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实践

2022-12-16广东省清远市第一中学朱活强

新教育 2022年31期
关键词:国防育人思政

◎ 广东省清远市第一中学 朱活强

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巩固军政军民团结,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凝聚强大力量。新时代对国防教育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负责人指出,国防教育作为筑牢全体公民“精神长城”、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的基础性工程,必须在理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上适应新的形势,立起新标准,更好地发挥铸魂育人的功能。

一、当前普通高中国防教育存在的问题

据调查发现,当前不少普通高中国防教育存在教育形式方法单一、教育内容简化、师资保障不足和效果不佳等问题。

1.学校在国防教育的认知上存在问题。普通高中学校对国防教育缺乏系统和深度的研究,仅停留在上级文件要求或一些浅层理解,把国防教育简单理解为穿军装、唱军歌和行军礼等表面工作。同时,部分学校对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理解不深刻,认为二者的关系是独立且不相干的。存在以上问题,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是这些学校的国防教育没有与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真正的内在“融合”。

2.国防教育师资力量不足。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高中学校并没有专职的国防教育人员,一般情况下由历史、思政等文科类教师兼任,而文科教师所主持的国防课程的侧重点往往在还原历史与红色精神、爱国情感的传输上,忽视了国防科技的重要性。再者,因学生年龄的不断增长与高中学科的特性,一大部分学生对此类内容并不感兴趣。或者此类课程由体育教师兼任,主要是对学生展开队列训练、体能训练,并不能真正对学生起到实质上的国防教育。除此之外,现阶段担任国防教育的教师只有很少一部分有过真正的军旅生活,有些教师没有履行服兵役的义务,对与国防相关的军事知识、部队文化等知之甚少,而真正从国防专业毕业并在相关领域有所成就的教师更是凤毛麟角,从而导致高中国防教育出现时效性差且专业性低的情况。一方面其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很难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3.国防教育课程数量少。高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期。在面临关键一搏的高考时,绝大部分教师和学生家长普遍认为,学生只有抓紧一切时间去学习才能在高考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取得胜利,所以无论是学生抑或教师与家长,都下意识地将注意力放在高考所考核的范畴内。而国防教育虽然对学生健全的三观形成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毕竟不在高考范畴之内,极其容易被忽视、被边缘化。特别是当学生步入高三后,除了一些想进入军事院校的学生外,其他学生根本没心思也没机会再去学习国防知识。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学校的国防教育及相关课程形同虚设,大多数情况下只是走走过场,形式化特征显著。

二、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实现“融合”的有效措施

1.完善师资力量,重视国防教学。国防教育质量的优劣极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所扮演的引路人角色是否合格。在传统的国防教育中,不少教师在国防知识上存在较大的欠缺,在此情况下想要创新国防教育就显得格外困难。学校要充分利用优势资源来切实组建教师团队,为国防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最基础的人才保障。在具体操作中,高中学校应不断推进二者融合发展。首先对相关教师进行专业化的教育培训,加强教师的思想建设,从根本上帮助教师走出思想认识误区,让教师认识到国防教育的重要性。其次,应重设教学计划,将国防教育作为重要科目,定期考查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提高对此课程的重视,提升学生对此门科目的重视程度。另外,应加大相应的物质投入,使二者融合的建设有充足的财力保障。教师及相关人员在推动国防教育进程中不必因为经费的短缺而束手束脚。学校要借助一切可利用的优势资源来推进相关工作开展。除此之外,也可通过组织知识讲座、读书竞赛及开设军事理论课堂等方式,紧扣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让二者融合的意识深入人心。

