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布鲁斯音乐叙事
——艾丽丝·沃克诗歌中的声音诗学

2022-12-12许庆红

关键词:布鲁斯非裔沃克

许庆红,符 伟

(安徽大学 外语学院,合肥 230601)

声音诗学指诗歌中的声音形态及声音的文本化,包含诗歌文本声音的文化基础、文化意义和美学意义。诗歌的英文“poetry”一词源于中世纪拉丁语poetria,表示口头创造的艺术,本质上就涉及声音的结构。帕洛夫(Marjorie Perloff)在《诗歌的声音/声音的诗歌》中谈到:事实上,我们今天关于诗歌的讨论,主要是关注一首诗表面上的“说”的内容。而关于诗歌的声音结构,过去几十年语言学家和修辞学家所实践的“科学”韵律分析,造成了对诗歌声音结构的冷漠和忽视。“当人们对一首诗的韵律和节奏单位、元音和辅音的重复、语调的变化描述得越细致,我们就越不能全面地把握诗人的特别创作,也无法从某一时期的风格上或从文化上去理解这位诗人”[1]2。对韵律的语言学研究,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人们对诗歌声音的研究兴趣。然而,诗歌文本的声音结构与其所包含的意义不可分割,音乐性也是诗歌声音的一个重要特征。诗歌和音乐都以某种非理性的方式影响听众,比如,两者都以某种方式参与情感的交流而不是知识的交流,两者都能唤醒直觉和意志,等等。

民族文化是非裔美国文学的基础,如学者所言,“‘美国黑人诗歌’存在的基础是民族文化,而黑人音乐正是一种最能代表美国黑人民族文化特质的符号”[2]48。布鲁斯(blues)又称蓝调,起源于19世纪60年代美国黑人奴隶的灵魂乐、赞美歌、劳动歌曲、叫喊和圣歌,是南北战争后在黑人民间产生的一种演唱形式,与黑人的种植园歌曲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音乐成了困苦人民不可或缺的消遣,他们劳作时的田野呼唤和歌声之后又融合了灵歌、教堂唱诗以及民间幽默等各种元素,最终发展成家喻户晓的布鲁斯音乐。布鲁斯具有相对独特的叙事特点,多以重复、互相回应的唱答段和多变的短句抒发不变的忧伤,其结尾通常是开放式的,留给听众自己去联想、发散、品味。英文“blues”一词指一种悲伤的状态或感情,故人们对布鲁斯音乐的初步感知是压抑且沮丧的。布鲁斯承载着非裔美国人民的伤感底色,创作者们把它看作一种使痛苦升华的精神疗法。

艾丽丝·沃克(Alice Walker,1944-)是美国著名的小说家、诗人和妇女主义价值观的重要倡导者及运动领袖。沃克以她独有的优雅,在美国民权运动的高涨时期,让世界聆听到了被边缘化群体的独特声音。关于沃克诗歌的既有研究为数不多,学者们大多聚焦其女性主义的创作主题及政治诉求方面,指出沃克将自然书写与妇女主义和民族主义相结合,创作主题从个人诉求走向了社会批评。比如,王卓认为,“她[沃克]把自己的性别和种族特征与生态和人类巧妙地融合起来,并赋予它们以自己独特的理解,她笔下的诗歌也因此呈现出缤纷的色彩和丰富的内涵”[3]96;夏光武在《从生态批评的视角解读沃克诗集〈她蓝色的躯体〉》中提到,沃克“生态诗歌创作特征”早就奠基于(创作诗歌的)前25年”,经历了“从最早的个人诉求走向社会批评,树立起与众不同的风格”[4]47。然而,聚焦沃克诗歌声音的相关研究并不多见。实际上,沃克的诗歌中富含布鲁斯声音元素和布鲁斯音乐叙事特征,是诗人用来书写非裔经验、表达非裔美国人民诉求的重要方式。因此,本文欲以沃克1985年的诗集《马儿让风景更美》 (HorsesMakeaLandscapeLookMoreBeautiful)为例,从声音诗学视角分析沃克诗歌中的布鲁斯音乐叙事及其声音美学特征,以深化对沃克诗歌的理解。

