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才双循环的技术进步效应研究
——基于文献的分析

2022-12-15陈燕儿

关键词:双循环流动效应

陈燕儿,沙 勇

(1.南京邮电大学 人口研究院,江苏 南京 210023 2.南京邮电大学 高质量发展评价研究院,江苏 南京 210023)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高效的资源流动和要素配置在畅通经济循环、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资源的流动也存在双循环,既包括引导优秀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合理流动、助力区域平衡发展的内循环,也包括畅通国际人才引进渠道、促进国家间创新人才交流与合作的外循环。在内循环方面,全国范围内迁移的人群中超过25%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在外循环方面,中国的出国留学人数和学成回国人数分别由2000年的38 989人和9 121人上升到了2018年的662 100人和519 400人,年平均增长率分别超过84%和294%,学成回国留学人数占出国留学人数的比例由23.39%上升到78.44%。

技术进步是经济长期增长的源泉,特别是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当下,原先主要依靠要素投入、规模扩张的高速增长模式已无法持续[1],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更加凸显。现有研究主要关注研发投入、FDI,OFDI及国际贸易等渠道对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针对人才循环技术进步效应的讨论还较少;学者们充分讨论了人才外循环对国际技术溢出、中国技术进步的影响,但对于人才要素参与国内大循环及其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影响的研究屈指可数。面对经济发展新格局,需要将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心落在创新要素的协调配置,完善人才流动机制,促进创新要素的共享、有序流动上[2]。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借助基于Java语言的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以文献计量学的研究方法绘制直观的知识图谱,识别国内外人才双循环技术进步效应的知识基础、研究热点与前沿主题演进趋势,分析文献的发展与演进趋势,以便清晰了解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选择CNKI中文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WOS)中的核心合集数据库为数据来源,其中CNKI的检索词为“人才流动”和“技术进步”,WOS的检索词为“Migration Flows”或“Brain Drain”和“Technical Progress”;检索年限均为2011至2021年,所有检索均在2021年2月3日完成;排除不相关和重复文献后,共保留出自CNKI的340篇文献、WOS的624篇文献。

一是研究发文量变化。某研究领域发文量的时间变化趋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领域的发展历程。国内外有关人才双循环技术进步效应的发文量从2011年的30篇和39篇增长为2020年的38篇和115篇。国外学者对人才双循环技术进步效应的关注度逐年提高,呈急剧增长态势,国内文献则呈稳步增长趋势,但与国外研究文献量的差距逐步扩大。

二是研究热点分析。关键词是对相关研究问题或研究概念的集中总结,常用于描述研究领域热点主题。Citespace的关键词共现分析可以从文献中提取高频关键词,通过出现在不同文献中的高频关键词来发掘该领域的研究热点;进一步地,关键词时区图可以直观地反映研究主题结构演变路径及其前沿趋势,通过将同一年首次出现的关键词集合在相同的时区内,能够从时间维度呈现热点关键词演进趋势。国内的研究热点较为集中,学者们主要采用“Malmquist指数”方法,在“高质量发展”“一带一路”“创新驱动”等背景下,讨论人才流动通过“技术溢出”路径对“技术进步”“技术创新”“全要素生产率”“经济增长”等的影响,将其与“FDI”“OFDI”进行比较,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相比之下,国外学者的研究热点更加丰富,除了与国内学者类似的“Economic Growth”“Research and Development”“Productivity”等,还囊括了“Education”“Pattern”“Localization”“Network”等,这也可以作为国内学者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二、人才双循环的技术进步效应路径

技术进步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技术进步局限于科技进步,广义的技术进步则是指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既包括科技创新即“硬”技术进步,也包括管理、制度、政策等的优化即“软”技术进步。前者主要体现为新技术的采用或新产品的发明等,后者还涵盖了管理效率的提高和生产经验的积累、组建和管理大企业的能力以及知识等[3];前者可以来自技术创新和技术模仿,后者还可以源于管理水平提高、激励机制的完善等。技术进步的本质是一种知识生产活动,无论是狭义的技术进步还是广义的技术进步,其根源均在于知识的增长与改进。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分析以及对经典文献的归纳,本文认为人才双循环促进技术进步的路径可分为四个方面:技术溢出、教育激励、配置利用和智力回流,其中技术溢出和教育激励是人才双循环技术进步效应的共同路径,配置利用和智力回流分别是人才内循环、外循环的特殊路径。

