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护生转型冲击与学业支持感知、职业认同的相关性研究
2022-12-13马俊杰冯会玲
赵 红,马俊杰,冯会玲,王 硕,袁 洁
临床实习是护生由学生转型为护士的关键时期,也是护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重要环节,若在该阶段不能良好适应,不仅会影响其入职后自身的工作投入和职业发展,还会影响护理工作质量乃至病人的疗效及安全。因此,提高护生临床实习质量,帮助其顺利度过角色转型对提高其工作准备度、稳定护理队伍有着重要作用。转型冲击(transition shocks)是护生进入临床工作后由于角色、知识、关系及责任的转变而产生的一种迷茫、困惑、不知所措的感觉[1]。研究显示,护生进入临床后会面对大量的困难与挑战,使其生理和心理均受到较大冲击,直接影响其上岗后的工作积极性和护理团队稳定性[2-3]。学业支持感知(academic support perception)指在临床实习环境中护生感知到来自临床指导老师、同学、学校/学院等的学业支持,包括情感支持、信息支持、评估支持等[4]。良好的学业支持感知可帮助护生在更具融合型的环境中克服各方面的复杂障碍,有利于其顺利完成实习工作[5]。职业认同(professional identity)是护生对将要从事的护理职业和目前护生身份中逐渐发展、确认其职业角色的过程,是其成功实现从学校学生转换到医院护士角色的关键因素,职业认同的高低对护士角色的转变与适应、坚定专业信念具有重要意义[6]。本研究旨在调查了解实习护生转型冲击与学业支持感知、职业认同现状,进一步探讨其转型冲击的相关影响因素,以期为护理管理者今后开展相关干预措施,促进护生融入临床环境、提高实习质量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1年11月—2022年1月选取山东省5所三级甲等医院的273名实习护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纳入标准:①自愿参与本研究;②学历层次为中专及以上;③能配合进行问卷填写。排除标准:①因病(事)假超过2周不在岗;②曾经工作过的护生。采用肖顺贞[7]提出的样本量可取变量数5~10倍的粗略估计方法,本研究包括24项自变量,同时考虑10%~20%的无效问卷,故总样本量为132~288人,本研究最终确定样本量为280人。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①一般资料调查表:自行设计,包括年龄、性别、学历、是否为独生子女、家庭居住地、在校期间是否担任班干部、是否自愿选择护理专业、对实习环境的满意度、带教老师的专业态度。②护理本科实习生转型冲击评价量表:由Kim等[8]于2018年编制,黄雨萱等[9]于2021年引进汉化。包括理论与实践冲突(3个条目)、实习工作量过大(3个条目)、社会支持缺失(2个条目)、人际关系紧张(3个条目)、护理职业价值观困惑(5个条目)、临床实习与个人生活不协调(2个条目)6个维度,共18个条目。采用Likert 4级计分法,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分别计1~4分,得分范围为18~72分,得分越高表明护生转型冲击越大。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56。③实习护生学业支持感知量表:由Arribas-Marin[10]于2016年编制,李晨阳等[11]于2018年将其汉化并进行信效度检验,主要测量实习护生在实习期间的学业支持情况。量表包括同学的学业支持(6个条目)、学校/学院的学业支持(5个条目)、临床指导老师的学业支持(6个条目)、实习监督审查老师的学业支持(6个条目)4个维度,共23个条目。采用Likert 11级计分法,从“从来没有发生”至“总是发生”依次计0~10分,得分范围为0~230分,得分越高表明护生感知到的学业支持越强。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73。④护生职业认同调查量表:由郝玉芳[12]于2011年编制,包括职业自我概念(6个条目)、留职获益与离职风险(4个条目)、社会比较与自我反思(3个条目)、职业选择自主性(2个条目)、社会说服(2个条目)5个维度,共17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从“很不符合”至“很符合”分别1~5分,得分范围为17~85分,得分越高表明职业认同水平越高。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72。
1.2.2 调查方法 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法,使用问卷星软件进行。严格按照纳入排除标准收集问卷,调查前向受试者解释问卷调查的目的和意义,获得其知情同意。问卷星均设置为必填项,保证数据填写的完整性和有效性。本研究共发放问卷280份,回收有效问卷273份,有效回收率为97.5%。