二、沃克诗歌的声音形态与布鲁斯音乐叙事

美国非裔诗歌文本的声音大体上有三种类型。一是声音作为诗歌的基本要素。诗人以标准语言书写符号或发音变化等形式记录的声音,以节奏、诗行长度等模拟的声音,等等。二是声音作为诗歌的内部结构。利用口头表达或民族音乐形式创造诗歌,把已有的民族音乐和口头表达形式引入到诗歌文本中。三是声音作为诗歌的文本。一首诗的文本建构是基于声音而不是文字,文字文本是这种声音文本的伴生性存在。[5]63-64。因而,在诗歌文本中,文字只起到记录作用,声音的内涵往往要大于文字的意义,比如,音乐中的二人对唱所传递的情感。美国非裔民族音乐传统和口头表达传统促成了早期美国非裔诗人以声音作为文本的主要形式。美国非裔声音诗学来源于不同时期美国非裔诗人的社会文化实践,因此,布鲁斯音乐元素是很多美国非裔诗人在当时社会文化影响下自觉选择的结果。受布鲁斯灵魂乐等音乐影响的作家比比皆是。“从兰斯顿· 休斯到艾丽丝·沃克,从拉尔夫·艾里森到查尔斯·富勒,从理查德·怀特到尼托扎克·尚吉,这些名家无一不在写作风格和写作内容上受到布鲁斯、灵魂乐和爵士乐的影响”[6]1。沃克曾经坦言自己深受美国黑人音乐和音乐家的影响,“音乐是我最钦慕的艺术,我一直在试图抵达黑人音乐的殿堂,抵达那种无自我的集体意识,那种自然的、优雅的境界”[7]236。

沃克的诗歌中包含丰富的布鲁斯声音元素和布鲁斯音乐叙事特征,如悲伤的情感、重复、相互回应的唱答、即兴表演、叫喊等。其中,既有作为诗歌内部结构的声音,即把口头表达语言与诗歌结合起来,又有作为诗歌文本的声音,如一唱一和、叫喊等,使诗歌的声音形态呈现多样化的特点。首先,沃克诗歌中的词语、句子、段落的重复符合布鲁斯音乐的特点。在音乐中,对某句歌词、某个旋律的重复既突出了音乐的声音特征,又强调了音乐的主题。类似的是,在诗歌中,对某个单词、句子或段落的重复既突出了文本的声音,也奠定了诗歌的感情基调,如布鲁斯音乐所表达的伤感、忧郁、愤怒等情感。其次,诗歌中的二人对唱和即兴表演使诗歌的声音意义大于其文字意义。声音作为诗歌的内部结构和主要构成部分,既显示了沃克诗歌的声音诗学,又与布鲁斯音乐叙事特征一致。最后,沃克诗歌中的布鲁斯叙事特征也体现在叫喊与黑人口语/方言相结合的方式。叫喊是声音的一种表现形式,而黑人口语则记录了不同于主流话语的声音形态。诗人对声音形态的独特运用,记录了非裔美国人民不寻常的的文化经历。如学者所言,“非裔诗人借助于声音使其声音文化得以形成的生存经验得以再现和保存于诗歌文本之中,同时也记录声音自身的形态和策略在不同时期的历史演进”[5]66。本文从布鲁斯音乐叙事的感情基调、“呼唤—应答”与即兴表演、叫喊与黑人口语/方言三个方面阐释沃克诗歌中基于声音诗学所包含的布鲁斯音乐叙事特征。

