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轮纹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措施
2022-12-13陈金柱
陈金柱
(冠县清水镇农林水综合服务中心,山东冠县 252500)
梨具有味美汁多的特点,营养价值高,含有多种维生素、纤维素等,有利于消化、通便等,广受消费者喜爱[1]。山东省的土壤类型主要为棕壤、潮土、褐土等,多数具有较好的通气透水效果,比较适合种植梨树。冠县位于山东省最西部,地形地貌为黄河冲积平原,当地土壤肥力水平高、土壤透气性好,非常适合梨树等经济林的种植;年均日照时数2 545.3 h,9月昼夜温差在10℃左右,充足的光照条件、较大的昼夜温差促使当地梨果糖分含量高、口感佳。冠县是山东省有名的果品生产大县、梨产业大县,梨树栽植面积达5 333.33 hm2左右,梨果年产量占当地果品总产量的43%左右,梨产业成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对农户增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受气候条件、管理措施等因素影响,当地梨果生产过程中频繁发生的梨轮纹病等病害给梨的丰产稳产带来了不利影响。梨轮纹病在我国梨产区发生率较高,危害梨的果实、枝干等部位,导致树体长势不佳,影响果实发育甚至腐烂,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2]。
1 梨轮纹病的症状
1.1 枝干部位
梨树发生梨轮纹病后,梨树的当年生枝条首先表现出病症,发病部位稍微隆起,第2年春季病斑以膨大的皮孔为中心逐渐扩大,形状不规则或者近圆形,直径2~3 mm,颜色为红褐色。之后随着夏季温度的逐渐升高,发病隆起的病瘤周边因失水过多而下陷,颜色加深,质地逐渐硬化,停止扩展。进入温度、湿度条件均比较适宜的秋季后,发病部位继续扩大,病瘤周边下陷处的表层散生一层突起、稀疏的小粒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待下一年春季温湿度适宜时,分生孢子器内有白色分生孢子团涌出,病斑逐渐增大,周围树皮的颜色也逐渐加深。随着树龄的不断增长,发病部位及周边干死的树皮连接在一起。当病害扩散到木质部时,树干中养分、水分的运输均会受到不利影响,树体长势明显削弱,严重的可导致梨树枯萎、死亡[3]。
1.2 果实部位
果实部位发病的时期主要为梨果近成熟期或储藏期。梨果发病初期,皮孔的大小稍微增加,周围出现小斑点,颜色为黄褐色或褐色,稍下陷。有的果实发病后皮孔周围可出现短期的红晕现象,表层果肉颜色转为褐色,呈湿腐状。梨轮纹病的病斑随着病情发展而逐渐扩展,主要有以下3种类型。一是轮纹型。发病部位表面的病斑有同心轮纹(近圆形或者圆形),颜色为深褐色与黄褐色相间,果肉腐烂后呈果酱状,颜色为褐色,表面有黄褐色黏液渗出。果实腐烂速度快,且形状不变。梨果全部腐烂后,表皮有黑色的小粒点,即分生孢子器,排列方式呈散状。发病梨果最后失水,成为僵果(多角形、黑褐色)。二是云斑型。发病梨果表面有不规则状的黄褐色或者深褐色病斑,呈云形斑纹。梨果发病后,快速由内逐渐往外腐烂,并有茶褐色黏液流出,一般2~3 d即可全部腐烂成烂果泥。三是硬痂型。梨果发生此类病害后,果实表面发病部位周边出现暗褐色硬痂,硬痂边缘稍微下陷,外围果皮颜色为暗褐色,未见到同心轮纹,易产生分生孢子器[3]。
1.3 叶片部位
梨轮纹病还危害梨树叶片,但是概率较低。发病后,梨树叶片上有圆形病斑(0.5~1.5 cm)出现,形状不规则或者圆形,具同心状轮纹;随着病情的发展,后期病斑颜色逐渐灰白,有黑色小粒分散着生在叶片表面,即分生孢子器。如果叶片上病斑较多,可导致其脱落时间提前。
2 梨轮纹病的发生规律
发病枝条是梨轮纹病病原菌的主要越冬场所。病原菌随着雨水逐渐扩散到枝干部位,当外界气温达28℃、空气相对湿度达60%以上时即可有分生孢子产生。一般梨树发病的第1年很少产生分生孢子,有的即使产生子实体也无法成熟,第2~3年会有大量分生孢子出现,第4年后病原菌的分生孢子量逐渐减少。
