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完善大中小幼一体化的中华经典教育体系

2022-12-13李佳羚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中华课程文化

李佳羚

(福建省教育考试院,福建 福州 350003)

一、前言

(一)实施中华经典教育的政策背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和精神标识。党中央、国务院一向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和文化教育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提升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完善中华优秀文化教育体系。2012年12月,教育部和国家语委印发的《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对开展“中华经典诵写讲行动”作了具体部署。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建设“中华经典资源库”,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分学段有序推进。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重点任务之一是“贯穿国民教育始终”,其中提到“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2018年9月,教育部和国家语委印发的《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实施方案》中提出:到2025年,基本完善“贯穿大中小幼的中华经典教育体系”。2020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对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提出进一步要求。2021年4月,中宣部印发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十四五”重点项目规划》把“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列为重点项目。

(二)中华经典教育的实施情况

随着党和国家对中华经典教育工作的部署,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得到广泛实施并取得一定成效。例如,举办中华经典教育诵写讲系列活动;建立“中华经典资源库”“中华经典古籍库”“中小学语文示范诵读库”“中华经典诵写讲专家库”;丰富中华经典教育教学资源、文化普及资源、文化产品资源;开展中华经典诵写讲骨干教师培训、中华经典诵读网络专项培训;实施“经典润乡土”“送经典下基层”计划等。此外,随着党史学习教育的深入开展,红色经典的挖掘、释读和宣传工作进一步强化。中华经典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国民对中华经典价值的关注度和对中华经典教育的重视度不断提高。然而,中华经典教育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各学段中华经典教育缺乏良性互动,彼此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现象;中华经典教育地域发展不均衡,教育实效有待进一步提升;中华经典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相结合的时代性和阐释力有待进一步增强。这说明“大中小幼一体化的中华经典教育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中华经典教育的研究现状

综合相关文献,目前学术界有关“中华经典教育”研究呈现以下趋势:(1)针对单一学段的中华经典教育研究较多,针对中华经典教育体系构建的研究较少;(2)德育、思政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领域的“大中小幼一体化”研究较多,而“大中小幼一体化的中华经典教育”研究领域尚处空白。笔者认为,立足新时代历史方位,在落实2025年“贯穿大中小幼的中华经典教育体系基本完善”的目标导向之下,加强中华经典教育整体性、系统性研究十分必要。

二、完善大中小幼一体化的中华经典教育体系的意义

(一)中华经典的内涵意蕴和时代价值

何谓“经典”?“典”为治理国家恒常不变的大法,“经”乃诸子治学奉为圭臬之准则[1]。中华经典,即承载着中华优秀文化,对中华民族具有深远影响的根本性、权威性著作。它是中华文明的宝藏,是民族文化的基因。中华经典主要涵盖中华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3个方面。中华思想理念凝练于“仁义礼智信”5个方面的核心价值;中华传统美德包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2];中华人文精神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忍耐包容、崇和向善、博采众长、与时俱进等[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用“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4]18字总结概括了中华传统文化精髓,既高度提炼又精准阐释了中华经典的内涵意蕴和时代价值。中国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升华,三者辩证统一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也共同构成了中华经典教育的核心内容[5]。因此,中华经典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为中华儿女的世代传承和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提供了价值引领和强大支撑。

(二)完善大中小幼一体化的中华经典教育体系的意义

1.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华优秀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立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价值取向。只有挖掘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以经典教育引导、以文化熏陶浸润,才能使社会主义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发挥核心价值观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重要作用。因此,完善大中小幼一体化的中华经典教育体系,有助于学生提升道德水准、提振精神风貌、锤炼高尚品格。

2.有利于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延续和丰厚积淀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是中华民族不可割舍的宝贵遗产。因此,应根据时代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将其推陈出新、发扬光大。特别是将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实践成果紧密结合,使其在当代既彰显传统魅力又富有时代价值。中华经典的教化和传播过程是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表达形式和时代内涵的过程,是在保护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推动其不断发展和创新的过程,中华经典教育的实施让中华文化始终充满活力、生生不息。

3.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推进文化强国建设 文化强国建设是党和国家提出的2035年的远景目标,也是“十四五”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自信是“四个自信”的基础,是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动力,是建设含文化强国在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要前提。青少年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生力军。中华经典教育能够增强青少年的文化底蕴和素养。加强青少年中华经典教育,有助于青少年认同自身文化的价值魅力,积极践行文化理念使命,主动推动文化发展繁荣,进一步提升中华优秀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凝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合力,让年轻一代沿着中国道路接续奋斗,创造更多中国奇迹。