(一)布鲁斯音乐叙事的感情基调

布鲁斯音乐中含有表达个人苦痛的抒情曲调,这一点也是沃克诗歌的一个重要特征。首先,诗人通过旋律和歌词的重复与回环来突出声音;其次,扬抑格或抑扬格的韵律和音调、缓慢的节奏凸显了悲伤、愤怒、忧郁、乐观等感情基调;再次,短句的使用也使节奏变慢,与韵律一起强化声音与情感,彰显布鲁斯音乐叙事的基本主题,即揭示美国非裔生活既乐观又忧郁的真谛。

沃克的诗歌《像这样下着雨的清晨》(These Mornings of Rain)就具有明显的布鲁斯叙事特点:构思巧妙的重复、扬抑的格律、缓慢的节奏与伤感的基调等。

THESE MORNINGS OF RAIN

These mornings of rain

when the house is cozy

and the phone doesn′t ring

and I am alone

though snug

in my daughter′s

fire-red robe

These mornings of rain

when my lover′s large socks

cushion my chilly feet

and meditation

has made me one

with the pine tree

outside my door

……

On these blustery mornings

in a city

that could be wet

from my kisses

I need nothing else.

And then again,

I need it all.

首先,这首诗共6节(其中3—5节省略),每一节的开头重复“these mornings”,符合布鲁斯曲式重复的叙事特点。其次,全诗的格律基本呈扬抑格,朗读时声音先重后轻,属于降调,凸显了其音调的悲伤与忧郁。就每一诗节的结构而言,以第1节和第2节为例,均由 “and与with”割断,句子由长变短,一分为二、三甚至四句,减缓了阅读速度,使全诗的节奏变慢,烘托了全诗氤氲而出的感伤氛围。全诗6次重复记录了一个爱雨者对雨的告白,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也反映出非裔美国人民善于忍受苦难与苦中作乐。

(1)构造判断矩阵。其基本思路是根据每一层指标的权重系数,以第一层指标权重为基准来决定第二层、第三层…第n层指标的权重系数,最后由专家决定下层指标i与j哪一层指标最重要,通过对不同指标权重系数赋值来得到判断矩阵。由于每层具有n个指标,经过两两比较后可以得到判断矩阵为C=(Cij)n×n。Cij表示因素i与j相比,对于上层指标的重要程度值,在层次分析法中,通常采用1~9标度法来构造判断矩阵。

诗歌《记得吗?》(Remember?)则体现了词语和句子的重复以及段落的回环:

REMEMBER?

Remember me?

I am the girl

with the dark skin

whose shoes are thin

I am the girl

I am the dark

rotten-toothed girl

with the wounded eye

and the melted ear.

……

I am the woman

offering two flowers

whose roots

are twin

Justice and Hope

Let us begin.

这首“布鲁斯诗”分为7节(2—6节省略)。重复的词语、句子、段落的分别是“dark、rotten、wounded”; “I am the girl、I am the woman”;“I would give to the human race only hope”。 作者描写的女性与黑肤色、腐烂、受伤有关。前3节重复“我是女孩”(I am the girl)的经历,后4节则重复“我是女人”(I am the woman)的蜕变。女性的力量从“女孩”(girl)过渡到“女人”(woman),黑人女性在遭遇苦痛中成长。女孩时肤色“黑色”(dark)、牙齿“腐烂”(rotten)、身体“受伤”(wounded),她需要照顾小孩、打扫房间、煮饭、洗衣服。长大后肤色依旧是“黑色”,牙齿也需要“修理”(repaired),但是“女人”可以寻求正义(Justice)并带给他人甚至人类希望(Hope)。这是作者对“女孩”在前3节中的遭遇所作的乐观回应,经历了这个过程,女孩才变为女人,这也是为什么“I am the girl”的重复少于“I am the woman”的原因所在。在第5节中,“我”仍然是黑色的(Dark),但是却已经被修复了(repaired)、被治愈了(healed),表明女性有疗愈和救赎自己的力量。这首诗对词语、句子、段落的重复,既刻画了地位被边缘化的黑人女孩形象,也塑造了一位遭到不公正对待的女性形象,同时也是对前3节中黑人女孩勇于自我修复,即自我和解与认同的强调。沃克通过诗歌中布鲁斯音乐叙事重复手法的运用,真实地记录了黑人女性的遭遇和成长历程,表达了她对这一群体的认同以及对她们自信乐观态度的赞赏。

