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织金县苗绣文化与纹样研究

2022-12-13陈露瑶

西部皮革 2022年4期
关键词:织金县支系织金

陈露瑶

(贵州民族大学,贵州 贵阳 550025)

1 历史沿革

苗绣作为苗族的传统手工艺,是有自己的独特的文化价值的。苗绣有着文化记录、文化传播的功用,被称为苗族的“无字的史书”,是一种非物质文化[1]。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贵州大山深处织金县旅游。在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的变化下,苗绣被削弱了自身的一些价值,实现苗绣从欣赏视角到实现经济价值的转化是实现苗绣在现代社会传承与发展的重中之重。经济的发展和新兴科技的变化给织金苗绣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市场空间。

苗族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从苗族产生开始,都在经历着时间的洗礼和历史的考验,使得很多苗族把自己对生活的美好愿望都通过刺绣这一方式表达出来。根据史书记载,织金县境内的苗族是经过三次比较大规模的迁徙才来到这里的,这几次迁徙让这一支苗族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早期的史料记载中,苗族主要分布在滇、川、湘、黔等地区,到明代、清代以后,有一部分苗族迁徙到东南亚一带的老挝、泰国、越南等地,而近现代以后,因为战乱、生活水平的发展等社会因素,这些苗族的后代又迁徙到东南亚沿海地带,然后从东南亚沿海地带远迁至欧美,就造成苗族的身影存在于世界的各个角落的现状。据史料记载,苗族有近一百个分支,其中在贵州省织金县这个地方主要有本土加上迁徙的五个支系,他们分别是人口较多的大花苗、小花苗、歪梳苗、白苗和长角苗,除五大支系外,织金县境内也还有黑苗、箐苗等人口较少的苗族支系。

2 主要支系概述

如上文所说,织金县境内的苗族有五大支系,他们分别是歪梳苗、长角苗、白苗、大花苗、小花苗[2]。大多数苗族人居住以村寨为主,特点都是大杂居,小聚居。每一片村寨居住都是部落的一个支系,每一个部落在语言上和外表服装打扮上面都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可以从他们的服饰来分辨其所属的支系。

2.1 歪梳苗

歪梳苗主要居住在黔西北地区。偏远的地理位置使传统蜡染工艺在当地保存相对完好,并至今还在歪梳苗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以田野调查材料为基础,对贵州省织金县歪梳苗的传统蜡染进行探究。着重研究歪梳苗传统蜡染中材料与工具的准备,布料脱浆处理,画蜡,染色,脱蜡,清洗与后整理等制作工艺流程。分析、总结贵州省织金县歪梳苗传统蜡染近年来在所选用布料、熔蜡器、表现手法和应用范围的变化。现今的歪梳苗传统蜡染所拥有的价值已不仅是其物质层面,更应作为传统民族文化的遗产而得到足够的重视与保护[3]。

歪梳苗的服装、发型、头饰等都十分讲究美的艺术。歪梳苗妇女都会在头上佩戴一把木梳,这把木梳长约二十厘米左右,呈半月形,木梳的材质一般没有讲究。她们的上衣通常是用黑色的面料的布匹作为原料制作成的,大的布匹弄成长条状系在衣服的右下方。她们的上衣的衣领、衣袖、衣角上面都会用蜡染的技术染上各种颜色,弄成花边,而衣袖的中间部分大襟系在衣服的右下方,其上衣的衣领、衣袖、衣角通常会镶蜡染上各种颜色的花边,衣袖的中间部分是有五块布料和一块蜡染的布拼成的。而她们的下身则为裙装,是用有颜色的布料和已经蜡染的布料连成的百褶裙,百褶裙的外部的腰上面还系着一条蜡染的围裙,用作装饰,同时还有固定裙子不让它脱落的作用。歪梳苗的男性可以根据自己的个人喜好选择自己的衣服的布料,他们一般会选择用麻布来做成衣服,也会有用棉布来做成衣服,一般来说,用棉布制作成的衣服较麻布制作成的衣服来说,穿着的舒适感会更好。他们选择的款式是一般是外套,在外套上有扣子,这些扣子一般都是蓝色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歪梳苗男性的穿着逐渐脱离传统,和汉族男性的穿着对比没有特别大的差别,但是歪梳苗的女性的外表装扮与传统的歪梳苗的女性来说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变化。

