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藏拉萨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对血清白蛋白的影响

2022-12-12尼珍王凯闫丽娥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白蛋白组间高血压

高 春,尼珍,王凯,闫丽娥

(1.中日友好医院 消化内科,北京 100029;2.拉萨市城关区八廓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西藏拉萨 850000;3.中日友好医院 护理部,北京 100029)

糖尿病和高血压均为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危害国人健康,给整个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1,2]。糖尿病合并其他系统的疾病中,以高血压最为常见,超过一半以上的2 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2,3]。患者同时患有这两种慢性疾病会加重对心脏、肾脏等重要脏器的损伤,增加对机体的危害[3]。白蛋白是机体营养状况的主要指标之一,且受炎症状态影响而降低,已有多项研究将白蛋白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相联系[4—6]。白蛋白同时作为临床常见的抗氧化剂,与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脑卒中、外周动脉疾病等存在相关性[6,7]。西藏拉萨地处雪域高原,受地理环境、饮食习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疾病可能会呈现不同的自然病程和特点。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西藏拉萨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对血清白蛋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纳入八廓街道常住居民中的2 型糖尿病患者149 例。纳入标准:辖区常住居民;藏族;参考国内最新指南,符合2 型糖尿病和/或高血压的诊断标准[8,9],并已经接受治疗的患者;知情同意,资料完整,能够定期完成随访。排除标准:严重的心肝肺肾等主要脏器疾病;恶性肿瘤等全身消耗性疾病。研究属于回顾性的病例对照研究,研究过程严格遵循赫尔辛基宣言。

1.2 指标参数和研究内容

研究纳入的指标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收缩压、舒张压、血糖水平、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谷丙转氨酶、血清白蛋白、总胆红素、血清肌酐、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为病例组,糖尿病不合并高血压患者为对照组,首先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或卡方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分析,再使用二元Logistic 回归分析研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对血清白蛋白的影响。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1.0 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使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分析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或卡方检验,二元Logistic 回归分析以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为因变量,自变量依据2 组患者组间比较分析的结果,包括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最终结果以计算调整后的OR 值及其95%可信区间来表示。

2 结果

2.1 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特点

研究纳入糖尿病患者149 例,临床资料特点见表1,其中男61 例,占40.9%,平均年龄59.1±9.9岁。76 例(51.0%)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73 例(49.0%)不合并高血压。是否合并高血压在男、女患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糖尿病患者平均血红蛋白水平155.9±23.1g/L,平均血清白蛋白水平29.9±8.5g/L。

2.2 糖尿病患者是否合并高血压分组间比较分析

表1 示,合并高血压患者与不合并高血压患者组间比较,4 个指标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包括年龄、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和平均血清白蛋白水平(P<0.05,P<0.01),2 组患者之间空腹血糖的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549)。分析结果,与糖尿病不合并高血压的患者相比较,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除了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高外,年龄相对较大,平均血清白蛋白水平较低。

表1 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是否合并高血压之间的组间比较()

表1 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是否合并高血压之间的组间比较()

注:与不合并高血压组比较,* P<0.05,** P<0.01。

2.3 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对血清白蛋白的影响

应用Logistic 回归分析研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对血清白蛋白的影响,以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为因变量,自变量依据2 组患者组间比较分析的结果。单因素分析的结果显示,2 个指标存在统计学差异,包括年龄(OR值1.038,95%可信区间1.003~1.075,P=0.033)和血清白蛋白(OR值0.936,95%可信区间0.899~0.975,P=0.002)。表2为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的结果,在控制相关因素后,血清白蛋白是唯一存在统计学差异的指标(OR值0.938,95%可信区间0.900~0.978,P=0.002)。可以看出,与不合并高血压的患者相比较,西藏拉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是降低的。

表2 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对血清白蛋白影响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糖尿病和高血压同为代谢综合征的组分,二者关系密切[1]。多项研究显示,高血压是2型糖尿病患者最常合并的疾病,大约超过一半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2,3]。我们的研究纳入八廓街道常住居民中2 型糖尿病患者149 例,76例(51.0%)合并高血压,与既往文献报道基本一致。但是不同人群的比例会存在差异,2020 年我们发表了有关肝细胞癌、糖尿病和高血压的相关研究[1],纳入肝癌患者879例,其中合并糖尿病151例,占17.2%,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仅有32例,推断原因可能与研究人群为肝癌患者有关。