在诗集《马儿让风景更美》中,其他诗也富含重复元素,如《折磨》(Torture)中对“plant a tree”的重复,《如何创作诗》(Howpoemsaremade/adiscreditedview)中对“there is a place…must go”的重复,比比皆是。在重复中突出句子或短语,就如布鲁斯乐曲中对同一内容的再现,给人荡气回肠之感,从而增加了诗歌文本的声音内涵。

(二)“呼唤—应答”与即兴表演:布鲁斯音乐叙事的诗歌文本化

布鲁斯音乐的特征之一是使用“呼唤—应答”(call and response)模式,它是布鲁斯音乐常见的唱法,源于非洲的口头表达传统和民族音乐特征。“呼唤—应答”是由“田间呼喊”演变而成,其形式通常是由一名黑奴以劳动号子或圣歌起头,其余黑奴纷纷回应他的呼唤。在现代音乐中,它是指两个不同乐句间的一种延续关系,通常由不同的乐手分别表演,第二乐句往往是对第一乐句作出的评论或应答,从而形成一种对答合唱的风格[8]64。布鲁斯音乐借助对唱形式向观众传递情感,“非常契合西非的呼应传统。主唱歌手唱一句,乐队中的其他人要么回答,要么呼应他的话。在布鲁斯音乐中,这种对唱通常被演绎为歌手和乐器之间或另一位音乐家之间的对话”[9]14。对唱可以是一个人对一个人,一群人对一群人,或者一种态度对一种态度。对唱也是诗歌声音文本化的表现,音乐化了的声音成为诗歌的主要内容。诗歌通过布鲁斯音乐的叙事形式来表达作者对他人或社会的态度和感情。

沃克这部诗集中的一些诗歌,如《首先,他们说》(First,they said)和《灰色》(Gray)等采用直接或间接引语再现了布鲁斯音乐中“一唱一答”的表现形式,保留了布鲁斯的声音特色。如在《灰色》(Gray)一诗中,沃克直接引用了她与友人的对话(引文为该诗第3节),表达了沃克对于男女之爱稍纵即逝的戏谑和调侃。

“How long does it take you to love someone?”

I ask her.

“A hot second,” she replies.

“And how long do you love them?”

“Oh,anywhere up to several months.”

“And how long does it take you

to get over loving them?”

“Three weeks,” she said,“tops.”

布鲁斯音乐反映了非裔美国人民在边缘化困境中的追求,它不仅是一种音乐,也是一种语言,一种被人为编码的语言。沃克赋予非裔美国诗歌以布鲁斯音乐元素这一民族文化符号,用音乐形式反映了黑人内心深处的声音诉求,使诗歌具有鲜明的非裔特色。在这里的对唱中,布鲁斯渗透了黑人的内心写照,如压抑、无奈、苦闷等,有着浑然天成的感伤基调。布鲁斯对唱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它无与伦比的真实性。沃克曾言:“我爱布鲁斯,因为能听到人们试图唱出生活中真实发生的事情。当你在听布鲁斯的时候,你清楚地知道你听到的是真切朴素的情感,听到人们试图在生活中找寻快乐”[10]24。对于沃克来说,她的文字即布鲁斯,布鲁斯也即她的文字,没有其他音乐比布鲁斯更加契合她的写作风格了。

同时,布鲁斯音乐注重情感的宣泄和直接表达。在“一唱一和”中,歌曲不经过构想而是直接由歌手唱出,因此即兴性成为蓝调音乐的基本特征——“大多布鲁斯艺术家在有必要时,能够创作出原汁原味且篇幅连贯的歌词,但实际上,他们并不将布鲁斯与有计划地创作(歌词)紧密联系在一起……典型的做法是,他们以建立一种情绪或情境的词句开始,然后根据歌手的当下的心血来潮或意识流,在主题上展开”[9]113。这里的“心血来潮”“意识流”,指的就是歌手一时兴起而留下的即兴创作。在沃克的诗歌中,对布鲁斯音乐形式的借鉴还表现在对即兴演奏的运用。如下面的《谁?》(Who?)这首诗:

WHO?