2.2 长角苗

长角苗的“角”的名字来源于一个汉族对他们的称呼,这个苗族支系大多居住在纳雍县和织金县境内。长角苗族头饰的装扮是他们最具有特点的地方。五十至八十厘米长的木角与重五六公斤的头发盘构组成了他们的传统头饰,木质长角一般呈月牙形,通过倒八字的方式缠绕到木质长角上,然后再用纯白色的头绳把头发系紧,头发主要以本人的头发为主,同时也会有自己的祖先留下来的一些头发,这里代表着自己的血脉代代相传,这里的头发的传递也表现出长角苗希望自己的子孙绵延多幅的意思。而长角苗的头发装扮则是他们的分辨特征之一,区别于其他的苗族支系。现代长角苗的发饰也随着社会发展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因为现代长角苗女性的头发较先祖来说,头发比较短,所以现代长角苗女性大多用黑色毛线制作假发,用以佩戴长角发饰。长角苗女性的服饰有盛装和便装的分别,她们在节日节庆时必须着盛装,平日里为方便干活着便装就可以。长角苗的盛装主要是由大量绣片缝合而成的麻布衣裳,而便装与盛装主要的区别就在于麻布上所刺的刺绣花块的面积大小。长角苗族的男性的服饰对比女性而言是比较简单的,大多男性的穿着是蓝底白花的蜡染的对襟短褂,有些男性还会在头部带上头巾。

2.3 白苗

织金白苗女子的头饰是十分讲究的,已经结婚的女子和没有婚配的女子的发饰是完全不同的,所以我们可以从头饰来判断白苗女子是否结婚。已婚妇女只需佩戴普通的头梳,而与未婚姑娘的发饰则表现出明显的不同——未婚女子头缀是两只长达几十厘米的大角木梳,而白苗老年妇女则是佩戴小木梳。白苗男子的穿着十分干净利落,一般都是简单的长袍,在腰部系上五颜六色的圆球作为装饰,而长袍的长度只达到脚踝处,袍子的外面搭配的是没有扣子的长款披肩。

2.4 花苗

“花苗”是苗族支系的一个,它分为两支。花苗广泛分布于贵州、四川、云南等地方,但在贵州境内主要分布于毕节这一带。在织金县境内也有少数“花苗”聚居的地方,这里的“花苗”又称为“花背”。花苗女子服饰一般为上身宽袖大领短衫,下身着蜡染百褶裙,群褶多的可达到二千多折,比黔西北地区其他苗族支系的百褶裙折多近十倍。区别花苗女子婚嫁与否只需要辨识花裙分为几段即可,未婚女子的花裙分两段,己婚的花裙分三段[4],是有明显的区别的。但花苗男子服饰是较为简单、朴素的。一般花苗的男子会穿着麻布料的长衫,还有麻布做的长裤。花苗的男子和女子都会穿着披花披肩,男子和女子衣服的区别主要是女子的上衣长度到腰部,男子的上衣长度到脚踝处。

3 织金苗族民间工艺与民间习俗

苗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崇尚自己祖先的民族,他们有着自己的信仰、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而在他们文化的发展中,也深受汉民族文化的影响。织金苗族是勤劳、努力上进的,他们凭借自己的刺绣、蜡染这些手工技术,绵延不断的养育着他们的子子孙孙。小妥倮苗寨是织金县境内刺绣与蜡染工艺保存比较完好的寨子,随着人们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越发重视,织金县人民政府也在当地建造了织金苗族蜡染的基地。将材料用白布上面画出花虫鸟兽这些图案,把白布放在染缸里面染成蓝色,这里的蓝色有很多种,最后把布上的蜡煮掉,变成了我们看到的蜡染后的布匹,这是一项极有价值的民间工艺。

苗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的民俗节日丰富多彩,为他们平日的生活增添了很多欢乐。苗族信奉山神树木,对其极为敬畏,每年的三月三祭山节是苗族极其重要的节日。在一个寨子中家家户户都会把钱拿给村里面的负责人,然后让这个负责人去买祭祀的东西,如羊肉、牛肉等,这样的集资是为了向山神祈祷,保护村寨里面家家户户都是平平安安、财源广进的。祭祀完了之后,参与祭祀的人会把这些供品分给寨子里面的人吃,希望吃了之后,大家都能健健康康的。苗族的跳花坡节日极具观赏性,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因为人口的流动促进经济的发展,所以在苗族同胞们的生活中不可或缺。而在生活中,艺术是起源于生活,但是又高于生活。苗绣属于艺术的一部分。也是如此。苗族的先祖把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事物都会在苗绣中表达出来。