(一)技术溢出效应

内生增长理论认为,技术知识的非竞争性和部分排他性特征是技术溢出发生的根本原因,技术溢出是不同主体通过直接或间接的互动方式进行信息交流,使得知识得以传播的过程。基于知识植根于个体的客观事实,现有研究普遍认同人才循环所导致的技术溢出是技术进步的重要引发机制。知识和技术不仅仅物化在书籍和机械设备等之上,也内在凝结于个体之中,表现为相应的研究方法、操作技能、管理流程等。当掌握了知识和技术的个体在企业之间、地区之间、国家之间流动,会与周边个体发生互动。这种互动交流一方面将创造新的知识,另一方面会促进原有知识和技术在个体之间、群体之间的传播,突破了不能被编码化的技术和知识——特别是难以采用字句或语言表达的隐性知识,在扩散中遇到的瓶颈问题,具有国际贸易、FDI等传统技术进步路径无法比拟的优势,同时加快了技术进步的步伐,是隐性技术溢出的重要途径。由于携带了更多的知识和技术,包括留学生、研发人员在内的高素质人才在各区际间的流动将更有利于创新知识的传播与扩散,进而促进地区创新水平的整体提升和宏观经济的持续增长[4]。

针对丹麦1999—2004年R&D人员流动与雇主专利活动的分析发现,R&D人员的流动在刺激了新雇主的专利产出的同时并没有对原雇主的专利申请活动产生显著影响[5],因此人才循环将有助于技术水平的整体提升。原先在FDI企业工作的人才在流动到本土企业或者自行创业时,将使用其在FDI企业期间所获得的技术、管理知识等,从而提升本土企业的技术水平[6]。作为先进知识与技术的重要载体,留学生在国家之间的流动所引致的技术溢出效应对技术进步也有重要贡献。基于对中国制造业的分析[7],相关研究也认为人力资本流动是技术溢出效应的重要作用渠道。

(二)教育激励效应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新增长方式的兴起,学者们开始关注人才流动的“教育激励效应”[8],提出了“有益的智力流动”命题,认为人才流动将对人才输出地产生激励作用,从而提升各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人力资本水平。由于发达国家或地区普遍具有更高的教育回报率,这将激励希望获得流动机会的落后国家或地区的人才增加其人力资本投资,通过提升落后国家或地区整体人力资本水平进而增强其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技术水平,甚至可以帮助其跨越“欠发展陷阱”。对37个发展中国家的横截面数据分析发现,跨国流动门槛的存在,使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潜在流动人才不一定都能获得出国的机会,导致部分未能出国的人才继续留在本国工作[9]。激励效应产生的直接诱因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教育投资回报率存在差距[10],高素质人才在国际间的流动产生正的外部性[11]。移民率每提升一倍,会激励输出国的高等教育入学率增加5%[12],人才流动将提升输出国的教育水平[13]。收入水平的提升是人才流动的重要动因,因此“激励效应”不仅存在于人才外循环中,也会对一国内部人才的区域间循环、企业间循环等产生重要影响。激励效应还存在于代际之间,人才流动使人才自身面临更多竞争与危机,促使其重视子女教育投资,且流动一般将给个人带来更高的收入,可以对自己以及子女进行更多的人力资本投资,以提升各自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增加家庭成员的人力资本积累,从而提升社会整体知识存量。

(三)配置利用效应

经济活动的空间布局问题一直是学界研究的重要方面,区域分布不平衡是中国人才格局的最显著特征[14]。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等吸引了大量人才,而普通地级城市人才比重较低,近年来,各地的人才引进政策诱发人才加速流入发达地区,加剧了要素错配程度[15]。人才资源在局部空间的过度集聚导致知识劳动力在总量和结构上的供需失衡,在微观层面可能出现“知识失业”现象[16],导致人力资源闲置,不利于劳动生产率提升;在宏观层面则可能出现要素拥挤现象,导致创新资源浪费和经济效率低下。加快人才内循环流动、积极促进各类人才空间协调分布,可以较为有效地解决此问题。作为社会生产的重要投入要素,人力资本将随着人才的流动而得到有效配置,人才的充分流动可以提高人力资本的利用效率,使之在经济活动中得到优化配置。“知识失业”现象存在于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市场[17],需要通过对西部地区加大科技平台建设等措施,为更多人才提供科研载体支撑、子女教育等生活吸引和足够的事业发展支撑,解决由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水平差异、无法提供与个人人力资本水平相匹配工作岗位而导致的“孔雀东南飞”问题。人才内循环可以使人才的知识与技术得到应有的发挥、提升知识利用率与价值创造,进而提升技术进步水平。人才能按照个人意愿与偏好选择恰当的组织、地区,有助于其积极性与创造性的发挥,提升其内在人力资本的利用效率[18],提高其他生产要素的生产率,对技术进步做出重大贡献。此外,人才的合理流动可以优化人力资源使用效率,从而达到促进创新的目的[19]。

