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射频消融术后肝癌患者的肝脓肿发生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2022-12-12宁艳秋

医疗装备 2022年22期
关键词:脓肿胆道肝癌

宁艳秋

天津市蓟州区人民医院肝胆外科 (天津 301900)

肝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患病率与致死率均较高,可导致患者出现肝区疼痛、乏力、持续发热等症状,病情持续发展,还会导致癌转移,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2]。临床治疗肝癌患者的措施有手术切除、肝移植、局部消融等。近年来,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因微创、安全、可重复性强等优势,在临床治疗肝癌中被广泛运用[3-4]。RFA在肝癌治疗中获得的疗效确切,但仍属于有创治疗,所引起的并发症不容忽视,其中以肝脓肿较为常见[5]。肝癌患者RFA后一旦发生肝脓肿,可引起败血症、感染性休克等,影响手术效果,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此,临床需及时明确肝癌患者RFA后肝脓肿发生情况,总结影响因素,并指导临床实施针对性防范措施。基于此,本研究以我院行RFA治疗的358例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RFA后肝脓肿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于我院行RFA治疗的358例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98例,女160例;年龄42~75岁,平均(60.75±6.46)岁;体质量指数18.4~27.7 kg/m2,平均(23.52±1.63)kg/m2。患者纳入遵照自愿原则,且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伦理批号K202001)。

纳入标准:经病理检查确诊为肝癌;病历资料齐全;依从性高;认知功能、精神、语言沟通能力正常。排除标准:合并其他恶性肿瘤;存在全身性感染;存在严重的脏器损伤者;合并传染性疾病者;合并血液系统疾病;存在严重脑器质性疾病;合并凝血功能或免疫系统异常。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RFA治疗,于治疗后第2天行血常规、生化等检查,监测体温,并常规使用抗菌药物;针对长期发热或外周血白细胞持续上升的患者,给予超声或增强CT检查。

术后肝脓肿形成诊断标准:体温>38.5 ℃,且持续3 d以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0×109/L;出现反复的发冷或发热现象;细菌培养结果呈阳性;发生感染性休克。患者如若满足以上任意一项,且增强CT显示病灶消融区边缘增强与病灶内积气,即可被判定为术后肝脓肿。

收集所有患者的年龄(≥60岁、<60岁)、性别(男、女)、体质量指数(≥24 kg/m2、<24 kg/m2)、化疗史(有、无)、肿瘤数目(单发、多发)、肿瘤最大径(≥5 cm、<5 cm)、糖尿病史(有、无)、胆道手术史(有、无)、肿瘤位置(特殊、非特殊)等一般资料,先行单因素分析,再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差异的项目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统计分析患者行RFA后肝脓肿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肝癌患者RFA后肝脓肿发生情况

行RFA治疗的358例肝癌患者中,术后共有16例发生肝脓肿,发生率为4.47%(16/358)。

2.2 肝癌患者RFA后肝脓肿发生的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BMI、化疗史、肿瘤数目、肿瘤最大径与RFA后肝脓肿的发生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史、胆道手术史、肿瘤位置与RFA后肝脓肿的发生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肝癌患者RFA后肝脓肿发生的单因素分析[例(%)]

2.3 肝癌患者RFA后肝脓肿发生的多因素分析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糖尿病史(β:3.279,OR:26.542,95%CI:7.292~96.606)、有胆道手术史(β:2.492,OR:12.088,95%CI:3.781~38.650)、肿瘤位置特殊(β:2.237,OR:9.361,95%CI:2.940~29.811)是肝癌患者RFA后肝脓肿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2。

表2 肝癌患者RFA后肝脓肿发生的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肝癌的临床患病率较高,位居所有恶性肿瘤的第四位,多发于中年男性人群[6-7]。肝癌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临床通常认为与饮酒、病毒性肝炎、遗传等因素相关,多因素持续作用可使肝细胞生长发生异常变化,导致增殖失控,最终形成恶性肿瘤[3,8]。手术是临床治疗肝癌患者的有效方法。近年来,影像引导下的肿瘤微创消融技术得到快速发展,现已成为临床治疗肝癌患者的重要措施之一。

RFA具有微创、安全、简便与可重复性好等优势,可有效杀灭肿瘤细胞,从而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但RFA治疗所致并发症难以避免,其中以肝脓肿较为常见,一旦发生,将会对患者术后恢复造成明显影响。因肝癌患者RFA术后肝脓肿发生的因素具有多样性,且不同原因引起的肝脓肿其治疗方式亦存在一定差异,故尽早明晰RFA术后患者肝脓肿发生的影响因素,以指导临床施以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对于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本研究结果显示,358例患者中,术后肝脓肿发生率为4.47%。该结果提示,临床需对此种情况予以高度重视,积极的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术后肝脓肿的发生。本研究结果亦显示,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BMI、化疗史、肿瘤数目、肿瘤最大径与RFA后肝脓肿的发生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史、胆道手术史、肿瘤位置与RFA后肝脓肿的发生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有糖尿病史、有胆道手术史、肿瘤位置特殊为肝癌患者RFA后肝脓肿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其原因,包括以下3方面:(1)有糖尿病史,糖尿病持续发展会造成代谢紊乱、免疫功能降低及修复能力减弱,RFA也会对机体免疫系统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故更易发生肝脓肿[9-10];(2)有胆道手术史的患者右腹部相关组织遭受过损伤,经RFA治疗会进一步损伤相关组织,尤其是治疗邻近肠管的肿瘤时,极易导致肠壁灼烧穿孔,进而增加肝脓肿的发生风险[11];(3)肿瘤位置特殊,如果肿瘤与机体的重要器官距离较近,在行RFA治疗时,可能造成胆管损伤,且高功率热消融会使肝内快速产生气体,进而诱发肝脓肿。

综上所述,糖尿病史、有胆道手术史、肿瘤位置特殊是肝癌患者RFA后肝脓肿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需给予高度重视,并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制定个体化的防治方案,尽可能减少肝脓肿发生,以改善患者预后。

猜你喜欢

脓肿胆道肝癌
SpyGlass直视系统在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诊治中的初步探索
XB130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
滇南小耳猪胆道成纤维细胞的培养鉴定
鱼刺致不典型小肠腹壁瘘并脓肿形成1例
分析肝胆结石实施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效果
隐源性肝癌与病毒性肝癌临床特征比较
治疗难易不同的肝脓肿
腹腔镜胆道手术中Luschka管损伤致胆漏的防治
microRNA在肝癌诊断、治疗和预后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TACE术联合手术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65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