Who has not been

invaded

by the Wasichu?

Not I,said the people.

Not I,said the trees.

Not I,said the waters.

Not I,said the rocks.

Not I,said the air.

Moon!

We hoped

you were safe.

在布鲁斯表演中,有时表演者会插入一句对话,或临时添加一些音乐语言,配上吉他或钢琴,往往成为一首歌曲的高潮。这种即兴的演出,也成为沃克诗歌叙事的灵感源泉。在这首诗中,沃克对“Not I”的重复,分别由5个主语说出,从人到动物、植物,再到自然界,即兴表演给予沃克诗歌声音文本化以更多可能性。这首诗讽刺了金发白人剥削他们所能利用的一切资源,无论是活的动植物还是其他自然物质,几乎没有什么能逃过Wasichu(即达科塔印第安人所说的“蓝眼睛的白人”)的蹂躏。在这首诗的最后一句“Moon/We hoped/you were safe”中,沃克用一种意想不到的声音、一种突然的方式表达了其对月球的深切关注——月球之所以能存活下来,可能是因为它离地球很远。这句话的即兴性使整首诗歌情感达到高潮,使诗歌主题更有深度。对月球的关注,构成了一个对金发白人深刻的讽刺。

(三)叫喊和黑人口语/方言:布鲁斯音乐叙事过程中的声音形态

叫喊(holler)来源于田间劳动人民的口号,孕育于黑人的劳动实践中,因此不同时期叫喊的声音形态会有所不同,从而记录了非裔美国人民在不同时期的生存状况和精神世界的变化。布鲁斯起源于美国南方黑人在地里的叫喊,叫喊者人数多的时候又称劳动号子。“有节奏的劳动号子让成群的劳动者步调一致地前进,而独自工作的人会用‘田间叫喊’安抚羊群,让他们的朋友和同事知道他们在那儿,或者只是边唱边打发时间”[9]12。因此,布鲁斯音乐中的叫喊不仅具有节奏性和一致性,而且在叙事过程中还具有振奋士气、鼓舞人心的作用。沃克的诗歌中常常穿插这类声音,以一种突如其来的方式将诗人的情感入木三分地表现出来,突出了其诗歌的声音形态。比如“歌谣”(Song):

SONG

The world is full of colored

people

People of Color

Tra-la-la

The world is full of

colored people

Tra-la-la-la-la.

……

The world is full of

colored people

People of Color

Colorful people

Tra-la-la!

在这首诗歌中,冒失而刺耳的叫喊 (holler)是布鲁斯音乐的根本特色之一。在音乐演奏中叫喊往往由演奏者出其不意地发出,以不同寻常的叫喊来渲泄黑人在田间地头劳动时的情绪和思想。因此,叫喊表现了布鲁斯音乐叙事中声音的独特形态。本诗中的叫喊有长句“Tra-la-la-la-la”与短句“Tra-la-la”,这种口头音乐的交替、重复使用,增加了诗歌文本中非文字的声音形式,赋予诗歌以较强的节奏感和音乐感。“Tra-la-la-la-la”中间的破折号不仅在视觉上使人联想到声音的停顿,而且在朗读时阻断了“la”与“la”,充当了音符的作用。因此“Tra-la-la-la-la”的声音形态增加了诗歌在视觉和听觉上的音乐性。同时,沃克重复了6次“The world is full of colored/ people /People of Color”,又俏皮地加上了“Tra-la-la-la-la”,整首诗的风格欢快轻盈。一方面,作者认为黑人仅仅是世界上肤色人种的一种,与其他肤色人种并无不同,表达了沃克对非裔美国身份的认同,但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大部分非裔群体所遭受的是不认同。另一方面,“Tra-la-la-la-la”的出现,使诗歌充满随意、自由的口头音乐,因此打破了一直重复“The world is full of colored/ people”的尴尬境地。这首诗的抑扬格律与叫喊声一起加强了诗歌高亢的语气,渲染了黑人激动的情绪与乐观、积极向上的情感,让听众产生共鸣。