(四)智力回流效应

随着全球化、新技术革命和发展中国家经济的迅速增长,发展中国家提供给高素质人才的就业发展机会逐渐增多,再加上体制机制日益完善健全等因素,原先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从次要发达国家流向主要发达国家的单向人才流动模式逐渐发生变化,海外人才回流大量出现[20],回流人才的工作方式也日益多样化,包括合作研究、兼职、承担委托项目、创业等[21]。回流人才一般在海外接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且具有较先进的技术和知识,或拥有相应领域较丰富的工作经验,其知识技术水平普遍高于发展中国家本土人才[22],海外人才回流将显著提高本土知识存量,提升本土人力资本水平。回流的海外人才普遍在国外积累了充足的资金与技术,回流后绝大多数人会选择自行创业[23],回流人才创办的企业不但能凭借自身的人才和技术优势直接提升回流国技术水平,还可能会对非回流企业产生示范效应进而促进其实现“干中学”式的技术进步。由海归人员创办的高技术企业占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比重近25%,回流人才创办的企业正逐步成为很多发展中国家地区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重要生力军。但是,也存在国外获得的技能和当地雇主要求的技能之间的不匹配[24],在海外积累的人力资本无法转化为生产力的情况;或由于与国内长期缺乏联系,不了解本土制度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技术或者知识摩擦,降低智力回流效应[25]。

大部分学者认为“海归”带来了积极影响:回流人才的知识资产是其在新兴经济体中获得竞争优势的来源[26],“海归”企业家所带来的知识和技术显著促进了本土技术进步[27];海外人才回流作为国际知识转移的新渠道,显著促进了中国技术进步[28];“海归”的优势在于其国际视野和企业内部经营管理能力,具有知识的“两面性”,在直接促进企业业绩的同时还具有间接影响和示范作用,能促进本土人才的知识和技术吸收能力,产生回流效应对本土人才的溢出效应[29],企业家的国际经验及隐性知识提升了企业的国际化能力及经营绩效[30]。当然,也有不同的声音:虽然知识资本弥补了“海归”的“外来者劣势”,但由于在融入本土情境方面的不足,“海归”企业的绩效明显低于本土企业[31]。

综上所述,作为进行创造性劳动的高能力和高素质劳动者,人才循环可以促进知识与技术的积累、改善知识的空间异质性分布,进而为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提供重要动力。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经济逆全球化和疫情防控常态化使国际交流面临多重阻隔,需要实施更加积极开放的人才政策,抢抓海外人才回流机遇,充分发挥人才外循环的智力回流效应以增加知识存量;还需要发挥国内的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利用人才内循环的配置利用效应提升知识与其他要素的生产效率,并通过合理引导优秀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解决区域发展不均衡的问题。统筹用好国内国际两种人才资源,实现国际国内双循环、双促进的人才资源开发模式,是新发展格局下促进技术进步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人才双循环技术进步效应的影响因素

从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可以发现,大部分学者都认可人才双循环可以通过技术溢出效应等途径促进技术进步,但也有学者认为其可能带来负面影响,由此形成了人才流动的“促进论”“抑制论”和“双刃剑论”[32]。人才双循环对技术进步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系统,存在多种影响因素和制约因素,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本文将人才双循环技术进步效应的影响因素系统地归纳为公共政策、经济基础、吸收能力和金融发展。

(一)公共政策

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否从人才双循环中获取技术进步效应,是成为区域竞争中的“赢家”还是成为“输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公共政策的制定[33]。在人才外循环方面,以中国和印度为例,作为全球输出留学生极多、流失人口数量巨大的两个国家,印度政府出台了如“海外印度公民证”“印度裔卡”计划,重点吸引海外技术人才,实证发现人才外循环对印度的技术创新拉动作用显著优于中国[34]。中国在经济制度、法治制度等方面与其他国家间的差距影响了中国从人才外循环中所获得的知识[35]。在人才内循环方面,流动壁垒限制了人才的流动性,阻碍了技术创新[36]。具体到中国实际,户籍制度和社会资源分配不平衡阻碍了人才在地区之间[37]、产学研合作中的流动[38];不合理的人才引进政策则可能导致学术“近亲繁殖”现象[39],不利于科技创新人才在创新体系内部的流动[40];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的科研业绩评价政策、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失衡的人力资源政策则不利于科研人员向企业流动,这些都抑制了人才的合理流动配置,影响了我国的技术进步水平。对上海市科技人才引进政策进行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发现,还存在着政策知晓度有待提高、政策执行部门之间缺乏统筹协调、政策与企业的需求吻合度不高、政策软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等问题[41]。

