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声乐演唱中乐感的培养

2022-12-16

今天 2022年20期
关键词:音乐风格演唱者音乐作品

徐 蓉

(天水市秦州区文学艺术届联合会 甘肃 天水 741000)

乐感是演唱者对于歌曲情感的理解,是对音乐核心内涵的把控。在进行音乐演唱时,良好的乐感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作品,提升演唱效果,因此要明确乐感对于声乐演唱的价值。在音乐教学中,部分教师更重视音乐技巧的教学,不利于学生乐感的形成,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措施,培养学生的音乐乐感,引导学生和音乐作品产生共鸣。

1.乐感的定义与形式

1.1 乐感的定义

一首优秀的音乐作品往往是歌词和旋律所构成的,有一定乐感和文艺内涵。在音乐表演中,要求演唱者以不同的声调和情绪变化进行表现作品的内涵,表达生气、快乐、高兴、忧郁等不同的情感,从精神层面展示音乐作品。乐感是指演唱者对音乐作品中声调、语速、强度、韵律、情感内容、以及律动变化等因素的掌握能力,演唱者利用声音表达出了音乐作品里的丰富的情感内容,因此具备乐感是一个优秀演唱者的重要素质。在声乐演唱中,演唱者只有通过声音与情感的融合,才真正展示音乐的魅力[1]。音乐作为一门艺术,音乐作品是创作者的主观情感反映,而乐感正是演唱者领悟音乐作品的重要基础。所以,乐感培对于声乐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1.2 乐感的形式

1.2.1 再认乐感。再认乐感是演唱者在了解一个全新的音乐作品时的熟悉感,可以比较快速的从脑海中搜索出与之类似的一首歌。再认乐感反映演唱者对歌曲的总体认识水平和心理反映水平,是对于音乐作品理解的心理过程。

1.2.2 无意乐感。无意乐感是指演唱者在某一特定环境下回忆起某一首歌旋律,是在外部环境影响下有意识的想起来的,也是一种潜意识的记忆。而引起无意乐感的关键是周围的环境气氛,同时还要求演唱者必须具备丰富的音乐储备和优秀的声乐素质。

1.2.3 有意乐感。有意乐感是指演唱者可以有意识或主动地把歌声中蕴涵的情感与思维内容借助自己所具备的声乐技巧进行表达,也是一种有意识的音乐感受重现。有意乐感建立在歌手本身的音乐技术与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养成的关键是演唱者在平时练习中要注意对音乐技术与声乐理论知识的强化训练,只有自身的声乐技术提升了,才有机会训练有意乐感。

2.声乐演唱中乐感的培养措施

2.1 形成良好的审美观念

乐感是比较抽象,贯穿于音乐表演活动的各个环节,和歌手本身的审美意识密切相关。而音乐审美意识就会反映歌手对音乐风格的掌握,以及对音乐了解程度。具有怎样的乐感也相应地表现出怎样的情感。因此,音乐审是形成乐感的根本条件。在声乐演奏,演唱者必须要以音乐美学理论为指导,树立正确的音乐审美观。这要求演唱者可以体会不用的音乐文化,鉴赏不用的音乐,并在鉴赏音乐过程中掌握演奏者如何表现情感和运用气息。在鉴赏各种音乐作品时,演奏者必须带着自己独特的音乐审美观进行减伤活动。鉴赏的过程正是演奏者自我审美观念形成的体现,通过赏析一些优秀的作品,了解自身在声乐演奏上的不足之处,以便根据自身的实际状况加以调整,从而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乐感与歌唱艺术。

例如,在《祝酒歌》演奏中,演奏者要想掌握歌曲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现,不需要对作品进行鉴赏,以此形成音乐审美观,养成音乐乐感。《祝酒歌》作为一首具有显著北方民族音乐特色作品, 运用了个民族的音乐素材,形成了明显的本土民族音乐特色。该歌曲节奏变化比较丰富,活力十足。该歌曲表达的情绪比较欢快,表达了希望和喜悦的情感。只有演唱者具备音乐审美能力,才能形成乐感,更加准确的感悟作品的内涵,提升演奏的效果。

2.2 结合实际生活

在声乐演奏教学中,音乐教师要从生活体验方面入手,来提高学生的乐感。当前学生缺乏足够的生活体验,人生精力不够丰富,无法对音乐作品形成有效的感知。教师必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感受音乐作品中多样化的情感体验,并且增加自身对于生活的体验。因此,在声乐演奏教学中,教师为了提升学生的乐感,可以从学生的人生体验方面入手去,引导学生持续累积人生的体验,让学生在演奏当中给予歌曲一定的新活力和生命力,让学生展示出自身声音的特点,从而帮助学生可以更好的把握音乐作品的内涵,强化演奏效果,提升听众的体验,并且让听众产生共鸣[2]。因此音乐教师要培养学生的乐感,必须要结合实际生活,强化学生的生活体验,和音乐作品产生共情,以此提升音乐教学效果。

