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铁力国有林区森林防火现状及建议

2022-12-14张钦亮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1期
关键词:森工火源火情

张钦亮

(伊春森工铁力林业局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伊春 152500)

森林火灾是指失去人为控制,在林地内自由蔓延和扩展,对森林、森林生态系统和人类带来一定危害和损失的林火行为。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救助较为困难的自然灾害。森林火灾按火源性质可分为自然火源和人为火源。自然火源有雷击、火山爆发、陨石坠落、滚石火花、泥炭自燃等,其中最多的是雷击火。人为火源分为生产性火源和非生产性火源:生产性火源是指点烧防火线、计划烧除林下可燃物、使用割灌机清林作业、焚烧秸秆、汽车喷漏火、施工爆破等用火不慎引起的火源;非生产性火源是指野外吸烟、迷信烧纸、烧饭、驱蚊虫、烟囱跑火、游客用火不慎、过境火、故意纵火等火源。森工林区最普遍的森林火灾都是由人为火源引起的,并且90%以上的森林火灾是由非生产性火源引起的。因此,做好森林防火工作,预防森林火灾的发生,保护好森林资源,对于广大林业从业者来说任重而道远。

铁力林业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局公司)隶属于伊春森工集团,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呼兰河上中游北岸、小兴安岭南坡,北部与伊春市乌翠区相邻,西部与庆安县发展乡以及南部的铁力市工农乡农林交错、紧密相连。铁力林业局有限责任公司经营面积204 234 hm2,森林覆被率88%。铁力国有林区四周均为森林、农田,非生产性火源引起的森林火灾发生概率大大增加。

在相关部门和有关领导的帮助下,笔者对铁力国有林区森林防火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和了解,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和核实相关数据,对铁力国有林区森林防火工作中面临的问题进行剖析,并结合铁力国有林区改制后现状,提出应对大概率森林火灾发生的建议。

1 可能引发森林火灾的原因

1.1 客观原因

1.1.1 全球气候变暖。近10年来,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全球性气候变暖,极端天气越来越多,森林高火险天气随之增加,发生森林火灾的可能性也逐渐增大。

1.1.2 可燃物大量累积。由于铁力国有林区44年没有发生大的森林火灾,加之近10年来中幼林抚育产生的枝条堆积,林内形成了较为丰厚的枝条堆积带以及落叶、杂草等可燃物(可燃物载量达30 t/hm2),对野外火源控制极为不利,成为引发森林火灾的重大隐患。

1.1.3 火灾扑救与防火巡护人员不足。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林场青壮年劳动力外流严重,剩下的老、弱、病、残人员不宜参加森林火灾的扑救工作。一旦出现森林火情,在短时间内难以召集更多的扑救人员,易造成林火蔓延。基层林场没有配备专职森林防火巡护人员,基本由机关干部兼职进行防火巡护工作。由于大部分林场人员编制短缺,一人身兼多职现象普遍,工作人员在森林防火巡护工作上存在力不从心的现象。

1.1.4 技术装备落后。森林火警发生后的扑救手段和装备十分落后。基层林场灭火设备只有7台风力灭火器,剩下大部分都是铁扫帚、铁锹等工具。林场快扑队大多由机关干部临时组成,缺乏专业扑火队伍。发生森林火情后,由于扑火力量不足,贻误战机的情况时有发生。

1.1.5 防火通道不畅。全局公司森林防火道路长度总计843.844 km,其中主干线为149.86 km、支岔线为693.984 km。主干线水泥路面于2006年建成通车,为四级公路标准。截至2020年底,道路已超最高服务期限4年,大部分路面已断裂塌陷,无法正常使用。由于木材停伐等原因,大部分支岔线年久失修,部分为断头路,已无法通行。全施工作业区森林防火公路网密度仅为4.12 m/hm2。森林防火通道不畅,无法为野外火源管控、扑救兵力投送及后勤物资补给提供有效的保障。

