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策略

2022-12-12陈偲苑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2年2期
关键词:职业生涯大学生能力

□文/陈偲苑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土木建筑学院 河南·郑州)

[提要]从大众化教育和无边界生涯两个角度分析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变化,大众化教育使得大学生培养数量增加而质量下降,就业结果也发生了变化,无边界职业生涯使得大学生失业风险增加且职业路径发生变化,而学校、学生、社会还未适应这样的变化。从内到外的变化,要求关注大学生的“可就业能力”,从“可就业能力”的涵义及意义出发,给出提升策略。提升大学生“可就业能力”,要让学校作为主导、学生作为主体、政府作为引导、企业作为动力,四方共同努力才能完成。

一、引言

每届毕业生都面临“最难就业季”,而“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问题是政府、高校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大学生属于初次就业人群,大学生必须通过就业获得收入,实现生存、并谋求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毛泽东提出的“学问与生计合一”“教育与职业相结合,学有所用”的思想,体现了教育的首要目的就是培养有素质有能力的劳动者。而媒体及现实中的“千金买马”“毕业即失业”“有业不就”却呈现出大学生和劳动力市场作为供需双方存在可就业能力缺口,毕业生不符合社会企业之期待,形成职位空缺和失业共存的结构性失业,学用落差严重,结构性失业给国家教育资源和家庭教育投资带来巨大损失。2020年习近平在吉林考察时看望刚毕业的大学生提到:“只要有本事到处都有舞台”。这里的本事就是“可就业能力”“可雇佣性”,可以胜任不同领域、不同职位。而要让学生有“本事”,单靠学生单独一方是无法完成的,需要高校、学生、社会、企业共同努力才能完成。

二、新形势下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新变化

(一)大众化教育给就业带来冲击

1、带来劳动力数量的增加而质量下降。根据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0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12.5%,2019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51.6%。根据国际惯例,我国大学教育从2000年的“精英教育”转到2019年的“大众教育”,高等教育的筛选功能已下降。大众化教育提升了劳动力之教育水平,会造就大量有学历背景,但职场竞争力较弱的社会新人,也就是受高等教育的量增加,而质下降。

教育学家潘懋元指出“高校扩招后,师资、设备、校园建设等硬件环境跟不上,确实从某种程度上会导致教育质量下降”。同时,我国高校的“校内淘汰率”极低,中国是个“学历社会”,大学生若拿不到毕业证,就很难“就业”或“转学”,因此高校也慎用“淘汰制”。类似2004年的“上海大学81名学生遭遇退学”、2019年的“华中科技大学18名学生因学分不达标本科转专科”,淘汰不合格大学生,仍然是“劲爆”新闻。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出现了“毕业清考”“水课”等现象。

我国的高等教育即将步入普及化教育时代,选拔筛选功能降低,教育质量尤为重要。国家推出的“双一流”“四个回归”“双万计划”、“内涵式建设”等都是力图提高教育质量。但是,在校生人数基数大,大众化教育阶段又要保证教育质量,任重道远。

2、就业结果发生了变化。毕业生在社会中声望以及职业定位均发生了剧烈变动。与此同时,大学生也必须在更加宽泛的职务领域工作,很难都集中在精英岗位。就业模式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对企业而言,“父辈”式的职业、“一岗定终身”已经不存在。仅靠“忠诚”难以换来就业保障,市场经济体制瓦解了人们将职业选择和职业生涯交给国家负责的历史。“学历仅供参考”,唯有给岗位持续的工作绩效才能换来职位的安全,雇员的可就业能力对个人职业生涯成功就尤为重要。

3、高校、学生和企业没有适应变化。高等教育的阶段转变属于社会变迁,大众化教育阶段所对应的价值观认同、文化变迁还没有形成。教育阶段发生了变化,但是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并没有适时调整。1999年高等教育扩招后,各高校积极抢占机遇,努力提高办学层次,中专、高职升到专科,专科升为本科,本科增设硕博点。升格后的各高校仍沿袭专业型、学术型的“精英”教育模式,简单刻板的课堂教育仍是主流。招生人数增加,必然出现“分流”现象,简单地用精英化的视角审视大众化教育阶段的质量,认为其质量下降,也不合理。