此外,布鲁斯音乐叙事中的对唱、即兴表演和叫喊还使其声音形态口语化。黑人口语使其语言区别于美国主流语言,突破了英语对本族文化交流与表达的限制。美国非裔诗人用口语或方言化了的语言回应,可以抵抗主流文学与语言的霸权,赋予非裔文学以民族性。“美国非裔的声音形式和策略是整个民族经验的产物,是所有成员共同的认知和思维方式、表达和交流方式的集中体现,非裔诗歌通过呈现这类声音形式和策略,能够有效地唤醒族群成员的共同记忆和情感体验,从而将族群成员聚合在一起,促进民族身份认同”[5]67。在非裔音乐中,演奏者根据自己的思想情感,对黑人方言这种具有非裔特质的符号进行自由编码,在这方面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布鲁斯音乐。“在黑人文本中,方言土语的大量使用、非标准英语所造成的意象成为‘黑人性’的文本特点。这种‘象征的自由’颇似布鲁斯的乐章,而且也正是区别黑人的文本性与主流标准语言文本的差异之所在”[11]6。 在沃克的某些诗中,大部分都以简单的口语形式呈现,其诗词句真实简单、朴实无华,但语言生动精彩、富有个性。沃克将布鲁斯音乐当作一种素材丰富的声音系统,当作一种黑人方言传递的方式。例如,《那么》(Well)这首诗,就体现了布鲁斯叙事中对黑人方言的引入:

Well.Nobody ever said

supporting other people′s revolutions

wouldn′t make us

这里采用了典型的黑人英语语法——用双重否定(Nobody ever said…wouldn′t…)表示标准英语中的否定意义。类似这种情况的例子在《家庭化》(Family of)中也有体现,“This small/ white man/Who would be neither courteous /Nor clean /Without my help”用“Neither”“Nor”“Without”构成双重否定的句式,简单的口语加上方言风格突出了双重的声音。不仅如此,黑人方言中惯用的其他语法也出现在沃克的诗歌中,如《这些日子》(These Days)中, “Her warm hands steady on the cool /and lively clay/ her body attentive and sure /bending over the wheel”对be动词的省略,以及在“It′s gonna be all right/ You gonna see the light”中将going to be改成了gonna be,不一而足地保留了美国非裔原始的语言习惯,凸显了美国非裔诗人对声音形态与策略的选择,保留了非裔语言与文化的特点。

三、结束语

沃克曾说,“音乐对我们来说就是一切。它被赋予了大量精神上的含义和社会信息,为每一代人所需要。这便解释了为什么我们的音乐倾向于反映思想和政治。音乐必须要承担这些信息”[12]1。对于沃克而言,声音诗学在于对布鲁斯音乐叙事的运用、诗歌与布鲁斯音乐特征的糅合。沃克的诗歌符合布鲁斯音乐的叙事结构,她将重复、对唱、即兴表演、叫喊等布鲁斯音乐特征与独特的民族口语和方言结合,赋予其诗歌独特的声音形态,书写非裔美国人民独特的个人与民族经历,表达非裔美国人民的心理情感。

猜你喜欢

布鲁斯非裔沃克
未来科幻城
论美国非裔诗人C.S.吉斯科姆的“拖延”诗学及其族裔诉求
布鲁斯·鲍文
快递爱情
请给我一幅画
世上最美丽的吻
10美元的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