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豪斯的设计教育体系对我国现代艺术教育的启示
2022-12-13赵亚楠
赵亚楠
(辽宁大学,辽宁 沈阳 110136)
1 包豪斯的设计教育思想
1919 年,由联邦德国最知名的建筑设计家沃尔特·格罗佩斯在德国魏玛成立的“国立包豪斯学校”,是欧洲现代设计的核心所在[1]。整整半个世纪以来,欧洲关于现代设计的探讨与实验,在这所学校中都已经得到了完善,并建立系统,以影响全球。
格罗佩斯作为包豪斯的首任院长,他的设计思想始终带有强烈的民主色彩与社会主义特色,他始终期待可以形成一种理想的、完善的设计学校,而不仅是在传统美术学院的基础上改良发展。他还倡导设计教育的集体主义精神,指出集体工作室设计的核心早在中世纪行会中就已产生了,而对于现代设计艺术和工业的发展所以也必须当作设计教育的重要内容加以落实。他也期待可以透过教育改革,让设计教育获得更良好平衡的融合,并重视工艺、技术、艺术的平衡统一。
尽管这所学校已经于1933 年4 月被德国纳粹当局强制停办了,不过,它对于现代设计教学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在20世纪30 年代末期,包豪斯设计学校的主要领导者和许多学员、教师为了躲避欧洲的战火和纳粹的政治压迫而迁居到了美国,并把他们在欧洲开展的设计研究工作和现代设计思潮又带到了这个“新世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为一个全新的设计风格——国际主义平面风格奠定了基础,进而又影响到了全球。所以,包豪斯对全球设计教学的影响也绝不仅局限在设计教育里面,它的影响,在现代设计领域中是非常深刻的。
虽然包豪斯存在时间并不长,但却对近现代设计作出了许多开创性的贡献,比如它的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至今仍然被大力提倡,经久不衰。包豪斯设计学校也提供了现代设计教学的基石,特别是包豪斯的教学系统,其形成的全球性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2 包豪斯基础课
无论是在包豪斯魏玛时代或是迪索时代的发展历程中,其教育系统的总思想都是围绕着格罗佩斯的核心思想进行发展的。他认为设计不仅仅得利用单纯的绘画因素美化设计,而应该是为人民服务的,是能够被平民百姓所享有的,他也认为设计课程必须与实践相关联。所以,在设计基础课程方面,包豪斯学院建立了平面、立体、以及色彩,三大构成的设计课堂教学体系,以工作坊制教学方式为基本的高年级设计课程,设计出极具包豪斯特色的课程,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还能加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格罗佩斯还指出,设计教学必须是注重理论基础,再结合艺术形式的创造性的合一,注重专业性、逻辑性的工作方式和艺术价值的创新,是初期改造教学的重点。所以,作为技术型、逻辑性的理性的课程的根本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也自然而然变成了他工作的中心内容。也正是由于这样,他聘请的老师不应当单纯是教授绘画美术的老师,同样也应当是教授学生手工艺技法、制作技术材料等。
包豪斯学院建立之初,格罗佩斯就开始招聘教师,建立教学体系。这是一项相当艰苦的工作,由于经费紧张,而且教师改革的任务也相当特殊,因此怎样挑选合格的教学人才就成为了他最重要的问题。在1919 年他招募到了最早的三位教师,其中约翰·伊顿的教学对后来包豪斯的发展有着相当重大的影响。伊顿在包豪斯的第一个阶段中创造了很多正面的影响,推动了学校教育的进展,但同时也产生了很多消极的影响,阻碍了学校总体教学的前进。他本身也带有很强烈的宗教意识,但同样对基础的新形式教学有着独特的看法和强烈的试验愿望。并且他认为设计教学的基础课程必须是与普通的美术教学有所差异,于是,他设计了一套以全新的以训练平面视觉敏感为中心的设计教学,称为基础课。伊顿也是世界设计教学中最早提出基础课的人。
