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2-12-12唐伟
唐 伟
(中共临沧市委党校、临沧市社会主义学校,云南 临沧677000)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本动力,以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够从根本上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一、文化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前提
文化认同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文化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前提,是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保障。在文化认同的前提下,各民族通过平等的文化交流,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补充,从根本上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格局,这是解决民族团结问题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这个时代命题,党的十九大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路径是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在此基础上,繁荣和发展各民族优秀文化,不断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基础。
文化认同是人们长期在一个民族共同体中共同生活所形成的一种群体的感觉,其核心是对一个民族基本价值的认同,它是凝聚这个民族共同体的精神追求、精神基因和精神标识。文化是灵魂,它总能潜移默化地以无形的意识、无形的观念,作用于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是一个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在文化层面上形成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园,是56个民族牢固的精神纽带。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指以中国为主要区域,形成的具有中华民族历史文化联系、稳定经济活动特征和心理素质的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构建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这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他同时强调,“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1)《习近平出席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2021年8月28日,http://www.gov.cn/xinwen/2021-08/28/content_5633940.htm,2021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从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连接其他“四个认同”的精神血脉层面,深刻阐明了文化认同是“四个认同”中最深层次的认同。由此可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为关键的是文化认同,它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前提。树高千尺有根,水流万里有源,文化认同就是溯源、铸魂的过程。溯源、铸魂的外在表现就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属于灵魂层面,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而一个民族的团结、稳定,是外在的表现。一个民族的团结与稳定关键是要有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文化认同的重要体现,它引导着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二、以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逻辑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被写入党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全党的共同意志和基本遵循。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以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主轴、主线,是坚定文化自信、传承文化基因、凝聚中国力量的必然要求。
(一)以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2)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本问题》,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20年,第254页。其所蕴含的文化自信的充足底气、精神基因、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标识,是文化认同的精神血脉。
1.以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应有之义。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从根本上说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它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精神文明凝聚力的有力体现。追根溯源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机复合体,文化认同实质上就是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它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前提条件。因此,从实质上来说,以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应有之义。
2.以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3)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本问题》,第258页。坚定文化自信凸显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基、价值和理想,这是文化认同的基础条件,因为以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然彰显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信仰力量。信仰力量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我国是一个有着14亿人口、56个少数民族的大国,以文化认同铸牢共同的信仰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
3.以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具体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4)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本问题》,第251页。自古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了“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等一系列的核心理念,它所呈现出来的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是一个国家发展的稳定器。坚定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事关民族精神独立的大问题。因此,以中华民族共同核心价值的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具体体现。
(二)以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传承文化基因的必然要求
文化基因是一个民族的根本精神血脉,也是实现文化认同的根本要素。中华文明之所以历经数千年仍能够不断延续发展,根本原因就在于文化基因的传承连绵不绝。这种文化基因的传承并没有因为王朝的更迭而断绝,而是得到不断地发展。直到今天,从幼儿教室到大学课堂,从林海雪原到烟雨江南,从胡同里弄到宽敞明亮的写字楼,2000多年前的文字仍然在使用,诗文仍然在传颂,这在其他国家、其他民族是不可想象的。中华文明的文化基因之所以能得到不断传承,与历代统治者重视以中华文化为核心的文化认同教化是分不开的。要理解文化基因的传承,可以从大一统的国家观、文化典籍传承和中华民族大融合三个角度来理解。
1.从大一统的国家观来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文明从一开始就重视‘大一统’。”(5)《习近平:中国在民意方面比西方国家追求得更多》,2014年11月15日,https://news.qq.com/a/20141115/003243.htm,2021年11月3日。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演进, “大一统”的国家观已经深入人心。中华文明“大一统”的国家观,注重文化共识的凝聚,因为文化的认同是实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一个基础性因素。从夏、商、周、秦、汉、隋、唐到宋、元、明、清,到中华民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无一例外通过文化认同的方式铸牢共同体意识。例如,秦朝统一天下后,实行的“书同文”;汉朝汉武帝开始实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隋唐实行的“科举制”全国性的标准化考试等,都是通过文化认同实现国家的“大一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从文化典籍传承来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优秀典籍是中华文化的强大根基,它可以为我们的文化传承提供源源不断的养分和支持。《尚书》《周易》《道德经》《管子》《孔子》等优秀典籍,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伟大作品,历经千年不衰,成为中华民族一直流传下来的精神“宝藏”。人们可以不断从这些典籍中汲取智慧、增强力量,这既是文化传承的突出表现,更是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巨大认同。在少数民族文化中,一些优秀文化典籍同样对凝聚民族认同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如中国少数民族的三大英雄史诗《格萨尔》(藏族)、《江格尔》(蒙古族)和《玛纳斯》(柯尔克孜族)等,都是中华文化的优秀篇章。无论是汉文化典籍还是少数民族文化典籍,其传承的过程,都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形成的过程。