学生的就业观念处于功利性、高估高等教育的价值产出,“高薪水、大城市、公共事业部门、国有企业”等关键词仍是大学生的首选。而现实情况是大城市的用人计划减少,高校毕业生在公共事业部门、国有企业就业的比例下降,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引发大学生的极度恐慌,各类的证书和职业资格考试成为学生们趋之若鹜的对象。而对于专业课,学生则消极应付。

另外,根据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员工与组织存在着被投资与投资关系,员工不仅是资源,还是资本。在我国,特别是中小企业,仅把人视为重要的工具资源,而没有看到其“资本”属性。既然是“资源”,企业就想要最好的,招来就能创造效益,因此企业关注的也不再仅仅是专业知识和一纸文凭了,而是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实际操作运用能力等,有一些要求往往刚毕业的学生不具备。若重视其“资本”属性,就会对其进行开发性投资,使其不断升级。

(二)无边界职业生涯带来冲击

1、失业风险越来越大。经济全球化致使劳动时间和劳动空间的界限模糊,原有的“一元化”“终身制”“全天工作日”已被瓦解,进而进化至弹性、多元、去核心、个体性、就业界限模糊,形成所谓的“弹性混合式”,劳动市场风云多变,充斥着就业与失业风险。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困难更大,“毕业即失业”与“一夜间被裁员”交替迭代,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有些岗位干着干着就被淘汰了。比如,“排除性”劳动市场风险带来“收费员集体下岗”,从而造成“强制性的闲置状态”,进而非自愿性失业、被裁人员等无法进入劳动市场的情境。

对于劳动者而言,需要有更强的能力和灵活性来应对这些变化。个体的终生职业生涯很难在单一组织中度过,出现所谓的无边界职业生涯现象,追求终身就业保障到终身就业能力保障。

2、职业生涯路径变化。分享经济、经济转型升级、科技极速发展使得工作弹性和职业生涯的弹性和灵活性大大加强,更多的雇员在组织内部及外部转换不同的岗位和角色。与传统职业生涯相比,无边界职业生涯在雇佣心理契约、生涯边界、技能要求、成功标准、生涯管理的责任方、发展阶段、关键态度、方式、培训等方面有本质上的区别,如表1所示。(表1)

表1 传统职业生涯与无边界职业生涯比较一览表

从表中可知,无边界职业生涯中员工将跨越了组织的界限,需要获得现任雇主意外的认同和参与市场的能力,因此需要追求可迁移性能力,并且关注现任工作的额外期望价值。

三、可就业能力的涵义

(一)可就业能力的深刻涵义。产业的迭代,流动就业盛行,就业的不稳定、流动性成为常态,“Employability”备受关注,“Employability”国内翻译成“可就业能力”或者“可雇佣性”,台湾的学者翻译为“就业力”,都表达的是获得初始工作、维持工作、做好工作、必要时重新就业的能力,贯穿终身职业生涯,是一种工作预备能力,属于潜在可能性,囊括胜任能力。但是从概念的涵盖范围来看,可就业能力着眼于高校和学生,而可雇佣性把企业也纳入提升主体,可雇佣性能力强调是否被市场所接纳。

大学的服务具有交换性与市场性,若不能获得市场和学生的认可,其价值则较低。英国由于扩招引发对可就业能力培养的关注。可就业能力是解决就业的战略思维,“Employability”需要关注获得工作和职业发展,全方位考虑就业,不仅关注“求职”这个动作,还包括后续胜任、升迁、转岗,关注的是专业领域的长期职业生涯发展,甚至可转换至不同专业领域的能力。就业关注的是大学生能够在短期内找到工作,拥有一份工作,进入职场。可就业能力关注大学生的竞争力,即使其所学在劳动力市场上已经饱和,通过其溢出效果而转移至其他领域而继续发展。可见,可就业能力是个人拥有的知识、技能和特质,个人受教育后习得的本领,是可以培养的,与社会、经济、文化、劳动力市场密切相连,其定义和含义是动态发展的。

(二)提升可雇佣性的意义

1、改革的需要。“供给侧改革”是我国经济改革的重大举措,焦点是提高供给质量。“科研优先”“重科研轻教学”“学术化”“专业人才培养”等忽视了雇主及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培养的人才结构和质量与市场相差甚远,脱节严重。提高内涵式发展水平,对外形成有效供给,扭转人才培养和社会的脱节,最终要落实到人才培养质量上。