我们目前的研究是为了探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对血清白蛋白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与糖尿病不合并高血压的患者相比较,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是降低的。为了进一步探讨其可能的原因,我们先来比较西藏和国内其他地区之间的差异。西安交通大学的徐阳等纳入了涉及全国多个地域的15个省或地级市的2型糖尿病患者820 例,血清白蛋白是47.50±3.62g/L[4]。姚辉等为了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白蛋白球蛋白比值与下肢动脉疾病(LEAD)的关系,纳入在广州南方医院就诊的2 型糖尿病患者266 例,其中LEAD 组81 例,非LEAD 组185 例。LEAD 组,高血压患者61 例(75.3%),白蛋白平均水平是37.30g/L;非LEAD 组,高血压患者115 例(62.2%),白蛋白是39.10g/L[5]。研究结果显示,上述纳入人群的血清白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我们的研究人群。

我们的研究对象均为2 型糖尿病患者,分组区别在于是否合并高血压。因此,我们推断,高血压可能是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白蛋白降低的重要影响因素。苏淑烺的研究分析了血清白蛋白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7]。研究纳入妊娠期高血压患者168例,按照病情轻重程度分为妊娠期高血压(n=60)、子痫前期(n=48)、重度子痫前期(n=60)3 组,同时纳入正常对照60 例,4 组的血清白蛋白水平分别为40.93±3.02g/L、35.37±2.98g/L、30.04±2.35g/L 和44.16±4.83g/L[7]。从上述研究可以看出,高血压不仅可以导致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而且与高血压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2 型糖尿病本身及其严重程度同样影响患者血清白蛋白的水平[6,10]。柳杨青等探讨了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10]。研究纳入了2 型糖尿病患者194 例和健康对照组人群157 例,研究结果发现,糖尿病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人群,前者的平均血清白蛋白水平比后者低6.5g/L,受年龄、病程、体质量指数、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的影响[10]。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刘超等纳入糖尿病患者719例,根据视网膜病变程度分为无视网膜病变、非增殖期、增殖期视网膜病变3组,血清白蛋白水平分别为37.94±3.90g/L、36.12±4.14g/L 和35.19±5.94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

血清白蛋白降低的常见原因包括摄入不足、肝脏合成减少、机体消耗增多、肾脏排泄增多等。多项研究显示,糖尿病和/或高血压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是明显增高的,白蛋白从尿液中丢失明显增多[11~13]。黄岩等探讨了尿微量白蛋白在高血压、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价值[10],研究纳入了单纯糖尿病患者、单纯高血压患者和健康对照组人群各70 例,3 组尿微量白蛋白分别为41.15±18.10 mg/L、72.50±30.40mg/L 和4.48±1.56mg/L。从平均水平来看,糖尿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是对照组的9.2倍,高血压患者高达对照组的18.2倍。遗憾的是,本组研究对象无尿微量白蛋白和尿白蛋白肌酐比值的检测数据。

我们的研究首次发现,西藏拉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较不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是降低的。其原因可能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首先,高血压的影响,如前所述,高血压不仅可以导致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而且与高血压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高血压越严重,血清白蛋白水平越低;其次,糖尿病因素的影响,我们2 组患者均为2 型糖尿病患者,病程和血糖控制情况两组均无差异,从表1 可以看出,2 组的空腹血糖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第三,拉萨民众因地域影响,饮食习惯多以素食为主,白蛋白摄入存在不足;第四,拉萨地处雪域高原,高海拔低气压强日照的超高原地理环境,长期低压低氧,导致机体代谢水平明显增高。

我们的研究为回顾性的病例对照研究,但是纳入研究时均为已经确诊的糖尿病/高血压并治疗者,因此能够大致判断因果关系。我们首次发现,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对血清白蛋白的影响,其结论和原因可能是西藏独有,是由地理环境、饮食习惯等诸多因素综合所致。进一步加强对社区慢性病管理的相关研究,将有助于提高慢性病的社区管理质量及制定相应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

猜你喜欢

白蛋白组间高血压
达格列净对预混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全国高血压日
喜舒复白蛋白肽饮品助力大健康
缺血修饰白蛋白对微血管心绞痛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如何把高血压“吃”回去?
高血压,并非一降了之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
更 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