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科这十年: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科技创新硕果盈枝
2022-12-12文丨王书李梦龙
文丨王书 李梦龙
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和农业科技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以解决渔业产业发展过程中基础性、方向性、前沿性、关键性重大科技问题为使命,构建以学科为引领、项目为抓手、平台为保障、团队为载体、产出为导向的“五位一体”科技创新体系,形成创新发展的强大合力,在现代渔业的前沿科学研究、核心技术研发及成果转化应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不断提升我国渔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我国渔业快速发展、渔民持续增收、渔村渔港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巩固优势学科,持续推动产业技术升级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坚持渔业科技自立自强,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水产品有效供给为基本,推动实现种业创新提升产业效益、养殖革命促进绿色生产、加工增值引领市场消费,提升了绿色增产增效产品技术供给能力。
(一)水产育种应用基础研究成果丰富,夯实水产种业发展根基
鱼类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居于领先地位,绘制出世界第一种鲽形目鱼类、我国第一种鱼类“半滑舌鳎”全基因组精细图谱,攻克超雌鱼鉴定的技术难题,突破了水生生物全基因选择育种实际应用的技术瓶颈,建立牙鲆家系选育和高产抗病良种培育技术体系,在《自然-遗传》发表我国渔业领域首篇论文;以挖掘主要经济性状的基因和标记为突破口,建立了鲤基因溯源的种质鉴定技术、基于亲本遗传距离的分子育种技术及避免种质衰退的保种技术,构建了鲤的高密度图谱和基因组资源丰富的网站,实现了鲤育种技术更新和品种换代;基因编辑育种技术不断完善,创建了高效RNA功能阻抑方法,创制了无肌间刺和少肌间刺鲫、超雄乌鳢等育种材料,解决了鱼类基因编辑技术关键难点。水产育种技术体系构建取得显著成效,加强种质资源的收集、鉴定与保存,依托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活体保存水生物种2028种,形成活体保存、细胞保存和分子保存在内的多层次水产种质保存技术体系。以研究所为单元,以培育重大品种为核心,贯通产业上下游配置科研力量,塑造“一所一品”,推进“一品一业”,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培育的杂交鲟“鲟龙1号”等33个水产新品种通过国家原良种委员会审定,占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培育水产新品种总数(159个)的1/5;“优鲈”系列新品种已建立12个规模化繁育基地,年生产销售良种鱼苗60多亿尾,良种覆盖率高达80%;高产耐低氧“长丰鲢”近三年累计推广超过900万亩;青虾“太湖2号”实现了产量效益全面大幅度超越,2020年全国养殖年产量达到22.9万吨,年产值近200亿元,新品种显著提高了主要养殖区域的良种覆盖率和增产贡献率,为稳产保供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水产养殖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推动渔业产业转型升级
重要渔业资源养护技术不断创新。近海养殖生态系统食物产出的关键过程及其可持续机理研究取得重要进展,有力推动我国碳汇渔业研究和生产实践;构建了“高精度、高密度、全覆盖”的长江口资源环境监测评估体系,创新了生态修复方法,重建了长江口关键栖息地生境,恢复了水域生态功能,为长江大保护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资源养护型渔业模式日渐成熟,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技术与模式获国际同行广泛认可;创建淡水池塘生态工程化养殖技术,节水、减排50%以上,增产15%以上,被定为池塘转型升级的主推技术,立足于粮食安全,实现“一水两用、一地双收、绿色生态”。水产病害防控新手段不断涌现,新发疫病生物安保防控技术、无特定病原亲体培育技术在生产中推广,传染性脾肾坏死病和弹状病毒病二联灭活疫苗已完成临床前研究;大菱鲆鳗弧菌灭活疫苗、鲫维氏气单胞菌败血症蜂胶灭活疫苗获得临床试验批复,推动“无化药,无抗生素”水产养殖进入生产实践。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培育的杂交鲟“鲟龙1号”、大口黑鲈“优鲈3号”、中国对虾“黄海4号”、“长丰鲢”、中华绒螯蟹“诺亚1号”、青虾“太湖2号”新品种
