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瑞安市曹村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做法及对策

2022-12-14潘翔翔谢钦巨叶建胜陈义重何忠林郑建鹏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1期
关键词:村镇田园美丽

潘翔翔 谢钦巨 叶建胜 陈义重 何忠林 郑建鹏

(1瑞安市农业农村局,浙江瑞安 325200;2瑞安市纪委市监委,浙江瑞安 325200)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部署,是破解城镇化进程中乡村发展困境的根本途径。瑞安市曹村镇遵循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方针,以“产、村、人”融合发展为路径,深入开展乡村振兴示范带、“千万工程”升级版等系列工程,全面深化“三位一体”“三权分置”等涉农改革,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带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1],成为温州生态休闲产业发展的先行区、全省“两山”转化的样板区[2]。

本文通过分析瑞安市曹村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做法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以期为各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参考。

1 主要做法

1.1 精准切入,明确乡村振兴实施路径

曹村镇结合各类规划,开展调查研究,依托地方特色资源,深入挖掘乡村发展潜力,统筹建立乡村振兴项目库。

1.1.1 优选“高素质”管理人才。细化选人用人标准,通过“内推、外引、下派”等方式,引导大学生村官、致富能手、退伍军人、乡贤、驻村干部等人员参与农村管理,实现村社干部队伍质量全面提升。换届以来,曹村镇各村“两委”在政策处理、发动群众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1.2 编制“高标准”发展规划。立足曹村镇生态禀赋和人文资源,定位“文都武乡瓯越粮仓”,结合乡村休闲游发展趋势,制定高标准、高档次的乡镇发展规划,形成集农业生产、生态旅游、户外运动、乡村休闲、文化体验、康体度假等功能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核心景区。

1.1.3 实行“全区域”环境整治。以“五水共治”为先手棋,全面开展天井垟河道综合治理。在此基础上,坚持“六美共建”(美丽集镇、美丽村庄、美丽河道、美丽田园、美丽公路、美丽产业),打造绿色景观带、彩色绿道、美丽田园,形成了一条长10 km的田园观光风景线,推动天井垟实现从涝区向粮区、粮区向景区、景区向示范区的美丽蝶变。

1.2 狠抓支撑,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兴旺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和基础。曹村镇抓住市场需求升级的契机,围绕天井垟田园综合体建设,大力推动产业集聚发展、配套服务完善,着力打造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示范样板和平台载体,全面带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3]。

1.2.1 坚持发展现代农业。依托40 000 hm2天井垟粮食功能区,出台流转政策,鼓励种粮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等主体通过租赁、转让等多种方式获得土地经营权,加速耕地向规模种植主体集聚。完善农机购机补贴政策,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的基础上,对农户购置各类插秧机、植保无人机等出台地方专项补助,推动种植业机械化转型升级[4]。目前,天井垟粮食功能区已全面实现机械化生产,平均产值达到21万元/hm2,基本实现了粮食现代化生产。

1.2.2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深挖万亩天井垟美丽田园的生态资源优势和“中华进士第一村”的自然人文景观,设计形成“重走阁老路,探访古书院。习武马坦门,求学圣井山”的游学路线。据不完全统计,曹村镇平均每周来访游客近10 000人次,引进市场主体超过200家,增长率达到23.28%。

1.2.3 综合配套高效服务业。推进农业电商发展,推行预定、认养、定制等网上销售模式,让乡村土特农产品“触电上网”,拓展销售渠道。其中,“三位一体”的邮乐购借助“电商平台+实体店”的运营模式,集农产品展示、仓储、配送等多功能于一身,实现了同城当日送达、省内次日送达的快速配送;淘宝网、天猫、京东等电商品牌共同参与,将曹村镇优质农产品销往全国、全球。

1.3 引爆话题,打造乡村振兴明星品牌

融合曹村镇特有的文化元素,结合特色节日,打造网红打卡点。

1.3.1 发展“5G+智慧农业”。引进农业高新技术企业艾米集团,联合电信打造浙江省首个“5G+智慧农业”项目。利用5G通讯、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指挥无人机、田间作业机器人等新型智能农机进行农事作业,改变传统农业耕作方式,开启智慧农业的新时代[5]。

1.3.2 打造网红景点。融合非物质遗产文化、进士文化、耕读文化、田园体验、红色教育等多种元素,打造耕读小镇广场、大眼睛观景台、向日葵花海等系列网红景点,激发市民热情,使其成为拍照打卡圣地,年均可吸引观光打卡游客50万人以上,带动旅游收益超过2 000万元。

1.3.3 开展特色节日庆典。延续千年进士宗族“读书荣身”文化,秉持“传统+现代”的理念,打造曹村镇花灯文化旅游节,通过展现曹村镇的花灯文化与耕读文化,辅以热闹喜庆、时尚唯美元素,烘托渲染节日气氛,为游客呈现融合传统特色和现代元素的文化盛宴。

另外,曹村镇承办了“天瑞地安瓯越粮仓”温州·瑞安2019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展示蓝夹缬技艺、木活字印刷、曹村无骨花灯制作技艺、米塑等8个非遗项目,吸引大批游客观光游玩。