梨轮纹病的病原菌可在梨树体内存活6年,主要通过苗木运输等途径传播,在空气相对湿度较大的情况下可以快速传播。在冠县该病原孢子一般于2月左右产生,待其萌发后2周左右即可有病斑出现。梨轮纹病的孢子侵染果实、枝干等部位后,病症可一直持续到采收阶段。孢子借雨水的冲溅作用近距离传播,通过苗木调运等途径远距离传播。病菌通过伤口、皮孔等侵染树体,梨树开花前病原菌只侵染树干,开花之后侵染部位扩展到果实,花谢后到采收之前,只要有降雨天气病原菌均可产生危害,尤以幼果阶段最易发病。
3 梨轮纹病的发生原因
3.1 品种因素
不同的梨树品种,自身抵抗各类病害的能力均有所差异。一般鸭梨、早酥梨等品种抗病能力弱,易发生轮纹病且程度重;康德梨、苹果梨、中华玉梨等品种的抗病能力较强,轮纹病发生程度相对较轻。此外,早熟品种发病程度重,晚熟品种发病程度轻。
3.2 田间侵染源因素
如果果园内病枝、烂果没有及时清理,大量越冬病原菌成为第2年园内的侵染源,极易导致梨轮纹病等病害暴发。病原菌的菌丝体在第2年春季开始活动,对树干进行侵染。越冬的分生孢子在雨水作用下扩散,对梨树产生初侵染。
3.3 气候因素
当环境温度超过20℃、相对湿度高于75%时,或者降雨时间持续3~4 d,即可有大量孢子产生,对病害的进一步扩散流行有利。在晴朗的天气或者雨水少的情况下,梨园内轮纹病发生程度相对较轻。
3.4 管理因素
合理的田间管理可以减轻梨轮纹病的发生程度,如彻底清园、及时排水、合理修剪、合理密植等。管理措施到位可确保梨树长势健壮,增强树体抗病能力,则轮纹病发生程度轻;反之,则发生程度重。土壤肥力水平不佳、土质过于黏重、没有较好的排水条件时,梨树根系的生长易受到影响,导致其发育不良,则发病程度重。如果梨树未进行合理的修剪,导致树冠内光照不足、枝干负载过量,或者氮肥施入过多、未及时做好害虫防治等情况下,轮纹病的发病程度重[4]。
4 综合防治措施
4.1 农业措施
4.1.1 消除园内的病原菌。及时刮除梨树上的病斑,并用杀菌药剂直接涂抹发病部位。梨轮纹病发生初期,侵染源主要是梨树枝干的病部。因此,该病早期的预防措施之一即为将病斑及时刮除干净,直至树干露白为止,并将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与豆油按照2∶1的体积比混合后涂抹在病部,或者选择抗菌剂402等涂抹在伤口处,之后再涂抹一层波尔多液;同时,将树上枯萎死亡的枝条剪除干净,以降低园内病原菌的数量,剪下的病枝带到园外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如焚烧[5]。
4.1.2 做好园内管理。科学的园内管理是防治梨轮纹病的重要措施,现将具体措施总结如下。
(1)降低易感病品种的栽植比例。如果已建好的梨园内梨树品种为易感病品种,需要采取高接换种的方式进行品种替换,降低易感病品种的比例。新建园时,选择高抗轮纹病的梨树品种,提高抗病能力强的晚熟品种栽植比例,降低抗病能力弱的中熟或者早熟品种的比例。
(2)翻耕土壤。在距离梨树根部1 m左右处进行土壤耕翻处理,以改善其通透性,耕翻深度宜浅,一般在15~20 cm,要求土块细碎。土壤翻耕期间要避免对梨树的根系产生损伤,冠县一般在梨树落叶后到第2年3月之前进行土壤翻耕。秋冬季将梨园内的落叶集中清扫进行沤肥或深埋,对轮纹病等病害的越冬病原菌有很好的杀灭效果。如果梨园内土壤板结、土层浅,可在梨树刚结果时进行深翻改土,进入大量结果期后,在树干周围2~3 m的位置进行深翻扩穴,要求内浅外深,最深的位置约80 cm,可以改善土壤的通透性,为梨树根系的良好生长创造条件。
(3)科学施肥。为提高果园内土壤的肥力水平,需要及时施肥,主要选择农家肥、绿肥等有机肥,可结合土壤中实际养分的测量结果、树体长势、目标产量等确定施肥量。秋季收获后施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按照产1 kg梨施肥1 kg的比例施用。施肥时可选择环状沟施肥或放射状施肥,施肥后上方覆盖一层土。为了充分发挥肥效,施肥后要灌透水1次。梨树生长前期施肥以氮肥为主,并搭配磷钾肥及微量元素复合肥,生长后期施肥以磷钾肥为主,适当搭配微量元素肥。
