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孙建设:扎根太行的“苹果教授”

2022-12-12张静刘俊兴

中国农村科技 2022年11期
关键词:河北农业大学太行山驿站

文|张静 刘俊兴

河北农业大学孙建设教授讲述“苹果省力化矮砧密植高效栽培”新模式(影片截图)

精品党课制作是一项重要的政治工作,河北省科学技术厅农村科技处高度重视,委托河北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院组成专业拍摄制作团队,进行精品党课《孙建设:扎根太行的“苹果教授”》的策划制作。

太行山似海,波澜壮天地。八百里巍巍太行是燕赵大地的脊梁,而在太行山上,孙建设教授有中国人的脊梁。为讲好孙建设教授的故事,拍摄制作团队摆脱固化思维,在策划初期,积极与科技部农村中心远程教育制作基地专家组沟通,转变思想,把苹果种植模式的变革作为专题片的主线,展现通过种植模式的转变,用产业带动农民解困脱贫。

有人认为,科学家的工作是枯燥、辛苦的,科研人员要有毅力才能坚持下来。但与孙建设教授沟通交流后,拍摄制作团队发现他是一个乐观豁达的老者,采访时表示从没感觉到做科研是苦的,他一直很享受科研的过程。拍摄制作团队重新审视思路,以事实为依据重新构思片子脉络,让故事更贴近事实,更鲜活。同时,拍摄制作团队还认真研究素材,又对孙教授的同事、“科技二传手”、脱贫农民等周围人物进行了第二次采访拍摄,调整了片子结构,丰富了故事内容,丰满了人物形象,获得很好的效果。

以下为《孙建设:扎根太行的“苹果教授”》的主要内容。

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1981名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受到表彰。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孙建设就是其中的一位,此前他已连续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全国创新争先奖等重要奖项。

30多年来,孙建设在完成好教学任务的同时,致力推动我国苹果栽培制度的变革。从太行山到陕西、山东等主要苹果产区,孙建设研究集成的“苹果省力化矮砧密植高效栽培”新模式落地开花,一亩多收上千斤,而且省时、省工,结果早、投产快,苹果品质好,彻底改变了我国苹果栽培管理效率低的难题。

“太行山道路”的先行者

上世纪80年代,河北省走出的“太行山道路”是科技扶贫的一张亮丽名片。1982年,孙建设从河北农业大学毕业并留校任教。正赶上科技人员“千军万马上太行”,随即就投身到太行山开发的实践中,成为走“太行山道路”的首发战队成员。

1987年春,顺平县苏家疃村为增收致富,种植了400多亩苹果树,但村民不知如何管理。村干部慕名找到孙建设,想请他去当科技村长,孙建设二话不说就答应了下来。当时担任村会计的张跃进说:“那时候孙老师几乎每个星期都来,很不容易,那时候都是土路,不通汽车,他每次都是从汽车站租一个自行车骑过来。”

当时,苏家疃村刚刚开始栽植苹果树,村民没见着效益,大多数人都怀疑种植苹果能不能赚钱,甚至一些人把玉米种到苹果树根附近,使得苹果树无法正常生长。

面对“烂摊子”,孙建设没有灰心,他把400亩果园进行了分组划片,明确了责任制。通过和老乡们拉家常,孙建设了解村民的想法,并从他们的角度去考虑,怎样才能让他们接受苹果管理技术。孙建设决定从村干部抓起,教给他们剪枝、疏果等新技术,他手把手地教、面对面地讲,慢慢带动村民学习技术。

1992年,苏家疃村的苹果树开始挂果,全村年产果2万多公斤,收入10多万元。时任村委会主任的王兰青是最早跟孙建设学习技术的一批人,他家的二十多棵苹果树结果卖了九千多块钱,而当时外出务工一年收入也就五六千块钱。

自此,乡亲们打心眼儿里相信科学,学习技术的积极性也高涨起来。孙建设再来讲课,家家户户都早早在果园等着。农民文化水平低、对技术认知差,孙建设除了现场教,还把果树管理的要求和方法,按日期、分阶段印成材料发到各家各户,使家家有“明白纸”,户户有“明白人”。

1995年,苏家疃全村苹果产量突破50万公斤,果品收入达200万元,仅此一项村人均收入就达1800元,一下子成为富裕村。

“五关十八环,环环紧相连”,说的就是苹果栽培的生产环节多、技术要求高。孙建设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农民解决了田间地头的实际问题,让太行山下的这片土地结出了“致富果”。

苹果栽培新模式的“开创者”

