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食品监督管理体制改革初探
2022-12-13周振杰
◎ 周振杰
(甘肃省庄浪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甘肃省庄浪县食品药品稽查局),甘肃 庄浪 744699)
我国在基层食品监督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应合理设置监管工作职能,增强监管机构的工作能力,打造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制定能够从源头层面进行食品安全风险监管的方案,对第三方机构监管机制进行优化,确保能够不断增强相关食品的监管效果,有效完善监管体制,为基层地区食品监管工作的高效化落实夯实基础。
1 基层食品监督管理体制问题
1.1 缺乏专业人才队伍
近年来,虽然基层食品监管部门已经开始重视人才的聘用和引进,但由于基层部门的岗位工作环境较差,薪资待遇水平低,所投入的人力资源经费少,难以吸引更多优秀专业的青年人才投入基层部门参与工作。与此同时,在基层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未能切实按照食品监督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发展特点制定较为完善的人才培训机制和制度,不能阶段性、有效性地进行人才培训,难以培养人才的现代化大数据技术应用能力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能力等,对基层监管工作的有效实施造成不利影响。除此之外,相关部门缺少对工作人员采样技术和监管技术的培训,难以引导工作人员掌握行业前沿的技术和技能,导致相关工作的效果难以提升。
1.2 食品风险监管机制不完善
目前,我国基层的食品监管机构虽然已经开始重视食品安全风险的监督控制,但由于缺乏较为完善的工作机制,导致相关工作无法有效开展。①缺少关于农产品与食品加工行业方面的安全监督管理体系,不能从源头层面进行安全监控。②没有积极构建相应的安全追溯系统,出现安全风险隐患问题,就无法全面追溯安全风险的来源,不利于从根本层面进行食品安全的管理和监控,难以为消费者营造较为良好的食品市场环境氛围,对食品的安全风险防控、管理等都会造成不利的影响。
1.3 第三方机构监管模式薄弱
当前,我国市场领域中有着各种类型的第三方监管机构,各类机构的专业性都很强,能够为我国各个监管部门提供一定的后备力量,但由于基层地区缺乏一定的经济实力,尚未构建较为完善的第三方机构,缺少专门的社会组织和基层行业协会,难以为食品的监督管理提供良好支持。再加上基层地区没有构建较为完善的第三方机构监管模式,未能全面探索第三方机构参与食品监督管理的措施和渠道,难以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力量和行业协会力量,导致相关的监管工作水平和效果降低,难以满足当前的工作需求。
1.4 监管工作缺乏创新
基层地区的食品监督管理过程中,工作方式方法的优化创新非常重要,但目前由于基层地区缺少正确的工作创新优化观念,不能按照各方面的工作特点和需求等制定较为完善的创新方案,所采用的工作方法落后,未能有效利用现代化的大数据技术和云计算技术等分享和收集管理数据信息,未能积极引进先进的监管技术开展工作,导致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降低。同时,在监管过程中未能对工作模式进行全面优化,导致工作的良好落实和合理发展受到不利影响。
1.5 缺乏相关职能机制
基层地区的食品监管部门在实际工作中,未能制定较为健全的职能机制,没有明确各个部门和人员的工作职能要求,未能设定相关的职责标准,导致在监管工作中,技术人员、实验室人员以及其他岗位的工作人员缺少职能标准要求。一旦在日常工作中出现问题,就无法全面进行责任的追究和管理,难以有效进行职责的管控,对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都会造成严重的阻碍。
2 基层食品监督管理体制的改革措施
2.1 着力夯实人才队伍
为了能够促使基层食品监督管理体制的有效改革,应重点壮大相关监督管理的人才队伍,通过人才队伍提升监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确保能够促进工作体制的良好优化和改革。①培养专业的人才队伍。目前,在基层地区的食品监督管理机构由于缺乏专业人才,导致相关工作体制无法顺利改革,甚至还会出现食品监督管理工作本身的不足。因此,相关部门应重点进行人才队伍的构建和培养,增加人力资源的投入力度,培养关键性、专业性和高级性的专业人才。同时,还需和国内各大高校之间相互合作,培育青年食品监督管理人才,为相关工作注入更多新鲜血液。②以增强监督管理工作技术实力为目的,强化人才教育培训力度。例如,对相关监督管理的工作人员进行物联网技术知识、大数据技术支持和人工智能技术支持的培训,通过现代化技术培训的方式,使得监督管理工作人员能够全面掌握先进的工作方式方法。同时,还需对专业人员进行食品样品抽样检测技术和监督管理技术的培训,使得相关工作人员能够全面掌握食品评估技术、管理技术和信息共享技术等,利用现代化技术增强监督管理效果,满足当前工作体制改革优化的人才专业性需求。
2.2 完善食品安全风险监管机制
制定关于农产品和食品加工工业的安全监管方案,考虑到我国食品生产的原材料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领域和食品加工生产领域,为从源头入手保证食品的安全性,应重点进行农业生产产品和食品加工产品的安全监管,引导农民采用标准化和智能化的生产模式,便于相关监管部门利用信息技术和监管技术等对农产品生产安全性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与此同时,还需要求食品加工生产企业保证自身所加工的产品安全性,在对食品链条每个环节进行安全监督的情况下,能够从根本层面预防出现食品安全风险。
