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对腹部CT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

2022-12-12邵培育苏小蓉通信作者

医疗装备 2022年22期
关键词:受检者腹部剂量

邵培育,苏小蓉(通信作者)

1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影像科 (福建厦门 361003);2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影像科 (福建厦门 361004)

CT是临床进行腹部检查的常用方式,在减少伪影、噪声及提高图像质量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1],但CT检查具有一定的辐射,有研究指出,腹部CT检查产生的辐射可增加受检者预期寿命内的患癌风险[2]。赵永霞等[3]的研究指出,与超声、MRI等检查相比,CT检查过程中,受检者需承担更大的辐射危害,建议临床根据受检者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CT检查方式,尽可能降低其辐射危害。近年来,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在CT检查中的辐射剂量优势得到临床研究证实[4]。利用该技术的CT诊断系统能根据扫描实际情况,自动选择最佳kV与有效mAs自动补偿,从而降低受检者受到的辐射剂量;但关于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对CT图像质量的影响,仍存在一定争议。鉴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对腹部CT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1月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腹部CT检查的84名受检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检查方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2名。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纳入标准:因疾病诊断或体检接受腹部CT检查;临床资料与CT检查报告完整清晰;关键数据(如年龄、CT参数)无缺失。排除标准:合并认知功能障碍;合并智力障碍。

1.2 方法

所有受检者均接受腹部CT检查,所有操作均由我院放射科同一组医护人员完成,仪器采用CT扫描诊断系统(西门子,Definition AS)。检查方法:受检者保持仰卧位,调节CT定位光标,使纵轴光标与腹部中线平齐,然后进行腹部CT检查;设置管电压为120 kV,扫描时间为10.36 s,延迟时间为6 s,螺距为0.6,视野为323×323 mm,层距为5.0 mm,Acq为128×0.6 mm,层厚为5.0 mm;除电流调制模式存在差异外,两组受检者其余扫描操作均完全相同,对照组采用固定管电流进行扫描,试验组采用自动剂量最优化X线球管电压智能调节技术进行扫描。

1.3 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对比-噪声比(contrast-to-noise ratio,CNR)、同层皮下脂肪CT值、容积剂量指数(CT volume dose index,CTDI)、剂量长度乘积(dose length product,DLP)及图像质量。

图像质量评价标准[5]:优,图像无伪影干扰,成像清晰且颗粒均匀细腻,能够良好显示腹内组织的功能与结构形态;良,图像存在少量不影响结果判读的伪影干扰,能够正常观察腹内组织功能与结构形态;差,图像存在大量影响结果判读的伪影干扰,无法分辨腹内组织功能与结构形态;优良率=(优人数+良人数)/总人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CT检查参数比较

试验组CNR、同层皮下脂肪CT值、CTDI及DL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CT检查参数比较

2.2 两组图像质量比较

两组图像质量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图像质量比较

3 讨论

腹部CT检查具有可连续采集、分辨密度高、扫描速度快、空间结构成像效果好、单位时间覆盖率高、伪影干扰小等优势,有助于临床更好地观察受检者腹内组织的功能与结构,为诊断疾病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6]。但腹部CT检查存在一定的辐射危害。任心爽等[7]的研究显示,CT检查是我国住院患者最常用的检查方式之一,检查率高达10%;头颅CT、腹部CT均应用广泛,其中,腹部CT的CTDIW高值约为正常参考值的近2倍,且CT辐射剂量过高的情况较为常见。CT检查可增加受检者的辐射损伤风险,且可导致人体癌症发病风险升高[8]。鉴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应用于腹部CT检查对受检者CT图像质量与辐射剂量的影响,以期为腹部CT检查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CNR、同层皮下脂肪CT值、CTDI及DL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显示,尽管对照组图像质量相关参数(CNR与CT值)更优,但试验组的辐射剂量相关参数(DLP与CTDI)均优于对照组,表明采用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进行腹部CT检查产生的辐射剂量小于固定管电流技术,这有助于降低受检者检查过程中受到的辐射危害,与黄涛等[9]的研究结果相似。可见,固定管电流与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在腹部CT检查中各有优劣势。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图像质量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采用两种技术进行腹部CT检查的图像质量无明显差异,与刘保东等[10]的研究结果相似。因此,尽管两种技术的图像质量参数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图像质量均表现良好,可见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能满足临床诊断需求,并能降低受检者受到的辐射剂量。

综上所述,采用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进行腹部CT检查获得的图像质量可靠,能清晰显示患者腹部组织形态与结构信息,还能有效减少辐射剂量,延长仪器使用寿命。

猜你喜欢

受检者腹部剂量
·更正·
中药的剂量越大、疗效就一定越好吗?
基于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和自动曝光控制降低CT检查中受检者辐射剂量的研究
健康体检的护理质量管理实践及体会
腹部胀气的饮食因素
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不同浓度营养液对生菜管道水培的影响
90Sr-90Y敷贴治疗的EBT3胶片剂量验证方法
冠状动脉CTA检查前需做哪些准备?
说说健康体检中的沟通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