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启润课堂数学练习随堂演绎
2022-12-16江苏省启东市汇龙小学黄沈华
◎ 江苏省启东市汇龙小学 黄沈华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选择一个先进的理念来引导教学的发声至关重要,尤其是对于一线教师而言,如果忽视了教学理念的引领作用,那么教学很容易在经验的窠臼当中打转,这看起来虽然积累了经验,但是却束缚了专业成长,不利于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更无法贴合学生的学习,不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空间。如果说此前的教学还可以通过一定程度的重复训练来让学生达到预期目的的话,那么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这样的路径已经不再走得通,在实际教学当中必须开辟新的途径,来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那么怎样的途径才是有效的呢?笔者所在的江苏省启东地区近年来致力于启润课堂的打造,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应。
面向各个学科所进行的启润课堂建设,在践行“三段四模”范式的同时,还渗透了众多先进的教学理念,其能够满足“双减”背景下小学各个学科的教学需要。对于数学学科而言,将启润课堂的教学范式转化为具体教学理念,并以此引导各个教学环节的有效发生,成为推动小学数学教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考虑到当前“双减”的重点之一是减轻学生的课外作业负担,因此用启润课堂的理念来引导数学课堂上练习的高效开展,就是一个重要的教学思路。对于数学课堂教学而言,研究练习随堂演绎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练习是面向学生的,是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同时练习又不能成为学生的重复训练,要摆脱传统的练习模式,启润课堂的理念可以渗透其中。
一、启润随性:选择合适的随堂练习内容
随堂练习的内容是随堂练习的第一要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教材后的相关内容包括“练一练”“做一做”等相关内容,这些内容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随堂练习,是学生必须要完成、必须要掌握的,来不得半点马虎。一般来说,课堂随堂练习的内容往往紧贴学生的数学学习具体学情。随堂练习,就在于一个“随”字。作为教师,要拥有一种敏锐的眼光、敏锐的大脑,去捕捉、考量学生随堂练习的相关课题内容。通过随堂练习,去巩固学生所学的新知,进而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催生学生的数学想象。
毋庸置疑,学生的数学理解必须经由一定的随堂练习,才能巩固为一种已有认知,巩固为一种新的数学技能。作为教师,要将学生的“练”引入课堂,将相关的学习内容融入渗透到课堂随堂练习之中。作为教师,可以在讲课时提一提,可以在板书时写一写,可以在训练时点一点。在设计研发随堂练习内容时,教师也不是将教材后的练习直接照搬,而是要有所选择。一般来说,课堂随堂练习也应当追求一种典型性、代表性、结构性、层次性等。比如教学“化简比”这一部分内容时,笔者在设计学生的课堂随堂练习时,就精心选择了五个不同类型的五道题目,丰富学生的认知,深化学生的理解。其一是“整数比的化简”,主要是让学生掌握“用同时除以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化简整数比”;其二是“小数比的化简”,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先将小数比化成整数比,然后再将整数比化成最简整数比”;其三是“分数比的化简”,主要是让学生掌握“用同时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化简分数比”;其四是“混合比”,也就是“比的前项和比的后项分别是小数和分数,先让学生统一前项和后项,让前项和后项同时为小数或者同时为分数”,然后根据“小数比化简”和“分数比化简”的方法化简;其五是“有单位的混合比”,主要是“比的前项和比的后项拥有不同的单位”,引导学生“先将比的前项和比的后项统一单位之后再化简比”等。通过这样精选的课堂随堂练习内容,让学生的课堂随堂练习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
启润随性,不是让课堂随堂练习任意化,而是要讲究一定的策略,让学生在看似随意、随性的课堂随堂练习中,获得知识的启蒙、方法的启蒙和思想的启蒙,于“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之中获得一种数学学习力的提升、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这种“随堂练习”能给学生的数学学习带来一种“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效果。这也就是说,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进行的练习,应当坚持外松内紧的策略。所谓“外松”就是学生在面对练习的时候,没有太多的负担感、压力感,学生可以在随意、随性的练习过程中获得知识与数学思想,而所谓的“内紧”实际上是相对于教师而言的,只有教师认真领会启润课堂的内在本质,知晓其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应当有着怎样的表现,那才能成为启润课堂的操盘手。用润物无声等词汇来形容启润随性,其好处就在于能够让几乎所有的一线教师迅速把握启润课堂的实质,从而在实施的时候做到得心应手。
二、启润随和:展开合度的随堂练习点拨
“启润课堂”中的“启”,其实就是“启发”“开启”的意思;“润”就是“润泽”的意思。换言之,在启润课堂上,教师要有意识地、巧妙地启发、点拨、引导学生开展数学课堂随堂练习。这种启发、点拨,不是一种简单的“灌输”,而是一种激发、唤醒、弘扬,是一种彰显。在启发的过程中,教师要选择适宜的时机,要选择合适的切入点,进行无痕的引领。通过启润随和的点拨,促成学生数学学习的感悟,让学生在课堂随堂练习的过程中产生一种“恍然大悟”“怦然心动”的学习感受与体验。
