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比较视角的地方实验室体系建设研究

2022-12-13潘挺雷郭腾黄文琦

宁波经济(财经视点) 2022年12期
关键词:布局重点实验室

■潘挺雷 郭腾 黄文琦

实验室是推进区域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是国内外各地区抢占未来科技竞争制高点的战略科技力量。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的时代浪潮中,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各能级、各领域实验室力量,发挥实验室驱动产业创新发展的支撑作用,构建梯次分布、支撑产业、产学研结合的实验室体系,已经成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路径。本文根据国家战略部署和导向,立足地方发展实际,开展地方构建实验室体系的相关研究。

实验室体系的基本内涵

实验室是进行科学研究与实验的场所,在此基础上所构建的实验室体系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大部分研究文献中所描述的实验室体系建设均基于实验室自身,即实验室的管理体系、运行机制、质量体系、标准化体系等。但从宏观角度来讲,实验室体系研究对象为以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政府为依托设立的各类实验室和工程中心,实验室体系建设涉及实验室梯队建设、领域布局、技术成果转化等维度,建设手段多采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营造创新创业良好生态等,旨在通过统筹规划引导各级实验室积极承担区域科创需求,吸引科技人员投身科技型创新创业,以推进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提升区域科技产业竞争力。

经过长期探索与实践,我国已形成了以国家 (省)实验室和国家 (省、市)重点实验室为主的实验室体系,前者以突破重大关键核心技术为中心,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服务于国家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后者则注重研究成果的创新性、引领性和先进性,旨在推动学科发展、促进技术进步,发挥原始创新能力的引领带动作用。各省市积极对接国家战略要求,并根据地方发展需要,逐步完善地方实验室体系建设,打造各地科技创新的标志性项目,涌现出了鹏城实验室、姑苏实验室、季华实验室、之江实验室、甬江实验室、海河实验室、嵩山实验室等一批省实验室。

地方实验室体系建设比较分析

基于数据来源的完整性、权威性、典型性,本文选取天津、深圳、宁波、青岛、东莞等5个经济发达、创新活跃的城市为样本,相关数据自科技统计年鉴、公共数据开放平台、政府官网等渠道获取,重点从政策环境、依托主体、领域布局、典型实验室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1.政策环境

表1为五市实验室建设相关政策梳理。由表可见,实验室布局建设已成为城市科技创新发展的重点,且各地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在宏观规划层面,样本中各城市均把实验室的布局建设作为“十四五”时期重要的工作进行部署,其中提及要构建实验室体系的有深圳、宁波、青岛等3个城市,5个样本城市均将各自城市的省实验室作为重要战略科技力量进行建设。在具体操作层面,除东莞外,各地均在近2年迭代更新出台实验室相关的专项政策,在申报条件、建设评估周期、支持力度等方面有了进一步的优化和升级,具体如表1所示,其中天津市和深圳市在相关政策中更加突出依托企业建设重点实验室,对企业布局建设重点实验室的引导更加明确,宁波市通过A/B类对重点实验室的认定、考核和管理进行分类统筹。

表1 各城市实验室建设政策梳理

2.依托主体

表2为各城市重点实验室数量及依托主体类型情况。从数量上看,深圳和天津管理的各层级重点实验室数量规模较大,均超过350家,而宁波、青岛和东莞管理的重点实验室数量规模处在100-150家之间。从依托主体看,各城市依托高校院所建设重点实验室的比例均超过40%,其中宁波、深圳更是超过75%;天津和东莞引导企业布局建设重点实验室成效明显,两市分别有52.7%和51.3%的重点实验室依托企业建设,宁波在依托企业建设实验室方面相对滞后,仅有2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企业建设。宁波、深圳和青岛在医疗机构中布局重点实验室比重较大,其中深圳更是有47家重点实验室依托医疗机构建设,数量上大幅领先其他城市。

表2 各城市重点实验室数量及依托主体类型情况

3.领域布局

从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分布看,五市重点实验室布局主要集中在生物医药领域,除东莞外,其余四市重点实验室在生物医药领域占比均超30%,其中以青岛为最高,占比接近45%。具体来看,除生物医药领域,深圳、东莞侧重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占比超过或接近总数的1/4;天津、宁波侧重新材料领域,占比超过总数的15%。此外,青岛结合区域产业特点,布局了海洋科技等特色领域。

4.典型实验室

选取五市中典型实验室——省实验室规划情况进行分析(见表3)。由表可见,在谋划布局方面,宁波启动时间略晚,但投资力度较大,未来10年将投入260亿元建设甬江实验室,深圳则将出资135亿元用于鹏城实验室建设,去年GDP刚破万亿元的东莞市预计投入50亿元建设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在管理运行方面,省实验室实行主任负责制,多数以院士挂帅实验室主任,牵头省实验室的运行;在依托主体方面,多数省实验室均以高校或中科院为依托单位,值得注意的是,天津市拥有5家海河实验室,但各实验室的依托主体、主攻领域及空间位置均相对独立,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创新联合体,围绕实验室发展共性问题建立了信息共享协同工作机制,以加强实验室协同合作、研讨交流。

表3 五市典型实验室规划情况

图1 各城市重点实验室布局情况

加快地方实验室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1.加强实验室体系顶层规划,支持企业参与实验室布局建设

地方政府应加强顶层设计和前期规划,围绕重大战略目标和区域产业发展需求,重点布局具有区域优势和特色的学科及产业领域,统筹规划现有实验室目标定位和科研布局,科学合理布局各层级实验室。充分发挥实验室运行主体资源优势,将实验室发展方向与主体特色相结合,如高校院所设立的实验室以基础研究为主,主要面向战略性、前瞻性领域,企业所设立实验室以技术攻关为主,主要面向工艺改进、产品更新,支持具备条件的高校院所同企业建立联合实验室,以其丰富的科研经验和产品优势,形成优势互补,加快构建“基础原始创新-关键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的实验室创新体系。

2.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聚焦高水平实验室培育

发挥地方政府对开展科学研究的主导作用,制定清晰的关键技术及项目攻关清单,精准匹配解决行业发展“卡脖子”技术问题。加大财政资金对实验室体系建设的投入力度,并建立长效支持机制。统筹各类扶持政策,在科研投入税收优惠、人才引育支持等方面给予保障和倾斜。高标准、大力度加快省实验室这一层面的实验室建设,以省实验室为轴心,对上承接国家战略部署,对下引领带动地方实验室整体发展。集中地方财政力量,集聚地方优势科技创新资源,吸引国字号高校院所、世界级龙头企业开办高水平实验室,集聚一批高水平科研团队,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扎实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带动产业转型升级。

3.创新实验室运行机制,探索开放式创新模式

地方政府应及时调整实验室管理评估方法,加强考核评估,以创新质量和学术贡献为核心,基于实验室功能定位维度建立分类考核评估体系,推行“有进有退”的淘汰机制。鼓励创新基础好、典型成果多的市重点实验室争创省级、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逐步将部分科技转化能力不强、社会贡献度低的实验室职能转变为教学实践、技能培训。进一步明确科技主管部门、依托单位与实验室间管理和运行关系,积极学习国内外重点实验室管理运行经验,探索高效、特色的实验室开放合作及管理运行模式,如探索引入第三方专业运营团队,承担实验室非科研环节相关功能;构建“实验室联盟”,围绕实验室发展的共性问题信息共享协同工作机制,为完善实验室体系建设注入新动力。

猜你喜欢

布局重点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重点推荐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BP的可再生能源布局
这些是今年要重点做的事
VR布局
2015 我们这样布局在探索中寻找突破
重点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