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贯式学习
——在师范认证背景下美术学技法类课程教学初探

2022-12-16林海成都师范学院

艺术评鉴 2022年19期
关键词:师范师范生技法

林海 成都师范学院

一、师范认证的背景和意义

师范学院认证开展工作是国家层面对我国师范类高校改革做出的重要举措,教育部2017 年13 号正式发布了文件,文件初衷旨在对各地的师范院校、各师范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和质量进行有效的监管,并通过“以评促建”的机制帮助各师范院校和专业形成良性的发展模式。这项工作是在国家层面对师范生教育的质量把控和对社会适应的全面掌握。一方面它的具体落实促进了各地师范院校教育改革的步伐,另一方面它也使国家能更有效地从宏观层面对教育培养模式进行有效探索,对教育与社会发展、经济规模、人口结构等更复杂的其他社会相关项进行有效的政策性安排。这一政策的开展是国家、民族发展的必然趋势,因为教育和经济建设、制度建设、科技发展等等国计民生一样都是一个国家的头等大事。民族和国家都是由人所构成的,而怎样素质的人决定了这个民族和国家的品质和品格,决定了这个国家的竞争力。教育的核心就是对人的培养,好的教育促进人的发展,而差的教育阻碍和限制人的成长和发展。一言以蔽之,师范认证是在国家层面对教育这个百年大计实施的具体化、科学化、模式化的政策性机制建设。

二、美术学技法类专业课程在专业认证背景下新思路

(一)传统美术技法类课程教学在艺术学院中的历史沿革

所谓美术教育中的技法类课程主要指像素描、色彩等基础课,也包含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等专业课。因为中国自二十世纪初“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开始了现代美术教育的历史,这个传统曾经有两条线,一是由徐悲鸿、刘海粟、吴作人等一大批留法艺术先驱来开辟的,在他们开拓式的努力下,我国现代美术教育与西方文明开始充分接轨,开创了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新模式;第二条线索是1949 年以后,由于地缘政治冷战原因,苏联美术教育模式被引入到了我国的高校美术教育中,并逐渐形成了我们国家今天的体系化美术教育模式。这两条线其实并没有什么根本上的区别,其基本范式都是以希腊-罗马-文艺复兴-新古典主义-现实主义-印象派这样一条西方美术文化主流发展而来的,落实到美术教育领域就是以具象写实为美学标准,以在文艺复兴时期确立的透视、解剖为知识基础的审美化观照事物的美学原理,在这个基本原则下建立起的美术的各个学科,在充分汲取西方古典艺术和写实主义艺术的基础上,经过几十年的沉淀与消化,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高校里各个美术专业所传播的一系列复杂而精致的技术方法和手法,我们的美术教育正是在这个基础上,走上了一种以美术的技法掌握为根本的道路。中国各个地方的专业美术院校的教学主流至今依旧如此,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多专业院校都开设了不少和当代艺术思想有关的新课程,但仍然会存在着结构不匹配的情况,这使今天各种文化范式转向的情势下的各方都面临着巨大挑战,而师范专业的美术教育就更加滞后,依旧在唯技法的窠臼里打转。

(二)传统美术技法课教学内容在师范院校的局限

一直以来师范专业也和其他专业美术院校一样,开设专业课的目标几乎都是让学生熟练和精准地掌握技法。当然,艺术就是技术,艺术的门槛就是技术的门槛,由技入道,由技术到艺术是唯一正确的道路,只不过从当代艺术开始以来,我们对技术的理解更加宽泛。但是,这种由特定技术导向的美术教育对于师范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不合适的。由于师范专业开的专业课较多,因此,分配给每个课程的时间量就极少。我们都明白,技法的掌握没有一定的量的支持是很难到达预期效果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我们对师范生的培养目标和专业院校培养艺术家的目标是不一样的,他们其实并不需要有这么精纯的技术要求。艺术家是自我诞生的,如果师范专业的学生有立志想成为艺术家的,完全可以通过自我训练而达成,艺术是一辈子的职业。

(三)美术师范生技法类课程新思维

师范生的知识结构和职业要求有着它的特殊性,在师范认证这个背景情势下,我们需要帮助学生去厘清关系,培养能胜任中小学美术教育工作的合格教师。师范认证围绕着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中心思想来开展,最终的目标是让我们的学生能真正担当起通过美育去影响我们的下一代的重任。回到美育在人的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由于自古以来的中外先哲都明确地把美育和伦理教化看成是不可分割的一体之物,无论是希腊时代的亚里士多德所说的真善美的统一,还是我国古代的孔子所推崇的“成于乐”的乐感文化,一直到近代的语言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所谓善与美的一致性,理由就在于它们都是来自于对永恒观点的理解:“艺术品是从永恒的观点去看到的对象;好生活是从永恒的观点去看到的世界”。他们都力图以信念的方式,以价值为导向来阐明其二者的关系。因此,在这个维度来说,他们通过专业课的学习来阐释这个专业的文化属性和亲身的实践是同等重要的。所以,当我们能明晰作为中小学美术教师的基本样貌时,才能做到在我们的每一门课程中去优化该课程。教育部颁布的中国中小学美术核心素养的第一条就是文化底蕴,其中包括人文情怀、人文关怀、审美情趣。这点是一个美术教师培养和训练的重中之重,也是美术师范生比起专业艺术生更要加强的部分。