2.不断完善课程机制,优化课程设置。学校要在正视国防教育的基础上,推进其与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发挥创新精神完善课程设计。首先,要推进思政与国防教育的融合机制,要组织专业的课题小组进行深入研究,结合学生群体共性与学科特性进行具体分析,为课程设计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这样才能有效发挥出国防教育与思政教育各自所拥有的优势效能,并结合实际情况做出科学调整,以保障课程的科学性、适用性与时效性。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组织有关专家展开论证会或试点的方式,去分析现有机制中的不足并予以改正。其次,就是要不断优化相关课程设置。总的来说,所设计出来的课程应该能彰显思政及国防教育的优势所在,要在满足两者共性特征的同时凸显融合特色。比如我们可以借助地方的红色资源,以参观、游览的方式组织学生感受红色文化,在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让学生被革命先烈的高尚情操所触动;或组织学生参加当地的志愿者服务,去慰问那些曾经征战沙场的老兵们,听他们讲属于他们的青春、属于他们的革命故事,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被老兵们的个人魅力所折服,用这样的方式去了解更多的英勇事迹,感受先辈们的伟大,思考眼下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以参观历史古迹与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方式,促使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在认识社会、感受社会、回馈社会的过程中实现自我突破。

除此之外,我们还需对思政教育、国防教育在现阶段课程设计中所彰显出的优、劣势进行对比分析。比如许多高中学校在开展国防教育时,容易将部队的生活条例照搬到课程中,学生只是一味地模仿军人的言行,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尤其是对正处于青春期的他们而言,这种强硬要求下的服从会让其觉得反感或厌恶,不仅会致使课程出现“重行为、轻理论”的情况,更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有的住宿类高中以军人的标准要求学生,忽视客观条件限制,学生为达成过于严苛的执行标准,而将大部分时间用于整理内务等琐碎事项上,自己的正常生活安排、学习计划都被打乱。还有部分思政教师过度强调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忽视了实践在检验认识真理性方面的关键作用。学生只会背书,遇到事情时却不知道怎样做是正确的,这种流于形式的思政教育及国际教育形式不是我们期望看到的。为此,相关工作者应努力协调二者关系,在取长补短中实现既定教育目标。

三、清远市第一中学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实现“融合”的具体措施

清远市第一中学积极响应落实国家提出要探索建立军事人才储备培养体系的要求,结合当前国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高度定位,率先在粤北地区高级中学开办国防教育特色班。从2018年秋季起,每届高一年级开设2个国防教育特色班,贯穿高中3学年,全校现有6个国防班。国防班除开设正常的国家课程外,还专门设置军政课程(包括政治理论课、军事理论课、军事体育课、军事技能课等),军政训练总计116学时,主要通过新生军训、暑期集训、军事实践活动和日常训练完成。在组织管理、教学、训练、内务等方面按照国防教育的高标准,严格要求,突出国防班特色,在校园里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主要创新表现为:

1.育人理念创新。国防教育示范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是以立德树人为“本”、军魂育人为“魂”、思政育人为“基”的育人新理念,构建了国防教育示范与思政育人相融合的新模式,其中,国防教育是“抓手”、思政教育是“融合”(平台)、立德树人是“目标”。在学校党委统一领导下,学校政教处、教学处、体艺处及思政教师、班主任协力同心,提升教书育人综合效益。

2.工作方法创新。学校研究构建“入学国防教育和军事训练—国防班入班申请报名和选拔—组建国防班和配备教官—组建国旗护卫队—军事技能比武—国防班学生行为示范”等系列工作方法。

(1)国防班教育教学有明确的方案和计划,除正常教学外,国防班每周固定安排两次军事技能训练及国防思政课,让学生在训练中锻炼强健体魄,培养坚韧精神,养成严谨作风。

(2)国防班学生统一配置服装,配备“标志符号”及清远市第一中学臂章。国防班学生日常全员穿着标配服装,军事训练时穿着迷彩作训服。统一着装,让学生获得身份的认同,严格要求自己,牢记国防使命。

(3)国防班学生宿舍统一购置内务物品,统一规范内务,要求条块分明、整洁大方。并定期进行内务检查、评分评比,督促学生养成良好个人习惯,将国防教育渗透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

