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药房药品管理行调剂管理与药学监护干预 效果观察
2022-12-16侯美玲
侯美玲
(广东省中山市阜沙医院 药剂科,广东 中山 528434)
0 引言
药房作为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效果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用药安全及疾病治疗效果,是患者在医院中就医不可缺少的环节,药房中的形象直接关系到医院的水平及服务质量,影响医院的社会定位及就诊量[1]。为了能够确保药房管理工作能够符合现阶段医院管理工作要求,需要对医院药房管理工作进行不断的完善和改进[2]。现阶段,倡导将调剂管理和药学监护干预用于医院药房药品管理工作中去,该种管理方法解决了常规管理法存在的弊端,改善了药师在医院中的地位,使以往“医药养医”这一不良现象得到改进,对推进医院改革具有促进作用[3]。药房调剂管理及药学监护干预对工作人员的专业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具有经济性、专业性、管理性等优势,在药房药品管理工作中展现出了突出的优势,使临床用药的准确性得以提升,药房管理工作质量进一步改进,在社会中营造了良好的形象,对促进医院药学服务水平的提升,医院的全面健康持续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4]。为了能够充分了解到调剂管理与药学监护干预在医院药房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本文在以往研究报道的基础之上,选取医院中的药品调剂记录,观察调剂管理与药学监护干预在医院药房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9年1月份至2019年6月份的90544例药品调剂记录资料纳入到对照组,男45267例,女45277例,年龄为10个月-87岁,平均(47.9±4.6)岁;选取于2019年7月份至2019年12月份的92624例药品调剂记录资料纳入到观察组,男46302例,女46322例,年龄为9个月-86岁,平均(48.3±4.5)岁。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管理法,按照常规方法对药物进行储存及保管,对药品存放情况定期进行检查,对于一些过期药品应及时进行清理。
观察组,行调剂管理与药学监护干预法,(1)药学服务:给予患者的给药方式为个体化给药法,应严密对氨茶碱、苯妥英及苯巴比妥等药物的血药浓度进行监测,以确保临床指标效果得以提升。密切观察患者在用药之后可能会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一旦发现应及时向医生进行报告,并分析患者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对该种情况进行分析,此项活动要求临床药师需积极的参与进来。同时对患者的输液反应进行观察,引发患者出现输液反应的原因包括患者体质、输液设备、药物污染、医生开具了错误的处方、医护人员操作不当等;(2)完善优质服务制度:为了能够将医院药房在医疗中的职能发挥出来,应结合实际的需求来完成对服务体系的构建,服务体系的制定由专业化的管理人员来完成,并且在制定期间还需要对各个岗位中工作人员的工作需求进行询问,确保服务制度的制定能够与相关岗位人员的需求相符合。为了确保各岗位中的工作人员能够更为积极主动的参与进来,需赋予各岗位工作人员参与的权限,确保其能够诉说出自己的诉求,保证制度能够与人们的需求相符合,提升制度执行效果及质量。另外,加强人员管理尤为重要,只有执行人员本身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才能更好的执行服务制度,因此,要求护理人员应定期接受职业素质及专业技能培训。为了能够验证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情况,可采用定期培训考核的方式来进行评估,当考核结果显示,不达标的工作人员,要求其需要重新接受学习,并给予其一定的惩罚;(3)加强临床药师培训:应充分的意识及了解到在药物服务中临床药师的作用,临床药师工作在实施及开展过程中,工作地点及工作内容不可仅限制在药房中,应深入到临床中,以便能够了解到临床医师的实际用药情况,并积极主动同护理人员、患者及医师做好沟通,致力于为患者提供良好的药学相关知识服务。为临床药师进行处方分析提供条件,可定期举办活动,鼓励临床药师参与到药学发展现状、处方案例分析等讲座活动中去,采用网络、学术期刊及报纸等途径,增强医护人员对相关药学知识的了解;(4)药品调剂管理:制定药品调剂管理制度,并不断对其进行完善,以确保工作人员各项工作内容及操作方法更为完善。在将药品放入到药房中进行保存时,以药品使用途径的不同对药品进行分类管理,并使用不同的颜色对不同的药品做好标记,同类药品应集中进行存放,以确保药剂人员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药房管理工作在实施及开展过程中,应加大对网络化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管理内容由药品库存管理、条形码系统及药品动态管理等内容构成,对药品库存做好及时的整理和清点,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及工作难度,提升管理的有效性;(5)建设处方点评制度及程度:以抗菌药物的实际使用情况为出发点,合理制定抗菌药物活动执行方案,建立处方点评小组,小组成员合理制定处方点评工作流程,针对现阶段医院不合理用药存在的问题,及时向相关负责人进行反馈,并制定出完整的会议记录。抗菌药物点评小组与信息处联合,采取电脑抽样方式进行。处方点评工作中,药师需积极的参与进来,并参与到处方点评、反馈及追踪工作中去。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用药错误事件发生率。观察两组药品管理效果。观察两组调配药物干预效果。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在两组比较过程中,计量指标用(±s)表示,使用t进行检验;计数指标用(n/%)表示,使用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 两组用药错误事件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用药错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用药错误事件发生率对比[n(%)]