例如,教师为了强化学生的音乐体验,教师在教学中播放音乐中常见的声音,让学生体验声音节奏的变化,逐渐形成声音、节奏的感悟能力,进而提升乐感。教师向学生的播放不同的海浪的声音,让学生感受不同海浪的不同,感受海浪的节奏和气息变化,并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思考。通过这样的一个生活化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声音的强弱和变化,形成对于声音的独特感受。在进行音乐作品演奏时,可以通过控制声音的强弱、大小,来实现情绪的表达,更加准确的表达音乐作品的情感内涵。

2.3 感悟不同的音乐风格

当前学生日常欣赏的歌曲以流行歌曲为主,且以热门歌曲为主,尤其是短视频平台的流行,学生听歌的风格变化不大,导致学生对于音乐风格的感悟有限。为了提升学生的乐感,音乐老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要去引导学生尽量欣赏不同风格的作品,了解不同音乐风格的变大形势,以及演奏者唱腔、气息的变化,让学生通过长期的音乐练习,可以更好地体会各种曲风特点,对音乐风格进行总结,以提升学生的乐感[3]。同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模仿别的演奏者的表演感觉,比如,音乐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某类型的歌曲技能型演奏,学生通过重复多次演奏后,会逐渐产生厌烦的情绪,此时,音乐教师就需要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通过对比成熟演奏者的延长,指导学生怎样在这类型歌曲当中发现其独特的特点,强化学生对于音乐作品的感悟。以此,让学生对不同音乐风格的作品进行感悟,体会其特色,不断深化对于音乐作品的理解。通过这样对不同音乐风格作品进行欣赏、演奏、感悟,拓展学生的声乐知识面,在接触音乐作品初期,通过对其风格进行感悟,就可以对有一个大致的理解,再通过进一步的感受,从而实现对于整首音乐作品的理解。以此,不断强化学生的声乐乐感,提升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可以更好的进行声乐演奏表演。

2.4 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探索

音乐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需要对音乐的风格、情感表达能进行分类,以此更好的开展教学活动。教师然后根据歌曲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主动对歌曲中的感情内容进行探究,体会自己歌声中所传达出来的情感是否和歌曲内容一致。学生只要有真正对其中包含的感情内容做出了研究,就可以提高音乐作品的认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歌唱能力。学生在练习乐感的同时,也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整,得出自身对歌曲的独特情感认识。音乐老师应该帮助学生在接触新音乐作品后,积极的对音乐加以探索,形成良好习惯,培养学生对音乐理解的创新性以及音乐作品掌握能力。因此,学生在基础新音乐作品后,要积极的探索音乐的知识以演唱技能,同时掌握好这首歌的内容与精神内涵,才可以很快地歌唱出这首歌的感觉。学生只有进一步的训练提高自身的乐感,才可以去突出歌声中的情意表达,更好地把握歌唱的技巧,给听众带来更好的体验。

2.5 借助演奏技巧来提升乐感

目前许多学生在声乐演奏时存在情感不够深入、音乐气息欠缺以及自身无法融入到歌声之中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音乐教师在课堂中需要指导学生利用小技巧来主动参与到音乐表演当中去,提高他们的歌唱技艺。音乐教师要帮助学生在演唱过程当中表达自身内在的感情,利用语言表达一些相对平淡的歌词,因此来丰富演奏技巧[4]。同时,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演奏过程中的节奏变化,如重音等,以提升学生对于歌曲的把控能力。为了锦衣提升学生的演奏技巧,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可以更加准确的表达自身情感。在日常生活交流中,学生要注意和人交流的态度、语速、声调等,形成了对语言的表达,强化学生在进行演绎歌曲的过程中换气和咬字发声的准确度,避免在歌唱时随意换气导致歌曲演唱不连贯、咬字发声不清晰会损害歌曲的整体性等问题,以此形成良好的乐感,更加准确度进行音乐作品演奏。

结束语

声乐演奏中的乐感,对于演奏效果有着直接影响,良好的乐感可以提升学生对于音乐作品精神内涵、情感情绪的把控,提升歌曲整体把握水平。在声乐演奏教学中,通过有效的措施提升学生的审美观念,结合生活实际提升声音感知能力,体会不同的音乐风格,积极进行音乐探索,借助演奏技巧来提升乐感,以此逐渐形成良好乐感,更好的音乐作品,提升听众体验。

猜你喜欢

音乐风格演唱者音乐作品
声乐表演中音乐素养对美声唱法的重要性
如何调整声乐演唱中的心理状态
浅谈陕西筝曲《云裳诉》的特色音乐风格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声乐演唱中乐感的有效培养研究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图力古尔及其音乐作品浅析
申雨鹭最新音乐作品《缘飞》正式上线
声乐钢琴伴奏在与演唱者合作中的协调作用
外国艺术歌曲钢琴伴奏弹奏之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