建议相关的监管部门开发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完善全程性追溯机制,对食品生产各个环节和阶段的安全性进行监督,在供应链传导下,利用可追溯的技术方式维护食品的安全性。例如,采用先进的大数据技术、物联网技术和区块链技术对食品供应链整个链条的数据信息进行全面收集与采集,将相关数据信息公开、公布,使得市场消费者和监督管理部门都能在网络平台中进行安全信息的查询和溯源,这样不仅能够通过网络平台使监管部门能够和其他部门或是消费者进行食品生产信息、加工信息、销售信息和流通信息的共享,还能通过溯源的方式在发生安全问题之后明确责任主体,帮助监管部门提升整体的工作效果[1]。
2.3 健全第三方机构的监管模式
①在基层地区大力建设关于食品安全方面的科学研究机构,使得相关机构能够按照基层各地所存在的食品安全监测问题和跟踪管理问题进行全方位研究,提出能够解决问题的权威性和客观性建议,使得相关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有更多技术力量支撑。与此同时,还需在基层地区积极构建高校、企业与民间的技术机构,在相关机构的支持下有效进行监督管理工作的研究,研发更多能够提升监管工作效能的技术措施、方式方法,为有关监管工作的高质量落实、全方位开展夯实基础。②重点彰显行业协会的作用、社会力量的监督作用。在健全第三方机构监管模式的过程中,需重点借助行业协会的力量和社会的力量拓宽食品监督管理范围,增强整体工作的效果[2]。在未来阶段建议基层地区尽快完善行业协会组织机构。同时,还需为消费者或是社会组织等宣传食品监管的重要意义,鼓励基层农民和广大消费者积极参与到食品监管活动中,调动社会组织和基层媒体的力量,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不仅能够通过社会力量全面进行食品的监督管理和安全预警,还能使得相关监管部门及时发现基层地区的食品安全或是质量问题。值得一提的是,为增强基层消费者和社会组织参与监督管理活动的积极性,应进一步提升食品安全和质量问题的举报平台管理,为如实举报问题的人员提供奖励,以此增强社会消费者参与的积极性。
2.4 强化监督管理工作的创新
①着重进行网络食品安全问题的监督管理。建议相关监管部门按照网络平台和电商平台等食品消费趋势特点、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质量所提出的高标准严要求,尽快制定关于网络食品安全征信管理体系,全面进行网络平台中各类食品监督管理抽样检测信息、不良行为记录信息、失信者黑名单信息与行政处罚的信息的公开处理,这样不仅能够使得消费者对网络平台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有着直接了解,还能使得网络食品营销企业在信息公开下自觉遵守法律规定和规章制度,自觉保证食品的安全性和质量。②重点制定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明确网络平台中各个食品营销企业的法律职责和要求,一旦在网络食品监督过程中发现存在质量问题或是安全问题,要按照法律规定进行违法违规行为的惩处,以此降低网络平台中食品安全问题或是质量问题的发生率[3]。与此同时,还需重点提升网络领域中各类食品信息的公开化水平,全面进行信息的共享和互动,确保政府部门、企业和第三方机构相互之间数据信息的良好对接,在合理对接数据信息的情况下便于进行网络食品安全信息和质量信息的披露,为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质量的监督管理等提供良好支持。③基层相关的监督管理部门在实际工作中应重点进行转基因食品方面的安全监管,大力研究与分析目前我国在转基因食品方面的安全问题,尽快构建完善的监督工作体系和管理工作机制,完善相关的信息溯源系统,从源头层面有效完成监督管理任务。与此同时,在监督执法的过程中,还需重点进行转基因食品方面的生产者与经营者监督,督促各个企业按照法律规定开展生产活动,合理进行产品的标注处理与标识处理,对相关的信息进行公开,各个部门全面沟通交流,确保能够互相合作,有效提升转基因食品的安全监管和质量监管效果。④相关部门应做好舆论的引导工作和风险防护的引导工作,通过合理的引导和管理,进一步提高转基因食品的安全监控和管理,预防出现食品安全问题[4]。
2.5 完善相关的职能机制
基层地区的食品监督管理部门应重点进行自身职能机制的优化和完善,确保能够有效履行食品检测和管理的职能。按照基层地区的食品特点和情况,不仅要对常规的食品进行安全质量的监管,还需重点完善动植物方面和饲料方面的风险评估,这样不仅能够评估食品原材料是否存在安全风险和质量风险,还能为后续监督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夯实基础。①应制定关于监管部门的实验室工作职能制度,要求实验室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必须要利用现代化技术和专业仪器设备等,全方位进行食品质量或安全风险的排除,一旦发现有新的毒素就要立即上报国家相关部门,使得相关部门能够及时应对问题,有效避免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受到危害。②监管部门还需制定完善的食品检查职能制度与评估职能制度,通过相关制度的构建,明确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是否能够达到我国相关标准,一旦发现存在问题,就要立即进行溯源,从源头层面入手进行食品问题的追查和分析,以此确保充分发挥职能工作的作用。③制定关于食品监管过程中技术人员的职能制度,明确每位技术人员和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职责标准,经常开展考核评价活动,考核结果与职工年度选先聘优挂钩,以此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工作质量和成效[5]。
3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基层地区的食品监管体制方面存在缺少人才队伍的问题、食品风险监管机制问题、第三方机构监管的问题、监管工作缺乏创新的问题、工作职能机制不健全的问题,难以确保相关工作体制的完善和优化。因此,建议基层地区按照食品监督管理体制的改革需求,着力夯实人才队伍, 完善食品安全风险监管机制,健全第三方机构的监管模式,强化监督管理工作的创新机制,保证职能机制的优化性;才能保证食品质量,才能使老百姓购得放心,吃得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