学科知识,引导学生找到这道题目中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什么,造成这一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原因是什么。

第三,运用地理整体性综合思维方法,引导学生分析造成这一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原因是自然原因还是社会经济原因。如果是自然原因,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分析?如果是社会经济原因,应该从哪些方面解读?经过同学们的小组合作学习研讨,根据题目的具体问题情境,大家一致认为该题目属于自然环境因素对河流的影响,因此排除社会经济因素对河流流量变化的影响,集中精力打“歼灭战”。

第四,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的系统地理知识以及地理默会知识等,进一步明确影响河流流量变化的自然因素包括哪些方面,应该怎样分析和求解,才能比较完整地回答好这道题目。

经过上述诸环节流程的梳理与引导,即通过对题图中图例以及相关联文字材料的阅读、分析,学生明确了这道题目的求解思路和解题策略。(1)题干中的“塔里木河是我国第一大内陆河流”,说明该地地处我国内陆地区,受海洋水汽影响小,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湿润、冬季寒冷干燥,终年气候干旱少雨,河流获得的大气降水补充较少;其河流水源补给基本上来自于附近的昆仑山脉等山地冰雪融水补给,以及少量的地下水自补给等,河流水量具有较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该河流“是一个封闭的内陆水循环河流”,说明塔里木河是一条内流河,从水循环的角度上看,属于陆上内循环,受到海洋水汽的影响小,与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成因及特征吻合。(2)结合图示中的“上游→下游”的箭头指向,明确河流流向变化方向;左侧纵坐标代表河流上的“阿拉尔”“新其满”“莫巴扎”和“恰拉”四个水文站在60—90 年代不同时期观测到的塔里木河河流流量的变化数据值。(3)具体分析各自然因素对河流流量变化的影响,以及其变化可能对塔里木河带来什么样的生态环境问题。下面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经过比较充分的问题发现、问题研讨和问题解决后,按照“关键性地理情境(因)+得分点(果)”的格式撰写的答案:

通过对题图中材料的阅读、分析,可以看出塔里木河的水量在总体上呈现不断减少的趋势(关键性地理情境)。对水文(关键性地理因素)的影响体现在:自上游至下游,随着河流水量的逐渐减少(关键性地理情境),塔里木河水质盐化增高(或盐化矿化度变高)(得分点);因河流季节性变化明显(关键性地理情境),冬季时河道断流,地下水位下降。对植被(关键性地理因素)的影响体现在:因气候干燥,降水少,冰川消融量减少,导致湖泊相继干涸,部分绿洲消失,绿色走廊濒临毁灭(关键性地理情境),天然植被衰败(得分点),土地沙化严重,土地荒漠化(沙漠化)进程加快(得分点)。对生物(关键性地理因素)的影响体现在:气候干燥,加之冬季时冰川融化量少,河流供给来源减少(关键性地理情境),生物多样性减少(得分点)。对气候(关键性地理因素)的影响体现在:因气候干燥、河水盐质化增高,植被覆盖率降低等原因(关键性地理情境),灾害性天气大幅增加(得分点)。

参考答案:塔里木河水质盐化;河道断流,地下水位下降;绿洲减少,天然植被衰败,沙漠化进程加快;河流供给来源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灾害性天气大幅增加。

三、地理综合题写实性描述解答的微思考

在地理综合题写实性描述解答培育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地理学情进行比较充分的调研,然后采用整体性递进思维的方法,用学生“看得见”自己的地理思维过程的教学策略,在对真实性地理情境问题解决的具体过程中,在图文互相转换的“思辨看见”中,厘清地理情境问题的关键性影响因素;并通过“看得见”的解题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讨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看见”的“靶标”处获得具体问题的解决办法,让学生在综合题的“抓分”点处不丢分;再以适合于学生地理学习和地理问题解决的原则方法,引领学生在综合题解答时,实现“高考在核心价值引领下的对知识的交叉、能力的复合、素养的融合的全方位考查”的目的,激活学生的地理必备知识,提高学生的地理微科研思想力,提升学生的地理关键能力,培育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地理写实性描述解答是基于学生地理学情的深度学习新样态呈现。通过具体地理情境性案例的写实性描述解答策略的呈现与思路培育,促进学生对相关地理知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能、基本技巧的实证性掌握,使之成为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途径;促使学生在对具体而真实的地理情境真问题的发现、真问题的探讨与真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在对地理基础知识、基本原理的充分理解中,在地理情境性学习意义的深层认识中,通过有一定深度的实证性学习与研讨,强化学生对地理新课标规定的基础知识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地理基本方法与能力的灵活运用。促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一步依据课标制定教学目标、落实教学内容,改进地理的现场教学方法;在地理写实性描述解答的过程中,鼓励学生依据新课标紧紧抓住地理学习重点,攻克地理学习难点;引导学生在地理学科课程深度学习的过程中、在地理应试实战中,不断提升面对地理考试的自信心。地理写实性描述解答策略的教学,一定程度上可以深化地理课堂教与学的基础性知识内涵,致力于地理新课程标准的落实。