约翰·洛克维尔曾说:“艺术乃生活本身,倘若我们可以像保持我们丰富多彩的社会、政治和宗教那样保护我们同样丰富多样的艺术,那么我们的艺术家就可以真正发挥一种至为宝贵的作用。他们不仅可以滋养并启发我们,还可以直接或者更有可能的是间接地,引导我们从黑暗到光明”。作为未来的教师,他们是普通人与艺术联结的必要一环,作为一个初级教育的教师,他们的素养和能力对一个人的早期教育起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力。而我们对美术师范生的培养就是要努力训练出这么一个对社会有着特殊担当和贡献的人。正是在这种思路下,笔者对所践行的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进行了较大的调整,不再以单纯的技法、技能掌握为唯一指标。如笔者所教授的雕塑基础课就在课程初期增加了雕塑史、雕塑文化的背景知识讲解等内容,并以课堂讨论、论文撰写等作业形式来试图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这些内容也都纳入了他们的过程性成绩评判系统里。这样一种多维的教学安排打破了之前单一的以技法训练为唯一指标的狭隘思维,对培养学生更具备成为一名教师的素质提供了助力。首先,课堂讨论为同学提供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因为教师的首要要求是能说、会说,通过这个训练可以培养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快速的思考力以及和他人论辩的能力。然后是有关课程内容的论文写作的部分,要完成这个任务他们必须利用业余时间来查资料、读文献,深入认识和理解人类在雕塑文化创造过程中的各种努力和成果,以及它们和其他文明发展的关系等更丰富、更深邃的人文学知识。这一过程可能会激发和调动对其他学科知识,如:哲学、美术史、美术批评、文学史、神话史、宗教史、地理学等等相关学科的了解和认识。美学家丹纳曾说:“将某事物当作艺术需要眼睛所不能看到的某种有价值的东西——一种理论的氛围,一种艺术史的知识即一个艺术界”。新的教学内容对学生在理解“美”,这里所说的美统称美术领域各个专门学科,美是一个抽象名词,它统辖各个具体的艺术样式。美是必须落实到具体的美术样式、具体的某件作品。阐释“美”上进行有效的训练,本来美术教育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教育,它和人的感性教育最紧密,它着眼于直觉,是需要全方位调动人的意识、无意识的特殊学习领域。我们通常称艺术的学习是感染式的学习,这暗示了它是一种不同于其他偏重于理性、逻辑的科学学科的学习。它有理性所不能及的优点,这也是它无可替代的魅力。这种直觉能力的训练是传统技法学习的最大优势,它是其他学习方法所不能替代的,但它又并不抵触知识学习,而是与其相辅相成。如果说技法的训练能够培养一个人对艺术良好的直觉力、创造力,那知识的学习则能够让其掌握对艺术的理解力和阐释力。创造美是人类进化过程中最初的知识活动,也是延续至今的精神活动,只要人不被科技完全取代,它就会一直伴随着我们的精神世界。我们在进行美的活动时也在不断地对这些活动进行反思和阐释,而这些阐释所依凭的工具是离不开其他学科的支持的。如果说技法的学习能够训练我们在美的实践过程中更具敏捷性和精准性,那么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会让我们在更广、更高的维度来理解美术的实践,理解它在文明化的过程中更深远的作用与意义。有了这种完整的知与行的训练,我们才可以说我们是在进行人的教育。经过这样完备的训练的师范生才有能力去教化其他人。虽然这样的训练与之前相比增加了学生们课余的学习量和工作量,但它是学生在应和时代要求和未来职业要求等方面所必需要做的一项工作。我们在认证相关指导文件时也可以看到,今天的高校教育强调:“重视学生课外学习投入和自主性,提升深层学习动机,采取多元评价方式。”此课程改进应该是契合教育部所倡导的新思维教育方针的。

