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来西亚华人体育组织的中华文化传播

2022-12-13王伯余连凤彬郭学松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精武舞狮中华文化

王伯余,连凤彬,郭学松

(1. 泉州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福建 泉州 362000;2.海美中心小学,福建 泉州 362211;3.曲阜师范大学 体育科学学院,山东 曲阜 373100)

马来西亚是一个多种族国家,以马来族、华族、印度族为主要体系。2021年,马来西亚总人口约3 267万人,现有华人约731万人,占总人口的22.4%[1]。对于马来西亚华人而言,尽管拥有数量庞大的群体,但在不同种族杂居的环境中生息繁衍,必然会面对生存空间、资源等方面的竞争。于是同一种族群体便会采用族群凝聚的形式来增强族群竞争力,具有族群文化象征的民族传统体育便成为团结的媒介工具,被族群所征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成为被征用的工具,并非单一个体的身体行为,而需要依赖于群体组织的运作,并借助媒介的文化象征与符号特质,对群体成员形成影响。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孕育于中华大地,在发展过程中,历经岁月洗礼,凝结成具有丰富的中华文化元素,在海外华人群体中已成为中华文化的象征符号,影响了海外华人的中华文化认同。在马来西亚华人群体中,中华武术、舞龙舞狮、龙舟等是华人群体中最具影响力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马来西亚华人依托相关体育组织,凭借这些民族传统体育的象征符号特质,增强群体成员的凝聚力,并推动中华文化在群体成员中的传播,对相关地域的群体产生影响。那么,马来西亚华人是如何构建体育组织并发挥组织功能,又是如何假借民族传统体育传播中华文化、形塑群体凝聚力等是值得探讨的议题,对中华文化的传播具有积极意义。

一、马来西亚华人体育组织建设概况

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发展多依赖于其形成的组织,在不同的社会时期,其一直作为传承主体的“媒介”工具而存续,服务于个体、群体的意愿,以至于最终实现服务社会发展的宗旨[2]。因此,探讨马来西亚华人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及中华文化传播问题,必然要探讨其背后的运作群体,即民族传统体育组织情况。无论是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发展,还是中华文化的传播,都是在体育组织的运行中实现的,最终服务于体育组织的目的实现。马来西亚华人民族传统体育组织众多,运行方式各有差异,社会影响不尽相同。根据对民族传统体育组织的调查,遴选出马来西亚精武体育会、马来西亚武术总会、马来西亚舞狮组织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一)马来西亚精武体育会

精武体育会是近代中国首个民间体育团体。1916年,陈公哲、姚蟾伯和卢炜昌等人士致力于将精武体操学校正式更名为上海精武体育会[3]。到了20世纪20年代,中国有精武体育会百余个,并衍传到国外多个地域,在国内外均有较高影响力。马来西亚精武体育会的发展要追溯到精武体育会特使陈公哲、罗啸、黎惠生、陈士超、叶书田等在新马等地巡回演出。1919年9月,精武体育会为了在国外宣传精武体育精神,遂派5位特使前往东南亚各国进行巡回展演。期间,精武体育会开展了演说、学校授武、参观工厂、赈灾表演等多种活动,以宣扬精武精神和文化,推动精武体育文化在东南亚各国的发展。在其影响下,马来西亚精武体育会始造于此。