地理写实性描述解答是对地理基础知识的充分理解,也是地理课堂深度教学的实践基础。在地理写实性描述解答教与学的实践过程中,地理教师应在深入研读地理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把握地理知识的广度、深度和关联度,促使学生在真实性地理情境中充分、深入地理解地理知识;在对地理真实性情境问题的发现、探讨与解决过程中,在对地理真实性情境问题的开放性、辩证性、综合性的思辨过程中,激发学生的自觉创新意识,培育学生聚合性、发散性、整理性的地理高阶思维的自研修能力;打破追求唯一标准答案、总结答题套路等导致学生思维僵化、固化的学习与复习备考模式;引领学生主动建构与地理知识的互动互为关系,让地理知识的深度学习与学生的生命生长和精神成长相遇、相知、相生、相长。

地理写实性描述解答是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地理基本原理、基本规律进行深度探究,对相关地理真实性情境问题进行深度学习,促进学生地理关键能力的发生发展。在围绕真实性问题所创设的情境性真问题的探索性学习过程中,激活学生地理必备知识和地理默会知识,考查学生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现实地理问题的关键能力,克服其单纯通过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来解决地理问题的不良倾向;促进学生在发现、探讨与解决真实性地理情境问题的分享性深度学习过程中,能够基于不同地理要素、不同地理尺度以及地理事物发展演化过程,对区域地理环境以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动态性的分析研讨;引导学生形成和发展其地理综合思维素养能力。因此,在地理写实性描述解答策略的教学过程中,地理教师应引导学生基于地理知识所开展的任务型、单元型、主题型、专题型的地理真问题的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地理深度学习的积极的、主动的问题探究意识品格;进而在地理深度学习过程中,师生共同追求地理教学内容、地理教学活动、地理教学问题对于学生生命成长和精神发育的意义和价值,促进地理学科育人功能的真实达成。

地理写实性描述解答是对地理真实性情境问题教学预设的深度教学,是思维品质的重要表现与地理深度学习的关键能力表达。一般地说,地理试题是基于不同类型的地理时空区域,从区域特征、区域关联与区域发展的问题维度,对不同时空背景下的区域地理事象进行分析,以培养学生从区域的视角认识地理环境,树立因地制宜促进区域发展的地理整体性思维观念。如前述案例中的“分析塔里木河流量的变化可能会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塔里木河流量的变化”为线索,要求学生分析气候、地形等造成的影响,将区域组合价值、水循环原理、生态与环境关系等融为一体,以展示学生对具体地理区域认知的独特视角“表达表现”的地理关键能力。因此,地理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应基于真实性地理情境问题的教学预设,引导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深度参与、反思建构、大胆表达,从而促进学生在指向地理学科思维品质发展的过程中,激活其学科元认知潜能的活态酶化的关键能力动态生成,同时实现地理学科内化育人方式的转型升级。

猜你喜欢

塔里木河
塔里木河流域胡杨林生态拯救问题与措施分析
塔里木河源头绿洲与末流绿洲聚落空间格局对比分析
永远的塔里木河
塔河生态输水 胡杨风景更美
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管理相关研究
防腐工程在秋格尔引水枢纽除险加固工程中的应用
塔里木河流域水量调度方法研究
塔里木河中上游地区浅层地下水开发潜力
致敬,塔里木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