3.从中华民族大融合来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国历史上主要实现了三次民族的大融合,第一次是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族在战争中与其他少数民族频繁接触,形成了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融合;第二次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汉族和各少数民族共同开发西南和江南地区,匈奴、鲜卑、羯、氐、羌族等少数民族内迁后实现民族大融合;第三次是五代十国时期,少数民族主动、自觉地接受汉族文化,也快速促进了民族大融合。这种民族融合本质上是文化的融合,但并不是汉文化同化少数民族文化,也不是少数民族文化入侵汉文化,而是文化的相互吸纳和融合呈现出交相辉映的状态,这也体现了中华文化兼收并蓄的包容特性。所以历史上的民族融合,不仅在客观上形成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的关系,也推动着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形成。强大的文化凝聚力让中华民族延续5000年而屹立不倒。
(三)以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凝聚中国力量的必然要求
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人民思想意识呈现出多元多样多变的显著特征,不同思想文化交流交融的现象仍然很突出,全国各族人民必须凝聚力量,形成共识,以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因为没有了共同的文化认同,中华民族将失去民族存在的根基。
1.以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的根本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6)《习近平出席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2021年8月28日,http://www.gov.cn/xinwen/2021-08/28/content_5633940.htm,2021年11月3日。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本动力,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我们要牢牢把握住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用“精神力量之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越强,精神力量也就越大,民族也就越团结,共同奋斗的力量也就越强大,也才能从根本上推动民族团结进步。
2.以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各族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条件。中华文化作为社会发展方向的引领和历史文明的积淀,是中华民族的普遍需求和终极追求,解决的是中华民族“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等精神世界的根本性问题。没有文化的指引,经济社会发展将会迷失方向。我们要用文化认同铸牢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构筑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凝聚起共同繁荣发展的磅礴之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在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3.以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高度把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谋划和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7)《习近平出席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2021年8月28日,http://www.gov.cn/xinwen/2021-08/28/content_5633940.htm,2021年11月3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无数仁人志士不懈奋斗的梦想。我们增强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不能止步于坐而论道,要落实到伟大时代的奋斗中,要体现在文化自强的行动上,归根要充分体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以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铸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之力,不断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智慧,才能保障国家的长治久安,维护民族的团结稳定,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三、以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路径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8)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41页。这一重要论述不仅明确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要求,也为我们以什么样的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指明了方向,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握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遵循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9)《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2021年11月16日,http://www.qstheory.cn/yaowen/2021-11/16/c_1128070038.htm,2021年11月17日。其为我们以什么样的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根本遵循。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发展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深入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等重大问题,凝聚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我们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10)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42页。我们在文化认同层面就要抓住“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这个着眼点,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认同内核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和要实现的目标。
2.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丰富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内涵。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1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41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它有着完整、独立的思想文化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也是丰富文化认同内涵的肥沃土壤,要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赋予文化认同丰富的时代内涵和现在表达,增强其影响力、感召力和生命力,实现与世界相交、与时代相通。因此,我们的文化认同既要充分借鉴吸收外来文化的有益成分,与现代社会相融相通,更要深刻揭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核心思想、人文属性、道德标准,形成以我为主、兼收并蓄的文化认同内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绽放出更加绚丽多彩的中华文化,推进社会文化强国建设。
3.以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构建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哲学智慧。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应当具有继承性和民族性的特点。事实如此,一个大国的崛起,必须要有自己的话语体系,这样我们才能以中国人的视角观察自己的国家,也才能真正地读懂自己的国家。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汲取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精华,具有中国立场、中国智慧,反映中国的理念、主张和方案。我们的文化认同层面应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充分彰显具有中国风格、大众兼容、中外融通的哲学智慧,以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它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抵御各种极端、分裂思想的渗透颠覆,构建中国的话语体系。