1.4 把握核心,注重增加农民生活福祉

乡村振兴做得好不好,关键看农民收入有没有增加、农民幸福指数有没有提高。曹村镇在开展工作中,坚持“尊重农民权利,维护农民权益,不增加农民负担,让农民从中获益”的原则。

1.4.1 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在编制发展规划时,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在获得大多数农民支持的前提下,最大限度争取农民对乡村振兴项目的支持。

1.4.2 积极推进“三权分置”。允许农民自主利用宅基地和房屋,或者通过宅基地和房屋使用权出租、流转、合作、入股等方式,发展乡村民宿、养生养老、农家乐等经营性项目,增加农民收入[6]。

1.4.3 鼓励农户转型。鼓励传统农民转型为农业工人、农民入股转型为企业股东、自产自销转型为合作生产经营,重塑农民职业,实现增收致富[7]。

2 存在的问题

2.1 农业产业发展不足

农业深加工产品少,产业链不长,大多数农产品仍作为初级产品流入市场,产业价值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

2.2 旅游配套设施不全

目前,曹村镇只有2条通村公路连接市区,酒店民宿、停车场、农家乐等配套设施不足。同时,许多“精品”没有串点成线,旅游效益向经济效益转化能力不足[8]。

2.3 农业专业人才缺乏

农技推广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偏低,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文化水平低、老龄化严重;部分农户“小农经济”思想根深蒂固,给生产合作、土地流转造成了一定阻力,影响了农业现代化进程。

3 对策

3.1 聚力产业振兴,强化内生动力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用好美丽田园相关资源,深挖自然、文化等资源,打造特色旅游名片。

3.1.1 用好“田园资源”。依托天井垟666.67 hm2良田,结合垟心岛、曹村港新河等资源禀赋,持续推进“三美”建设,科学调整农作物空间布局,结合农作物品种色彩,合理种植经济作物,打造如田园迷宫、“小曹进士”等田园景观,形成四季延绵、风采动人的田园连片作物景观。

3.1.2 借助“旅游资源”。深挖曹村镇生态绿色、历史文化、红色文化等资源,对“山、水、湖、林、田”进行整体规划开发,完善相应的基础设施,着力打造精品旅游项目,打造更好的品牌形象,延长旅游者停留时间,发展乡村旅游业[9]。

3.1.3 整合“产业资源”。立足“一村一品”,推动特色产业“链式化”发展。如东岙村,可依托“纪组宣统”文化礼堂综合体,结合乡贤文化馆、莲清园、家园中心等,打造党建文化品牌;丁凤民族村可结合“5G+智慧农业”,发展集生产、销售、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现代新型农业;徐岙村依托梅龙溪旅游区核心景区内的明教寺、沙帽桥、曹豳墓、打碗岩、圣井门台等名胜古迹,打造“文武之乡”的旅游名片。

3.2 聚力生态振兴,增添乡村魅力

以建设美丽乡村为契机,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文明乡村。

3.2.1 建设美丽乡村。要以打造“千万工程”升级版为主线,联动打好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八美八化”等“组合拳”,推动形成“一田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线一风光”的美丽乡村风格。在此基础上,要注重把历史文化、自然人文景观渗透到美丽乡村建设中,加大古村落、古建筑、文化古迹、农业遗迹的保护力度,形成“引得来游客观光、留得住农耕文化、唤得起儿时乡愁”美丽新农村[10]。

3.2.2 打造便利乡村。推进农村各类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和维护。对现有通村路网进行拓宽,建设一批农村幼儿园、义务教育学校、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民生工程,有效运维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让乡村享受更好的公共服务。

3.2.3 构建文明乡村。推动农村移风易俗,大力倡导农村红、白理事会制度,引导广大农村婚、丧、嫁、娶节俭办,持续改善农村风气。以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为重点,以美丽庭院创建活动为契机,通过开展文化讲堂、健康讲座等,全力建设村风正、民心顺、环境好、安居乐业的文明乡村。

3.3 聚力人才振兴,厚植振兴动力

开展乡村振兴实用人才培训,引导青年返乡创业,大力培育“领军农匠”“青年农创客”。

3.3.1 选优配强基层党建“带头人”。要加强村“两委”班子管理培养,通过教育培训、实践锻炼等途径,推动基层干部强化群众立场、增进群众感情,提高带领群众奔小康的能力、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依法管理基层事务的能力[11]。

3.3.2 大力培育乡村振兴“农创客”。立足全国农村合作“三位一体”改革始源地的优势,积极构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大力培育现代青年农场主、农业企业家、农创客,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水平。重奖吸引大学生返乡创业,并打造一批乡村振兴众创空间和创业园,为他们创业提供物理空间,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3.3.3 培训提升农业生产“主力兵”。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加强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骨干成员培训力度,使其成为懂技术、会经营的科普带头人和职业农民;通过田间课堂、网络教室等不同方式,支持农村专业合作社、农村专业技术协会、龙头企业等主体承担教育培训活动。

猜你喜欢

村镇田园美丽
山西8个村镇入选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
为“田园CEO”成长添把火
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已达2409个
我们创造美丽
平凡又美丽
谁是最美丽的虫(三)
田园乐趣多
田园美景
不可错过的美丽配饰们
创建文明村镇 打造幸福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