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茶园杂草管理探析

2022-12-14徐玉琴丁文斌缪惠民卞永前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1期
关键词:行间蚯蚓茶树

陈 莹 徐玉琴丁文斌 缪惠民 卞永前

(1溧阳市农业农村局,江苏溧阳 213300;2溧阳市天目湖茶叶研究所,江苏溧阳 213300;3江苏松岭头生态茶业有限公司,江苏溧阳 213300)

杂草是指人类有目的栽培的植物以外的植物,一般是非栽培的野生植物或对人类有碍的植物。广义的杂草定义是指对人类活动不利或有害于生产场地的一切植物。农田杂草是指生长在农田中非人类有目的栽培的植物,也就是说农作物田间有意识栽培的农作物以外的所有植物都是杂草[1]。杂草特别是农田杂草是一类人为与自然选择双重压力下产生的高度进化的植物类群,与栽培作物相比,杂草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对环境的适应性和抗逆境能力更强[2]。

茶园除具有一般农田的基本特性外,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比一般农田生态系统稳定[2]。茶树生长慢,茶园植物覆盖度在短时间内相对稳定。随着树龄的增长,茶树逐渐封行,行间空间变小,土壤扰动趋少,有利于杂草繁殖生长,一年生草本杂草、多年生杂草、高秆木本杂草、灌木、藤本等植物间杂共存,茶园杂草群落组成复杂、稳定性强。

一、二年生草本杂草因繁殖快、繁殖量大,加上人为干预,成为苏南丘陵地区茶园的优势种群。经调查,苏南丘陵地区茶园杂草种类达43科153种,菊科和禾本科两类杂草49种(其中菊科26种、禾本科23种),菊科和禾本科杂草占总杂草种数的32.03%。在153种杂草中,一年生杂草有65种,占42.48%;二年生或越年生杂草34种,占22.22%;多年生杂草有 54 种,占 35.30%[3]。

1 茶园杂草在茶园生态环境中的积极意义

杂草与茶树争水、争肥、争光、争空间,影响茶叶的产量和品质,许多杂草还是茶树病虫害(如叶蝉类、蚜虫、螨类)的中间寄主。但是,杂草也是地球生物,对稳定和改善地球生态环境、人类生活环境、农业生产环境、未来人类的生活质量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为防止杂草危害,人们采取了中耕松土、人工除草、化学除草、覆盖等多种防除措施,而忽视了其生态价值、资源价值与经济价值,以及对人类未来生存环境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4-9]。

1.1 地表覆盖,保护水土,减轻水土流失

苏南丘陵地区茶园大多建在低山丘陵地带,立地条件较差,茶园土壤以黄沙土为主,碎石、砾石夹杂其中,茶树行间裸露的地表,特别是新建茶园,遇雨天极易造成水土流失。如行间有低矮杂草等地被植物生长,可以起到固定土壤的作用,减缓地表径流,减轻水土流失。

1.2 茶园干旱缺水的指示植物

茶园一、二年生草本杂草根系较浅,如遇连续干旱,浅根系杂草首先表现出萎蔫受旱症状,因而茶园杂草可以作为茶园干旱缺水的指示植物之一。

1.3 夏季高温,降低地表温度

在夏季高温季节,茶树行间杂草能起到遮阳、蓄水、保湿作用,降低茶园地表温度,一般能降低2~8℃,可有效调节茶园田间小气候,为茶树提供更适宜的生长环境。

1.4 为天敌、蚯蚓等茶园有益生物提供生存空间

蚯蚓常栖息于温暖湿润、腐殖质较多、肥沃松软、厚10~15 cm的浅层土壤中,以腐烂的落叶、枯草等为食。蚯蚓的活动温度为5~30℃,适宜温度为20℃左右;在0~5℃时,蚯蚓处于休眠状态;0℃以下,蚯蚓容易冻死;超过40℃,蚯蚓又会热死。据观察,茶树行间有杂草的区域,蚯蚓明显多于无杂草的裸露区域。此外,茶园杂草不必除净,保留一定数量的杂草有利于天敌栖息。