孙建设通过研究发现,从建国初开始,我国的苹果园栽的都是乔化树,果树的枝干粗大,一亩最多种20多棵,为了多产果,农民就在果园里搞密植,结果适得其反:苹果品质下降,产量降低,果农的收益也越来越低。孙建设说:“我们一直跟树斗了30年,树要长,我们就不让它长,剪枝、开角、环剥,但始终没有解决了果园的郁闭问题。”

2001年,44岁的孙建设开始了赴美交流学习的行程。当时,美国华盛顿州已全面推行苹果矮砧密植栽培,形成了完备的产业链条。在美国的五年里,孙建设对矮砧密植栽培模式进行了认真研究,除了在实验室进行科研工作,他还利用周末和节假日,走访和调研了美国30多个果园和相关企业,渐渐对我国如何转向现代苹果产业有了比较明确的思路。

回国后,孙建设结合国内苹果栽培实际率先研究出“苹果省力化矮砧密植高效栽培”新模式,从无病毒大苗培育到高标准建园、幼树快速成形,从水肥一体化到病虫害综治、果园装备信息化,从土地流转、农民职业技术培训到建园成本核算和效益分析,包含十几个关键技术环节。在河北省科技厅的支持下,组建起河北农业大学跨5个学院、40多名不同学科专家参加的联合攻关团队,用产业化思维建立种植新模式。

一个按照“苹果省力化矮砧密植高效栽培”新模式种植的示范园,采用容易成花结果的矮化优良砧木,第二年即可成花、结果。对枝条进行功能化分类修剪,纺锤形整枝、扶强中干、架杆单株,按株距1米合理密植,3年树龄的苹果树高3米以上,枝条不再张牙舞爪地向四周伸长,而是如垂柳般规规矩矩地伸向地面,保证每个叶片都能晒到太阳。每株果树挂果在65个左右,保证苹果的大小和品质。园内果树下面铺上黑色地布,防治杂草;行间进行人工种草,保证果园地力;行距4米,方便喷洒农药的弥雾机、除草的拖拽式四轮除草机等现代机械在田间操作;水肥一体化滴灌装置,虫情测报仪、太阳能杀虫灯、水分自动监测器、小型气象站、远端遥控视频监控设备等一应俱全,真正做到省时省力。河北农业大学教授邵建柱介绍说:“采用苹果省力化矮砧密植高效栽培的果园,基本上有一两个工人就可以照料好,效率大大提高。”

河北省顺平县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发展林果产业,但都是一家一户种植,制约了现代技术进一步推广与应用。孙建设带领团队来到顺平,义务为果农提供技术服务,说服果农搞联户承包或规模化土地流转,按照矮砧密植模式进行改造,把种树变为经营果园,但农民习惯了传统模式,对新模式并不买账。

孙建设并没有灰心,他先帮助农民改造老树,通过对比让农民自行判断。针对果农生产上遇到的具体问题,他发明了果树开角器、苹果果实袋等实用小工具,简便易学,成为农民省力化栽培的好武器,逐渐赢得了农民的信任。

当地基层党组织认识到这种栽培模式的优越性,为促进农民增收,给予了团队很多的支持,使矮砧密植栽培模式在当地能快速推广。顺平县副县长侯英武说:“孙教授的试验成功之后,当地老百姓纷纷效仿,现在采用这种模式种植的苹果树效益是越来越好。”

为了让这种模式更好地推广出去,孙建设培养了一批“土专家”,并给他们起了一个形象的名字——“科技二传手”,激励他们成为技术能人,帮带全村人致富。

孙建设手把手地教“科技二传手”们拧枝、拉枝、开角、掐尖、环割,一个生长期的管理流程走下来,他们就掌握了矮砧密植管理的关键技术要领,第二年就当上了师傅,带起了徒弟,第三年就能熟练解决苹果管理的各种问题,成了农民眼中的“土专家”。

河北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院组织团队研讨拍摄方案

在孙建设帮助规划设计的唐县黄石口乡唐河西村果园,漫山的苹果树,行距、株距整齐划一,仿佛山脉上一个个卫兵,守护着一方百姓。铺设纵贯全园的水泥路面2000米,树下铺设了高标准的滴灌管道,实现了全园行内覆盖、膜下滴灌,行间自然生草,机械化管理。

果园的负责人崔建军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以前自己也种过苹果,工序繁杂、劳动强度大,效益却很低。后来,在孙建设的帮助下,建起了这片果园,劳动强度大大降低。果园里常年工作的有十多人,季节性工人几十人。平均年龄在50至60岁,不仅有本村村民,还有附近村镇的建卡立档贫困户和残疾人。在这里,大家有尊严地劳动、快乐地生活。孙建设说:“因为一批新的就业机会的诞生,让我们的农民有选择就业和梯度就业的机会,农民不再是一个田地里的一种职业属性,而是一种体面的工作。”