(三)水产品综合利用技术进展显著,打造高端产业价值链。
贝类采收处理技术取得新进展。研制延绳吊养牡蛎机械化采收设备,与传统作业方式相比,生产效率提高10倍,节省90%人工,显著提高牡蛎采收效率;开展扇贝保活流通环境模拟技术、牡蛎洁净清洗技术、贝类前处理工艺及设备集成控制技术研究,延长贝类保活流通时间2倍以上,显著提高前处理效率和初加工产品品质。活性物质提取技术拓展新领域,在酶工程方面,开展了海洋溶菌酶等十几种酶的发酵和提取制备研究,提高了海洋生物酶在医药、日化、纺织、养殖和食品等应用场景的稳定性及配伍性;突破海带提碘废水中甘露醇高效节能提取关键技术,完善龙须菜海藻膳食纤维制备技术;开发出罗非鱼加工副产物的高值化利用系列产品。预制菜加工技术催生新产品,以大黄鱼、斑点叉尾鮰和小龙虾等大宗养殖品种为对象,研制了机械化预处理、品质调控、高效控菌和生物保鲜等预制菜品控关键技术,建立了水产预制菜加工和操作标准体系,形成轻腌、香糟、蒲烧、口味虾等系列预制水产品。船载加工技术创造新价值,突破了低温干燥、磷虾脱壳等技术难题,研制了船载鲭鱼罐头加工、南极磷虾整形虾肉加工、虾粉虾油加工等生产线,实现大宗渔获物的保值、增值。
深远海大型管桩围栏养殖设施装备
院士、专家在云南哈尼梯田指导稻渔生态种养
二、开拓新兴领域,深入践行大食物观
深刻学习领会“树立大食物观,向江河湖海要食物,向设施农业要食物”指示精神,加强大食物科技创新,加速走进深远海、走进盐碱水域、走进大格局,依靠科技拓展渔业发展空间,在建设水域生态文明、推动产业融合、促进渔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大型渔业装备与配套技术实现领跑,支撑渔业产业步入“深蓝”
深远海养殖装备与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历经10年研发,全球首艘十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交付运营,推动我国深远海大型养殖工船产业实现“零”的突破;研创深远海大型管桩围栏养殖设施装备,适合我国大陆架走势平缓的海域和我国特有的多种经济鱼类养殖,创建“万吨级”半潜桁架结构德海智能养殖渔场,是迄今为止我国唯一通过17级超强台风实况检验的大型智能养殖渔场。智慧化捕捞装备与技术推动远洋渔业快速发展,自主研发浅表层、低拖速南极磷虾专用拖网,效率提高20%-30%,居同类作业国际领先水平;开发远洋鱿鱼灯光罩网、过洋性深水拖网等系列捕捞渔具,实现大型网具国产化;研制了南极磷虾动力桁杆拖网捕捞系统、金枪鱼无人机侦鱼平台等19种新装备,推动了远洋捕捞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装备的发展;研发基于WebGIS的渔场渔情分析预报及管理决策系统平台,实现了南极磷虾、金枪鱼等8个主要远洋渔场海况信息的分析,预报准确率从70%提高到90%;定位了南极磷虾主要作业渔场,技术支撑磷虾产量跃居世界第二;成功开发了北太平洋秋刀鱼新渔场,首次拓展了西非深水作业区,扩大渔场面积超过100万平方公里,新增开发潜力200万吨/年以上,为我国向远洋要食物开辟了新空间。
(二)低碳生态养殖模式与技术日新月异,加速渔业产业提质增效
海洋牧场应用基础研究取得新成果。系统开展海洋牧场全水层生境构建、海洋动植物立体生态增殖、牧化品种驯化控收、自动监测与智能管理等全链条关键技术研究,阐明了海洋牧场生态系统变动规律,建立了生态系统水平海洋牧场立体生态增殖新模式,支撑了我国海洋牧场理论、技术和产业发展。盐碱水域养殖技术研发获得新突破,建立盐碱水质综合改良调控技术以及耐盐碱新对象筛选和驯养技术,洗盐排碱水养殖凡纳滨对虾亩产量达到250公斤,重盐碱地经过渔业综合利用三年盐度下降80%;构建华北、西北、东北及华东不同类型盐碱水综合利用模式,示范面积52.17万亩,推广面积86.97万亩,打造了独具特色的盐碱绿洲渔业,拓展渔业空间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催生新业态,阐明稻渔综合种养中生源要素流动规律,揭示面源污染的减量效应,奠定稻渔生态种养、提质增效的理论基础,解决水稻减产、质量效益不高、面源污染的技术难题,创建冬闲田连作生态养殖增效模式;创新“稻-鱼”“稻-虾”等跨产业多学科深度融合的新模式,2021年全国稻渔综合种养推广面积3966.12万亩,水产品产量355.69万吨,亩均增收近1000元,大大拓展了渔业养殖空间和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