美国学者理查德·加纳罗和特尔玛·阿特休勒为美国的大学编了一本艺术的通识教材,书名叫作《艺术让人成为人》。他们把所有艺术门类以索引的方式放在这本教材里,并统称之为人文学的教育。而这本书的译者舒予在解释什么是人文学时说道:“人文学不是一门专门传统意义上的学科,而是一个学科群。明确这一点很重要,因为现在的学科分化得越来越精细,这使得人们在接受知识时益发受制于各自门户的局限,见木不见林。而包含了诸多学科的人文恰恰可以抵御各种学科的‘画地自限’,达到一种更高意义上的综合。”鉴于现有条件,我们还并未开设这么一门全景式的人文学科课程。目前,我们应该注意让不同课程之间进行学科之间的有机融合。当然,这也考验着每个学科教师的智慧、知识学养和创造力。而美术师范生在这样的融合式的学习中所获得的收获远不是单纯的技法学习所能比拟的。我国的著名美学家、美术教育家牟群在分析今天的艺术生态特点时特别强调:“艺术越来越朝人文发展,艺术形态也越来越宽广阔”。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过去那种唯技法式的训练很难让我们的学生去认识今天的艺术,并且那些传统的技法也需要在各种历史的语境中去重新去认识。技法训练和知识汲取的融合式教育对美术师范生来说是必要且有益的。有人会疑问,教学环节中已经有了美术史、美术批评、美学理论等等知识类课程,为什么还要在技法类课里再重复这些内容呢?我想原因有以下两点:一是现代认知科学证明一个人对知识点掌握需要迁移到不同的情景、不同方式下去重复,这种方式让知识更深刻、更牢靠地被人吸收,即便是技法的学习,当他能掌握更多的有关技法演化的历史信息时也更有利于对技法的内涵有更深的体会;二是每个具体的画种都有自己的知识谱系,油画有油画的,雕塑有雕塑的,版画有版画的,而美术史这类课程可能更多的是从宏观、整一的视角来关照这些谱系。而在具体这些专业课里再来深度考察和研习他们的知识谱系则能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对知识有更深入的认识。所以,在每个技法类专业课中增加这些环节还是很有必要的。这样从理论到实践、又由实践回到理论的不断循环式的学习和训练会对一个美术师范生的成长大有裨益。

三、对专业认证和教学实践之间关系的反思

(一)做好改革和继承的良好平衡

教育改革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能一蹴而就。时代在变,对人才的要求也在变,教育的手段、教育的理念、教育的模式也都处于不同的动态中,这会带给一线的教师一定的压力和焦虑。教师和学生都要在一定程度上走出过去惯性思维所形成的舒适区。毕竟世上没有任何事物是不变的,更何况我们处在当今飞速发展时代进程中。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既要有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主管部门的质量监控,也要有教师层面的具体笃行、学生和家长的目标诉求。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眼光、不同的期冀都会使人的判断产生一定的偏差而使事情变得更加复杂化。所以我们更要科学、谨慎地对待我们的教育与教学,不能因一味地追求革新,而轻易地否定过去的成果,过去的方法和经验并不是都过时了。这里笔者想要着重强调,新的教学方法并不是要轻视甚至否定技法训练的基本模式,我们要有实证主义的精神,对于多年来积淀下来的教育模式和经验,我们可以通过调研来证明它的价值。新内容的增加不仅是为了要让学科之间的学习达到更好地融合,它也是为了贴近师范生的职业要求来设计的。新理念的最终效果有待于在未来某个时间点上由事实来证明。目前,我们所能做的是要尽可能的发挥各自的能动性,科学、积极地思考,充分的辩论。从宏观到微观我们都要了解彼此、达成共识、不断完善,最终达到每门学科都可以科学有效地帮助学生在大学期间通过这系列的学科学习,实现人的潜力的全面释放,让他们可以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

(二)客观、公正地认识师范认证在一线教学中的作用

这种自上而下的教学质量监管不可避免地会需要一系列的数据化指标,这种刚性的数字化管理天然地让人文学科的教育处在比较尴尬的位置。虽然其初衷是为了让我们的教育能够培养出 “有用”的人,但是该怎样鉴定人的“有用性”呢?是他能胜任教师这个职业还是什么其它的原因?这牵涉到了多种因素,如:地区经济发展和人口分布比例是否能提供足够多的教师指标;因个人的自由意志有人可能会改变自己的职业诉求,并不想进入教育行业等变量因素。这些都是教育本身所不能及的。而更主要的原因是艺术的“无用性”特征,即相对于那些更加实用的学科,它更着眼于人的精神世界。一个具有审美能力的人是可以认识自己和世界的关系的,美可以帮助他爱这个世界,让他产生出对周边事物的审美的眼光。艺术是精神性的存在,具有超越性,有时是一种近乎形而上的幻想,但它又不仅仅属于少数精英人士。教育家蔡元培早在上世纪初就有过倡导以艺术代替宗教,表明了艺术教育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艺术在多数时候并不能马上给人带来面包、衣服等实质性的东西,更不能去满足人们加大的欲望,如买房、买车等。因此,审美作为一个人的“软实力”很难被数字化的方式鉴定,而审美教育的效果也会遇到同样的困境。审美教育一直处在“工具理性”的轻视中,要不就被忽略,要不就被统一的数字化的管理模式粗暴地对待。这是这个领域的每个当事人的困境,也是人的困境。我们要认识到“工具理性”的不完美性,认识到这种管理方法背后的工具理性本然的功利性,它不一定可以对审美教育起到真正监管作用。在这里笔者并不是要质疑师范论证的积极意义,我们需要进一步在实践中去厘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带动不同学科的专家来讨论它、辨析它,并用更加睿智的方法来处理这种矛盾。

猜你喜欢

师范师范生技法
哈尔滨新区师范附属小学校
“寻访身边的好老师”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作品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作品
水彩技法在油画创作中的应用实践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手绘技法表现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作品一
例析三角恒等变换的三种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