三、完善大中小幼一体化的中华经典教育体系的主要理论依据

(一)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理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发展过程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能动改造客观世界的辩证过程,是从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从知之不深到知之较深的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不断进阶、以至无穷的发展过程。认识的发展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特点。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事物各要素以一定的联结方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事物的发展就是各要素之间不断相互作用、不断推动系统趋向整体加强和发展的过程。因此,中华经典教育在各学段的实施应注重教育目标的连贯性、内容的完整性和教学的系统性,根据学生认识和实践发展过程构建分层递进、螺旋上升、一以贯之的中华经典教育体系,同时注重各学段教育目标分布结构的合理优化和教学内容设计的不同侧重,以形成全面覆盖、持续延伸、共通互补的教育成效。

(二)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Jean Piaget)认为,认知发展是个体不断通过同化与顺应以达到平衡的过程。即个体在面对新知识时,通过同化将其纳入并整合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加强并丰富原有的认知结构,使认知达到平衡状态;通过顺应、调整、修改和重构个体原有的认知结构以适应现实需要,直至达到新的认知平衡。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方式(图式)的形成和变化是认知发展的实质。图式通过同化和顺应,使认知从一个平衡状态向更高水平的平衡状态发展。学习过程就是学生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是基于已有经验不断构建和优化图式以推动认知向前发展的过程。中华经典中的音韵格律、典故历史、情感意境能够帮助学生构建内在的语感图式、文化图式、情感图式等。对中华经典的诵读是对图式知识的激活和强化,这有助于学生加强对中华经典文本的记忆和理解,提升情感体验和审美意趣。因此,中华经典教育应注重把握学生原有认知起点,遵循认知发展的阶段性、连续性和可塑性规律,正确选择并灵活运用图式,培养学生的语感、情感和美感。

(三)文化认同理论

亨廷顿(Samuel P. Huntington)认为,文化认同是在一个民族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对本民族最有意义的事物的肯定性体认,它所回答的是“我们是谁”的问题。文化认同是共同体成员因共同的历史记忆而形成的文化联结,是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最深层基础,是文化自信的源泉。研究表明,儿童期是文化认同的建立始发期,17岁左右形成较为稳定的民族认同,不同年龄段具有差异化的文化认同心理[6]。中华经典是中华民族先祖对价值观念、行为惯习、道德情感、生活感悟等的记录与表达,卷帙浩繁的文献典籍里隐藏着解答“我们是谁”问题的终极密钥。因此,中华经典教育应作为培育学生文化认同的重要抓手,中华经典教育体系应自幼年起贯穿始终,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于学生心灵深处,并辐射带动全社会形成团结奋斗的强大思想基础。

四、完善大中小幼一体化的中华经典教育体系的基本思路

(一)准确定位,让中华经典教育适切身心发展状况

坚持“以人为本、以学定教、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接受意趣,选择合适的中华经典内容、资源、方法等,向学生传递与之心灵共鸣、情感共振的价值观念和思想精神。增强中华经典教育的阶段针对性和层级合理性,让教育整体目标具体化为与学生身心发展相匹配的学段分谱,让中华经典诵读工程的顶层设计在面向不同特点学生群体的实践操作中有的放矢,使学生学思密切联系、知行合二为一。

(二)挖掘素材,让中华经典元素嵌入“五育”培养目标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要求,是我国人才培养体系的核心和关键。“五育并举”是我国古代育人理念的发展和延续,其思想内涵和相互间的辩证关系能够在中华经典中得以溯源。深入挖掘和吸纳中华经典的丰富资源和有益元素,引导学生从中感悟先哲圣贤对德的颂扬、对智的追求、对体的重视、对美的欣赏和对劳的尊崇,深刻体会“立德、增智、强体、育美、爱劳”的重要性。

(三)加强融合,让中华经典内涵渗透学科教学全过程

中华经典教育传授的不是某一学科的知识,而是培养学生的整体素养。中华经典内涵可以全面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内容当中,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同向同行。一直以来,人文社科学科担负着中华经典教育的使命。随着对学生综合素质要求的不断提升以及对学科交叉探索的不断深入,中华经典教育在其他学科的切入点也值得充分发掘,其与不同学科的关联度更应进一步加强。在与各学科的融合过程中,中华经典教育的着力点和推进方式要遵循学科教学特点和规律,在学科框架内既有意渗透又自然发生。只有这样,才能让中华经典丰富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和外延,才能促进学科育人价值的实现。