2、大学生的内在需求。高等教育的产成品——“大学生”希望接受几年的大学教育后获得一份有尊严、实现大学专业价值、有意义的工作,获得幸福感。前哈佛大学校长Derek Bok认为大学应以多方面、多目标为导向,让学生为未来前途的就业做准备。根据盖洛普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只达到70%。麦克思调查时指出大生学毕业时掌握的工作能力水平普遍达不到工作要求的最低水平。

3、社会的需要。知识经济以前所未有的态度整合着世界,所有国家都加入经济和贸易的运动过程,人才向全球扩张。从国家层面来看,国民可雇佣性提升,可以提高国家在世界范围内的话语权。“工具主义”的教育理念将学生视为消费者,寄希望于高等教育能够提供满意的服务,培养社会所需,能够成为完美公民。高等教育也作为一种资本投资,与国家经济紧密相连,时代需要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满足特定时期的要求,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欧盟已将可就业能力作为考核高校的重要指标。

四、提升策略

(一)高校作为主导,高度重视。大学教育具有连接就业的任务,社会和家长共同作为高等教育的“购买者”,高校是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第一责任人。高等教育要顺应这样的变化,培养学会做事的学生,教育要以能力为建设基准。

1、更新课程体系。教学、科研、服务是当代高校的三大职能。给学生提供好的教育产品就是服务社会,向社会提供优质“新型资本”,并转化为先进的生产力服务社会,就需要紧跟社会、培养社会最需要的,但是实际情况却是大学所使用的教材、教具、课程设计落后于企业的需求,与企业主流技术脱节。课程设置落后,对于市场的变化不够敏感。

在此状况下,把“课程培养”与“实践体验”充分结合起来。就业能力是“干中学”。培养过程中,需要重新思索,“讲什么、如何讲、谁来讲”,课程内容需要创新,课程应根据市场对于就业能力的要求作出一定的变动。要汲取“前瞻性”的知识,弥补教材与应用的鸿沟。课程设置时经常汇集归纳企业的需求,整理培养重点,将教学目标、课程内容与当前经济发展、社会现状联系起来。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更多合适的案例给学生,让学生在项目中找到解决方法。

2、更新教师教学方式。大学教师也应有新的思维和新的做法,课程体系亟须重新规划,利用网络提升学生就业及思考能力,利用科技手段提升教学品质。教师应培养学生懂得从哪里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方法,引导学生面向未来。教师还应富有时代精神,关心人类文明,把握时代方向。摒弃原有只注重书本知识,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推广“觅食型”“育才型”教育,创新教学方法,采取主动的教育方法,比如互动式、点评式、演讲式等。教学生“怎么样思考”,如何获取知识,课程是讲授知识的很小一部分,大部分需要到图书馆查阅文献、实验室做实验加以消化。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去思索、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主动学习,参与性学习。

3、准确定位,促进内涵式发展。大众教育时代,不能再围绕着精英教育开展,不可能每个人都成为“栋梁”,有的人必须是“砖瓦”。教育模式转向大众化,仍然需要精英教育,各类高校根据自身实际恰当定位、凸显特色。清华、北大等“一流”高校仍以精英教育为主,培养各个学科的高精尖人才;而一般院校则要培养符合地方经济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地方综合大学则要结合自身优势学科、专业特色,还需要结合地方经济特色,担负起社会责任,培养一专多能、适用性强的人才。我国高中教育就开始有(普高/重点/职高)之分流体系,延伸至大学阶段更加明显(研究型大学/大学/学院/职业技术学院)。教育分流是重要的国家政策,可以将有限的教育资源做好妥善的规划,钻研学术、学习技能各得其所,使得学生的潜力得以发挥。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该批次的招录名额多,但更容易出现人才定位不清晰现象,部分学生动手能力不如高职高专类。而相较部属院校,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又相差甚远,如何接轨地方经济,提高学生的可就业能力,成为其办学的生命线。