马来西亚精武体育会历经百余年的发展,已经在马来西亚国内成立了20个分会。在各海外精武体育会中,马国精武体育会的分会数量最多,因此其在马来西亚体育界颇受关注。但是其发展历程也是相当曲折。20世纪20年代为马来西亚精武体育会创立期,30年代为精武体育会成长期,之后在40年代精武体育会由于时局原因处于搁置期,50、60年代为精武体育会重振时期,但是在70年代出现了经济困境,直到80年代,精武体育会开始进入跨越式发展期。到了90年代,马来西亚精武体育会成立总会,开始走向繁荣[4]。在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马来西亚精武体育会不仅致力于在马来西亚的发展,同时还提升了精武体育会在世界各地的影响力。1990年,马来西亚精武体育会参与了首届精武国际武术邀请赛,并全程参与已举办了16届的世界精武武术文化大会,且于1998、2008年两度主办大会,对精武体育赛事文化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1994年,由马来西亚精武体育会牵头,提议成立“世界精武体育会联谊机构”,并于1998年马来西亚举办的第5届世界精武武术文化大会期间通过了“世界精武体育会联谊机构简章”,同年还建成了“精武阁”[4]。马来西亚精武体育会良好的软硬件建设,极大推动了世界精武体育会的发展。马来西亚精武体育会采取许多举措为中华文化的世界传播做出积极贡献。这些措施有“秉承精武一家精神”“唯精唯一、乃文乃武”“传承南北技艺、兼容世界竞技武术发展”“民族传统体育与西方近代体育并举、相映生辉”“提倡女子武技、成立精武女子体育团体”“以精武学校为依托,执着推进华文教育”“建立‘现代化’与‘公共教育型’的武术文化机构”[4]。不难看出,马来西亚精武体育会历经百年发展,已经成为马来西亚华人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组织载体,并将在未来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马来西亚武术总会

据《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9年)》显示,在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实践中,文化(57%)是海外受访者最为认可的3个领域之一,中餐、中医药和武术被海外受访者认为最能代表中国文化[5]。中华武术在海外传播助推了中华文化国际化发展,提升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在马来西亚,精武体育会的发展促进了武术文化的传播,而马来西亚武术总会的建设,更是在马来西亚国内的武术官方化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

马来西亚武术总会是马来西亚政府所承认的唯一官方武术组织,也是国际武术联合会、亚洲武术联合会、中国-东盟武术联合会的成员之一。该总会的组织体系不断完善。据马来西亚太极拳学院高丞鸿调查,目前在马来西亚及其直辖区拥有14个州分会,注册武术学院与武馆预计共约230间,统计属下团体会员超过500个,人数多达10万以上,其中参加学习武术人数约15 000位。在赛事体系方面也逐渐形成规模,总会大力组织和推广舞龙、舞狮、散手、推手等民族传统体育赛事活动,深受华人群体的喜爱,并定期举办全国性赛事选拔武术散手运动员,参加两年一度的东南亚擂台赛[6]。可见,作为中华文化符号之一的武术运动在马来西亚武术总会的推动下,通过不断完善组织结构和赛事体系,已经成为连接中国与马来西亚乃至东南亚地区华人的纽带和平台。

(三)马来西亚舞狮组织

在东南亚地区,以南狮为代表的舞狮活动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国开展得十分繁盛,尤其是在马来西亚社会表现更为明显,南狮是马来西亚华人社团节庆、华人民俗活动、华校体育教学等活动的重要项目选择[7]。出于华人社会对中华文化的热爱,马来西亚华人社团将舞狮技艺推向了国际化舞台,并制定了赛事规则,而这里舞狮属于非建制化的活动,没有依附于国家体制[8],它由民间主导,自动自发的、体制外的发展,也基本没有得到政府的认可和资助。也正因如此,舞狮文化在马来西亚颇受关注,华人社区成立了麻坡关圣宫龙狮团、马来西亚群乐龙狮会馆、连胜隆龙狮会馆、蔡李佛武术龙狮会馆等社团组织,其中麻坡关圣宫龙狮团在当地的影响力最为彰显。

麻坡关圣宫龙狮团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末,自90年代初参加香港“国际狮艺邀请赛”获得冠军以来,获得40余座世界冠军奖杯,其中还连续9届蝉联冠军,被誉为“狮王之王”[9]。关圣宫龙狮团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成就,离不开团队的运作与发展,更离不开代表性人物的贡献。如被誉为“马来西亚狮王”的萧斐弘,他是马来西亚高桩舞狮原创人,70年代开始参与狮队建设,他将大马本土独特的高桩舞狮文化发扬光大,并推向国际舞台,在他的带领下,关圣宫狮队在国内外狮赛中荣获多次冠军,享有世界“狮王”的美誉。萧斐弘在2009年被提名为马来西亚国家文化人物,是继陈徽崇和沈慕羽之后第三名享有这项殊荣的马来西亚华裔。关圣宫狮队在马来西亚参加每年举办一次全国或区域性的舞狮比赛和云顶世界狮王争霸赛,享誉国际舞狮界,同时还定期举办“狮艺辅导训练班”“狮艺交流生活营”等活动,推动舞狮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弘扬中华文化。舞狮运动作为另一个中华文化的符号,之所以在马来西亚长盛不衰,离不开马来西亚华人体育组织及其领头人的热爱和投入。因此,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绝非空洞的口号和标语,而是需要实实在在的组织和人员参与其中,那么与其建立良好的关系、搭建畅通的平台就尤为重要。