1.5 缓冲对茶园土壤的踩踏

茶树行间有低矮的杂草,可以缓冲采茶季采茶工对茶园土壤的反复踩踏和压实,杂草根系也可以增加土壤孔隙度。同时,苏南丘陵地区茶园多为山坡地,采茶工又以年龄偏大的妇女为主,经常发生滑倒摔伤事件。杂草可以增加采茶人员鞋底与地面的摩擦力,防止采茶人员滑倒摔伤。

2 茶园杂草的管理理念和策略

2.1 管理理念

转变彻底防除茶园杂草的传统观念,不再把茶园杂草当成“害”来思考问题,变防除杂草为管理杂草。把茶园杂草作为茶园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杂草生长环境作为茶园生态环境的一个因子进行考量,从茶园的生态系统考虑茶园杂草控制,将茶园草害控制在经济阈值水平之下,保持茶园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2.2 管理策略

首先,对茶园杂草进行分类,将杂草分为有益杂草、中性杂草、恶性杂草;其次,有针对性地进行杂草管理和控制,研究科学合理、适宜的茶园杂草管理方法与技术。具体策略上,彻底根除多年生杂草、灌木、藤本、高秆杂草,保留一、二年生低矮草本杂草,人为调整和控制草相,达到以草控草的目的。

3 茶园杂草的防除方法

3.1 物理方法

3.1.1 人工除草。一般在杂草生长旺盛时期、开花结实前、春茶采摘前后人工除草,对茶树安全,无污染,可操作性强,可以做到有选择性除草;同时还具有中耕、松土、保墒、培土及追肥等有益效果。但是,人工除草费时费力、劳动强度大、除草效率低,只适宜于坡度大、地块小、环境复杂的茶园,不适合大面积茶园管理,且成本较高,目前只能作为辅助方法。

3.1.2 机械除草。一是幼龄茶树或行距大的茶园,结合中耕、施肥等田间作业,利用桑普3TG-6SP1微耕机等机械松土除草;二是成年茶园可采用背负式园林除草机割草、打草、除草。值得注意的是,机械除草难以清除茶树间杂草,也存在不易操作等问题[10]。

3.1.3 覆盖控草。覆盖控草是指利用茶树修剪的枝条、作物秸秆、防草布、地膜、醋渣等在固定时间内覆盖一定的空间或地表,以控制杂草的发生和生长[11]。

3.2 生态方法

3.2.1 调整草相。彻底根除多年生杂草、灌木、藤本、高秆杂草,保留一、二年生低矮草本杂草,人为调整和控制草相。

3.2.2 畜禽控草。在茶园生草期放养适量鹅、山羊等食草畜禽来控制杂草生长。茶园放养动物可控制杂草过量生长,但放养数量也不宜过多,否则易造成茶园土壤板结,不利于茶树生长。具体放养数量应根据畜禽的种类、大小和茶园草量来确定,一般在茶园内养鹅 60~90 只/hm2、羊 15~20 只/hm2。

3.2.3 种草控草。在茶树空行间种植荠菜、马兰等野菜,或鼠尾草、豆科牧草等,人为调整和控制草相,使野菜、牧草等占据行间空白生境,抑制恶性杂草滋生,增加茶园覆盖度,降低雨水径流速度,防止水土流失。

4 茶园杂草周年管理模式

一是彻底根除多年生杂草、灌木、藤本、高秆杂草,保留一、二年生低矮草本杂草;二是茶园常年放养鹅、山羊等食草畜禽控草;三是春季选择杂草开花结实前、春茶采摘前后、茶树修剪前,采用背负式园林除草机割草、打草、除草;四是采用茶树修剪的枝条覆盖茶树行间压草;五是结合秋季翻地开沟施用有机肥,全面除草;六是条件许可的,可以在茶树行间种植荠菜、马兰、鼠尾草、豆科牧草等,以草控草。

猜你喜欢

行间蚯蚓茶树
行间生草模式对阜城梨栽植地土壤养分的影响研究
茶树吸收营养物质的特性
中国西南 茶树和中华茶文化的起源
参观2018书刋国博会
画蚯蚓等
揭秘蚯蚓的10大秘密
脚背上有两个消气穴
茶的箴言
保护蚯蚓
美丽的山茶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