(四)创设环境,让中华经典力量充盈学习生活场域

以文化人是文化固有的功能和使命,依靠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环境濡染,让人达到“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境地。近年来,教育部在倡导加强新文科建设时提出的文科“五育”模式(“浸润、熏陶、养成、感染、培育”)[7]正凸显文科环境育人的特点。为充分发挥中华经典对学生成长成才的濡染教化作用,应通过家校联动配合、线上线下协作发力、社会各方共同努力,创设有声无声、虚实结合、无所不在的大型课堂和崇文求真、崇善尚美、凝心聚力的精神家园,打造视、听、触等多种感官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沉浸式体验环境,让学生时刻徜徉在气息浓郁的经典文化场域里。

五、完善大中小幼一体化的中华经典教育“六大体系”

(一)价值体系

立德树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概括,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目标和要求。中华经典教育价值体系的构建必须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从中华经典中挖掘提炼与之相适应的思想精华,锻造出内涵持续丰富、不断延伸的价值链,培育大中小幼价值观共同体,推动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认同、自觉到信仰的发展。立德树人是一项系统工程,价值观的培育和塑造要按照学生的身心特点、理解能力和思想层次,遵循教育规律和认知规律逐步深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就存在着层级递进关系,包括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三个层面的核心价值要求。从横向看,学生每个阶段的核心价值观教育要紧扣个人、社会和国家三个层面依次展开,将这三个层面视作不可分割的整体,先用正确的价值观武装自己,进而在立足个人的基础上服务社会、奉献国家,将国家和集体的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事业之中。从纵向看,每项核心价值观的内涵阐释要随着学生的成长而不断深入。例如,价值观之首——“富强”:“富”不仅是丰衣足食,更是国富与民富相统一、物质富足与精神富足相统一、当下富裕与长久富裕相统一;“强”不仅是政治、经济、军事等带来的国家外在力量的强大,还表现为文化强大带来的文化自信,包含着科技兴国、教育兴国的旨意[8]1-4。其他核心价值观也是一样,每项核心价值观的不同层次内涵应在教育过程中逐渐扩展,让学生逐步领会。中华经典教育相关教材的编写和课程的实施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维度和脉络,以适合各学段学生阅读的经典故事诠释核心价值观的意蕴,将核心价值观具体化、生动化、形象化,让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

(二)内容体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华经典教育的核心内容。完善大中小幼一体化的中华经典教育内容体系应根据学生的成长认知特点,既强调不同阶段侧重不同教学内容,又注重知识的衔接性、贯通性、整体性。幼儿园阶段重在感性认知,应以教授启蒙性知识内容为主,宜选择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中华经典故事,开启孩子的国学启蒙之路,培育真善美天性,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建立对社会的初步认知。小学阶段重在道德引导和基础夯实,以教授普及性知识内容为主,包括中华经典中的重点篇目、重要人物、重大事件、文学历史常识等,播撒理想种子,培育“五爱精神”,筑牢思想根基。中学阶段重在培养思考能力和探究精神,以教授系统性知识内容为主,着力打造较完整的中华经典知识体系,持续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让学生对中华经典有自己的浅层分析和独到见解,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兴趣,强化对党和国家的思想情感认同,坚定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信仰。大学阶段重在人才专业化、立体化、高标准化培养,以教授专业性知识内容为主,让学生增加思想厚度、提升专业素养、升华家国人民情怀、增强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做中华文化的传承者和中华文明的践行者。

(三)课程体系

以覆盖全面、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为原则,建立“四个相结合”的中华经典教育课程体系。一是,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理论课程强调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在字里行间认真学习感悟中华经典的美学性和哲理性。实践课程即通过各种赛事、演讲、演出、创作、展览、交流等活动,作为理论课堂的延伸,让中华经典教育“动”起来、“活”起来。二是,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结合。显性课程即列入教学计划的学科课程,以语文、道德与法治(或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等基础学科课程和高校人文社科类课程为主,其他学科课程为辅。隐性课程即以间接、内隐的方式对学生造成潜移默化影响的计划外的课程,包括校风、学风、环境、制度等。三是,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高中阶段,在用好文、史、地、政等课堂开展中华经典教育的基础上,适当开设中华经典选修课程,增加学生的文化知识积累,作为学生精神能量的补充。大学阶段要注重将中华经典融入通识教育当中,加大大学语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经典赏析等课程的开发力度,扩大课堂的受众面。四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相结合。在开足开齐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加强中华经典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地方课程要立足地域风土人情、文化特色和教育特点,利用当地文化资源和教育资源,让中华文化与地方文化的学习传承相统一。校本课程,既可以将国家、地方课程加工成更符合本校学生需要的中华经典教育课程,也可以根据本校特点,自主研制实施多样化、个性化的中华经典教育课程。