1.2 主观原因

1.2.1 基层林场森林防灭火机构不健全。按上级文件要求,林场级仅成立了森林防灭火工作值班室,机构编制人员配备少。部分林场从事森林防火工作的人员(内业、外业)只有1人,还要兼职从事其他业务工作,严重影响了林场森林防灭火工作的正常开展。

1.2.2 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存在死角。由于林场缺少相应的宣传经费,出动宣传车辆、设置永久宣传牌、悬挂条幅、插设彩旗、应急水源桶摆放、防火布告张贴等宣传工作未能在辖区内全方面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工作没有达到全覆盖。

1.2.3 当地职工群众有不良用火习惯。林区职工群众在“清明节”“五一节”“国庆节”等节假日上坟祭祖和入山游玩期间,存在焚香烧纸、林内吸烟、野炊烧烤等现象。余火未燃尽或随意丢弃烟头的情况时有发生,这是节假日期间易发生森林火灾的主要原因。

1.2.4 存在焚烧秸秆现象。部分林场多种经营土地面积较大,每年产生的农作物秸秆不能及时有效处理。少部分职工群众为了进行耕种,常常焚烧秸秆,这也是引发森林火灾的原因之一。

1.2.5 森林消防专业队伍距离远且人员少。森林消防专业队伍驻地与林场距离较远,最近为25 km,最远为83 km。虽然有一支中队靠前驻防(防火紧要期内),但其地理位置偏僻、驻防队员少、时间短,无法覆盖所有林场,不能真正做到快速出击和“打早、打小、打了”。这也是火情发展成火灾的原因之一。

1.2.6 林业公安局人员队伍老化,警力配备不尽合理。针对森林防火,只在固定检查站点配备站岗执勤人员,未深入田间地头、林内,给森林火灾预防和案件查处带来一定的难度,对职工群众上坟烧纸、焚烧秸秆、野外吸烟、野炊的行为不能及时查处。对野外弄火者处罚打击力度不够,连带责任未落实,震慑效果不明显。

2 基层林场扑火队伍及装备现状

2.1 扑火队伍现状

一是由于林场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造成森林消防应急队伍人员不足,留守的老弱妇孺不能有效适应当前的森林防灭火新形势,组织扑救森林火灾面临较大困难。二是林场防火巡护人员大多是机关女性和年龄偏大的工作人员,出现火情时难以在有效时间内形成扑火力量,易导致山火蔓延。三是人员工资待遇偏低,缺乏专项经费。林场快速扑火队人员大多数都由林场机关干部组成,无专职的快扑队员,防火期内没有任何补贴,临时聘用快扑队员每天只有50元报酬。偏低的待遇造成快扑人员(兼职)积极性不高、责任心不强,导致野外火源控制不力,成为引发森林火灾的又一隐患。

2.2 扑火装备现状

一是由于森林防火经费来源于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资金,上级财政没有防火专项资金投入,造成现代化扑火工具购买较少。每个林场只配备7台风力灭火机以及铁扫帚、锹、镐等工具,扑火机具、服装、盔帽等基本是十几年前的老旧装备,不能及时更新换代。二是防火巡护人员在巡护时没有相应便捷的扑火工具,发生火情时不能及时扑灭初发火源,对蔓延的火势不能形成有效的抵御,贻误战机。

3 森林防灭火工作建议

3.1 组建林场级森林消防专业队伍

建议以局公司森林消防专业队伍为基础,化整为零,在各林场组建一支专职快速扑火队伍,由局公司森林消防大队统一指挥和调度;林场只负责本辖区的森林防火巡护工作,不负责快扑队伍建设。森林防火“防”“打”两条线管理,更加符合伊春森工集团“林场振兴规划”,林场能够集中更多时间和力量来发展集体经济,更好地带领职工群众致富。

3.2 加大森林防灭火专项资金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森工林区改制后,按相关规定,属地政府只接收森林防火的“事权”,而相对责任更大的“防”与“战”仍由森工企业负责。由于森防经费和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资金只能由森工企业自己筹措,属地政府无相关责任,失衡的“责、权、利”分配原则使森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更加步履维艰。建议把森工企业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属地政府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规划中,把森林防火经费纳入属地政府本级财政预算,把森防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费投入工作纳入政府年终目标绩效考核,逐步建立健全稳定、多层次、多渠道、多主体、完善的森林防灭火专项经费保障机制。