2.2 两组药品管理效果对比
观察组药品调剂时间、药品盘点时间及取药等候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药品管理效果对比(±s)
表2 两组药品管理效果对比(±s)
组别 药品调剂时间(min) 药品盘点时间(min) 取药等候时间(min)观察组(n=92624) 4.65±0.64 1.46±0.72 10.14±4.53对照组(n=90544) 8.47±1.74 3.63±0.86 25.36±6.74 t值 35.457 35.352 32.604 P值 0.000 0.000 0.000
2.3 两组药物干预效果对比
观察组药品调配失误率、药品损耗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配置质量合格率高于对照组(P<0.05)。
表3 两组药物干预效果对比[n(%)]
3 讨论
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药房药品管理工作不断完善,“以药养医”这一现象逐渐被淘汰,为了能够满足医学发展要求,应加强临床用药管理工作,人们加大了对临床用药安全性的高度重视[5]。在以往药房药品管理工作中主要是使用传统药房药品管理模式,但是该种管理模式无法适应现阶段药品管理要求,不能满足现阶段药房药品管理模式要求。因此,随着我国药房药品管理模式的不断发生改变,诞生了调剂管理与药学监护制度[6]。在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之下,诞生了计算机管理模式,其在医院药房管理中被广泛应用,以动态监测的方式对药房实施管理,使用条形码,提升了管理工作效率及质量,使患者能够尽快取药,缩短了药剂调配时间,使药品发放效率及发放速度得以提升[7]。另外,还会使用分区调配方法,为了能够更好的找到药物,需要对不同功能的药物做好标志,并进行分类,提升药品清理效果及取药速度,缩短药剂师调剂时间[8]。实施规范化的药品管理,制定出完善的药房药品管理制度,需要结合医院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培训药房工作人员,提升药品管理人员工作质量[9]。相较于常规管理法,调剂管理与药学监护干预制度的实施所取得的管理效果更为理想,具体的内容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工作人员可尽快对药品进行调剂和判断,患者在取药时无需排长队,药房管理工作效率得以大大提升。第二,降低了用药错误发生率,药学监护及调剂管理工作的实施,有助于预防药品调剂出现错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拿错药物现象的产生,漏药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因此可知调剂管理与药学监护干预制度的实施,保证了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及合理性,避免药物发放错误情况的产生,符合现阶段临床上对于药房管理的要求[10]。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用药错误事件发生率、药品调剂时间、药品盘点时间及取药等候时间、药品调配失误率、药品损耗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配置质量合格率高于对照组(P<0.05)。因此可知,将调剂管理与药学监护联合干预法用于医院药房药品管理工作中,所展现出来的价值突出,临床用药水平显著提升,确保患者在用药期间能够得到更为专业化的指导,使患者的用药更具合理性、有效性及安全性,完成了对医院良性形象的塑造,缩短了用药调剂时间及取药等候时间,避免患者出现用药错误情况,为疾病临床治疗效果的提升起到了促进作用,推荐在临床上大力使用。
既往研究结果显示,陈意在2019年提出,常规管理法,药品盘点时间为(3.6±0.8)min,药品调剂时间为(8.4±1.7)min,取药等候时间为(25.4±6.7)min;调剂管理与药学监护干预制度,药品盘点时间为(1.4±0.7)min,药品调剂时间为(4.7±0.6)min,取药等候时间为(10.1±4.6)min。调剂管理与药学监护干预制度药品盘点时间、药品调剂时间及取药等候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11]。沈瑶在2020年提出,常规管理法,用药错误发生率为6.50%,调剂管理与药学监护干预制度用药错误发生率为2.0%,调剂管理与药学监护干预制度用药错误发生率低于常规管理法(P<0.05)[12]。本文研究结果与他人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充分的展现出了在药房药品管理工作中,调剂管理与药学监护干预制度展现出了突出的优势及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知本文研究结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将调剂管理与药学监护联合干预法用于医院药房药品管理中,有助于降低用药错误事件发生率,提升药品管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