(四)资源体系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资源获取的渠道、呈现的方式越来越多样。中华经典资源体系的建立要把握“两个相结合”。一是,纸质资源和数字资源相结合。纸质资源包括教材、读本等,是中华经典教育的基础资源。加强各级各类中华经典教材、读本建设,确保教材、读本的科学性、规范性、可读性和针对性,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数字资源,即“互联网+中华经典”。利用多媒体平台开拓中华经典传播渠道,通过音视图文等多种形式呈现经典、活化经典。继续完善并加强推广“中华经典资源库”“语文示范诵读库”“通用汉字全息数据库”“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汉语方言经典资源库”等,为青少年和中华经典爱好者提供海量便捷的资讯,助力民族语言文字的保护传承。二是,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相结合。校内资源即学校内部的学习资源、师资资源、社团资源和活动资源等。校外资源,一方面是基地建设,要遴选、建设、推广一批展示、宣传、阐释中华经典的基地平台,成为学生学习体验中华经典的第二课堂,成为弘扬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窗口和文化创新发展的依托;另一方面是社会力量,要充分调动机关、媒体、社区和社会组织等力量,全面整合社会资源,共同营造全社会崇尚经典、热爱经典、传承经典的浓厚文化氛围。

(五)方法体系

包括“纵向衔接”和“横向联动”两个方面。纵向衔接方面,根据学生“知情意信行”的心理发展过程,以不同的教学方法配合课程内容由浅入深实施、课程目标循序渐进达成。幼儿园阶段,以活动性学习为主,采用引导启发式教学,用丰富的肢体语言、直观易懂的图示、生动形象的比喻引发幼儿对中华经典的初步感知和兴趣。小学阶段,以体验性学习为主,采用情景交融式教学,注重营造学习氛围,通过场景重现、情景模拟、角色扮演、互动游戏等形式,让学生拥有传统文化沉浸式体验,让经典中的情感因素与学生的生活感受相联通,达到润物无声的教学效果。中学阶段,以探究性学习为主,采用设问讲练式教学,教师以精心设计的问题作为教学的起点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到经典中寻找答案,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思考独立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以培养和提升,通过老师的讲解加深理解,再通过课后练习加深印象。大学阶段,以自主性学习为主,采用研讨互动式教学,课堂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在阅读经典过程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发扬团队合作和科研创新精神,以学生的视角和方式解读经典、演绎经典,并自觉为中华经典的普及和传承献策出力。横向联动方面,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加强校际、省际、国际之间经典教育方面的交流互鉴,加强港澳台地区语言文化交流合作和中华优秀语言文化海外传播。在条件成熟情况下,增加跨校、跨地域师生交流,增加祖国大陆与港澳台地区、我国与其他国家地区师生互派互访的机会,用好中外人文交流机制与平台,为中华文化对外传播、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及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六)保障体系

从组织、队伍、经费等方面健全综合保障体系,切实推动中华经典教育在各个学段的落实。一是组织保障。坚持党的领导,形成由教育部和国家语委统筹,地方教育(语言文字)主管部门、地方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和语委成员单位协调联动,各校及相关单位具体落实的三级保障实施架构,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导下开展各项工作。二是队伍保障。加强中华经典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一体化研训机制,组织开展骨干教师一体化培训。组建由各界人士构成的中华经典诵写讲队伍,聘请文化名家策划推广,吸纳模范榜样引领示范,动员文艺爱好者积极加入,鼓励家长共同参与,形成家、校、社一体化育人共同体。三是经费保障。积极争取中央、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大投入,努力寻求社会各方力量的广泛支持,共同推动中华经典诵读各项工作有序有力开展,让工程实效惠及莘莘学子和社会大众。

中华出经典,经典永流传。中华经典教育的使命,就是让祖国的新一代乃至全社会走近经典、爱上经典、传承经典,让中华文明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赶考之路上,推动完善大中小幼一体化的中华经典教育体系,将我国建设成为与综合国力相适应的语言文化强国,是教育和文化工作者乃至全社会的应尽之责和可为之事。

猜你喜欢

中华课程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基于OBE的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谁远谁近?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