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文化 创造经典
——灵山集团工程档案开发利用的探索与实践

2022-12-15

档案与建设 2022年11期
关键词:灵山编研档案室

戴 莹

(无锡灵山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江苏无锡,214000)

拈花湾夜景

灵山文化旅游集团是一家以文化、旅游为核心业务的国有企业,1994年起,从一棵老树、一口古井、一段残垣起步,文心化境、守正创新,打造了以灵山胜境、拈花湾为代表的一系列传世之作。20多年工程建设经验总结、20多年企业文化发展积淀、20多年档案创新持续推进,档案在灵山发展的每一阶段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灵山五期工程拈花湾项目的建设中,档案工作注重强化收集、深入利用和高效实践,形成了一系列成果,档案价值在工程的创意、策划、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等过程中得到了全面体现。2017年,灵山集团五期工程被评为“2016-2017年度国家优质工程奖”。

一、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灵山集团始终以“创新佛教文化、创意传统文化、创造中国当代文化奇观和人类未来文化遗产”为追求,历经20余年的创新发展,取得了品牌与产业经营的成功。一路艰辛,一路收获,档案见证了企业发展,也伴随着企业成长。

1994年公司刚起步时只有几名员工,档案工作由文秘兼管;2001年公司配备了专职档案人员,并设置了专门的档案库房;2005年公司成立综合档案室,档案基础数据完善、台账规范完整,馆藏种类进一步丰富。经过一期、二期工程的建设,档案管理逐步有了经验;三期工程建设从2006年9月9日破土动工,到2008年11月23日竣工,1000多个日夜,档案员都全程参与工程建设,完整收集了从立项到项目竣工过程中的备案资料65盒,竣工资料777册,竣工图357套,监理资料74盒,跟踪摄像约2000分钟,拍摄照片7000多张。

灵山一期到三期工程,从立项、选址、用地、规划、测绘、勘察、环评到建设项目竣工的一整套工程建设材料共计1262卷,全部保存完整。灵山的档案管理工作逐步走上正轨。

2011年,灵山集团确定了从“观光地”向“目的地”转型的发展战略。基于灵山内部产品升级的需求,以及对休闲度假旅游时代的拥抱,五期工程拈花湾应运而生,历经5年多的精心打造,于2015年11月15日正式开放。灵山集团档案管理工作在过去20年发展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创新、探索,对项目建设全过程的资料进行了完备的收录和科学的应用。这一项目是灵山加速向集团化、品牌化发展转型的起点,也是档案工作进一步创新突破、再上新台阶的契机。

二、 挖掘资源,释放动能

1. 档案编研成果丰硕

档案编研始终是灵山档案工作的重要内容。在档案的完整收集和有序管理的基础上,档案室增强主动服务意识,集中力量加强对一些典型档案资料的挖掘,推出了《项目综述》《选址要点》《灵山团队创意文件汇编》《建设团队核心成员及能力分析》《艺术家名录》《参建单位名录》《建设项目财务数据分析》等众多有分量的编研材料,在助力建设团队决策原有项目创新和新项目开拓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丰硕的编研成果更加彰显了档案的价值。

2. 高效服务项目实践

档案的应用贯穿灵山项目开发的全过程。在建设五期工程早期,《选址要点》编研材料给拈花湾工程选址带来了指导和启发,项目组根据过去项目选址的方案和经验进行讨论分析,从当地人文、环境、周边辐射效应等角度进行研判,最终选择了耿湾自然村落。耿湾地理位置偏僻,距离无锡市区20千米,荒凉萧瑟,但独特的地理位置也让这里坐拥了极佳的自然风貌,仿佛一片世外桃源。此外,耿湾距离灵山胜境8千米,这个位置正好符合了从观光旅游时代向度假旅游时代转换时期的旅游开发需要。不仅如此,档案材料也为项目团队的高效组建提供了帮助。拈花湾建设初期,组建团队是个关键问题,如何把有经验、有能力的人员组建到一起,直接影响项目的建设进展,正是有了档案室提供的《建设团队核心成员及能力分析》这一材料,公司领导从中获得了启示和参考,针对各位核心人员擅长的领域和能力优势,快速选定了项目初期的团队,发挥每位核心人员所长,为后期项目开展和落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服务项目建设一直是灵山档案工作的重心。档案室将集团旗下的“四大项目”——灵山胜境、拈花湾禅意小镇、尼山圣境、兴汉胜境建设全过程的照片以及“四大项目”的地理区位图,筛选制作成工程展板,以备展览使用。随着集团项目的不断扩大,无论是领导视察,还是项目汇报会议,都有这些展板的身影,它们跟着项目团队跋山涉水,去过宜兴周铁,去过南京溧水,去过济宁曲阜,去过青岛即墨,去过浙江台州,去过河北廊坊,去过新疆哈因赛,聆听灵山人在中国文旅地图上的宏伟布局,品味灵山人创业创新的一路艰辛。频繁服务着项目的洽谈、推进,随着项目推进也逐渐壮大,从原有的四大景区,逐步扩展成23个项目,小小的档案展板承载了灵山人远大的梦想。