二、马来西亚华人体育组织中华文化传播的途径

(一)民间与政府相结合,实现中华文化传播

马来西亚华人体育组织多属民间性质,由民间社会群体自发组织建构与运行,属于自下而上形式的发展,这与中国诸多民间体育组织建设基本趋同。但是,在华人占少数的马来西亚,华人社会对中华武术却情有独钟。不仅成立了武术总会,而且还成为马来西亚政府及马来西亚奥委会承认的唯一领导和管理的官方武术组织,并加入国际武术联合会、亚洲武术联合会、中国-东盟武术联合会,成为其中的成员。马来西亚华人民间体育组织的建设多以自发自愿情境下发起,依赖于华人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热爱或者情感为建设基础,主要传播群体以华人为主要对象,并兼容吸纳马来裔、印度裔等群体,以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魅力为依托,传播中华文化。马来西亚武术组织早期也多以民间体育组织形式存在,与其他民族传统体育组织发展境况相似。自1978年得到政府支持和承认以后,马来西亚武术组织开始举办世界武术锦标赛等多项赛事,并通过融入国民健身活动、军事训练、学校课堂等方式宣传武术,推动武术多途径发展[10]25,推动中华文化在马来西亚多群体、多领域中的传播。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马来西亚的传播,以民间形态和政府形态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传播,体现了全方位、全领域、全民众等传播特征。期间,体育组织不仅传承了民族传统体育(武术、舞龙、舞狮、龙舟等)文化,同时也传播了民族传统体育蕴含的中华文化和中华精神,增强了不同种族、群体对中华文化的认知与认同。在马来西亚华人群体中,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强化了华人的中华文化认同、族群认同、身份认同、精神认同等,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马来西亚非华人群体中传承中华文化,能够使他们更好地认知、理解、认同中华文化,助力于“一带一路”倡议更好推行。

(二)开展赛事场域交流,实现中华文化传播

体育赛事是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传播,乃至形成影响力的重要形式。从马来西亚华人体育组织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管理与运行经验来看,马来西亚华人民族传统体育传播发展主要依托于其国内赛事运行、国际赛事参与或主办等。在国际赛事方面,从赛事参与到赛事主办,逐渐形塑了马来西亚华人民族传统体育品牌。如马来西亚精武体育会,参与过14届世界精武武术文化大会,并主办过2次大会;在马来西亚武术总会的领导下,马来西亚武术参与世青赛、亚锦赛、世锦赛等诸多国际赛事,并取得了优异成绩;马来西亚舞狮组织广泛参与世界各项赛事,尤其是关圣宫龙狮团是其中的佼佼者,在美高梅狮王争霸赛、香港世界狮王英雄汇、世界华人狮王争霸赛等世界赛事中无数荣誉。马来西亚华人体育组织历经数十年努力,已经在海内外华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中获得诸多殊荣,成立了“世界精武体育会联谊机构”,推动了“世界精武体育会联谊机构简章”建设,助推中华文化在海外的广泛传播。

在马来西亚,华人体育组织筹划举办了多样化的民族传统体育赛事活动,推动了中华文化在民族区域内的发展。如在马来西亚武术总会的领导和组织筹划下,在马来西亚国内举办了“国际擂台邀请赛”“中华文化艺术展览会”“精武嘉年华”“精武武术大汇演”等多项民族传统体育赛事;马来西亚舞狮组织也在其国内定期举办云顶世界狮王争霸赛、全国或区域性的舞狮比赛等多项赛事,借此平台推动中华文化在马来西亚的传播。国内国际赛事的举办或参与,极大促进了马来西亚华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使得中华文化在海外传播至深致远。