(二)经济基础

人才双循环的技术进步效应通常发生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基础设施较完善的发达国家或部分发展较好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人才流出地与流入地之间的经济差距将影响智力回流效应发挥与否[42]:一个国家或地区只有当其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后,才能形成对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力,并对其所带来的先进知识和技术实现有效的学习和模仿,进而促进本地技术水平提升;当流入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不仅无法通过人才流动获得技术进步,流入的人才可能无法融入当地而陷入“散居陷阱”[43]。东部的人才外循环技术进步效应较明显,西部地区则较为有限,而北京、上海、广州的人才外循环技术进步效应又显著高于其他省份[44]。

(三)吸收能力

由FDI,R&D投入及人才双循环等带来的知识与技术扩散依赖于本土国家或地区的“吸收能力”[45],本土必须具有一定的吸收能力,才能成功模仿、吸收和消化先进知识特别是关键核心技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吸收能力越强,就越能成功地识别和应用外来的知识与技术,并具有更强的技术利用能力,同时吸收能力还可以放大人才双循环的技术进步效应[46];相比之下,吸收能力弱的国家或地区无法吸收及利用外来的知识与技术,不能利用其促进自身技术进步。这同样适用于企业,当企业及内部个人的吸收能力较弱时,便无法吸收人才流动带来的新知识与技术,进而导致知识歧义等负面效果[47]。

(四)金融体系

一个国家金融体系的完善程度将影响人才外循环的技术进步效应[48],我国目前存在金融市场发展水平不高的问题,如,通过对信贷和股票市场的分析,发现海外归国人才创业企业对我国技术进步的贡献并不理想[49]。由于具有更加完善的金融体系、更高效的融资效率,印度可以为由国际人才流动所引发的技术创新与创业创造良好的金融市场环境,其国际人才流动技术进步效应明显优于中国。

准确识别人才跨地区流动的影响机制,对于深入理解人才分布规律、推动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总结发现,人才循环技术进步效应的发挥需要有整体发展体系作为支撑,单纯的人才引进、人才招揽并不一定能够促进知识增进与技术提升,还应统筹提升区域发展的基础条件及各种环境因素。这对解决国内各地“人才争夺战”问题也有启示,地方政府在揽才、引才的同时,还需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集群打造层次多样、功能齐备的产才融合平台,依靠重大项目育才、用才,健全产业发展的人才支撑体系,充分促进人才循环技术进步效应,打造多元生产要素高效对接、创新活力充分迸发的人才循环系统。

四、总结性述评及研究展望

本文通过对人才双循环技术进步效应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发现,由人才双循环所带来的技术进步效应研究是一个重要且较新的研究领域。目前学者们在人才双循环是否促进技术进步这一基本问题上还存在分歧,实证结果也不尽相同甚至相互矛盾,出现此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现有成果主要侧重对技术进步效应的测量,而对于影响因素的研究不足;学者们主要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判断人才双循环技术进步效应的存在与否,偏重于对人才双循环技术进步效应的影响因素及海归企业的技术进步效应的研究,存在“重实证测度、轻理论探讨”的问题,而对于人才双循环技术进步效应产生的理论机理方面的追踪甚少,缺乏完整的一般性原理分析。

未来的研究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展开:

一是将研究视角从人才外循环拓展到人才双循环。由于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国际间人才流动及其所携带的知识与技术是许多国家或地区技术进步的重要来源,但对于经济基础较薄弱、对国际人才尚不具备强烈吸引力的国家而言,如何利用好本国人才内循环的技术进步效应无疑是一条更加现实且便利的途径。充分发挥人才内循环产生的技术溢出、要素配置作用,以国内人才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人才双循环相互促进,更好地联通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是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基础。

二是将研究重点从技术进步效应的测量转移到对影响因素的分析。技术进步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如果不考虑其所处的宏观环境,得到的结果难免有所偏颇。对于影响因素的研究是近几年兴起的研究热点,需要进一步探索。只有全面考察影响人才双循环技术进步效应发挥的各类因素,才可能更准确地判断人才双循环与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三是讨论新发展格局下人才双循环的空间资源配置效应及其作用。后续研究亟待建立一个既能揭示人才双循环技术进步效应产生的微观机理,又能测度并指导实证分析的框架。对人才要素的空间流动情况进行观测与衡量,探究影响人才要素循环流动的关键因素,并在空间资源配置视角下识别制约人才要素循环流动及其空间配置效率提升的体制和机制障碍,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猜你喜欢

双循环流动效应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深化中俄经贸合作的新内涵
亨通集团:畅通“双循环”,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
懒马效应
张明:如何系统地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李奇霖:“双循环”下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流动的画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为什么海水会流动
偶像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