康定斯基到包豪斯任教的时期,也是他创作的高潮阶段。他接受了格罗佩斯的聘请,到包豪斯授课,并成为了当今世界上首位真正意义上完全抽象的艺术家。对学校发展具有十分巨大的作用。同时,他还设立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设计基础课程,严谨地将设计基础教育课程构建在科学技术理性化的基石上,从而形成了包豪斯中最富有系统性的设计基础课。而康定斯基对包豪斯设计基础教学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分析绘画与关于色彩和形态的理论研究中。他的课程首先从完全抽象的颜色和形体理论入手,而后又逐渐地将这种完全抽象的内容和最实际的那个具体的设计概念联系起来。他这个时期对包豪斯的影响使包豪斯的风格变得更加几何化,更加具有理性化特点。
包豪斯在迪索时期的课程,就已经比较明确地分成几大类[2]:①必修基础课;②辅助基础课;③工艺技术基础课(金属工艺、木工工艺、家具艺、陶瓷工艺、玻璃工艺、编织工艺、墙纸工艺、印刷艺等);④专门课题(如产品设计、舞台设计、展览设计、筑设计、平面设计等);⑤理论课(艺术史、哲学、设计理论等);⑥与建筑专业有关的专门工程课程。
包豪斯的设计基础课对世界现代设计教育有着重大贡献。当代我国设计教学的基本教程体系在较大程度上深受包豪斯设计学院基础课的影响,而且在当时许多学校中还没能够达到或者没有能力超过包豪斯设计学院在当年就已经达到的高度。所以技术和理论合一的协调是现代基础课教学的重中之重,而这一点,很可能也可能是我们最需要在包豪斯设计基础课程体系中学到的地方。
3 包豪斯对中国设计教育的影响
包豪斯开辟了现代设计教学的新纪元,目的是希望设计可以为大众所享有。其具有前瞻性的教学模式素来被人们钟爱有加,能为教学事业注入崭新的生机。得益于包豪斯,国内教学理念有所改进,能以更饱满、专注的面貌对待教育革新工作,让战略规划如愿落实,不用担忧与时代脱节,辜负人们的厚望与期许。当然,包豪斯的教育模式并非尽善尽美,也妨碍到了教学工作,造成了人文主义的压抑和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缺失。
3.1 对中国现代设计教育的积极影响
包豪斯的教学思想和方法给高等教育输入了新的血液。在20 世纪80 年代,得益于政府的行动与决意,改革方针如愿落实,五花八门的西方教学理念也相继活跃于国内,被教师们推崇备至,并借此摸索出更独到、妥当的教学模式。设计教学也成了非常主流、热门的探究方向,各学府先后创立艺术设计课程,而这份苦功并未白费,该课程受到人们的一致追捧与青睐,让大批出类拔萃的设计师涌现,为艺术业扫平重重阻碍,摆脱人才捉襟见肘的窘境。显然,当代设计教学框架的构筑,或多或少要归功于包豪斯揭示出的一应理念。
包豪斯设计核心理念中,“设计”是为广大人民服务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和包豪斯核心理念一致的“人文主义思想”,与包豪斯所代表的现代主义设计思想核心有共同之处。
事实上,它构筑的教学框架里,囊括了必修课、理论课、技术科等模块。在笔者看来,基础课无异于艺术设计的命脉,容不得丝毫差错与大意,有助于审美上的锻炼,教师们理当抱有足够的耐心与觉悟,认真对待该课程,并构想出最独到、成熟的教学模式,方能妥善肩负起自身使命,避免学生的才华与潜能被埋没,拖累教学事业前进的步伐。各艺术学府的课程几乎皆囊括了诸如《三大构成》《素描》《色彩》等。当然,在持续钻研与反思下,各学府紧跟时代的步调,对教学模式作出了大大小小的改动,可不论多么独树一帜的教学规划,皆脱胎于包豪斯的教学理念;放眼国内,不少设计专业的课程框架,也沿用进阶式,从基础知识着手,在让学员接触更深奥、精深的内容,哪怕名称变了,内容也与以往大相庭径,却始终无法摆脱包豪斯的框架。例如讲到“三大构成”,各学校在侧重点、称谓上有着很大的出入,内核却别无二致。
3.2 对中国现代设计教育的消极影响
包豪斯对我国设计教育的影响同样也有消极的一面。国内教师们把目光局限在了效益、性能等层面,却丝毫不肯顾及人文魅力,对古老的工艺嗤之以鼻,甚至抱有斩尽杀绝的念头,显得非常片面、浅薄,这难免会招致人们的诟病与怨言,浇灭学生的艺术热情,给教学工作平添不少阻碍。显然,理性主义膨胀,势必会埋下致命的祸端,妨碍到文化延续,等到积重难返时,或许再难有挽回的余地,致使本土文化彻底被淡忘,让我们付出惨痛的代价。而文化支离破碎后,凝聚力也会土崩瓦解,设计师眼里只剩下外来文化,却无法被本土文化的魅力打动,致使他们的才华与潜能被埋没,很难在百舸争流的行情下乘风破浪而出,得到理想的收获与和回报。若思想被“点、线、面”桎梏,却把我国传统的水墨、纹样等符号抛在脑后,作品将再无丝毫魅力可言,无法争取到人们的钟爱与肯定。在笔者看来,我们理当坚持反思,摸索出更妥当、周全的教学模式,方能一举铲除隐患,让教学工作在正轨上前行。