(三)引入校园教育场域,实现中华文化传播

中华文化在海内外的传承与传播,离不开中国学校教育和体育领域的有力支持。譬如中国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在2016年印发的《中国武术发展五年规划(2016-2020年)》中提出发展目标,即武术广泛进入孔子学院、中国文化中心、驻外使领馆等组织机构,并提出量化目标,力争在全球50%以上的孔子学院开展武术教学活动。无疑,国家层面的作为能够极大推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海外尤其是华人聚集的东南亚地区的传播。这对于马来西亚等国家的华人体育组织而言,是积极的外部影响因素。

与此同时,在内部,马来西亚华人体育组织也积极在学校教育领域进行推广,并致力于推动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化建设。这成为马来西亚华人体育组织推动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民族传体育进课堂是马来西亚华人体育组织共同努力的结果,主要体现在华文教育学校中,并成功列入学校教育大纲。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校长在访谈中谈到:“中华文化的传承一直在延续和发展,从来没有中断过。……儒家的道德价值观不断地被贯穿在学校教育中。”[10]242011年,马来西亚武术总会会长纪永辉提出,武术被列入学校教育大纲,这将是世界上第一个外国国家将武术纳入学校课堂[11]。马来西亚华文教育涉及大中小学不同类别学校,其中也不乏“精武小学”之类受体育组织影响而组建的学校,中华武术文化教育已成为一门必修课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在马来西亚学校教育领域的传播,离不开马来西亚华人体育组织的积极贡献,同时极大拓宽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场域与传承群体,拓展了中华文化在马来西亚传播的深度和广度。可以预见,在中国相关机构推动和马来西亚华人积极参与等内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阻力将更小,而助推力将逐步得到增强。

三、结论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历经千余年的岁月洗礼,融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已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内外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更是中华文化魅力的彰显,而中华文化传播离不开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其中体育组织扮演着重要角色。在马来西亚华人群体中,马来西亚精武体育会、马来西亚武术总会、马来西亚舞狮组织等体育组织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在马来西亚的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使得中华文化在马来西亚影响深远。这些华人体育组织通过民间和官方相结合的形式为中华文化传播提供平台,并通过赛事场域、教育领域等活动,推动中华文化在国际领域可持续传播,并形成影响。因此,以民族传统体育为媒介,以华人体育组织为主体,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化传播,增强了海内外华夏儿女的文化自信与认同,增进了其他国家民众对中华文化的认知、理解与认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带一路”倡议推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等提供了体育领域经验。马来西亚华人体育组织的中华文化传播境况对于中华文化国际化传播的启示如下:第一,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典型性案例选择。中华武术、舞龙舞狮等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性代表,其中孕育了浓厚的中华优秀文化基因,是中华儿女最为喜爱且常态化操演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正因如此,中华武术、舞龙舞狮才能够在国内和国际华人社会广泛传承与传播,同时也能将蕴含其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进行传延。因此,在借助民族传统体育载体促进中华文化国际化传播过程中,需要考量民族传统体育的典型性和影响力。如太极拳项目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内国际社会都具有一定影响力,是较为适合的典型性项目。第二,组织建构与运行合理。中华武术、舞龙舞狮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所以能够在马来西亚较好传承与传播,离不开马来西亚华人民族传统体育组织的建设和运行。民族传统体育组织建构能够凝聚各方力量,不仅推动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并传播中华文化,而且能够为国外华人建构情感家园的归属感场域,增强中华文化认同与传播力量。为此,在民族传统体育助力中华文化国际化传播过程中,要强化相关组织建设和运行,才能保障中华文化国际化可持续传播,并形塑文化大国形象。

猜你喜欢

精武舞狮中华文化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精武英雄
精武英雄
站在日本的讲台上传授中华文化
华侨图书馆将建海外漂流站 让中华文化传播海外
精武体育会在南洋的发展
以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路径思考
迷宫弯弯绕
精武精诚 惟扬惟武:传统武式太极拳传人钟振山访谈录
舞龙舞狮进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