3.3 加强森林防火指挥调度和专业扑救队伍前移工作

建议在辖区内中心林场兴建森林防灭火指挥调度中心、防灭火队员训练基地和各林场靠前驻防专业队营房设施,完善森林防火靠前指挥调度体系、防控网络和基础设施保障机制。现有主要入山道口3处森林防火检查站卡点应由局公司统一负责管理。进一步明确局公司森林防灭火工作组织领导体系,不断提升森林火灾综合防控水平和能力。

3.4 建立健全森林防火奖惩机制

现行森林防火管理制度存在只罚不奖的问题。基层林场副职领导普遍存在对森林防火工作“不想管、不愿意管”的现象,容易因森林火灾事件受到政务处分,其职务、职称晋升和薪酬待遇等都受到很大影响。建议对在森林防火工作岗位上业绩突出、表现优异的管理人员和巡护人员在职务、职称晋升和薪酬待遇上给予优先晋级或奖励,从而提升森林防火从业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1-2]。

3.5 完善森林防火宣传教育机制

加大森林防火宣传经费投入,提高职工群众的森林防火意识和法律意识,营造浓厚的森林防火氛围。建议在各林场施工作业区重要路口设立永久性宣传牌、宣传碑,充分利用天翼大喇叭、职工群众微信群、群发短信等各种方式进行宣传[3-4]。每个林场配置1台森林防火宣传车,走街入户,使森林防火宣传教育活动开展到矿山、施工单位、养蛙房、养蜂户中。切实做好特殊人群监护人责任教育,把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工作真正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杜绝森林防火宣传教育留死角。

3.6 加强森林防火巡护队伍建设

一是按相关森防巡护队伍建设规范配备专职森林防火巡护人员;二是通过森林防火巡护人员的积极工作,将野外火源管控工作落到实处,把森林防火工作的重点放在预防上;三是在每个防期都举办2期防火基础知识和相关森防技能培训,全面提高防火巡护人员业务技能等综合素质,使其具备处置初期森林火情、火警的能力[5]。

3.7 加强完善森林防火联防制度

森林防火是一项社会性、群众性很强的工作,单靠森工企业自身的力量是难以做好的。如果没有林场职工群众和友邻单位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其后果不堪设想。一是稳固十户联防群众组织,创新联防管理机制,做好联防户巡防工作和全民轮防工作。二是加强各战区联防值班制度,按战区联防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的要求,建立和完善战区联防值班制度。三是加强与外埠联防单位协作交流,及时做好森林火险信息和火情、火灾信息共享工作,形成不定期会商机制。

3.8 建立健全森林防火预防机制

一是做好开设本辖区内重要设施和林场址周边200 m防火隔离带工作。防火隔离带的设置可有效阻止山火蔓延至居民区,还可以预防家火上山,在森林防灭火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二是在铁力国有林区防火公路主干线两侧每1 km设置应急水源蓄水池,以提高公路两侧高火险地区初期处置森林火灾的能力。

4 结语

森林防火工作是保护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头等大事,关系到铁力国有林区的社会稳定和绿色经济发展大局,因而责任重大。坚持森林经营与森林防火相结合,科学实施中幼林抚育、退化林修复,结合防火隔离带和防火通道建设,以高度负责任的精神、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果断有力的应对措施做好森林防灭火工作,为巩固好森林生态建设成果、更好地保护森林资源、优化生态环境和振兴国有林区经济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森工火源火情
双火源隧道火灾数值模拟
男孩16岁生日当天冲上11楼火场救人
不同火源位置情况下的内天井结构建筑
谈工会工作与和谐森工建设
一种面向森林火情监测的四旋翼无人机系统
吉林森工受大股东拖累业绩巨亏联营公司恐成业绩“拖油瓶”
电视机起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