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瑶族服饰的美学特征
2022-12-13江琳
江琳
(广西民族大学 国际教育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0)
服饰是一个民族或族群文化历史的缩影,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本民族或族群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艺术宗教等。服饰作为一个民族历史和文化的缩影,是人们在长期的历史中发展形成的产物。广义的服饰是指古代人类为了御寒与遮羞所蔽体的东西,狭义的服饰是指人们所穿的上衣。在远古时期人类就知道用树叶进行遮体,随着人类不断进化,对于服饰也有了很大的改进,每个地方由于生活环境与生活方式不同,所以所呈现出的服饰风格也千差万别。而服饰风格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历史文化与审美意趣的缩影,不同时期对于服饰的审美特征也尽不相同。在我国唐朝时期文化经济达到鼎盛时期,人们所穿着的唐装高贵华丽、极尽奢华;宋朝和明朝时期,科技与文化在唐朝的推动下有了历史性的突破与发展,思想伦理纲常的不断渗透,人们所穿戴的服饰也逐渐变得宁静文雅;到了清代,为维护清朝统治开始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与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人们所穿的服装趋于简约、合体。服饰的历史变化到至今也有着漫长的历史,每个民族的服饰都以自己独特的特点与风格流传在世上。
瑶族服饰作为少数民族服饰中的一支,屹立在世界文明中。瑶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世界上百分之八十的瑶族人主要分布在我国湖南、广西、贵州和广州等地区,之后由于战争、人口、环境等因素,瑶族人民不断迁徙,有少部分瑶族人迁徙到越南、泰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并在当地定居。居住在我国南部的瑶族人民常年居住在深山里,较少与外界接触,所以不仅在生活上还是服饰上依然保留着传统的民族印记。瑶族服饰自古以来独具特色,保持着原始的传统的制作刺绣和染布工艺、图案与色彩上保留传统的图腾崇拜印记。而瑶族服饰的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依然能保持着瑶族传统文化中的崇尚自然、崇尚正义、自强不息的文化内涵。无论是在服饰中的三大要素:色彩、款式、面料还是头饰中都依然保留着最传统与古老的原始性和完整性。瑶族服饰在2014 年就曾以精湛的工艺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民族文化得到了较好的继承与保持。
1 色彩鲜明
艳丽的色彩是瑶族服饰的一大特色。瑶族服饰曾因五彩斑斓而被称为“五彩霓裳”。色彩作为服饰的三大的要素之一,是指服装色彩的鲜艳与明亮程度,能在视觉上让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也反映着一个民族的审美意趣。一个民族服饰的色彩,很大程度会取决于这个民族的喜好和对原始祖先的崇拜。从古至今,红色在中国受到人们的喜爱,它寓意着吉祥、喜庆、热情,也象征着革命;而西方人则认为白色象征着纯洁与永恒,顾将白色作为西方人所喜爱的主色调,无论是在婚礼上还是盛大的节日中,都少不了白色的服饰。瑶族服饰之所以采用艳丽的色彩,是因为在瑶族盘瓠传说中,高辛王养了一条龙犬,杀死了入侵的番王,高辛王把三公主许配给了他,过着幸福的生活。据说,龙犬到了晚上便是一个美男子,白天是龙犬,尾巴五种色彩。为了纪念祖先盘瓠,瑶族人民“女则用五彩缯帛缀于两袖,前襟至腰,后幅垂至膝下,名狗尾衫,示不忘祖也”[1]。瑶族妇女的内衣一般以一块带有色彩刺绣花纹的布料缝制成,上身通常穿过膝长袍,在两侧的衣襟上绣有五色瑶锦图案,色彩以红、黄、绿、白、黑5 种颜色为主。领口和胸前缝制有鲜艳的红毛领,腰带两端绣有瑶锦图案、系有30 对左右的红、绿、白、黄玻璃珠。下身穿刺绣宽筒裤,佩戴银手镯。男士服饰多穿蓝黑土布上衣,下穿蓝黑色土布宽筒裤。例如广西龙胜红瑶,因服饰色彩鲜艳而被人熟知。他们居住的高山地区气候适宜养桑养蚕,其服饰中也保留着传统的刺绣工艺。红瑶妇女服装款式上衣为长袖、开襟长衫,衣服上绣有多种色彩艳丽的图案。腰上系彩色腰带,腰带为红色绣有不同格花,腰带两端有花须、排纱。下身为百褶裙,用手缝制作工艺繁复。裙子具有伸缩性,后面系有带子,方便人们下地劳作。红瑶男子服饰为对襟、长衫,腰间与红瑶妇女一样束腰带,下身为裤子。每年六月初六人们还会举行盛大的“晒衣节”,把自己制作好的服装挂在窗户上进行晾晒,成为山野间亮丽的风景。鲜明而艳丽的色彩成为瑶族服装的一大特色,如今的日常生活里不管是日常出行还是盛大的民族节日,瑶族的青年老少都依然身着鲜艳的瑶族服饰出行,不仅保留着对祖先和大自然的崇拜,也能感受到这个居住在大山深处的民族对生活充满了热情与希望,既保留了传统民族文化又体现了其独特的审美情趣。