比如教学“圆的面积”这一部分内容时,在引导学生建构了“圆的面积公式”之后,笔者出示了两组题目:其一是让习题的条件为已知圆的周长、圆的直径等,要求圆的面积。通过这样的一组习题,巩固了学生对圆的面积公式的有效应用。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学生还总结了关于圆的面积的相关问题解决的一般性思路,即都是想方设法先根据习题中的相关条件求出圆的半径,然后根据圆的半径求出圆的面积。为了突破学生固化的认知格局,打破学生“僵死”的思维状态,扭转学生的思维定势,笔者出示了第二组习题。这一组习题主要是将正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等多边形与圆进行组合,其中正方形的边长就是圆的半径,或者梯形的上底和高是圆的半径、下底是圆的直径,或者平行四边形的底是圆的直径、高是圆的半径等,通过多边形面积让学生求出圆的面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学生求出了半径的平方之后,还想方设法求半径,进而试图通过半径求出圆的面积。为此,笔者这样启发学生:如果我们知道了圆的半径的平方,我们需要舍近求远地去求圆的半径吗?通过这样的启发、点拨,促成学生对自我已有认知进行审视、批判,从而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求圆的面积的关键不是先求出圆的半径,而是先求出半径的平方。这样的一种启发、点拨,让学生在数学随堂练习中把握学习的重点,突破学习的难点。
课堂随堂练习是一种高效的练习。作为教师,要通过点拨、启发,充分发挥课堂随堂练习“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能、作用。课堂上的点拨追求的是恰到好处,恰到好处的点拨一定是要发生在学生最需要点拨的时候。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练习的时候必须认真观察,不仅要判断学生的练习进程,更要判断练习背后的心理历程,这样才能保证面向学生练习进行的点拨是正当其时的。也就是说在小学数学课堂练习中,教师要把握引导的契机,采用一定的策略、路径和方式对学生的课堂随堂练习进行启发和点拨,让学生的数学思维脉络更清晰,让学生的课堂练习更有实效性。
三、启润随缘:进行合情的随堂练习评价
启润课堂不仅仅是一种点拨、启发的课堂,更是一种有效反馈、积极评价的课堂。在启润课堂随堂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随堂练习状态,相继进行反馈与评价。启润随缘,要随时跟进、随地介入,彰显随堂练习的“随性”。这样的一种随时跟进、随地介入的课堂评价方式,能给学生的随堂练习带来一种满面春风的感受与体验。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要因题巧评,更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因人巧评。通过随缘性的评价,让学生的数学学习能积极有效地迁移、积极有效地应用。
启润随缘的随堂练习评价,要处理好教师的“评价”与学生的“练习”之间的关系。作为教师,不仅仅要对学生的随堂练习进行结果性评价,更要对学生的随堂练习进行过程性的评价;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对自我的随堂练习进行评价,还可以引导学生对他人的随堂练习进行评价,从而将自我的评价与他人的互动评价相结合,让评价彰显出一种多样性。比如教学“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互化”这一部分内容时,笔者设计研发了课堂随堂练习,让学生进行分数、小数和百分数之间的互化。其中,在“分数和百分数的互化”的练习中,有学生严格地按照“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互化法则”进行互化,即“先将分数化成小数,然后将小数化成百分数”,但也有学生能根据“分数的分母特征”,直接将分数化成百分数。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灵活性思维、策略进行积极地评价,从而让学生对“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互化法则”的理解、应用不再刻板,而是能根据启润课堂随堂小练习中习题的特征,采用最为合适、最为科学、最为便捷的方法。如此,就能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化学生的数学想象。学生在练习之中不再生搬硬套运用法则,而是能灵活应用,有时候还能够创新运用。如此,通过合情的随堂练习评价,让学生对数学知识形成一种高层次的理解。
随堂练习是一个“聚宝盆”,它能体现编者的编辑意图,也能彰显学生的练习智慧,更能体现教师的教学机智。启润随缘,要根据题目的特质和学生的具体学情,要根据课堂的动态,随时随地随性地展开。作为教师,要精心设计随堂练习,有效地引导随堂练习,灵动地评价随堂练习。如此,随堂练习就能既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课业负担,同时又能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从而让启润课堂返璞归真,让学生的数学练习、数学学习走向健康、良性的发展轨道。
启润课堂追求的是学生的无痕学习,其既表征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随意与随性,又表征为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练习的时候有着必要的严谨性。启润课堂随堂练习,是撬动学生深度学习的杠杆,是驱动学生深度学习的动力引擎。启润课堂随堂练习,对于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教师,要使用随性、随意、随和、随缘的方式和方法去开展启润课堂数学随堂练习,将启润课堂数学随堂练习的功能充分地发挥起来,不断彰显启润课堂随堂练习的育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