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儿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2022-12-12黄奖昌

医疗装备 2022年22期
关键词:革兰胎龄病原菌

黄奖昌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一人民医院 (江西抚州 344100)

肺部感染是新生儿常见的感染类型之一,不仅会危害患儿呼吸系统,甚至可增加患儿病死率[1-2]。抗菌药物是目前临床治疗肺部感染患儿的重要手段,但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和免疫抑制剂、激素等药物的不合理应用,患儿易出现多药耐药菌株,降低感染控制效果,影响其生命健康[3-4]。因此,了解新生儿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情况,指导临床规范使用抗菌药物,对提高感染控制效果具有积极意义。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新生儿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相关危险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至2022年4月我院收治的855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患儿家长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住院时间>48 h;出生日龄<28 d;生命体征平稳。排除标准:入院前存在肺部感染;先天性发育障碍、先天畸形;合并感染性疾病。

1.2 方法

留取所有新生儿的血液标本及气管内分泌物。

入院后,采用无菌吸痰管吸取其气道内分泌物;严格消毒后,对新生儿进行静脉穿刺,经股静脉采集3 ml血液标本;采用上海璟瑞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提供的BACTAC 9240型全自动细菌鉴定仪鉴定病原菌,所有部位均取材2次,连续2次培养出同一病原菌,即为细菌感染阳性;质控菌株由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提供,包括大肠埃希菌ATCC 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 ATCC 25923及铜绿假单胞菌ATCC 27853。

利用我院病历系统收集、整理所有新生儿的胎龄、出生体质量、性别、营养状况、分娩方式、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情况、母乳喂养情况、羊水污染情况、机械通气、合并肺部感染等信息,参考《内科学》[5]中相关诊断标准判断其是否发生肺部感染。

1.3 评价指标

分析新生儿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总结相关危险因素。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多因素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新生儿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

855例新生儿中,发生肺部感染68例(占7.95%),共分离出76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20株(占26.32%),革兰阴性菌56株(占73.68%),见表1。

表1 新生儿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

2.2 新生儿肺部感染危险因素

2.2.1单因素分析

对新生儿肺部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的结果显示,胎龄、出生体质量、营养不良、分娩方式、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母乳喂养、机械通气均与新生儿肺部感染发生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羊水污染与新生儿肺部感染发生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新生儿肺部感染单因素分析

2.2.2多因素分析

对新生儿肺部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的结果显示,胎龄<37周、出生体质量<1 500 g、营养不良、剖宫产、住院时间≥7 d、有侵入性操作、机械通气是新生儿肺部感染发生的高危因素(P<0.05);母乳喂养是新生儿肺部感染的保护因素(P<0.05),见表3~4。

表3 新生儿肺部感染影响因素变量赋值情况

表4 新生儿肺部感染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新生儿肺部感染会涉及多器官功能受损,诱发不可逆性损伤,对新生儿成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可危及其生命安全[6-7]。抗菌药物是临床治疗感染性疾病的重要手段,但抗菌药物的不恰当使用会使病原菌耐药性明显增长,临床治疗难度增加[8-9]。

本研究结果显示,发生肺部感染患儿68例,共分离出76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占26.32%,革兰阴性菌占73.68%。以上提示,革兰阴性菌是导致新生儿肺部感染发生的主要病原菌,临床工作中需重点监测此类病原菌,合理用药,以预防耐药菌株产生。

本研究结果显示,胎龄<37周、出生体质量<1 500 g、营养不良、剖宫产、住院时间≥7 d、侵入性操作、机械通气是导致新生儿肺部感染发生的高危因素。分析其原因如下。(1)早产儿和低出生体质量儿身体各器官尚未发育完全,特别是免疫系统中的免疫球蛋白、中性粒细胞、补体等,导致其抵抗力低下,难以有效抵抗病原菌侵袭,易发生肺部感染[10]。(2)新生儿出生后,可因喂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营养不良,降低其机体抵抗病原菌侵袭的能力,故易发生肺部感染[11]。(3)经阴道分娩的新生儿,出生过程中阴道的规律性收缩会促使其胸部扩张、受挤压,出生后肺泡有良好的弹性,易于肺部发育;而经剖宫产出生的新生儿未经阴道挤压,肺部发育程度较差,且出生后与医护人员接触时间更长,加之新生儿抵抗力较弱,对病毒、细菌等易感,均可增加肺部感染发生风险[12]。(4)医院内患者多,环境中存在多种病原菌,长期处于该环境可增加感染发生可能;同时,随着住院时间的延长,患儿机体抵抗力和营养状况明显减弱,也会增加肺部感染的发生风险[13]。(5)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侵入性操作会削弱机体正常的防御功能,为致病菌侵入提供有利条件,从而增加肺部感染发生的可能[14]。(6)机械通气中的气管插管易损伤气道黏膜,降低呼吸道黏膜的防御保护机制,易被病原菌定植和侵入,且长期通气会对纤毛运动造成不良影响,减弱呼吸道防御功能;加之气管导管会刺激气管黏膜壁,诱发水肿、渗出,为病原菌的生长繁殖提供条件,增加肺部感染发生可能[15-16]。本研究结果显示,母乳喂养是新生儿肺部感染的保护因素。分析其原因,母乳中含有大量的乳酸、氨基酸等物质,是促进新生儿发育、增强免疫力的重要营养来源,有助于抵御病原菌侵袭;而且,部分新生儿无法耐受成分奶粉,易出现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导致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紊乱,抵抗病原菌侵袭的能力下降,引发肺部感染[17]。

综上所述,革兰阴性菌是导致新生儿肺部感染的发生的主要病原菌;胎龄<37周、出生体质量<1 500 g、营养不良、剖宫产、住院时间≥7 d、侵入性操作、机械通气是导致新生儿肺部感染发生的高危因素,母乳喂养是其保护因素。

猜你喜欢

革兰胎龄病原菌
2020年全国细菌耐药监测报告(简要版)
杧果采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力研究
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的首次肝功能指标的差异性
肿瘤医院感染患者革兰阳性菌分布与耐药性及经验性抗MRSA的研究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菌调查与预防浅谈
植物免疫系统“合作”御敌
早期综合干预对小于胎龄儿生长发育、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等影响观察
细菌培养联合药敏试验对感染性角膜炎患者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影响
不同胎龄新生儿心电图特点与临床意义的对比分析
什么是革兰阴性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