2 款式丰富
瑶族服饰的款式各异尽不相同,形成了服饰中的一大亮点。服饰的款式,作为服饰的其中一个组成要素,是指服装的外形轮廓与内部结构。服饰的外部结构可分为多种廓形,有A、H、O 形等外部轮廓;服饰的内部结构是指构成服装的内在部分,分为肩缝、领嘴、领窝门襟、里襟、各部位的省道等等。瑶族服饰的款式有通常是由上衣、裤子或裙子构成,但不同的支系有些支系上衣与款式的形状与结构是不一样的。据瑶族历史集采,在历史上瑶族是个不断迁徙的民族,正如著名人类学家乔健先生所说,“一部瑶族史便是一部漂泊史”[2]。瑶族发源于我国南方的湖南地区,由于刀耕火种的生活方式或当时的战争不断,瑶族人不断向南迁徙。各支系居住的环境各异,是导致瑶族中每个支系的服饰款式尽不相同的重要原因,瑶族过去也以服饰款式的差异来对各个支系命名。如:白裤瑶、蓝靛瑶、红瑶等,但大部分瑶族人保留着传统民族特点,尤其是在服饰上更为明显。纵观瑶族妇女服饰特点,多为上衣下裤结构,但也有些支系服装款式极其独特。例如:“白裤瑶”就因其款式独特的裤子而得到了“白裤瑶”的名称。白裤瑶作为瑶族的一个支系,自称“布诺”,生活在广西河池市南丹县与贵州交界一带,因男子穿白裤而得名,由于居住的环境相对偏远和一些历史因素,所以白裤瑶无论是在生活习惯上,还是在文化与服饰中都保持了原始而完整的瑶族传统。白裤瑶服饰最大的特色是男士下身穿齐膝的白裤——裤子是由白布缝制而成,裤脚则是用黑布包裹住,膝盖处刺有五条红色线,长短不一,中间的较长,旁边的两根较短,看起来像个手掌的形状,传说这是瑶王与外族战争时留下的血手印,瑶族人民将它绣在服饰中,以示对祖先的纪念。男士上身为蓝黑色立领对襟衣,胸前两侧各绣一个鸡仔花图案(由于白裤瑶崇拜鸡图腾,所以无论男女服饰上都会绣有鸡的图案)。白裤瑶妇女则是上身披着两块布,胸前一块胸后一块,里面不穿任何内衣,俗称“两片瑶”。白裤瑶妇女在服饰上保持了远古时期的原始性,同时也是对母性和生殖崇拜的体现。下身则是百褶花裙,裙长至膝盖,颜色以黑色和蓝色为主,裙边绣有黄红蚕丝线。裙子交叉的地方配有一黑蓝相交的块布,为了防止走光,又为裙子增添了层次感。白裤瑶整体服装款式独特,无论形状还是色彩上都像一只鸡的外形,体现了白裤瑶对鸡的崇拜。瑶族服饰在款式丰富而别具特色,与他们的生活方式于居住地息息相关,更体现了瑶族人对大自然的崇拜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 面料独特
面料独特是瑶族服饰区别与其他民族服饰的一个重要特征之一。面料作为服饰三大组成要素之一,服饰的面料是指用于构成服饰的布料。市面上对于面料的分类有很多种,例如有呢料、棉料、麻料、丝料和各种毛料等。制作瑶族服饰所使用的面料也是保留了民族传统的工艺制成的,其面料独特的色彩和其耐穿性与其他普通的制衣布料不同,所以造就了瑶族服饰独特的面料。瑶族人生活在高山上,该地区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植被树木繁盛,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为瑶族服饰提供了丰富的原料,所以众多瑶族人传承了本民族的传统染布、刺绣等手艺。蓝靛瑶作为瑶族的其中一个支系,自称“金门”,因穿着用蓝靛染的衣物而得此名。更让人熟知的是瑶族的蓝靛印染技术。蓝靛瑶的服饰面料均是用自己种植的蓝草经过浸泡和特殊的加工,提取其中的蓝靛并加入酒精,用草木灰过滤后直到发酵成黄色用来染布料。为了让布料呈现出深蓝色,需要经过多次浸染晾晒,每一次浸染颜色会越深,最后就成了蓝靛瑶所特有的服装面料。因为蓝靛瑶居住在山上需要采摘劳作,为了使服装更耐穿,蓝靛瑶人还会把布料放到牛皮或猪血中浸染蒸、晒,这样出来的布料既不易褪色也耐穿。蓝靛色彩浓艳、朴素耐穿,深受瑶民喜爱,这样的服饰面料也代表着瑶族人民勤恳、善良、默默耕耘的特质,所以将这传统的染布工艺世代相传流传至今。这项传统的染布技术已经成为世世代代流传在族内的一项技能,也因此吸引了众多的专家和游客到此进行参观学习和研究,瑶族人民也通过借此机会更多地向世人展示瑶族的风土人情与传统的民族文化,希望能将这项工艺很好的传承下去。