3. 为企业文化建设注入活力

档案承载着企业发展的历史,更是企业文化的积淀。档案室始终将挖掘档案资源、弘扬灵山文化摆在重要位置,创新思路,孜孜以求,取得了一系列文化成果。编纂了《企业文化讲师手册》《企业文化学员手册》《企业文化故事集》《灵山文苑》《大事记汇编》《企业制度汇编》《旅游景区(点)国家标准汇编》《小灵山》《小灵山的传说》《灵山谱》《灵山大佛》《灵山梵宫》《向美而生》(灵山项目艺术家团队采访实录)等企业文化书籍;档案室在公司内刊《灵山风》上开辟了“历史上的今天”栏目,带领全体员工回顾灵山的历史;不定期发布“档案小课堂”,内容涵盖各部门归档范围、整理规范、企业荣誉、项目申报、景点介绍、艺术品介绍、名人字画赏析、佛学研究等多个方面,宣传档案工作和企业文化;档案室在“灵山之家”企业微信上,不定期发布“灵山青年说”“我与灵山的故事”“印象灵山”“看见灵山”等图文、音视频,注重“我”与灵山之间的联系。企业文化不仅是文化的积累,更是每个灵山人与灵山文化的相融,从物到人,是档案室在探索企业文化传承上的深刻理解和转变。

三、 回首来路,不忘征途

回首来时之路,灵山档案人胸怀激荡。档案人在实践中逐渐成长,档案工作在探索中砥砺前行,档案的价值、档案人的价值相融并济。

1. 提升归档意识

在灵山建立之初,各部门档案分散保管,随着灵山工程的逐渐增多,想要参考之前的建设经验时,就出现了材料不齐全、提供不及时等情况,有时一个创新的想法和突破如果得不到档案的支撑便无法深入开展。随着三期档案的完善,灵山形成了档案的材料库、案例库、知识库,档案工作体系化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项目建设团队在之前的项目资料中找到依托、找到灵感,从而意识到材料归档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第一时间将经手的项目材料移交档案部门,各部门也定期将分散的档案移交,集团上下的归档意识逐渐提高。

2. 坚持全程参与

在三期、五期工程建设前期,集团对资料员、档案员进行了系统培训,着重学习了《建设项目档案管理规范》,要求档案员全程参与项目建设中的重要会议,既要了解项目概况,也要熟悉项目进展。档案管理从事后收集转变成了项目建设前、建设过程中、竣工验收后三个阶段全程参与,使得归档工作更加系统、全面。

3. 注重档案利用

五期工程能够在很短时间内完成创意、策划、规划、设计、建设、运营,档案编研成果给了建设团队很多灵感和借鉴。在此基础上,集团档案编研工作进一步开展,从原来材料汇编的层面,逐渐发展到对知识的再加工、再总结,形成了知识库、智慧库、论文集、创意集,形成了一套对决策有支撑作用的编研材料,集团领导也多次强调档案开发利用的重要性。

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档案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灵山档案人将以饱满的精神、务实的作风、扎实的工作不断推动档案工作取得新成绩,在灵山事业的发展进程中贡献档案力量,在文化传承创新的画卷上书写档案故事,在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丰碑上铭刻档案印记。

猜你喜欢

灵山编研档案室
灵山胜景
勘测设计单位数字档案室建设探讨
谈谈房地产档案的编研
科研档案编研工作的新认识
数字档案馆建设思考
数字档案馆建设思考
叫响灵山湾
档案编研在地铁文化中的应用
灵山道中即景(外四首)
高校档案室建设与管理的现状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