苗族的先祖在创作苗绣的过程当中,喜欢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发现生活中美的景色,从生活中去挖掘苗绣的图案进行再一次加工,表达了苗族先祖对大自然的喜爱以及敬畏之情。在苗绣创作的过程中,苗族先祖用色大胆,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欢。由于受到汉文化的影响比较大,苗绣在创作的过程中,图案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汉文化里面经常使用的“龙凤呈祥”“喜鹊闹花”这些图案,在苗绣中也有很多的使用。这些重构的图案样式活泼自然并且生动有趣。苗绣还有取材于传说故事中和古代戏曲人物故事里面的人物形象,还会把汉字和苗绣融入起来,这些文字的样式也会在小孩子的帽子上面体现出来,表也达了老人对小孩的美好祝愿和希望小孩子健康长大祝福。

4 苗绣装饰纹样的艺术特征

4.1 对称与均衡之美

上衣下裤是织金苗族服装的基本结构,不论是在纹样的选择,还是颜色的搭配上都体现出对称与均衡这一形式美的原则。在织金苗族的服装当中,是极讲究对称美的原则的,衣服的两袖、两肩还有两裤都体现着对称美。一般而言,织金苗族上衣两袖上面的装饰的花边所用的布料还有选择的花色大小以及位置都是差不多相同的。刺在花边周围的丝线和线之间的距离都是完全一样的,包括裤脚上面的花边纹样、大小、位置还有处理的方法也是基本相同的,对称美还体现在他们的绣帕还有鞋子上面。除此之外,他们还喜欢双数,如喜欢双龙、双凤、双蝴蝶这些都会把它们刺在他们的服装上面。

4.2 打散与重构之美

在织金苗绣的纹样中,通过打散与重构的手法加上想象,把在自然界当中许多有共同点和共同规律的物象,进行系统性的图示创意法则,创造出新的物象然后运用在苗族的苗绣当中。这个是苗族苗绣主要的艺术表现形式,他们结合自己所看到的事物,自身的文化历史,还有宗教信仰这些,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创造出新的艺术形象,但是这类艺术形象又是来源于自己的生活,这个就是苗绣的打散与重构之美。在苗绣刺绣中最偏爱的纹样就是龙和蝴蝶妈妈。用叶子元素作为龙爪,花瓣元素替代龙身,在花龙这个艺术形象中保留了龙头这种比较写实的原型。而苗绣的打散与重构这种手法,把蝴蝶妈妈这个形象应用在自己的百褶裙上面,因为蝴蝶的这个形象在苗族人的心中的幸福、吉祥、安康的象征。有的图案也会和蝙蝠、龙凤组合在一起。蝴蝶的纹样更多地会出现在衣服的花边、裤脚、围裙这些地方,因为它们的寓意都是吉祥的,所以也成为在苗绣中最为受欢迎的样式。

4.3 灵活与多变之美

除了上诉两种特点之外,织金苗绣它还有灵活多变这一艺术特征,根据衣服的形状会匹配好看的纹样来搭配服装的设计,并且会把生活中许多的元素加入衣服的设计里面,形成系统的、整体的造型。有的苗绣就是用图形的样子来装饰,把大致的轮廓绣出来以后,用蝴蝶与花体的图案应用在图形外面。这种手法不仅是自由的想象,也是个人情感的寄托和对生活美好的向往,是织金苗绣的典型特色之一。

5 结语

整体来说,区别织金苗族的各个支系主要是在于衣裙的长短、颜色的搭配还有发型的装饰等等,而男子之间的区别特征就没有那么大。一般来说,织金苗族男子的着装基本“普通化”,以在市场上购买的为主。五大支系在外表打扮和服饰特点上面,有相同也有不同,不同之处也较为明显,正是因为他们的明显不同,人们才会从视觉上面可以直观的分别出他们的支系。苗族之所以能够把他们的文化一直传承,是因为他们的服饰上面承载着属于这种民族的一种文化,在苗族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汉民族的文化也是影响着他们。不管怎样,苗族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猜你喜欢

织金县支系织金
退而不休 “武”出精彩
织金平远古镇
织金大峡谷
论边疆哈尼族支系语言
——以云南墨江自治县为例
织金县召开“一评三管好”活动协调推进会
广西凌云地区背陇瑶的支系研究
织金洞
苗族支系服饰色彩探析
彝族祭祖大典“耐姆”是彝族自称形成和分支的重要原因
织金县山地生态畜牧业发展SWOT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