孙建设用了十余年,四处奔走,终于让新的苹果栽培技术逐渐被人们接受。目前,国内采用这种新型栽培技术的苹果园超过了100万亩,除了遍布太行山区外,全国4个苹果主产区的11个省份建立了苹果现代栽培模式示范园。孙建设说:“我们把它定义成栽培制度的变革,支撑了我们现在中国新建果园绝大部分,粗略的估计可能有90%以上都是用了这样的模式,实现了我们栽培制度的飞跃和变革。”

在坚守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十年,孙建设干好了苹果栽培制度变革这一件事,实现了果园标准化、规模化、机械化管理。

100

孙建设用了十余年,四处奔走,终于让新的苹果栽培制度逐渐被人们接受。目前,国内采用这种新型栽培技术的苹果园超过了100万亩,除了遍布太行山区外,全国4个苹果主产区的11个省份建立了苹果现代栽培模式示范园。

产业扶贫的“逐梦者”

阜平县属于革命老区,是当年晋察冀边区政府所在地,处于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2012年12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向全国人民发出脱贫攻坚的动员令。

让贫困地区的农民彻底摆脱贫困,是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的心愿,这也是孙建设最大的心愿。作为“太行山道路”的一名老兵,孙建设在认真总结苹果栽培模式经验的基础上,打造了一个“河北农业大学太行山道路第一驿站”。

古时的驿站,是来往的商人和兵将歇脚、换马、充盈粮草的地方。孙建设想要建设的驿站就是让走在太行山道路上的专家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实的地方,孙建设说:“我们的驿站,绝不是始发站,更不是终点站,它是我们这个过程当中深化和拓展太行山道路的加油站。”

河北农业大学党委对于第一驿站建设,给予了多方面的支持。河北农业大学校长申书兴说:“学校为第一驿站建设提供了许多的平台和团队方面的支持,配建了一个产业链节点涉及各个岗位的团队。”

农业创新驿站成立之初,只有提供种植技术的专家团队。为了保证驿站稳定发展,孙建设邀请从产前到餐桌各个链条的专家都参与了进来,构建了一个产业技术研发平台,孵化新技术、展示新成果,吸引和聚集科技、人才和金融资源,助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全产业链打造,培育和壮大支撑区域经济成长的支柱产业。孙建设说:“第一驿站有这样几个明显的属性,第一,实验站是要有企业依托的,零散农户在组织方面是一个短板,所以用一个企业来打先锋,来作为我们联系千家万户的一个主体。第二,我们要有政府的参与,主要是结合我们不同区域的产业特点来凝练这个主导产业。第三,必须有技术专家团队。”

孙建设觉得产业链还可以延长,建造气调果品储藏库、鲜果无损伤分选线、鲜果鲜切片加工车间、苹果脆片以及发酵果汁和苹果白兰地生产线,把一个苹果分解开,靠加工增值,果农还能多赚钱。给苹果注入“文化含量”,设计了“苹果旅游”,增加农民收益。

2016年,孙建设带着日趋成熟的技术和多学科专家组建的团队开赴阜平县,开始进行创新驿站的复制。经过两年的努力,阜平县多个驿站已经建立了高标准现代化苹果园1.8万亩,樱桃园940亩。阜平县委常委、主管常务工作的副县长赵敏涛说“:立足阜平实际,结合孙建设教授的技术团队,发展种植苹果产业,每年一万亩的种植面积,现在已经发展到近五万亩,苹果产业已经成为实现乡村振兴、农民致富的一个非常好的产业。”

目前,保定市26个县区复制第一驿站模式,打造了50座“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100多项新科技、新成果在驿站得以熟化、重构、应用和推广,带动7万农户增收。

知识改变命运,将知识播种在祖国大地,正在改变千千万万人的命运。25岁毕业走进太行山,到如今年过花甲,孙建设将最好的年华留在了大山深处。从帮助一个村改进果树种植、实现苹果增产,到探索适合贫困山区的果园规模经营模式,手把手培养“土专家”,再到推动“太行创新驿站”开枝散叶,孙建设教授把论文写在了太行山上,将科技与扶贫碰撞出美丽的火花,这种火花,照亮了太行山,也照亮了太行山百姓的生活。

猜你喜欢

河北农业大学太行山驿站
河北农业大学120周年校庆公告
休闲驿站
休闲驿站
休闲驿站
休闲驿站
《河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喜报
《太行山写生》
河北农业大学优秀教师
——张 焘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太行山(外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