2 结果
2.1 实习护生一般资料情况 本研究273名实习护生,年龄19~23(20.86±0.82)岁;男35人(12.8%),女238人(87.2%);学历为专科134人(49.1%),专升本28人(10.2%),本科111人(40.7%);多为非独生子女197人(72.2%),独生子女76人(27.8%);家庭居住地为城市111人(40.7%),农村162人(59.3%);在校期间担任班干部85人(31.1%),未担任班干部188人(68.9%);自愿选择护理专业164人(60.1%),非自愿选择护理专业109人(39.9%);对实习环境非常满意85人(31.1%),比较满意117人(42.9%),一般满意56人(20.5%),不太满意15人(5.5%);带教老师的专业态度非常积极109人(39.9%),比较积极132人(48.4%),比较消极32人(11.7%)。
2.2 实习护生转型冲击与学业支持感知、职业认同的得分情况(见表1)
表1 实习护生转型冲击与学业支持感知、职业认同的得分情况 单位:分
2.3 不同一般资料对实习护生转型冲击影响的单因素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学历、家庭居住地、在校期间是否担任班干部、是否自愿选择护理专业、对实习环境的满意度、带教老师的专业态度的实习护生转型冲击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一般资料对实习护生转型冲击影响的单因素分析 单位:分
2.4 实习护生转型冲击与学业支持感知、职业认同的相关性分析 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实习护生转型冲击总分与学业支持感知、职业认同总分均呈显著负相关(r值为-0.382,-0.515,均P<0.01)。详见表3。
表3 实习护生转型冲击与学业支持感知、职业认同的相关性分析(r值)
2.5 实习护生转型冲击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以实习护生转型冲击总分为因变量,单因素分析和相关性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为自变量,设α进入=0.05,α剔除=0.10,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自变量赋值情况见表4。结果显示,学历、是否自愿选择护理专业、对实习环境的满意度、带教老师的专业态度以及学业支持感知总分、职业认同总分进入回归方程。详见表5。
表4 自变量赋值情况
表5 实习护生转型冲击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实习护生转型冲击现状分析 本研究中实习护生转型冲击总分为(41.88±11.33)分,处于中等水平,与连颖等[13-14]的研究结果相似。可能与护生身份突然由学生转变为护士,存在一定程度的角色认知不明确、人际关系多元化而沟通技巧不足有关。各维度条目均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实习工作量过大、理论与实践冲突、护理职业价值观困惑、人际关系紧张、临床实习与个人生活不协调、社会支持缺失。究其原因:临床护理工作环境较护生在校学习期间有很大不同,护生面对繁杂的护理工作、持续的工作压力以及未接触过的轮班制度,出现疲惫和睡眠障碍等实习工作量加大的冲击;此外,在临床需不断更新知识,短时间内需要掌握更多的临床技能,使其在理论与实践冲突方面受到较大冲击;在传统观念影响下,护理工作得不到理解和重视,护生在工作中得不到信任,逐渐表现出护理职业价值观困惑方面的冲击;由于护生在实习期间与家人、朋友和亲近的人保持密切联系,并及时给予其鼓励与支持,故在社会支持缺失方面受到的转型冲击较小。这提示护理管理者在为初入医院护理岗位的护生排班时应循序渐进,工作量由少至多,工作难度由低到高,与护生能力相结合;带教老师可采取以案例为导向(CBL)、以问题为中心(PBL)、以团队为基础(TBL)三轨联合[15]、案例模拟[16]、多元一体化[17]等多样化临床教学方法,促使护生巩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实现理论知识学习与临床实践高度融合;此外,学校及实习医院可通过开展讲座,进行面对面交谈,积极疏导护生的消极心理,引导其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和价值观,进而有效缓解其转型冲击。
3.2 实习护生转型冲击的影响因素分析