4、“宽口径、厚基础”。大众教育时代,过去只关注知识和专业教育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变化。目前,大部分人都接受了高等教育,大学生就必须具备宽泛的能力和技能,培养较多的胜任特征,否则就会被抛弃。大学应遵循“宽口径、厚基础”的教育理念,摒弃学科划分过细,采用大类招生、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教育模式,培养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人才。

5、充分发挥社团的作用。社团活动以群育为主,德、智、体、美为辅,社团活动以其开放性、建设性、多样性、活动性,弥补课堂教育的不足。学生社团活动可以健全学生人格,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满足个人的社会参与,了解行政工作流程、步骤、规范;培养领导能力以及被领导的胸怀,能够在不同领域展现自己的兴趣与才华。

传统教学方式是针对专业知识,Buck指出可以直接或者间接把就业力技能传授给学生。例如:教室可以复刻职场的关键特色,要求学生的作业也接近真实职场所需要的表现,这样的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就业力。社团活动接近这样的设计,社团就是“从做中学”,比如团员招募、组织的运行、举办学活,整个过程所需要的企划、创意、执行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领导能力。社团对就业力的提升具有正向引导作用,可以提供一些与职业相关的社团活动组织。

6、切实发挥实践课的作用。实习环节可以让学生将抽象知识转为具象创作(操作),步入工作岗位后将个人价值转化为产值。面对目前的就业市场,仅有理论知识可能不够,透过实习增加知识应用机会,提升工作技能、人际关系及增进工作经验,能力内化,建立工作认同感。实习可以缩短企业用人的适应期,业界实习可以帮助学生达到上手,也可以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观念及能力。

大学课程中专业实习、认识实习被穿插在课程教学中,是对专业课的理解消化。真正能达到提升就业能力的寥寥无几,甚至学生在实习中,为完成任务,产生仅盖章不实习的“伪实习”,校企合作也仅仅止于皮毛。

(二)大学生作为主体,提高认识

1、有意识提高综合素质。快速变化时代,大学生必须积极适应外界利益相关者的要求才能跟上变化。牢固的专业知识仍然是基础,传统的“父爱”式的雇主不复存在,雇员仅靠忠诚来获得安全稳定的雇佣模式也不存在。加强自我管理,积极参加培训和教育,进而获得可携带的能力。

2、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有学者称当代社会为“终身学习型社会”,或者除了基础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第四层次教育。知识和大环境瞬息万变,职业类型层出不穷,“今日黄金”专业可能成为“明日黄花”,仅有学科知识已经不行,学校无法先知地替学生做准备,传道授业,必须拥有可转换的能力。自学能力、学习态度培养、身处职场与终身学习的能力,则是亘古不变的准则。专业和职业之间的对应关系变得模糊,产业结构调整、行业转移、知识消亡与创新的迭代,要求个人及时更新知识结构。大学四年后,所对应的职业要求可能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

(三)政府改变思路,作为引导。持续具有可就业能力的人力资源开发是从国家战略层面推出的,而传统的人力资源开发是从微观层次考虑,企业围绕着职位开发,高校围绕着专业开展。政府应发挥其导向功能,制定相应的政策,把可就业能力作为核心指标纳入评估指标。例如,英国教育部发布《教学卓越与学生产出框架》用于评估教育质量,就业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指标。统筹考虑用人单位和大学生之间的责、权、利。

(四)校企加强合作,作为动力。可就业能力伴随着个人职业生涯,并且为企业提供持续不断的动力。企业应该积极主动提升雇员个人可雇佣性,需要什么样的可雇佣性能力,“订单式”培养,与企业建立某种合约关系,以工作岗位需求引导学生能力的积累。改变“以考试为目的”转变成“以求职就业为目的”的主动学习。

五、结论

各类高校分流发展、适时转型,既培养学术性人才也培养应用型人才,坚持“需求导向”“质量核心”。将大学生可就业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改革的最重要的动力,高等教育将对知识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就业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本人、高校、企业、政府都做出努力。高校所提供的课程、教学是核心,本科教育应将视角挪向应用取向;“大众化教学时代”,大学生成为普通劳动者,学生在就业中需要进行规划,对社会的发展趋势需要有一定的了解;社会和企业也应为大学生就业创造便利条件。

猜你喜欢

职业生涯大学生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及实施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大学生之歌
大学生职业生涯团体辅导对促进就业的研究
走近美国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中日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