(二)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好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血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独特文化基因,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智慧源泉,是一个民族传承与发展的根本动力,我们要紧紧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以及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滋养好文化认同的精神血脉。
1.充分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源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世界上唯一未曾中断的文明,有着完整独立的文化系统,是从地里生长起来的,既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更有升华的家国情怀,既有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更有天下大同的博大胸怀,闪耀着人文之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早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12)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修订本),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50页。,中国古圣先贤通过观象授时,指导农业生产,让中华文明从混沌的时空中,进入一个时空分明、秩序规范,按照一定的时序安排生产、生活的时代。从公元前841年开始,中国的信史记录就一天也没有中断过。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相继产生了老子、孔子等闻名于世的思想巨匠。这些思想巨匠围绕着“上究天文、下穷地理、中观人文”的核心价值进行判断,广泛探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讲的是“天人合一” “道法自然”“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等。几千年的历史形成了以道、儒、法、兵家为主线的系统治国理政思想,无论是道家、儒家,还是法家、兵家,他们所共同追求的目标都是一致的,那就是为了让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乐业,也正是文化认同的终极目标。
2.正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在几千年的历史传承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了特有的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我们要传承和把握好。例如,以革故鼎新、与时俱进,脚踏实地、实事求是,惠民利民、安民富民,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为核心的思想理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精忠报国、振兴中华,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中华传统美德;求同存异、和而不同,文以载道、以文化人,形神兼备、情景交融,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等中华人文精神;等等。只有正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才能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才能很好地认识和选择中国的文化发展道路。走向未来,不忘本来,这是文化认同的根本所在。
3.充分汲取中华优秀典籍以及古圣先贤的智慧。中华古圣先贤们无论是在治国理政方面,还是在中医药文化、建筑文化、文学饮食等方面,都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的优秀典籍。道家思想代表作有《道德经》《庄子》《尹文子》等;儒家思想代表作有《尚书》《论语》《孟子》等;兵家思想代表作有《孙子兵法》《素书》《三略》等;医家代表作有《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脉经》等,我们要充分汲取中华优秀典籍里的智慧。同时,我们还要充分汲取中华圣贤的大智慧。古圣先贤们采撷着四书五经的智慧、精髓和谋略,虽然经历了岁月的洗涤,但依然具有强大生命力,我们可以站在圣祖的肩膀上创造出更大的社会价值。这些都是我们实现文化认同的重要源泉和重要力量。
(三)正确认识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存在的差异,增强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定信念
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存在差异,但差异并不是差距。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之间的相互交锋、交流与融合日甚一日,尤其是美国在一些文化交流领域通过意识形态进行政治干扰,打着“普世价值”的幌子,干涉中国内政与外交,对我国开展具有政治意图的文化渗透。我们以什么样的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不仅是一个文化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我们不仅要正确认识自己的文化,也要正确认识别人的文化,走自己的文化发展道路,在增强文化认同中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实现文化自强。
1.从治国理政层面正确认识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存在的差异。《周易》曰:“保合大和,乃利贞。”(13)杨天才、张善文:《周易》,北京:中华书局,2018年,第6页。论语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14)钱逊:《论语》,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8年,第64页。中华文化强调“内在的和谐”,这是中国人最高的价值追求。中华文化源起于中国古圣先贤对大自然规律的观察、探索与升华,强调“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始终坚持“民贵君轻”的“民本”的思想和人道是大道的根基,这是人类社会追求的永恒主题。西方文化则突出“外在的规则”,鼓励人们去征服自然、征服世界,让世界按照其规则来运行。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世界局势,美国政府提出“美国优先”战略。“美国优先”从根本上讲就是实行美国霸权,其最终目标是要建立由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中国政府提出的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推动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美国政府从本质上看代表的是自我的利益,而中国政府从本质上看代表的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利益。
2.从文化思维方式层面正确把握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存在的差异。中华文化注重“合”,而西方文化强调“分”。《周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15)杨天才、张善文:《周易》,第571页。阴阳是事物的一体两面,它们在发展过程中相互转化、依存与统摄。例如,纵观中国的医学发展史,《黄帝内经》这部中医的奠基之作,它讲治身奉身之道,而要治身就得理解天地阴阳之道。其他的中医学著作也都是围绕这个主题展开的,它们从人体的整个宏观层面实现“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而西方文化强调的是“分”,天人相分,征服自然,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看成是一种对立的关系,例如,西方的医学,将人从整个天地之道中独立出来,不断地细分为骨科、牙科、鼻科、眼科、耳科等,随着学科的不断分化只能看到事物的一个方面;而中华文化,将人融入整个天地之道之中,以整体的视角观察事物,看到的是两面、多面。
3.从人文属性层面正确看待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存在的差异。中华文化以“天伦”定“人伦”,讲“仁义礼智信”“礼义廉耻”“忠信孝悌”等,倡导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强调礼仪谦卑、不偏不倚;而西方文化突出的是个人利益,是一种个人至上的狭隘民族主义,注重个人放任,崇尚个人奋斗,从本质上看是一种“个体文化”。把它延伸到制度建设层面来看,西方轻“人伦”,单纯强调以“法”治国;而中国则是重“人伦”,强调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论语》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16)钱逊:《论语》,第70页。《黄帝四经》曰:“道生法。法者,引得失以绳,而明曲直者殹。”(17)张景、张松辉:《黄帝四经》,北京:中华书局,2018年,第17页。先用德育进行教化,再以法进行辅治,确保国家治理不离其正道,推天道以明人事,遵循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我国是一个拥有5000年文化历史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以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是历史的发展必然,也是现实的迫切需要。我们要从大历史观中把握历史发展大势,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正确看待国外文化,以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从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凝聚磅礴之力。