3.2.1 一般人口学因素 本研究结果显示,高学历、非自愿选择护理专业、对实习环境满意度低和带教老师专业态度消极的护生转型冲击得分较高。分析原因:本科生在校学习时间比专科生长,所拥有的专业知识储备与职业期望值更高,随着专业学习与临床实践不断接轨,本科生发现未来工作的福利待遇以及稳定性等方面较专科生而言并没有明显区别,其自我价值得不到体现,对职业前景产生困惑,故转型冲击得分较高;非自愿选择护理专业护生缺乏对护理职业的兴趣,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差,专业满意度较低,使其对临床护理工作的适应度下降;实习环境满意度低的护生无法更好地融入实习环境,始终将自己置于学生角色,无法脱离对带教老师的依赖,导致其转型困难;带教老师专业态度消极影响教学质量,导致在实际带教过程中,不能解决护生实习期的困扰,使得护生理论技能、角色认知、环境适应等方面无明显改善,致使其从学生跨越到临床护理岗位困难。这提示护理管理者在安排实习培训项目时应根据护生自身及在校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分层带教模式,并对其临床实习工作进行及时指导和监督,积极鼓励其正确操作,建立正反馈,增加其实习积极性[18];此外,实习医院应营造良好的实习环境,为其提供成长发展机会;通过系统规范化培训活动,为带教教师提供全面及针对性、实用性强的教学方法,提升其带教能力[19],以帮助护生最大限度地融入实习环境,顺利转型。
3.2.2 学业支持感知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习护生学业支持感知总分为(177.52±46.45)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学业支持感知越高,转型冲击越低。良好的学业支持可以有效保护应激状态下的护生,降低其焦虑水平,增加其对新事物的渴望,促使其保持良好的情绪体验,缓解生活事件对健康的损害[20],将直接影响护生的行为和发展,对其形成积极稳定的职业价值观有正向引导作用,使其更快地融入实习环境,提高临床实习能力,树立临床实践的信心,从而减弱转型冲击。因此,应增强护生的学业支持感知,可从同学、学校、带教老师层面进行干预,如可采取协作学习的方式,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以增强其对知识和临床技能水平的信心,提高沟通技巧、解决问题的能力[21];学校及医院可落实护生的实习前教育和实习过程的追踪,及时了解其思想、工作和学习等方面的动态变化[5],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给予鼓励和支持;带教老师可通过巩固自身临床知识,以身作则,给予积极的认可和适当的期望以提高护生实习效果[22],进而改善护生转型冲击现状。
3.2.3 职业认同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习护生职业认同总分为(62.26±13.97)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职业认同越高,转型冲击越低。分析原因:职业认同体现出护生对其职业的接受和认可程度,是激发个体在职业活动中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是实现职业目标的内在动力[23],职业认同越高的护生探究所学专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较高,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与压力时往往以更加健康向上的心态去面对,战胜转型冲击的信心更大,因此受到的转型冲击相对较小。职业认同易受多种因素影响,实习阶段是其发展的关键时期,提示学校应尽早开设接触临床的课程并提供有效改善学习效果的教学方法,鼓励护生加强自我管理、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临床带教老师及护理管理者应当及时发现问题并合理解决,帮助护生养成积极应对困难的优良品质,从根本上改变护生对护理工作的刻板印象,提高其职业认同水平,从而降低转型冲击。
4 小结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习护生转型冲击处于中等水平,学历、是否自愿选择护理专业、对实习环境的满意度、带教老师的专业态度以及学业支持感知、职业认同是其影响因素。本研究的局限性在于为便利抽样,仅调查了山东省5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实习护生,样本代表性相对局限;只考虑了学业支持感知和职业认同2个自变量,实习护生转型冲击的影响因素可能还涵盖其他变量,未来可开展多中心、大样本调查,综合考虑其他变量,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和培训策略,降低实习护生的转型冲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