其次,若教学里贸然崇尚理性,难免会剥夺学生的创造力,无法培育出有新意的设计师,给设计工作带来重重阻碍。要知道,出色的设计师理当有独树一帜的风格,作品才会给人们留下深刻、直观的印象,可包豪斯却在工业化的洪流下未能顾及到这一点,在理念上有很大的弊端与破绽。归咎于此,包豪斯理念也会妨碍到教学工作,会摧毁学生们的个性,致使他们的才华与潜能被埋没,拖累教学事业前进的步调。当然,还有别的弊病与漏洞并未彻底暴露,可也能察觉到多多少少的端倪与迹象,不少院校的教学模式毫无人文性可言,这难免会招致学生的诟病与不满,浇灭他们的学习热情,致使教学规划落空,辜负人们的厚望与信赖。
4 新的启示与思考
我们要辩证看待包豪斯的教育模式,不能只是对其进行浅显的形式上的模范,它依旧具有他的时代性,大部分好的东西需要学习,其中也不乏是那个时代特有的东西,这些我们要辩证地去看待[3]。现代设计教育应该是兼收并蓄的,应该是包容的,但是,包容不代表纵容,包容不是迷失,不是替代,而是相互融合和共同发展。在我国设计教育过程中,要真正应用包豪斯的教育理念,必须要树立正确的设计意识,要彻底掌握真正的包豪斯教育思想精髓。
中国的大部分学生理解的包豪斯都是三大构成,中国形式化地把包豪斯精神变成了职业技能,只强调其符号化的单一元素,模仿的技巧和形式成为了上课的主流,而恰恰忽略了设计最重要的思考过程,也忽略了包豪斯当初创办的初衷[4]。西方的设计教育模式让中国的传统文化处于尴尬的地位,学生和老师不屑于做中国的设计和研究,由此带来的文化的缺失对于民族的发展尤为不利。我们首先要继续开展现代设计教育的改革,扎根于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我们的国家自古以来便是文化巨国,传统文化博大而精深。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增加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内容,使我国的传统文化与西方设计精髓融会贯通。对于类似包豪斯的设计思想与设计教育体系,我们要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可一味盲目地学习,要有针对性地借鉴、接收、采纳,让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在相遇中凝练,在结合中升华,碰撞出有别于大众文化的截然不同的火花,为当今时代的文化增添别样的发展动力,为艺术设计增添别样的创意风采。创作出更多既适合时代需要,又具有中国民族元素的优秀作品。
其次应该重新审视现代设计教育中缺失的实践性问题,设计教育在中国已初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逐渐从美术、工艺美术的传统模式过渡到具有现代设计教育的特点的教育模式。尤其是严重缺乏以实践为基础的动手能力的教育,大多数高校只会纸上谈兵,在授课方面大量灌输理论性的书本知识,导致学生走向社会后严重缺乏实践能力,这种“纸上谈兵”的现象到现今还是屡见不鲜,这可能是导致中国设计教育落后于国际现代设计教育的关键原因之一。实践对设计教育尤为重要,我们需要把学到的知识和文化运用到实践中去,并从实践中吸取经验与教训,这样才能不断地充实设计的教学知识,提高设计教学质量。
“包豪斯不会落伍,落伍的只有对待历史和设计的目光。”辩证地对待包豪斯的设计思想和教育方式,既并非刻意地效仿,也不需要非理性地批评,而是客观地剖析包豪斯设计学院的成熟之处与可取之处。中国的设计专业教学需要通过总结包豪斯的教育成功经验,承前启后、博采众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逐步摸索出最适合中国现状的基础教学理论研发的创新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