蓝靛瑶的服饰主要是以黑色为主,搭配白色、红色、蓝色、橘色等高纯度的色彩,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大山深处宛如一朵朵盛大的花朵。妇女服饰上衣是用自己浸染成的布料缝制成,在领子、袖口和下摆绣有花鸟鱼虫和桃花的图案,表示着对大自然的崇拜,同时也为服饰增添了装饰。最大的亮点是衣领正下方系着一列红色丝穗,一直到腰间。腰间佩戴腰带,腰带是由红色丝巾织绣而成上面还绣有银饰作点缀,对黑色的上衣形成了对比,使、原本黑色的上衣增添了几分艳丽,看似普通的腰带,却包含着蓝靛瑶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下身一般穿用自染出来的蓝靛布制成的裤子,在裤脚处还用青色布进行包边。蓝靛瑶的男士服饰与妇女相对略简单些,男士服饰日常用蓝靛布包头,上衣着蓝靛布制成的对开襟或是曲襟,下摆处则用青蓝色布镶嵌,下身着大裤头直统长裤,裤脚宽大,裤膝以下用白布或黑布条扎绑腿。若是盛装时会挎一个彩色包或是在腰间处别一个彩色小荷包作为装饰。瑶族服饰独特的染布工艺使传统的瑶族服饰在面料中更增添了几分浓厚的传统味道,显得既朴素优雅又实用耐穿,加上独特的装饰点缀,极具艺术特色。
4 头饰精美
瑶族头饰是瑶族服饰中最具个性的组成部分之一,瑶族头饰普遍以多姿多彩示人。由于不同的支系所佩戴的头饰也不一样,有蓄发和梳发、有戴帽的、戴银饰的、有缠头的等等,颇具特色。在湘南桂北,头巾皆包平或尖头。从云南到泰国的瑶族包平顶头外,还有包人字形[3]。瑶族人认为出生、成年、结婚、去世是人生中几个重大的节点,所以若是在盛大节日或是结婚时,瑶族人从头到脚都会进行一番装点。婚礼上,新郎一般会用红色的头巾缠头,在右边肩膀上披着红色的布带。相对于新郎而言,新娘的头饰会更隆重。瑶族新娘一般会头顶传统的瑶锦高架,四周还会用红丝绒进行点缀,高架上面用红色布带装饰,与新郎呼应。瑶族妇女除了各地的头饰不同有讲究,不同年纪佩戴不同的头饰也颇有讲究。年轻的瑶族姑娘佩戴有花饰的三角帽,象征着姑娘们年轻貌美,拥有的美好前景;中年瑶族妇女则佩戴蓝色的三角帽,象征着瑶族人一年四季丰收,有生活幸福美满之意;老年的瑶族妇女佩戴青色的三角帽,象征着年老时身体健康,有安享晚年之意,盛装时还需要挂银饰头饰和红色绣球作点缀。
关于三角帽的来源,瑶族有这样的传说。相传,由于瑶族的祖先常年居住在深山中,难免会遭受野兽袭击。当时生活条件极其落后,没有武器与野兽搏斗。每次遭受到野兽袭击时,瑶族人便拿木棍驱赶野兽。但这对野兽并不能构成威胁,反而使它们更凶猛地朝瑶族人发起进攻。有一次,老虎进村偷袭,一个瑶族妇女无奈之际随手抓住了火塘上的一个三角支架朝老虎使劲砸去,正好套住了老虎的头,老虎以为这是什么神器,连忙逃跑了。从此以后,瑶族人便把三角支架当成了护身符,便照着三角支架的形状做成三角帽戴在头上寓意着平安健康。可见瑶族妇女的头饰不仅在造型上独树一帜,而且也颇有历史寓意。
瑶族男士头饰相对女士要相对要简单一些。主要是以黑色、白色或红色头巾缠头,盛装时还会用些银饰或鸡毛点缀,独具魅力。瑶族头饰造型不仅丰富多彩、色彩搭配鲜,作为瑶族服饰的一个组成部分,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具有较高的艺术和文化价值。
5 总结
瑶族服饰现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之一,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西方思想与文化不断涌入,服饰的风格也在随之变化。但正如本文所述,瑶族服饰从色彩的偏好上喜好鲜艳的颜色、款式上丰富多变、面料上使用传统浸染工艺制成的土布和刺绣,依旧能深切感受到浓浓的瑶族传统文化,同时也凸显了瑶族人民对于生活的充满了激情与热爱、勤劳勇敢的特征。我国瑶族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文化作为一支独特的民族旗帜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殷切希望瑶族服饰能在社会中完整地被保存下来,让世人能更多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能逐渐走向世界舞台,在世界文化中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