3.实践育人创新。学校突出国防教育示范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的实践环节,组织学生参观国家安全形势教育专题展、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参加红色基因传承讨论交流活动、军事技能练兵活动,定期开展“红色革命路线”研学活动,让学生参加“军营开放日”活动、匠心文化教育与实践活动等,实现了理论育人、实践育人、活动育人、示范育人的同频共振。

4.推广为“学校育人模式”的创新。以国防班为示范,从班务管理、宿舍内务整理、仪容仪表、访谈举止等细节着手,推广为全年级、全校育人模式。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强化全校学生的国防意识,树立军人作风和顽强意志,引导学生克服高中阶段容易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致力于“培养身心健康、热爱生活、具有高尚品德和家国情怀的、全面优秀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四、清远市第一中学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实现“融合”的成果

根据学校特点与需求开展国防教育活动,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功能,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国防教育课程,并将国防教育课程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课程教学。全面梳理、提炼、整合国防教育和思政教育资源,发挥我党我军优良革命传统和红色教育资源优势,利用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红色历史纪念馆以及军民共建单位,对学生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热爱国防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开辟了国防教育行为示范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的新境界,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随着2021年高考的结束,学校第一届国防班的教育教学工作也画上句号。国防一班班主任郑海燕老师说,在1000多个日日夜夜里,他们班的师生酸甜苦辣咸,可谓五味俱尝。学生有过幸福快乐的时光,也有过艰难跋涉的军体生活和紧张苦累的高考备考,可谓是磨炼意志,一生难忘。回顾三年的风雨阳光,高一—艰难起步:树立国防班纪律意识;建立淘汰机制,鞭策学生。高二—初见成效:疫情期间线上学习;校运会成绩大进步;艺术展演载誉而归;学习成绩大进步。高三—硕果丰收:两个国防班学生参加高考,重点本科上线率超过80%,对比整个毕业班年级重点本科上线率高出5%(国防班学生入学基础水平低于年级平均水平),实现了学生素质和高考质量的“双丰收”,成为清远市高中教育质量提升的成功范例。

由此可见,推动普通高中国防教育改革创新,关键在于寻找科学的方式研究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路径和对策。二者融合共生,不仅开拓了国防教育的新世界,更能为思想政治教育注入新元素。第一,两者的“融合”树立了系统思维,打破了学科隔阂,打通了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通渠道,学校政教处、教学处、体艺处、团委等多部门联动,思政、语文、历史、体育等多学科教师参与,全员全方位创新开展国防教育,形成教书育人的“立体化”格局,实现教育资源效能的最大化。第二,针对普通高中国防教育的新目标、新变化与新要求,学校思政、语文、历史、体育等学科结合专业特点,丰富教学手段,拓展活动课程形式,让学生真正了解国防教育,陶冶情操,不断增强国防教育工作的实效性。第三,拓展立德树人、实践育人、守正创新的新路径。通过创新教育教学改革,拓展国防教育的方法、手段和渠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课程融合为基本方式,结合思想政治学科特点,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丰富学校国防教育实践活动。比如,有序开展青少年国防教育夏(冬)令营活动、军地协同活动,开展青少年国防技能、国防体育、国防知识等竞赛活动,进一步厚植青少年国防观念和爱军情怀。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普通高中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必要性,同时也要直面当前此项工作中存在的巨大问题。相关工作者应从实际出发,认识到国防教育的重要性,积极学习国防教育专业化知识,提升自身知识容量,改进教育教学手段,努力寻找与思政教育间的契合点。学校要立足现实,发现问题,解决困难,积极发挥改革创新精神,勇于突破现状,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不断完善课程架构,在国防中融入思政、在思政中渗透国防,并积极开展相关实践,助力学生多项能力的提升与正确三观的养成,为其长远发展提供助力。

猜你喜欢

国防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全民国防 筑梦国防
国防小课堂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国防小课堂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思政课“需求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