(4)行间种草。为了培肥地力、促使梨树长势健壮,可种植绿肥,以豆科植物为好,如紫花苜蓿、白三叶等。当绿肥高度达到20~30 cm时刈割,在园间地表覆盖一层,每年刈割、覆盖2~3次,除了具有土壤保温的效果外,还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提高颗粒结构的比例、改善土壤的透气性及保水效果。
(5)培养合理的丰产树形。在对梨树进行冬剪时,如果树体上主枝过多,要进行部分疏除,以使枝条层之间以及层内的距离增大,实现枝条之间空间的合理配置,确保树冠有充足的光照及良好的通透性。夏季修剪可在果实采收后进行,将密度过大、遮光、长势过旺的枝条剪除,对于外围的延长枝可采取拉平处理,以改善树冠的透光通风效果,营造不利于病原菌传播、扩散的条件,减少轮纹病的发生概率[2]。
(6)适时疏花、疏果。结合梨树优质丰产的实际需求做好疏花疏果管理,以避免树体过多消耗营养而发生早衰、抗病能力弱等问题;要求留单果,减少果面结水的时间,便于均匀施药、提高防效。
(7)果实套袋。目前,预防梨轮纹病发生最有效的措施即为果实套袋。不同品种的套袋时间有所区别,红色品种适合在花落后30~40 d套袋,绿色、黄色品种适合在花落后10~15 d套袋。套袋时,要求同一片梨园集中在1周内完成,以晴日10:00左右开始为好,到日落前1 h均可进行套袋。如果中午温度过高,则不适合套袋[3]。
(8)树干涂白。树干涂白是轮纹病等病害绿色防控的一项有效措施,不仅可以对树体进行保护,避免树干出现日灼、冻害,还可以对树干上越冬的病虫害进行杀灭。配制涂白剂时,主要的配方有以下几种:①生石灰、硫黄、食盐、动植物油、热水分别为10.0、1.0、0.2、0.2、30.0 kg;②石硫合剂原液、食盐、生石灰、油脂、水分别为 0.25、0.25、1.50、1.50、5.00 kg;③硫酸铜、生石灰、水分别为 0.5、10.0、40.0 kg,或者分别为1、20、60 kg。在梨树上选择合适的高度进行涂白,一般距地面0.6~1.2 m,具体高度结合梨树的规格确定。如果梨树较矮,涂白的部位取下限0.6 m,如果过矮,可在主枝上进行涂抹。涂白时间以叶片脱落到第2年2月中旬为好[5]。
4.2 药剂防治
4.2.1 枝干轮纹病。梨树枝干发生轮纹病,可在春季梨树萌芽前,选择0.3%树安康可湿性粉剂50倍液、10%果康宝120倍液等进行喷防,生长年限3~4年、长势细弱的枝条要重点喷洒,喷到滴水的程度即可,以将枝条上发病组织中的病原菌杀死。如果生长年限超过5年的大枝发生轮纹病,可选择石硫合剂直接涂抹病部,对病原菌的扩散有很好的控制作用。
4.2.2 果实轮纹病。果实轮纹病可于花脱落后1周左右进行防治,一直持续到梨果采收之前30 d左右,其间每2周喷1次药,不同药剂交替使用,适合的药剂有70%甲基硫菌灵800倍液、7.2%甲硫·酮300~400倍液、50%多菌灵600倍液、波尔多液等。注意梨果着色后喷药以7.2%甲硫·酮3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800倍液等为好,交替应用;波尔多液易对梨果的着色产生影响,不可喷施。喷药时要喷均匀,确保果实表面全部喷到,有利于提高防效。
5 结语
梨轮纹病的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气候、栽培管理、品种、园间的病源基数等,在温湿度适宜、病源基数大的情况下该病易发且重发。此外,越冬的分生孢子器吸水之后膨胀,可快速分开传播。因此,梨轮纹病的防治要充分结合其发生原因、发生规律等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科学预防、及时防治,降低其大面积扩散、重发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